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700多名瑞士雇佣兵保护路易十六家族的经过
当时的瑞士人非常穷,所以只能以当雇佣兵赚钱。当时1792年法国大革命,起义民众攻打法国杜乐丽宫,为了保护路易十六和玛丽皇后,786个瑞士雇佣兵面对战力是他们数十倍的军队坚持战到最后,全部阵亡(历史上似乎从未有过这样的雇佣兵)。事后为了纪念客死他乡的这些瑞士人,在琉森凿成了一个濒死的石狮。(这是我去瑞士时导游所讲,看到石狮后尤为震撼,瑞士人民此后也一直是战争的中立国,向往和平)
Ⅱ 比较路易 波拿巴与拿破仑上台的条件
拿破仑远征埃及之时,欧洲的反法联盟已逐步形成,而法兰西共和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也在逐步增强。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深得民心,且被当成英雄一般的拿破仑11月9日,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了成功,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实际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独裁者。只是政权的更替,也是民心所向,他之所以上台之后政权稳定,就是保证了资产阶级的发展。而路易则利用七月王朝时期动荡不安的政局,试图以武装叛乱来发动政变。1836年10月30日,他模仿其伯父的样子,身穿灰军装,头戴拿破仑式三角帽,在几个赞成波拿巴主义的老兵和旧军官的协助下,窜到斯特拉斯堡驻防军的两个炮兵团发表演说,号召士兵推翻路易·菲利浦,拥戴他做国王。这种荒唐滑稽的冒险行径,受到当头棒喝,仅仅经过几个小时,叛乱者全被解除武装。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被扭进警察局,并被流放到美洲去了。1837年4月,他在纽约获释,弄了一张假护照回到瑞士。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后,金融贵族的统治垮台。在巴黎武装工人的强大压力下,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第二共和国(1848—1852)。这个共和国使“资产阶级的统治成为更加全面的统治”。二月革命后,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从伦敦匆匆赶回巴黎,表示投效临时政府。1848年12月10日,举行总统选举,提出的候选人共6名,有卡芬雅克、拉马丁、赖德律·洛兰、拉斯拜尔等。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因受到大资产阶级保皇派中有势力者的资助,也自提为候选人。选举结果,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得票最多,当选为总统。这个名气不大的冒险家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治国之才,而是由于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投了他的票。因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把土地分给了农民,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1804)确认了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存在。他们抱着天真的幻想,把拿破仑与他的侄子联系在一起,因而错误地把选票投给了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在农民眼中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纲领”。正是农民对拿破仑这种个人崇拜,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又变成了对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的幻想,“农民的轻信使他当了总统”。在我眼中路易就是个梦想家,而不是理想家,他取得了其叔父的昔日地位,但对其自身没有拿破仑的军事天赋,对外没有拿破仑的外交手段,经济,政治等方面政策一切照旧,二月革命以来的历史事变,已经说明了“法国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了一种条件和局势,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卑鄙的路易与老仇人英国结盟后开始将魔爪伸向中国。如果说拿破仑是一个英雄,那他路易连狗熊都算不上,他玷污了“波拿巴”。
