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正火的热处理工艺是什么,有什么应用用途
正火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种类分为整体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常用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可分为表面淬火与化学热处理两类。
正火是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细化组织,改善钢的性能,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
正火与退火工艺相比,其主要区别是正火的冷却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热处理的生产周期短。故退火与正火同样能达到零件性能要求时,尽可能选用正火。大部分中、低碳钢的坯料一般都采用正火热处理。一般合金钢坯料常采用退火,若用正火,由于冷却速度较快,使其正火后硬度较高,不利于切削加工。
正火应用:
(1)作为最终热处理:
1)可以细化奥氏体晶粒,使组织均匀化。
2)减少亚共析钢中铁素体的含量,使珠光体含量增多并细化,从而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韧性。
3)对于普通结构钢零件,如含碳0.4%~0.7%时,并且力学性能要求不很高时,可以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4)为改善一些钢种的板材、管材、带材和型钢的力学性能,可将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2)作为预先热处理:
1)截面较大的合金结构钢件,在淬火或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前常进行正火,以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细小而均匀的组织。
2)对于过共析钢可减少二次渗碳体量,并使其不形成连续网状,为球化退火作组织准备。
3)对于大型锻件和较大截面的钢材,可先正火而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退火后硬度太低,不便于切削加工。正火可提高其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
(4)改善和细化铸钢件的铸态组织。
(5)对某些大型、重型钢件或形状复杂、截面有急剧变化的钢件,若采用淬火的急冷将发生严重变形或开裂,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可用正火代替淬火。
⑵ 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分别用什么热处理
一般来说淬火温度不同,高碳钢的淬火温度要比中碳钢低一些,当然要看具体材料;
在不知道具体要求的情况下,中碳钢一般是调质状态使用,回火当然是高温回火,而高碳钢一般是淬火+回火状态使用,回火是低温回火。
⑶ 低碳钢要怎么热处理
低碳钢由于含碳量低,因此,不能用淬火来提高硬度。想要提高硬度,需要先专进行渗碳,然后再淬火,属已达到提高硬度的目的。一般低碳钢用来直接加工产品,由于低碳钢比较黏,为了便于刀具的切削,可以对低碳钢进行正火处理,改善低碳钢的组织机构,以利于刀具的切削。
⑷ 为改善切削性性能力低碳钢和低合金钢一般选择什么作为预备热处理
先退火
然后正火
正火处理,细化晶粒,为后期热处理做基础
⑸ 钢的热处理有哪几种方式
热处理是一种改善钢的机械性能的工艺方法,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表面热处理等
1)退火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是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退火的目的主要是降低硬度消除钢件中的应力等
2)正火正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又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正火实质上是退火的一种特殊形式,不同之处仅在于正火是采用在空气中冷却的方法,其冷却速度比退火稍快正火的目的是提高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的硬度改进钢件的力学性能
3)淬火淬火是将零件加热到一定温度(一般在850℃以上,视钢的品种而异),经保温后放入介质中快速冷却淬火的目的是提高钢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淬火时常用的介质有油水和盐溶液等不同介质冷却速度不同,油中较慢,水中较快,盐溶液中更快冷却速度快时淬硬度的深度大,但变形和开裂的倾向也大
4)回火回火是在钢件经过淬火以后,再将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钢经过淬火后,强度和硬度虽然提高,但塑性和韧性降低因此,在淬火以后常需要进行回火,以保持钢的强度和硬度,并提高材料的塑性和韧性
根据回火时加热保温的温度不同,回火可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和高温回火
5)表面热处理有些机械零件表面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而要求零件中心部分有足够的塑性和韧性,这时可进行表面热处理,如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⑹ 低碳钢的热处理方式有哪些
钢材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有以下几种:1.淬火
对于亚共析钢,即低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全部变成奥氏体,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而形成马氏体组织,称为淬火在焊接中碳钢和有些合金钢时,近缝区可能发生淬火现象而变硬,易形成冷裂纹,这是在焊接过程中要设法防止的。2.回火回火是把已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至A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置于空气中或水中冷却的一种热处理方法。回火的目的,是降低淬火钢的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并减少内应力,调整显微组织,以便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按回火温度可分为低温回火(150-250℃),中温回火(350-450℃),高温回火(500-650℃)3.调质
