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截面抵抗矩
截面抵抗矩:一种是塑性截面抵抗矩(塑性设计时采用),一种是弹性截面抵抗矩(弹性设计时采用),可找本《材料力学》看看! 截面抵抗矩是截面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与外力无关,所以要用W=2Ix/h计算,当然这个公式也只是适用于对称截面,对于非对称截面,应以除以h/2,而是除以中和轴到外边缘的距离。 至于W=M/(r*f)这个公式,是在知道外力的情况下预估和选择截面时使用的,而不是计算截面抵抗矩的计算公式,两者计算结果相差较大的原因是截面边缘纤维的应力还没有达到f值。
㈡ 截面抵抗矩和惯性矩的换算公式是什么
惯性矩除以来截面高度的一半源就是截面抵抗矩。
换算公式:W=I/(h/2)
㈢ 截面抵抗矩的作法
1)找出达到极限弯矩时截面的中和轴。
中和轴分为弹性中和轴和塑性中和轴;
弹性状态下的中和轴:整个截面关于经此轴线的截面面积矩为0。横截面在此轴线弯曲正应力为0。
截面面积矩:指弹性状态下截面各微元面积与各微元至中和轴距离乘积的积分。单位mm。指弹性状态下中和轴一侧截面的面积矩,主要用于计算截面上任意点的剪切应力值。
塑性状态下的中和轴:塑性中和轴为构件截面面积平分线,该中和轴两边的面积相等。
2)
弹性状态下截面抵抗矩:如本文开头定义。其意义在于在弹性状态下计算某一构件断面位置最不利位置的最大应力,该位置应力满足则此位置截面满足计算要求;
塑性状态下截面塑性抵抗矩:分别求两侧面积对中和轴的面积矩,面积矩之和即为塑性截面模量,也称为塑性抵抗矩。
㈣ 方管的承受力怎么算
摘要 方管受压,要计算稳定性。稳定性的计算较为复杂。要看连接的方式是两端固接还是一端固接另一端铰接。估计你不只使用1跟立柱,所以可以简单计算成两端固接。临界压力简单计算:P=(4*n*Pi^2*E*I)/[(L/2)^2]。n立柱的数量,pi^2就是拍的2次方,E弹性模量,I惯性矩,L立柱长度。
㈤ 如何计算铝方管的材料特性比喻惯性矩、抵抗矩
截面特性的惯性矩、抵抗矩计算公式是一样的,与材料性质无关不管是铝、铁、铜、木材。
㈥ 方钢管抗弯强度
槽钢惯性矩Ix=101,Iy=16.6
矩形管和壁厚有关系,最大壁厚4mm(3mm)情况下惯性矩Ix=31(25),Iy=16(13)
因此,版如果槽钢横着使权用的抗弯要好的多(腿朝下),立着使用就不如矩形管了(腿朝侧面)
建议查阅机械设计手册
满意请采纳。
㈦ 什么是截面抵抗矩,怎么算 如题 具体怎么算,公式
抵抗距就是面积距!
截面抵抗矩(W)就是截面对其形心轴惯性矩与截面上最远点至形心铀距离的比值
㈧ 什么是截面抵抗矩,怎么算
截面抵抗矩:一种是塑性截面抵抗矩(塑性设计时采用),一种是弹性截面抵抗矩(弹性设计时采内用),可找本《材料力容学》看看!
截面抵抗矩是截面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与外力无关,所以要用W=2Ix/h计算,当然这个公式也只是适用于对称截面,对于非对称截面,应以除以h/2,而是除以中和轴到外边缘的距离。
至于W=M/(r*f)这个公式,是在知道外力的情况下预估和选择截面时使用的,而不是计算截面抵抗矩的计算公式,两者计算结果相差较大的原因是截面边缘纤维的应力还没有达到f值。
㈨ 方钢管抗弯等强度方面的计算公式,麻烦告诉指点。
最大弯曲正应力的计算公式是:σ=M/(γx*Wnx)。 其中:M是钢管承受的最大弯矩; γx——版截面的塑性权发展系数;对于钢管截面,取为1.15, Wnx——钢管净截面模量,也称为净截面抵抗矩。如果截面没有削弱,可以通过钢结构设计手册中的型钢表格查到,如果截面有削弱,可以根据材料力学的公式根据截面尺寸通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
㈩ 直径48mm,壁厚3.5mm钢管的截面抵抗距W、惯性矩I、半截面面积距的计算方法
截面抵抗距
W:
W=π(D^4-d^4)/(32D)=3.14*(48^4-(48-3.5*2)^4)/(32*48)=5075.22mm3
惯性矩
I:
I=W*D/2=5075.22*48/2=121805.26mm4
半截面面积距:
面积矩=截面面积X截面形心至轴线的距离
=[π(D^2-d^2)/4]*(D/2)=(3.14*(48^2-(48-3.5*2)^2)/4)*(48/2)=11737.32m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