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缝管的对接焊缝有什么要求
直管上焊缝间距有要求主要是避开焊接残余应力。如果焊缝的间距过小,焊接时影响以前焊缝回的强度。
直管段上答两相邻环焊缝的中心间距:
1、对于公称直径小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外径,且不应小于50mm;
2、对于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的管道,不应小于150mm。环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净距不应小于50mm;需要热处理的焊缝距支、吊架边缘的最小净距离应大于焊缝宽度的5倍,且不得小于100mm。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规定:
两条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倍焊件的厚度,需焊后热处理时不宜小于6倍焊件的厚度。且应符合下列要求:
公称直径小于50mm的管道,焊缝间距不宜小于50mm。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管道,焊缝间距不宜小于100mm。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时不应小于150mm;当公称直径小于l50mm时不应小于管子外径。
㈡ 一级焊缝什么要求
一级焊缝要求:
一级焊缝要求全熔透焊缝,所谓全熔透就是要开坡口,开坡口可以采用坡口机、碳弧气刨、半自动气割机等等。坡口的形式决定于板厚,6毫米以下开单面坡口即可,6毫米以上开双面坡口可减少焊接变形。
开完坡口后要将坡口上的挂渣、油污、尘土、浮锈等清理干净。之后根据被焊钢材的材质和厚度,选择电焊机、焊条、焊丝和焊剂,如果被焊钢材是Q235B则采用J422焊条或H08A焊丝。如果被焊钢材是Q345B,则采用J506焊条或H10Mn2焊丝。
之后进行焊接,开始最好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进行打底焊和多层多道焊,可以省去清理焊渣、避免夹渣、焊接变形还小。
最后用焊条电弧焊或埋弧焊进行照面焊,因为这两种焊接焊缝成形美观。最后进行无损探伤,探伤不合格还要抛开重焊,直至探伤合格,出具探伤报告。
一级焊缝与二级焊缝比较
(2)临时焊缝有什么要求扩展阅读:
焊接质量的判别
焊接质量的判别分两个方面,外观质量缺陷与内部质量缺陷。
外观缺陷比若说夹渣,气孔,焊瘤,咬肉,裂缝,焊坑等,它们的绝对数量与数量密度值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
内部的缺陷是指焊缝是否密实,通过一定的检验仪器设备才能检查,例如超声波探伤与射线探伤。一级焊缝必须进行100%的焊缝探伤检测,二级的要求是20%。
只有全焊透的焊缝才可以被判别为一级或二级焊缝,不焊透的均只能是三级焊缝。焊缝质量等级并不代表强度等级,同一个位置不同的焊缝等级,有可能三级焊缝强度比一级焊缝强度更高。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一级焊缝
网络-焊缝
㈢ 钢结构空中焊接作业临时挂蓝有什么要求
钢桥采用挂篮施工?挂篮施工一般应用于混凝土桥吧
可以选择菱形或者三角形挂篮
一般设备为模板、卷扬机,螺纹钢等等
㈣ 规范对三级焊缝的要求
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㈤ 对焊缝的数量与布置有哪些规定
为了使锅炉、压力容器上焊缝分布均匀、避免焊接残余应力相互叠加,有关锅炉、压力容器规程中对焊缝的数量和布置做了具体的规定。
(1)筒体拼接时,最短筒节的长度:对于中低压锅炉不应小于300mm,对于高压锅炉不应小于600mm;每节筒体,纵向焊缝的数量:筒体内径Di≤1800mm时,拼接焊缝不多于2条,Di>1800mm时,拼接焊缝不多于3条;每节筒体两条纵焊缝中心线间的外圆弧长,对于中低压锅炉不应小于300mm,对于高压锅炉不应小于600mm;相邻筒节的纵向焊缝应相互错开,两焊缝中心线间的外圆弧长不得小于钢板厚度的3倍,且不得小于100mm。
(2)封头和管板应尽量用整块钢板制成。如必须拼接,封头、管板的内径Di≤2200mm时,拼接焊缝不多于1条,Di>2200mm时,拼接焊缝不多于2条;封头拼接焊缝离封头中心线距离应不超过0.3Di,并不得通过扳边人孔,且不得布置在人孔扳边圆弧上;管板上整条拼接焊缝不得布置在扳边圆弧上,且不得通过扳边孔;由中心圆板和扇形板组成的凸形封头,焊缝的方向只允许是径向和环向的。径向焊缝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3)炉胆拼接焊缝的要求同于筒体。U形下脚圈的拼接焊缝必须径向布置,两焊缝中心线间最短弧长不应小于300mm。