Ⅲ 有哪些方面体现出路易十四的谋略
路易十四,法国国王,史称路易大帝,是法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亲政的55年,是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极盛时期,在他的统治下,法国一度称霸欧洲,法国作家伏尔泰曾称这个时期为“路易十四的世纪”。
路易十四是国王路易十三的长子,1638年9月5日生于圣日耳曼离宫。1643年路易十三死,5月14日,路易十四即位,年方5岁,母后奥地利的安娜摄政,任用她的宠臣、意大利红衣主教马扎然为首相。1661年马扎然死去后,年仅23岁的路易十四开始亲政。之后,他独自统治法国55年,被称做“路易十四时代”,当时宫廷里把他称作“太阳王”。路易十四是一个“君权神授论”者,他为保护封建贵族的利益,在国内实行专制主义的统治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在经济领域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对外推行侵略扩张政策。这些曾对法国历史的发展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使法国成为欧洲第一流的军事强国,一度在贸易和工业上取得相当成就,科学和文学艺术也呈现繁荣景象。
路易十四是法国波旁王朝专制主义极盛时期的代表,他的统治才能,尤其是在军事和外交方面显示的谋略才能,为人们所惊叹。
路易十四亲政之初,就显示了他特有的统治手段和谋略才能,致使大臣们感到十分惊奇。当时,欧洲各国大多由首相或亲信大臣代理国王执政。路易十四不蹈常袭故,亲政后即宣布:“自己将是自己的首相”。这是他确立专制主义统治的一个高招。他在中产阶级中选择自己的亲信大臣,规定每个大臣的职权范围,责成他们定期汇报,不得略漏。他亲自主持国务会议,听取大臣们的报告,然后单独决定一切重要事务,签署国事公文并采取行动。事无巨细都由他亲自过问。他称此为从事“国王的职业”。他曾在回忆录中写道:“构成国王的伟大和尊严的不是他们手中的权杖,而是他们手执权杖的方法。由臣民来决定一切,君主只是受到人们的尊重,这就歪曲了事物的面貌。唯有君主才有权思考和决策,其他人的职责只不过是执行君主的命令而已。”因此,大臣们虽受到重用,但在路易十四的眼里,他们只是执行国王意志的工具。国王对大臣进行监督,以防他们滥用君主的信任。路易十四的统治手段远远超过他的对手。人们最初对查理的赞颂之词,路易十四一生都当之无愧。路易十四从整顿多年惨遭破坏因而紊乱不堪的国家财政着手,国库恢复井井有条,军队纪律整饬一新,甚至娱乐消遣也生辉放彩。路易十四在亲政时期,他把封建专制制度统治推到了顶峰,中央王权在他手里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从而,使法国开始获得在欧洲的真正优越地位。1661年,法国大使和西班牙大使在瑞典驻伦敦大使馆的大门口为了谁先走这个问题发生争执,受了侮辱。路易十四获悉后,立即召回法国驻马德里大使,并下令把西班牙驻法大使驱逐出境,中断还在佛兰德尔进行的法、西两国国界谈判,并派人告知如不承认法国王权的优越地位,不郑重赔礼道歉,战端就将重启。最后,以西班牙当着各国驻法公使的面向法国赔礼道歉而了事。这件小事足以显示路易十四当时在欧洲各国中的威势。
路易十四的谋略才能更突出的是体现在他的军事和外交方面。路易十四专横跋扈,好大喜功。为了夸耀威势,在欧洲称霸,他对外推行侵略性的政策,甚至在和平时期也扩展疆土,并且战备不懈。当时欧洲对土耳其人十分惧怕。土耳其人同时向德意志和威尼斯进攻。土耳其和德意志皇帝的军队在拉布河岸的圣哥大展开大战。路易十四运用他的威势公开援救德意志皇帝。法国军队在这场大战中英勇善战,战功彪炳。与此同时,路易十四施展策略,暗中支持葡萄牙反对西班牙。法国朔姆贝格元帅和胡格诺教徒率领法国士兵四千名进入葡萄牙。他用路易十四的钱来支付他们的薪饷,但又装着用葡萄牙国王的名义来收买他们。这四千名士兵会同葡萄牙军队在维拉—维西奥萨一战中大获全胜。这次胜利使布拉冈斯家庭的王位得到巩固。这样,路易十四甚至还未兴师征伐,就已被视为好战喜征、手腕灵活的君主。他甚至还未发动战争,欧洲就已经对他心存恐惧。同时,路易十四运用这种灵巧策略,背弃诺言,回避使用他当时拥有的屈指可数的几艘战船会同荷兰舰队作战。他早在1667年就已和荷兰结盟。同时,路易十四派遣陆军给予荷兰联邦,使之免遭被英国收买的嗜争好战的蒙斯特主教的攻击。但是,路易十四使荷兰联邦为这次援助付出了高昂代价。凡此种种都使路易十四成为独一无二、令人生畏的强大人物。
