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工挖孔桩为什么有园形和方形桩基础的区别
1、人工挖孔桩专项施工方案;2、材料进场报审及见证取样复检(钢材原材、焊接等)版,如采用商品砼,水泥权,砂石,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搅拌质量记录表等预拌砼厂家提供;否则按要求需复检的复检;2、桩基础基线复核;3、挖孔桩成孔检查记录;4、护壁泥浆质量检查记录;5、挖孔桩钢筋笼安装隐蔽验收记录表;6、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资料汇总表;7、砼试块送检,按规范要求,每条桩50立方砼为一组,少于50立方也是一组,基本就是每条桩送一组;不需要同条件养护,因为它是水下砼;8、混凝土坍落度检测记录表;9、混凝土试块试验结果汇总表;10、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表;11、土方开挖后桩基础复核及桩质量检查表;12、土建隐蔽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13、混凝土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14、混凝土灌注桩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15、人工挖孔桩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16、人工挖孔桩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表(桩基础需要单独验收);17、桩机行走图(竣工图);18、施工资质等;19、技术交底;20、有些地方需做桩基础开工报告申请记录;21、桩基检测报告
2. 人工挖孔桩与钻孔灌注桩区别
人工挖孔桩承载力稍大,原因有: 冲孔灌注桩一般用泥浆护壁施工,桩的侧阻力较人工挖孔内桩不宜发挥。容 冲孔灌注桩孔底沉渣肯定清不干净,很容易超出规范或设计要求,而人工挖孔桩清底较干净,桩底承载力较能发挥。
人工挖孔桩多适用于砾石、岩土等水位较低的地基,可以由工人下到柱坑内工作,相对的桩不是很深。钻孔灌注桩多用于砂土、淤泥质土等水位较高的地基,由钻孔机成孔,并经过清孔、护壁等工序,相对的桩的深度较深。
3. 为什么桩基础施工用方桩而不用管桩
桩基础施工用方桩而不用管桩是因为:
1、方桩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或多边角型,在土层中回桩体与土的休答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节省基础资金;
2、350的空心方桩的桩本身承载力要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3、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广使用广泛;
4、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成桩质量更优;
5、方桩的外形更容易开发出非焊接的快速连接头,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现焊接桩头开裂现象。
4. 桩基施工中,方桩与管桩的区别
桩基施工中,方桩与管桩的区别如下:
1、承载力不同
方桩的桩本身承载力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两类桩都是建筑物的基础,都可以用来承受上部结构物的重量的。
2、抗剪力不同
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据日本建设省的实际测试,是管桩的4.5倍,即空心方桩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适合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中推广使用,同时,350的方桩市场售价比500外径的厚壁管桩要少,设计人员在同样的预算下可优选方桩。
3、耐冲击性能不同
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其质量更优。
(4)人工挖孔桩方桩与管桩扩展阅读:
管桩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HC管桩)。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砼,PTC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PC桩和PTC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而PHC桩,脱模后要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
方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方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方桩代号为PHS. PS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60砼,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方桩的外形更容易开发出非焊接的快速连接头,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现焊接桩头开裂现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管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空心方桩