(4)管子对接焊缝不应布置在管子的弯曲部分。对于中低压锅炉,受热面管子直段上的对接焊缝的中心线至管子弯曲起点(或锅筒、集箱外壁,或管子支架边缘)的距离。至少为50mm,对高压锅炉,上述距离至少为70mm;锅炉范围内管道焊缝中心线至管道弯曲起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管道的外径,且不小于100mm;受热面管子直段上,对接焊缝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5)受压元件主要焊缝及其邻近区域,应避免焊接零件。如不能避免时,焊接零件的焊缝可穿过主要焊缝,而不要在焊缝及其邻近区域中止。
(6)开孔、焊缝和转角要错开。开孔边缘与焊缝的距离应不小于开孔处实际壁厚的3倍,且不小于100mm。在凸形封头上开孔时,孔的边缘与封头周边间的投影距离应不小于封头外径的10%。开孔及焊缝不允许布置在部件转角处或扳边圆弧上,并应离开一定距离。
㈥ 焊接焊缝要求
1、焊接时焊缝要求平滑,不得有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发现缺陷及时修补。内焊缝高度一般与容钢板接近,采用断续焊时,焊缝长度及间隔应均匀一致。
2、制作件要求密封连续焊接时,要求焊缝处不得出现气孔沙眼现象。
3、焊接时要求焊缝高度不能小于母材(焊件)的厚度。不同厚度的母材(焊件)焊接时,焊缝高度不能小于最薄母材(焊件)厚度。
焊接通过下列三种途径达成接合的目的:
1、熔焊——加热欲接合之工件使之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它是适合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焊接加工,不需压力。
2、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属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的加工。
3、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适合于不同金属或异类材料的焊接加工。
㈦ 焊接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焊接质量达到图纸要求, 焊缝成型必须符合工件(母材)硬度强度 工件不能因为焊接而产生污染 焊缝美观
㈧ 焊缝检查的标准要求
焊缝袭质量分为三级,各级检验项目和方法见表3.1
注:VT—目检、MT—磁粉检验、PT—渗透检验、UT—超声波检验、RT—射线检验
*1:I级焊缝的无损探伤仅适合用特别构件的受拉对接焊缝(如桥式起重机主梁的下翼缘板拼缝,门座起重机臂架系统上、下翼缘、腹板拼接和其他载荷明确的受拉拼缝等)或周期载荷非管材连接的对接焊缝,一般被探钢材厚度≥12mm时,均可采用超声波探伤;厚度<8mm时均可采用射线探伤;8mm或10mm的手工电弧焊焊缝出超声波探伤外,需要时还可以采用RT抽查5%焊缝累积柴杜,并拍片≥1张。
*1:II级焊缝的无损探伤一般适用于受压对接焊缝(如桥式起重机主梁的上翼缘板拼缝和其他载荷明确的受压拼缝等)或静载荷非管连接的焊缝。
*3:当采用目测发现焊缝有明显缺陷,并需进一步了解焊缝缺陷实际情况,可采用磁粉检测或渗透检测的方法作为辅助手段多焊缝评定外观质量等级。
对于角焊缝
(1) 箱体纵向角焊缝一般不需要探伤;
(2) 对于起重臂、变幅支座附近、吊耳和图纸重要注明要求探伤的角焊缝均采用超
声波探伤。
㈨ 焊接技术上有什么要求
一、材料介绍
1. Q345化学成分如下表(%):
元素 C≤ Mn Si≤ P≤ S≤ Al≥ V Nb Ti
含量 0.2 1.0-1.6 0.55 0.035 0.035 0.015 0.02-0.15 0.015-0.06 0.02-0.2
Q345C力学性能如下表(%):
机械性能指标 伸长率(%) 试验温度0℃ 抗拉强度MPa 屈服点MPa≥
数值 δ5≥22 J≥34 σb(470-650) σs(324-259)
其中壁厚介于16-35mm时,σs≥325Mpa;壁厚介于 35-50mm时,σs≥295Mpa
2. Q345钢的焊接特点
2.1 碳当量(Ceq)的计算
Ceq=C+Mn/6+Ni/15+Cu/15+Cr/5+Mo/5+V/5
计算Ceq=0.49%,大于0.45%,可见Q345钢焊接性能不是很好,需要在焊接时制定严格的工艺措施。
2.2 Q345钢在焊接时易出现的问题
2.2.1 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
Q345钢在焊接冷却过程中,热影响区容易形成淬火组织-马氏体,使近缝区的硬度提高,塑性下降。结果导致焊后发生裂纹。