在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欧洲的形势对法国极为有利。当时法国在欧洲处于优势地位,路易十四又拥有一支自罗马帝国统治以来欧洲人数最多、最强大的常备军。路易十四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进行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征服战争。长期以来,欧洲的秩序是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主宰的。弗朗索瓦一世以后,法国历代君方竭尽全力使西班牙与德意志各国分离,以摆脱威胁法国的这把致命的钳子。路易十四首先力图征服德意志,另一个侵略对象则是西班牙属尼德兰和荷兰。公元1668年隆冬一月,圣日耳曼正沉浸于欢娱之中。路易十四开始了征服弗朗什—孔泰的战争。国王星夜兼程,策马前进。二十万大军从二十条不同的道路前来集中,同日在弗朗什—孔泰会合。这种种准备工作和异乎寻常的行军,没有人了解其目的何在。路易十四这次行动的秘密比任何一次阴谋活动都保守得更严。路易十四除了使用武力外,还用请客送礼、封官许愿的办法进行收买活动。以致在路易十四离开圣日耳曼十二天后,即多尔被围四天后(1665年2月14日),进入该城。最后,不到三周,整个弗朗什—孔泰向他投降。西班牙枢密院对该邦几乎不战而降,感到十分惊讶和愤怒。路易十四这样行时走运,野心勃勃,以至惊醒无精打采、昏昏欲睡的欧洲。荷、英、瑞(士)为保持欧洲的均势和遏止路易十四的野心,于五天之内提出并签订了反法同盟条约。德意志虽受同法国国王签订的密约的约束,不敢参与这一密谋,但他在暗中怂恿英国、瑞典以及荷兰等国联合起来,反对法国。此时,路易十四尽管野心勃勃,力强势盛,激愤恼怒,但他还是使即将从欧洲四面八方兴起的反法风暴转向他方。他亲自提出缔结了法荷亚琛条约,条约规定归还弗朗什—孔泰。各国都觉得路易十四舍弃弗朗什—孔泰是表现了足够的克制。然而,他留下佛兰德尔的城市,却所得更多。他为自己打开了荷兰的大门。他对这个国家作出让步之时,就已打算消灭这个国家。
路易十四为了重新对荷兰开战而展开了外交活动。1670年,法国同英国签订多维尔条约,英王取得了路易十四的秘密津贴但必须帮助法国对荷兰作战。路易十四又用四十万埃古收买了瑞典。1672年,路易十四发动了对荷兰的战争。路易十四亲率御林军和他那支由三万人组成的最精锐的部队,以同时包围四座城市作为战争开始。这些城市几乎一受包围就被攻克。莱茵河和伊塞尔河沿岸各个要塞纷纷投降。路易十四无时无刻不收到攻克某地的消息。就在法军节节胜利之时,荷兰人民进行了坚决抵抗。他们决堤放海水淹没了全国,以阻止法军前进。受路易十四侵略政策威胁的国家都加入了以荷兰为中心的新的反法同盟。但路易十四用外交手段孤立荷兰,拆散这个同盟。战争持续了七年之久,路易十四再次征服了弗朗什—孔泰。1678年法荷签订了尼姆维根条约,法国又占领了南尼德兰境内一些城市和弗朗什—孔泰。路易十四的威势在这场战争中达到顶峰。他即位以来所向无敌,被围之城无不攻克,各方面都胜过联合起来的敌人。他连续六年使欧洲胆战心惊、丧魂失魄,最后成为欧洲事务的裁决者、平定者和绥抚者。在这场战争中,路易十四的军事和外交谋略才能也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然而,路易十四表现出来的强烈的霸权野心,使整个欧洲大陆的不安情绪大大增长,导致了1686年反法“奥格斯堡联盟”的成立。英国、荷兰、奥地利、西班牙、瑞典、意大利和德意志一些小邦的诸侯都属于这个联盟。完全孤立的路易十四在对“奥格斯堡联盟”的战争(1688—1697)中不得不对付一个几乎集合了整个西欧的反法同盟。战争中法国军队虽在大陆上打了一些胜仗,但是英国海军在海上大大得手。因此,在1697年的里斯维克和约中,路易十四丧失了除斯特拉斯堡以外所有战前“收复”的土地。不久,又爆发了法国和奥地利争夺西班牙王位的战争(1701—1714)。这场战争又一次使路易十四面对一个几乎所有欧洲国家参加的反法联盟。这场战争大大削弱了法国的力量,法国在欧洲的优势地位丧失殆尽。同时,由于连年对外战争,穷兵黩武,使法国的人力和财力日趋枯竭,导致国库空虚,农业凋敝,工商业破产,王权削弱,民心丧尽,封建专制制度渐渐衰落。1715年,曾称雄一时的路易大帝在人民群众的一片怨声中死去。
Ⅳ 路易十四怎么上的断头台
路易十四是个非常优秀的君主,说他平庸是无视了事实,当然,说他是毫无缺点的圣君同样也是无视了事实。
首先,在欧洲大陆历史上,最强国家被其他国家深深忌惮、然后联合起来围攻本来就是常事,前有哈布斯堡-西班牙被围攻,后有拿破仑法国和德意志帝国被围攻,路易十四时代被全欧围攻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路易十四只想着打仗,而是要考虑到这个历史规律。
只要路易十四和他的法国想要做欧洲最强国、想要进行领土扩张和霸权,他们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别国联盟起来对抗——站在今天人们的角度来看,也许扩张领土霸权是一种罪恶,但是在那个时代,人们称赞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不就是因为他们这么做吗?