某些合金钢在淬火后随即进行高温回火,这种淬火并高温回火的操作称为调质处理。4.正火
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称为正火。许多碳素钢和合金钢正火后,各项机械性能均较好,可以细化晶粒。对于焊接结构,经正火后能改善焊缝质量,能消除焊缝区粗大晶粒、淬硬组织及组织不均匀等5.退火
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而均匀的冷却称为退火。退火可以降低硬度,使材料便于切削加工,并使钢的晶粒细化,消除应力。将钢加热到Ac1以下(一般为600-650℃),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空气中或炉中冷却即为消除应力退火,也称低温退火。消除应力退火主要用于去掉焊接结构的焊接残余应力。
⑺ 为细化组织,提高机械性能,改善切削加工性,常对低碳钢零件进行什么热处理
调质处理来。
调质处理:淬自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高温回火是指在500-650℃之间进行回火。调质可以使钢的性能,材质得到很大程度的调整,其强度、塑性和韧性都较好,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回火索氏体(tempered sorbite)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的,在在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放大500~600倍以上才能分辨出来,其为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碳化物(包括渗碳体)球粒的复合组织。它也是马氏体的一种回火组织,是铁素体与粒状碳化物的混合物。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
⑻ 用什么方法热处理能提高钢材最高的硬度
淬火。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专却,从而获得以属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也有根据需要获得贝氏体或保持单相奥氏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淬火是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种工艺方法。
淬火的目的:
1)提高金属成材或零件的机械性能。
例如:提高工具、轴承等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弹簧的弹性极限,提高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等。
2)改善某些特殊钢的材料性能或化学性能。
如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增加磁钢的永磁性等。
(8)改善低碳钢用什么热处理扩展阅读
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4类。
淬火工艺在现代机械制造工业得到广泛的应用。机械中重要零件,尤其在汽车、飞机、火箭中应用的钢件几乎都经过淬火处理。
为满足各种零件千差万别的技术要求,发展了各种淬火工艺。如,按接受处理的部位,有整体、局部淬火和表面淬火;按加热时相变是否完全,有完全淬火和不完全淬火(对于亚共析钢,该法又称亚临界淬火);按冷却时相变的内容,有分级淬火,等温淬火和欠速淬火等。
⑼ 钢材热处理的工艺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热处理的工艺,主要有退火、正火、淬火、低温回火、中温回火、淬火+高温回火=调质、渗碳、渗氮、表面淬火等。退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的时间,随后缓慢冷却的过程,退火由于缓冷得到接近平衡状态的组织;正火将钢加热到Ac3+30~50℃(亚共析钢)或Acm+30~50℃(过共析钢),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过程,由于正火比退火冷却速度大,故正火后所得到的珠光体组织较细,强度,硬度比退火高;淬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随后快冷的过程,它是赋予工件优良性能的主要热处理工艺之一。通常所说的淬火达到的目的,实质上是指淬火-回火共同达到的。通过淬火,可以达到提高硬度、耐磨性,提高弹性,提高强韧性等;低温回火(150~250℃)得到回火马氏体组织,在保持高硬的情况下降低钢的淬火应力和脆性。这类回火主要用于碳素工具钢、低合结钢的工具、模具、渗碳或表面淬火零件;中温回火(350~500℃)中温回火得到回火托氏体组织,硬度为40~50HRC,这种组织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具有较好的韧性。主要用于各种弹性元件;高温回火(500~650℃)高温回火得到铁素体+细粒渗碳体的混合物即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多用于结构零件的回火,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渗碳、渗氮,提高钢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疲劳强度;表面淬火,采用高频感应加热,提高钢表面的硬度,耐磨性。
⑽ 为改善含碳量0.2%的刚的切削性质,正确的热处理方式
含碳量0.2%的钢(应该是碳钢而不是合金钢)属于低碳钢,由于含碳量低,硬度低,粘刀,不便于进行切削加工,因此,为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应该想办法提高硬度,最便宜、最方便的办法是采用正火处理,20钢的正火工艺是:温度920~950℃,出炉空冷。硬度131~156H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