2.2.2 冷裂纹敏感性
Q345钢的焊接裂纹主要是冷裂纹。
二、焊接施工流程
坡口准备→点固焊→预热→里口施焊→背部清根(碳弧气刨)→外口施焊 →里口施焊→自检/专检→焊后热处理→无损检验(焊缝质量一级合格)
三、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通过对Q345钢的焊接性分析,制定措施如下:
1. 焊接材料的选用
由于Q345钢的冷裂纹倾向较大,应选用低氢型的焊接材料,同时考虑到焊接接头应与母材等强的原则,选用E5015 (J507)型电焊条。
化学成分见下表(%):
元素 C Mn Si S P Cr Mo V Ti
含量 0.071 1.11 0.53 0.009 0.016 0.02 0.01 0.01 0.01
力学性能见下表:
机械性能指标 σb(Mpa) σs(Mpa) δ5(%) Ψ(%) AkvJ-30℃
数值 440 540 31 79 164 114 76
2. 坡口形式:(根据图纸和设备供货)
3. 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D)。
4. 焊接电流:为了避免焊缝组织粗大,造成冲击韧性下降,必须采用小规范焊接。具体措施为:选用小直径焊条、窄焊道、薄焊层、多层多道的焊接工艺(焊接顺序如图一所示)。焊道的宽度不大于焊条的3倍,焊层厚度不大于5mm。第一层至第三层采用Ф3.2电焊条,焊接电流100-130A;第四层至第六层采用Ф4.0的电焊条,焊接电流120-180A。
5. 预热温度:由于Q345钢的Ceq>0.45%,在焊接前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T0=100-150℃,层间温度Ti≤400℃。
6. 焊后热处理参数:为了降低焊接残余应力,减小焊缝中的氢含量,改善焊缝的金属组织和性能,在焊后应对焊缝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为:600-640℃,恒温时间为2小时(板厚40mm时),升降温速度为125℃/h 。
四、现场焊接顺序:
1. 焊前预热
在翼缘板焊接前,首先对翼缘板进行预热,恒温30分钟后开始焊接。 焊接的预热、层间温度、热处理由热处理控温柜自动控制,采用远红外履带式加热炉片,微电脑自动设定曲线和记录曲线,热电偶测量温度。预热时热电偶的测点距离坡口边缘15mm-20mm。
2. 焊接
2.1 为了防止焊接变形,每个柱接头采用二人对称施焊,焊接方向由中间向两边施焊。在焊接里口时(里口为靠近腹板的坡口),第一层至第三层必须使用小规范操作,因为它的焊接是影响焊接变形的主要原因。在焊接一至三层结束后,背面进行清根。在使用碳弧气刨清根结束后,必须对焊缝进行机械打磨,清理焊缝表面渗碳,露出金属光泽,防止表层碳化严重造成裂纹。外口焊接应一次焊完,最后再焊接里口的剩余部分。
2.2 当焊接第二层时,焊接方向应与第一层方向相反,以此类推。每层焊接接头应错开15-20mm。
2.3 两名焊工在焊接时的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焊接层数应保持一致。
2.4 在焊接中应从引弧板开始施焊,收弧板上结束。焊接完成后割掉并打磨干净。
3. 焊后热处理:焊口焊接完成后应在12小时内进行热处理。如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应采取保温、缓冷措施。在进行热处理时,应采用两根热电偶测温,热电偶点焊在焊口的里外侧。
Q345钢的焊接温度曲线如下图
4. 焊接检验
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焊口采用超声波探伤法进行检验,检验比例为100%。
五、现场技术管理
1. 编制详细的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
2. 全过程控制焊接工艺是确保质量的核心。
每个柱接头的焊接时,应有专人监控焊接工艺,如焊工不按作业指导书施工应立即终止焊接。在焊接过程中,热处理人员应全程监控层间温度,如超标应立即通知焊工暂停。
3. 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是贯彻焊接工艺的关键
在施工前,进行全员交底,并且开取施工工艺卡。交底中详细讲解焊接工艺特点及严格控制现场焊接工艺的必要性和控制要点。
六、结论
按此焊接工艺措施施工,在现场共焊焊口102道,经无损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100%。经过实际施工的验证,此焊接工艺措施不仅能在现场指导对Q345钢的焊接,而且能够保证焊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