路易十四在他的时代里面平定了各地的叛乱,同时实现了在弗朗什-孔泰和洛林-阿尔萨斯的扩张,正式奠定了法国今日疆域的基础。至于说他靠名将才能开疆辟土的说法简直是可笑,除了少有的几个能御驾亲征的君主,哪个君王开疆拓土的时候不是靠名将?难不成故意用庸将去打仗来能体现出君王水平?
路易十四将国家整合成为了最强大的国家(当然这也算是奋X世之余烈),并且第一次在欧洲实现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这份功绩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抹杀的。能做到这件事,不仅是他的运气好,他的政治手腕和意志也同样重要。
在文化上他也颇有建树,具体的不必多说了,反正网络下就知道。
当然,正如之前所言,路易十四的缺点也很多。
好大喜功、酷爱奢靡的毛病他确实有,而且为了补贴国家和个人财用,废除南特敕令迫害胡格诺教徒也是对国家极大的伤害。
摘录自《法国大革命史》网页链接
Ⅳ loulsvultton是什么品牌
LouisVuitton中文名路易威登,产品包括手提包,旅行用品,小型皮具,配饰,鞋履,成衣,腕表,高级珠宝及个性化订制服务等。
loulsvultton是错误拼写,应为LouisVuitton。
自1854年以来,相传至今的路易威登,以卓越品质、杰出创意和精湛工艺成为时尚旅行艺术的象征。
渊源:
路易威登于1854年建立自己的公司。店铺开设之后,路易威登成立公司后立即作了一个重要决定,就是以耐用又防水的帆布物料将其中一个旅行箱覆盖。
四年后,路易威登推出一款方便运输的平盖白杨木行李箱。此行李箱表面覆以优质灰色防水Trianon帆布,角位以金属包边,装上手挽及托架,一列隔底匣及间隔方便摆放各式衣物及优雅衬饰。这种创新形式下的行李箱,更标志流芳百世的路易威登行李箱及现代旅游文化正式诞生。
1996年,路易·威登加盟L.v.m.h集团,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的活动空间。不仅大量生产传统产品高级箱包,还涉足时装、钟表、珠宝等行业,它一家的经营活动就占了这个集团业务总量的70%。
2018年7月15日,路易威登正式入驻中国官方线上旗舰店,意味着全国其它城市的消费者也将能够享受该品牌的优质“店铺”服务,包括送货服务和7天退货政策,而此前只对北京、上海、重庆和广州等12个主要城市开放。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路易威登
Ⅵ 使用瑞士路易十六喷剂会延长性生活时时吗
会的,“使用“路易16喷剂”两周后约90%的使用者性爱时间延长至35分钟以上,彻底改善了早泄现象,使用一个月以后阴茎增长了一英寸左右,同时直径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10%左右,使用两个月后你的阴茎将增长2英寸左右,同时直径在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15%左右
Ⅶ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的人物经历
于1808年4月20日出生在巴黎的赛鲁特街。他是路易·波拿巴与奥通斯的第三个儿子。1806年,拿破仑一世封自己的弟弟路易·波拿巴为法国的附庸国——荷兰的国王,又令自己的妻子带来的女儿奥通斯与弟弟结婚,立为荷兰王后。路易·波拿巴有三个儿子。长子死于童年。后来,路易·波拿巴与妻子奥通斯不睦,又为满足荷兰商人要求,破坏了皇兄为反对英国而制定的大陆封锁政策。拿破仑对此极为不满,于1810年废除了弟弟的王位。路易·波拿巴被罢黜后,去法属意大利王国的佛罗伦萨住闲。奥通斯不愿随行,留居巴黎皇宫。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的幼年一直是在宫廷中度过的。皇宫的荣华富贵生活,对他一生影响颇大。
1815年拿破仑帝国垮台,代表大地主利益的波旁王朝复辟。1816年,复辟王朝下令,把波拿巴家族流放国外,奥通斯也被放逐。住在佛罗伦萨的路易·波拿巴根据当时的诉讼法,要走了大儿子。奥通斯只好带着小儿子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在德国、瑞士等地流浪。1817年,奥通斯在瑞士土尔高州的阿伦内伯格定居下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曾在奥格斯堡大学预科学习,也在阿伦伯格军事工程学校和炮校受过教育。20岁时,他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仇视波旁王朝,但又为皇权思想所支配。他的自由主义思想是与对拿破仑的崇拜混杂在一起的。
