Ⅰ 方管理论重量表
方管理论重量表 巨管理论重量表
型号 "理论重量
(kg/m)" 型号 "理论重量
(kg/m)"
20*20*1.2 0.75 50*30*2.5 3.02
25*25*1.2 0.94 50*30*3 3.6
40*40*2 2.29 50*32*2 2.2
40*40*2.5 3.02 50*35*2.5 3.32
40*40*4 4.68 55*38*2 2.8
50*50*2.5 3.81 60*40*2.5 3.81
50*50*3 4.44 60*40*3 4.44
50*50*4 5.74 60*40*4 5.74
60*60*2.5 4.52 70*50*4 7.02
60*60*3 5.38 80*60*3 7.09
60*60*4 7.02 80*60*4 8.22
70*70*4 8.22 80*60*5 10.25
70*70*5 10.2 90*40*2.5 5.19
80*80*4 9.96 90*60*5 10.47
80*80*6 13.85 100*60*3 7.3
100*100*4 11.65 100*60*4 9.16
100*100*8 23 100*60*5 11.53
120*120*4 14.16 100*60*4.5 14.41
160*160*4.5 19.2 160*80*4.5 15.84
220*80*6 27.1
Ⅱ 30*30的标准方管每米的重量是多少
30*30的方钢管的重量与与管的厚度有关,不同的壁厚每米的重量不同。
壁厚1.5mm的每米重1.296公斤,壁厚1.75mm每米重1.460公斤。
壁厚2mm每米重1.667公斤,壁厚2.5每米重2.032公斤,壁厚 3mm每米重2.361公斤。
大多数方管以钢管为多数,经过拆包,平整,卷曲,焊接形成圆管,再由圆管轧制成方形管然后剪切成需要的长度。一般是50根每包方管在现货方面以大规格居多在10*10*0.8-1.5~~500*500*10-25,方管按用途分为结构方管,装饰方管,建筑方管,机械方管等。
塑性
塑性是指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硬度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指针。目前生产中测定硬度方法最常用的是压入硬度法,它是用一定几何形状的压头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试的金属材料表面,根据被压入程度来测定其硬度值。
常用的方法有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A、HRB、HRC)和维氏硬度(HV)等方法。
疲劳
前面所讨论的强度、塑性、硬度都是金属在静载荷作用下的机械性能指针。实际上,许多机器零件都是在循环载荷下工作的,在这种条件下零件会产生疲劳。
冲击韧性
以很大速度作用于机件上的载荷称为冲击载荷,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叫做冲击韧性。
强度
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静荷作用下抵抗破坏(过量塑性变形或断裂)的性能。由于载荷的作用方式有拉伸、压缩、弯曲、剪切等形式,所以强度也分为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各种强度间常有一定的联系,使用中一般较多以抗拉强度作为最基本的强度指针。
Ⅲ 方管怎样计算重量
计算公式
方管重量计算公式:重量={(长)×2÷1000+(宽-壁厚×2)×2÷1000}×7.85×壁厚×长度
圆形管重量计算公式:{(周长÷3.14)-壁厚}*壁厚*0.02466
备注:以上单位为kg/m,其中壁厚和边长的单位为毫米,即mm。
(3)30乘75的方管重量扩展阅读
方管规格表
方管规格(mm)
16×16×0.4~1.5
380×380×8.0~14.0
18×18×0.4~1.5
400×400×8.0~14.0
20×20×0.4~1.5
420×420×10.0~14.0
25×25×0.6~2.0
450×450×10.0~14.0
30×30×0.6~4.0
480×480×10.0~14.0
34×34×1.0~2.0
500×500×10.0~14.0
35×35×1.0~4.0
另改拔规格如下
38×38×1.0~4.0
550×550×10.0~40.0
40×40×1.0~4.5
600×600×10.0~40.0
44×44×1.0~4.5
700×700×10.0~40.0
45×45×1.0~5.0
800×800×10.0~50.0
50×50×1.0~5.0
900×900×10.0~50.0
60×60×1.5~5.0
1000×1000×10.0~50.0
70×70×2.0~6.0
75×75×2.0~6.0
80×80×2.0~6.0
85×85×2.0~6.0
95×95×2.0~8.0
100×100×2.0~8.0
120×120×4.0~8.0
150×150×6.0~10.0
180×180×6.0~12.0
200×200×6.0~12.0
220×220×6.0~14.0
250×250×6.0~14.0
280×280×6.0~14.0
300×300×8.0~14.0
320×320×8.0~14.0
350×350×8.0~14.0
1.可执行GB6728-2002结构用冷弯空心型钢标准。
2.可执行JISG3466-88日本一般构造方矩管适应范围标准。
参考资料网络方管
Ⅳ 方管的理论重量
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 单位:kg
Ⅳ 30*60方管的重量
30x60x3.0方管的理论重量
Ⅵ 怎么算方管重量
以下祘式中,先将边长单位化为Cm
板厚按mm
长度按M(米)
{边长+(边长-板厚mmx2)}x2x长度Mx板厚mmx密度=重量(克)
重量(克)/1000=公斤
钢材密度为7,85
不锈钢为7,75
Ⅶ 30*30的标准方管每米的重量是多少
30*30的方钢管的重量与与管的厚度有关,不同的壁厚每米的重量不同.壁厚1.5mm的每回米重答1.296公斤,壁厚1.75mm每米重1.460公斤,壁厚2mm每米重1.667公斤,壁厚2.5每米重2.032公斤,壁厚 3mm每米重2.361公斤.
Ⅷ 30*30的标准方管每米的重量是多少谢谢
30*30的方钢管的重量与与管的厚度有关,不同的壁厚每米的重量不同。壁厚1.5mm的每米专重属1.296公斤,壁厚1.75mm每米重1.460公斤,壁厚2mm每米重1.667公斤,壁厚2.5每米重2.032公斤,壁厚 3mm每米重2.361公斤。
Ⅸ 方管重量的计算
我只能给你一个公式了,因为方管的规格太多了。而且很杂。授人以渔。
周长÷3.14-壁厚×壁厚×0.02466=每米重量。
中建钢铁,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