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请问所有的合金钢焊口都需要做热处理吗15CRMO的CR含量在2%一下的壁厚小于13mm的就不需要热处理,为什么
一般合金钢焊口都须做去应力退火处理,Cr量2%以下,焊接壁厚小于15mm的可不处理,因焊接时产生的热量,使工件已透热(内外温度一样),冷却均匀,热应力很小。
这要看看你的合金钢管的材质是那一种,还要看看你做热处理以后是为了啥,这才可以决定能不能二次热处理
㈢ 一个试样可以做多次热处理工艺吗
1.高强度耐磨钢热处理通常采用“常规淬火+低温回火”工艺。
2.淬火过程的奥氏体化温度一般为临界点Ac3+30°C 50°C,温度范围在910 到950°C,这样可获得均匀细小的马氏体组织,有利于改善成品的塑、韧性能。采用上述淬火工艺,淬后组织以马氏体为主,其体积百分比约占总量的98% (剩余约2%为残余奥氏体)。奥氏体组织与马氏体组织比容相差较大, 淬火过程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体积发生膨胀,如果淬火过程中淬火机的冷却功能未能对钢板实现均匀冷却,钢板局部的应力差异,将使钢板板形发生畸变。耐磨钢板淬火后的低温回火温度一般小于380°C,回火过程仅析出少量与马氏体母相保持共格关系的ε碳化物,消除钢板部分内应力,对钢板板形改善起到明显效果。
㈣ 合金钢管件焊缝返修两次,管件还可不可以使用了。有哪个规范上有说明的。谢谢!
合金钢管件焊缝返修两次,
管件还可以使用,
条件是第二次版反修合格,
标准规权范是GB 50236-2011第3.0.6-5,
焊缝同一部位的反修次数不宜超过二次,
而TSG D0001-2009第七十条第3点,
同一部位反修超过二次,
需要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反修。
㈤ 合金钢焊接完后在什么时候进行热处理
一般是马上进行的,否则要保温缓冷处理。
㈥ 热处理后,工件可否再进行热处理
可以,再度热处理。
㈦ 合金钢钢热处理后温度达不到还可以二次回火吗
合金钢,经过一次热处理以后,性能指标没有达到要求,可以进行二次热处理,但需要找出一次热处理不合格的原因,如温度是否达标,保温时间是否严格执行工艺规范,冷却方法是否有不妥的地方,这样才能保证二次热处理,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㈧ 钢管常用热处理工艺是什么
热处理的作用就是提高钢管及精密钢管的材料机械性能、消除残余应力和改善钢管金属的切削加工性能
▲ 精密钢管无缝钢管之热处理无氧退火炉
按照热处理不同的目的,热处理工艺可分为两大类:预备热处理和最终热处理。
1.预备热处理
预备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消除内应力和为最终热处理准备良好的金相组织。其热处理工艺有退火、正火、时效、调质等。
(1)退火和正火
退火和正火用于经过热加工的毛坯。含碳量大于0.5%的碳钢和合金钢,为降低其硬度易于切削,常采用退火处理;含碳量低于0.5%的碳钢和合金钢,为避免其硬度过低切削时粘刀,而采用正火处理。退火和正火尚能细化晶粒、均匀组织,为以后的热处理作准备。退火和正火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进行。
(2)时效处理
时效处理主要用于消除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
为避免过多运输工作量,对于一般精度的零件,在精加工前安排一次时效处理即可。但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如座标镗床的箱体等),应安排两次或数次时效处理工序。简单零件一般可不进行时效处理。
除铸件外,对于一些刚性较差的精密零件(如精密丝杠),为消除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稳定零件加工精度,常在粗加工、半精加工之间安排多次时效处理。有些轴类零件加工,在校直工序后也要安排时效处理。
(3)调质
调质即是在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它能获得均匀细致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为以后的表面淬火和渗氮处理时减少变形作准备,因此调质也可作为预备热处理。
由于调质后零件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对某些硬度和耐磨性要求不高的零件,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工序。
2.最终热处理
最终热处理的目的是提高硬度、耐磨性和强度等力学性能。
(1)淬火
淬火有表面淬火和整体淬火。其中表面淬火因为变形、氧化及脱碳较小而应用较广,而且表面淬火还具有外部强度高、耐磨性好,而内部保持良好的韧性、抗冲击力强的优点。为提高表面淬火零件的机械性能,常需进行调质或正火等热处理作为预备热处理。其一般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退火)--粗加工--调质--半精加工--表面淬火--精加工。
(2)渗碳淬火
渗碳淬火适用于低碳钢和低合金钢,先提高零件表层的含碳量,经淬火后使表层获得高的硬度,而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强度和较高的韧性和塑性。渗碳分整体渗碳和局部渗碳。局部渗碳时对不渗碳部分要采取防渗措施(镀铜或镀防渗材料)。由于渗碳淬火变形大,且渗碳深度一般在0.5~2mm之间,所以渗碳工序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
其工艺路线一般为:下料-锻造-正火-粗、半精加工-渗碳淬火-精加工。
当局部渗碳零件的不渗碳部分采用加大余量后,切除多余的渗碳层的工艺方案时,切除多余渗碳层的工序应安排在渗碳后,淬火前进行。
(3)渗氮处理
渗氮是使氮原子渗入金属表面获得一层含氮化合物的处理方法。渗氮层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抗蚀性。由于渗氮处理温度较低、变形小、且渗氮层较薄(一般不超过0.6~0.7mm),渗氮工序应尽量靠后安排,为减小渗氮时的变形,在切削后一般需进行消除应力的高温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