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时,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正在意大利。这次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在七月革命的影响下,1831年2月意大利中部爆发了起义。具有某些自由主义倾向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被卷进了这次起义者的队伍。后因统治意大利的奥军赶来镇压,他潜逃巴黎,经伦敦,返回瑞士的阿伦内伯格。
1832年,路易·拿破仑加入瑞士国籍。同年拿破仑二世也死了。从此,24岁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产生了一个信念,即自以为命运决定了他应继承其伯父的帝业。当皇帝,就成了他梦寐以求的目标。
他利用七月王朝时期动荡不安的政局,试图以武装叛乱来发动政变。1836年10月30日,他模仿其伯父的样子,身穿灰军装,头戴拿破仑式三角帽,在几个赞成波拿巴主义的老兵和旧军官的协助下,窜到斯特拉斯堡驻防军的两个炮兵团发表演说,号召士兵推翻路易·菲利浦,拥戴他做国王。这种荒唐滑稽的冒险行径,受到当头棒喝,仅仅经过几个小时,叛乱者全被解除武装。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被扭进警察局,并被流放到美洲去了。1837年4月,他在纽约获释,弄了一张假护照回到瑞士。到家时,他的母亲已病危,不久去世。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末,七月王朝的政局更加不稳。工人运动和民主共和运动开始高涨。这时,传奇式的“拿破仑传说”广泛流行。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趁机写出《拿破仑思想》一书。该书1839年一连出了四版,1840年又在伦敦出了一版。在书中,他把拿破仑宣扬为“平民英雄”,是“大革命的真正代表”,借以抬高自己作为拿破仑继承人的地位。
很明显,侄儿是想拿伯父的名字当作他进入皇宫的“敲门砖”,但是心比天高的侄子并没能继承他伯父当年的军事才能。1840年8月6日,他又作了一次荒唐可笑的表演。他利用拿破仑主义盛行的时机,给几个伦敦仆役穿上法国军装,贸然在布伦登陆,企图在当地驻军中再一次发动叛乱。这个企图当然又以彻底失败而告终。他被判处终身监禁,囚在哈姆要塞。这位一心想当皇帝的“布伦英雄”,在狱中写了一个小册子《论消灭贫困》,把自己打扮成劳动人民利益的捍卫者。1846年5月,被关6年之久的路易-拿破仑·波拿巴,越狱潜逃伦敦。同年,他的父亲路易·波拿巴死在意大利。 1848年二月革命爆发后,金融贵族的统治垮台。在巴黎武装工人的强大压力下,新成立的临时政府宣布法国为共和国,史称第二共和国(1848—1852年)。这个共和国使“资产阶级的统治成为更加全面的统治”。二月革命后,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从伦敦匆匆赶回巴黎,表示投效临时政府。这暴露出他不仅是个冒险家、骗子,而且是个政治投机分子。临时政府拒绝了他的要求,责令其出国。他返回伦敦。4月,他冒充英国公民,充当了伦敦特别警察,参与镇压宪章派和工人的示威游行。尽管如此,1848年夏秋之间,法国仍有几个市选举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为制宪议会议员。
1848年12月10日,举行总统选举,提出的候选人共6名,有卡芬雅克、拉马丁、赖德律·洛兰、拉斯拜尔等。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因受到大资产阶级保皇派中有势力者的资助,也自提为候选人。选举结果,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得票最多,当选为总统。这个名气不大的冒险家当选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并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治国之才,而是由于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投了他的票。