5. 空心方桩与管桩有什么不同
预应力管桩中间是空的,一般是不用桩尖的,除非是设计院有设计要求。
中间不专用灌注混凝属土
因为预应力管桩是从管桩厂买来的成品桩进行施工,所以计算工程量你只需要把桩长加起来就可以(当然,工程量还有一个送桩量,即地面到桩顶的长度,这个是老板协商才决定算不算的)。
6. 方桩在施工中有什么特点,和管桩有什么区别
空心方桩与管桩性能比较
方桩相对于其它桩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而言,其突出的优点在:
①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或多边角型,在土层中桩体与土的休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空心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础资金;
②通过对比情况来看,350的空心方桩的桩本身承载力要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而350的空心方桩市场售价比500外径的厚壁管桩要少,可省下一大笔材料费;
③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据日本建设省的实际测试,是管桩的4.5倍,这说明空心方桩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很值得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中推广使用;
④空心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成桩质量更优;
⑤方桩的外形更容易开发出非焊接的快速连接头,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现焊接桩头开裂现象。
7. 预制管桩与人工挖孔桩区别、所需地质条件
1.土层中含有较多难以清除的孤石、障碍物
2.不宜作持力层且又难穿透的夹层
3.管桩难以灌入的岩面上回无适合作桩端持力层答的土层或岩石埋藏较浅而且倾斜较大的土层。
4.上覆土层松软,下层坚硬,软硬突变的土层。
5.不适宜作持力层的有新鲜岩面的石灰岩地层
主要还是看工程地质报告
8. 什么是管桩什么是灌注桩两者有什么区别
灌注桩
:灌注桩是一种就位成孔,灌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而制成的回桩。
管桩:
管桩是答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1、功能不同
与管桩相比,灌注桩具有不受地层变化限制,不需要接桩和截桩,适应能力强,受力相对较稳,抗压又抗拔,振动小、噪声小等特点。
2、生产方式不同
灌注桩造价大,工艺复杂,工期相对长,基础和上部结构施工有时有间断。
管桩可在工厂集中生产,也可在场地四周预制。单节长10米左右。
3、适用范围不同
管桩桩身质量易于保证和检查;适用于水下施工;桩身砼的密度大,抗腐蚀性能强;施工工效高。因其打人桩的施工工序较灌注桩简单,工效也高。
灌注桩由于其既不存在挤土负面效应,又具有穿越各种硬夹层、嵌岩和进入各类硬持力层的能力,桩的几何尺寸和单桩的承载力可调空间大。因此钻、挖孔灌注桩使用范围大,尤以高重建筑物更为合适。
9. 工程桩与人工挖孔桩、冲孔、旋挖桩有什么区别
三种桩包括抄其他为基础服务的桩基都叫工程桩,三种桩的区别主要是施工工艺不同,一般以不同地质条件采用不同的桩基,同时与基础承载有关。人工挖空顾名思义就是靠人工挖掘成孔做的桩;冲孔是机械冲击成的孔,一般靠水浆排渣;旋挖也是机械的,就是螺旋叶片钻头钻孔呗。
10. 预应力管桩与方桩在造价方面能比较谁的造价高吗
空心方桩相对于其它桩型,特别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而言,其突出的优点在:
①外表面积大且成方型或多边角型,在土层中桩体与土的休止角比圆型的外表大得多,这就意味着空心方桩比管桩在同等地质条件下能获得更大的承载力,为工程省下大量的基础资金;
②通过对比情况来看,350的空心方桩的桩本身承载力要相当于500外径的厚壁管桩,每KN承载力造价要低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这意味着设计人员在同样的设计承载力下可优选方桩,而350的空心方桩市场售价比500外径的厚壁管桩要少,可省下一大笔材料费;
③方桩的理论计算抗剪力是同等管桩的2-3倍,据日本建设省的实际测试,是管桩的4.5倍,这说明空心方桩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很值得在多震的区域及高层建筑、大面积地下室的建筑物基础中推广使用;
④空心方桩继承并发扬了原有混凝土方桩施工破损率低的特点,高强混凝土配上方形的头部,比管桩有更好的耐冲击性能,和小得多的桩头破损率;方形比圆形有更大的焊接周长,充分保证每节桩之间的有效焊接强度,大大减小了方桩在施工中出现接头脱焊或位移现象,使成桩质量更优;
⑤方桩的外形更容易开发出非焊接的快速连接头,能真正做到全天候施工,施工更快捷,可避免在高地下水位中出现焊接桩头开裂现象。
空心方桩的使用,因其诸多优点,必将为市场所接受,并得到推广使用。日本,作为管桩的发明者,从20世纪60年代起大量推广使用,近年来,其管桩的使用逐年减小,2004年全国使用管桩不到500万米;而从2000年开发出新型方桩以来使用量已经占所有桩型的40%,可见空心方桩的优势。美国也类似日本,2003年预应力空心方桩的使用达到了9000万米,占总用桩量的35%,我国建筑材料生产企业,参照国外经验并按符合我国地质和制造情况的空心方桩已开发完成,并在工程实践中大量使用,目前从所使用的工程情况分析,方桩已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性能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