因为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雅各宾派把土地分给了农民,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1804年)确认了农民小块土地所有制的存在。他们抱着天真的幻想,把拿破仑与他的侄子联系在一起,因而错误地把选票投给了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在农民眼中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纲领”。正是农民对拿破仑这种个人崇拜,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又变成了对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的幻想,“农民的轻信使他当了总统”。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上总统,就图谋重建帝国,当皇帝。在4年总统任期内,他行动诡谲,时隐时现,在台前幕后耍尽了阴谋诡计。他首先留任奥尔良王朝和波旁王朝的遗臣宿将,组成保皇派的内阁,他任命君主派奥第隆·巴罗组织新内阁。这是正统派与奥尔良派联合起来的“秩序党”内阁,为从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转向君主制铺路架桥。他坐上总统宝座才7天,又假手他的内阁出面宣布恢复盐税,使内阁和他的数百万选民——农民对立起来。1849年1至3月,总统又利用保皇派内阁与制宪议会中资产阶级共和派的冲突,趁机解散共和派的武装组织——别动队,以削弱资产阶级的势力。同年春天,总统派兵干涉罗马共和国,以图取得天主教势力的支持。1849年6月,以赖德律·洛兰等为首代表小资产阶级民主派的“新山岳派”对波拿巴和秩序党内阁的违宪行为提出弹劾,遭到否决。6月13日,新山岳派发动示威游行,政府派军队镇压。这样,民主派势力遭到打击。
经过几年的流血斗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共和派和小资产阶级相继失败或被削弱。在内阁和新选出的立法议会中,大资产阶级保皇派占了绝对优势。保皇派政府所推行的各项政策,都是为复辟帝制扫清道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常用所谓“红色怪影”来恫吓大资产阶级,使财主们跪倒在总统的脚下,向总统求救。
在削弱共和派,打击民主派之后,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起来,保皇派中的正统派和奥尔良派都想恢复各自王朝,而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则想自己称帝。于是,他便一手创造出“十二月十日社”。这个团体成立于1849年9月,为纪念路易-拿破仑·波拿巴1848年12月10日当选为总统而得名。“它名义上是个慈善团体,实际上是由巴黎流氓无产阶级组成的一些秘密团体,每一个团体都由波拿巴的走狗们领导,总领导人是一个波拿巴派的将军。”这个团体的成员有破落放荡者、冒险分子、退伍军人、刑事犯、骗子、流氓、扒手、赌棍、私娼、妓院老板等等。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就是这个流氓无产阶级组织的首领,并把它当作自己最贴身的近卫军。他们组成或雇用一些“啦啦队”,在全国各大城市、交通要道或火车站活动。每当总统出现时,他们就混进人群,夹道欢呼“皇帝万岁!”为总统捧场喝彩。这些丑恶可笑的闹剧,对城乡那些耳目闭塞,不明真相的人们来说,是颇能发生一些影响的。1850年11月,这个团体表面上被解散了,实际上仍继续活动,并积极为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策划政变。
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也在军队中插手。1850年10月10日,在凡尔赛附近大平原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他为了取得军队的拥护,利用阅兵大摆宴会,用香槟酒、蒜腊肠,雪茄烟去收买官兵,有的士兵高呼:“皇帝万岁!拿破仑万岁!”他陶醉在一片欢呼声中。谁对总统保持冷淡、沉默,其部队就被解散,其将领要被撒换,其行政官吏也要被免职。1851年1月,巴黎卫戍司令、奥尔良派的将军尚加尔涅被免职,代之以总统的亲信。就这样,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政府和军队里去。“十二月十日社”中那堆腐朽透顶的废料,一下子都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总统掌握军政实权之后,就向保皇派的内阁和立法议会开刀。他不断玩弄组织新阁的把戏,使内阁经常处于动乱、无权和瘫痪状态;又用修改宪法的办法,使议会丢脸。据1848年宪法第45条规定:总统任期4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改选的日期,即1852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就要到来,不废除这条规定,就无法延长总统的权力。1851年7月,他提出修改宪法,遭到立法议会的抵制。于是,他在11月提议免去内阁各部长之职,恢复曾被立法议会取消的普选权。这一措施,不仅摘掉了阔佬们的乌纱帽,而且使立法议会在人们眼里威信扫地,预示着政变即将来临。
1851年12月2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终于发动政变。他调动7万多军队,占领巴黎,解散立法议会,逮捕一切反对他的议员。这次政变的手法,具有十足的流氓性质。政变前夕,他从法兰西银行窃取了2500万法郎,用100万法郎收买了巴黎卫戍部队第一师师长马尼扬将军,又用15万法郎和烧酒收买了一个不知名的士兵。这三个衣冠楚楚的骗子,偷偷串连同谋者,命令他们闯入议会领袖们的住宅,把资产阶级那些头面人物约60人,从睡梦中拖下床来,关进监狱;又派军队占领巴黎各要地和议会大厦,断绝巴黎与各省的联络。12月2日,首都贴满了布告,宣布国民议会和国务会议已被解散。正在巴黎第十区市政厅开会的正统派和奥尔良派的220个议员,也被抓进了监狱。头面人物的束手就擒,使政变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稍后,巴黎无产阶级曾筑垒反抗,也遭到政府军的血腥镇压,被害者达1000余人。全国32个省宣布戒严,仅巴黎一地的被捕者就有26000多人。社会主义者、民主共和派以及波拿巴的一切政敌,均被驱逐出境。
接着,1852年1月14日的新宪法出笼了。这个宪法把全部行政权与立法权都授与任期10年的共和国总统。总统独揽大权乃是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称帝的又一个步骤。此后,总统巡游法国南部各省,举行阅兵和宴会,大讲“帝国即和平”,为称帝制造舆论。元老院又玩弄全民投票把戏,就是否同意建立帝国进行表决。投票结果,有740万余票答“是”,64万多张票答“否”。保守的农民在这次投票中又一次起了决定作用。于是在1852年12月2日,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皇袍加身,宣布称帝,号称拿破仑三世。第二共和国寿终正寝,代之以第二帝国(1852—1870年)。
经过30年来的流浪生活和许多荒唐的冒险行径之后,路易-拿破仑·波拿巴终于实现了当皇帝的美梦。全世界的资产阶级为之惊讶,却没有一个能理解它,说明它。只有革命导师马克思深刻地揭露并论证了路易-拿破仑·波拿巴当上皇帝的秘密:农民存在着对拿破仑的传统迷信和对拿破仑三世的轻信与幻想;流氓无产阶级和军阀冒险分子对他竭力支持;多年的流血斗争已使各个阶级疲惫不堪,资产阶级因内部倾轧而无力治理法国。总之,二月革命以来的历史事变,已经说明了“法国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了一种条件和局势,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拿破仑三世称帝后,建立一部庞大的军事官僚的国家机器,供养50万官僚,50万军队。为了防止革命运动,帝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动措施:解散工会,封闭进步报刊,禁止一切民主派和共和主义者的活动。天主教会控制了国民教育,农村教士充当密探。普选权虽被保留下来,但选举活动均由政府操纵。警察恐怖和告密活动笼罩全国。拿破仑三世的统治,代表了大银行家、高利贷者和金融贵族的利益,表现出十足的反动性和侵略性,因此,拿破仑三世的专政,是地地道道的反革命专政。
但拿破仑三世有时也摆出自由主义的姿态,如撤消巴黎和32省的戒严令,没收奥尔良王朝的财产归国有等,重视城市改建工作,大力修筑林荫道。但是没收的财产和国库资金大量流入官僚、投机商的腰包。 第二帝国时期,法国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工业总产量比四十年代增加将近2倍,其中铁、钢、钢轨等增加2至9倍。然而,这并不是拿破仑三世的功劳,而是资本家专心搞个人发财致富的结果,是“资产阶级用经济上的胜利来弥补自己政治上的失败”的结果。特别是高利贷资本迅速增长起来,使法国后来成为一个高利贷国家。到1866年,已有14个国家得到法国银行的贷款。
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反动政策加深了国内阶级分化。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起,法国的阶级斗争不断加强,秘密革命组织相继出现,谋刺皇帝的事件连年皆有。第二帝国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拿破仑三世为了巩固帝制,保住皇冠,一再搬出他伯父的偶象,如鼓励上演有关拿被仑的剧本,勒令选编和出版《拿破仑书信集》达32卷之多,大肆宣扬对拿破仑的崇拜。但事与愿违,宣扬拿破仑的结果,却引出抨击拿破仑及其侄儿的浪潮。 拿破仑在1852年,于波尔多发表的演说中声称“帝国,意味着和平”(L'Empire,c'est la paix),表明法国不会为了扩张领土而进攻他国,释除了他国的疑虑。不过,他也表示,他决心推行强硬的外交政策,为法国带来力量和荣誉。同时间,他还对其他列强发出警告,声称他不会容忍他们威胁法国的邻国。拿破仑也是“民族主义政策”(Principe des nationalités)的推动者,希望自己协助其他地区的民族主义者,合并小国,建立一个个统一的民族国家。不过,他这样做没有考虑到法国的利益。在这一点上,他受到伯父的影响。在圣赫勒拿回忆录(Mémorial de Sainte-Hélène)当中,拿破仑一世就表达过建立统一的意大利,和欧洲统合的愿望。上述因素令拿破仑三世采取了风险极高的外交策略。不过,当中仍然有一些务实的成份。
Ⅷ 请问路易。波拿巴是何许人请您指教!
路易·波拿巴(1808—1873)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和第二帝国皇帝。拿破仑一世之侄,荷兰国王路易·波拿巴之子。6岁时拿破仑帝国覆亡,随母流亡德意志和瑞士。1823年移居意大利,参加过烧炭党活动。 1832年拿破仑一世之子去世,遂以“法兰西皇统继承人”自居。1836年10月30日在斯特拉斯堡军营发表演说,号召士兵推翻路易·菲力浦的统治,被当局流放美洲,复流亡瑞士和英国。1840年8月在布洛涅海港发动暴动,失败后被判处终身监禁,1846年逃往英国。1848年革命爆发后回到法国,9月当选为制宪议会议员,又被提名为总统候选人,凭借拿破仑一世的威望和君主派大资产阶级的支持在大选中获胜,12月就任第二共和国总统。为笼络天主教势力,1849年出兵罗马,帮助教皇镇压罗马共和国,打击共和派,削弱一度与自己合作的、代表大资产阶级和金融贵族利益的秩序党。1851年12月发动军事政变,1852年1月强行通过新宪法,授予总统独裁权力,12月正式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自称拿破仑三世。政治上实行集权统治,立法机构形同虚设。经济上保护、鼓励资本主义发展,工业革命在其统治期间完成。对外多次发动战争,以期重温拿破仑的“光荣”。1853—1956年参与克里木战争,1857年伙同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1859年进行对奥地利战争,吞并萨伏依和尼斯。1860年以后国内不满情绪增长,被迫进行“自由主义”改革。1870年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为借口对普鲁士宣战,因战事失利,9月2日在色当向普军投降,第二帝国旋即因巴黎9月4日革命而倾覆。1871年1月普法和约订立后被释,流亡英国,后病逝。
Ⅸ 瑞士路易16喷剂生产商在哪究竟有没有用。
纯属骗子,我用过以后的确有点效果,可是后来你就知道他的危害性了,我一不小心喷在了睾丸上,现在导致睾丸腐烂,朋友们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