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钢结构工程角焊缝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1)最大焊脚尺寸
为了避免烧穿较薄的焊件,减少焊接应力和焊接变形,且扩大热影响区,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宜太大。规范规定:除了直接焊接钢管结构的焊脚尺寸hf不宜大于支管壁厚的2倍之外,hf不宜大于较薄焊件厚度的1.2倍。
在板件边缘的角焊缝,当板件厚度t>6mm时,hf≤t;当t>6mm时,hf≤t-(1-2)mm。圆孔或槽孔内的角焊缝尺寸尚不宜大于圆孔直径或槽孔短径的1/3。
(2)最小焊脚尺寸
焊脚尺寸不宜太小,以保证焊缝的最小承载能力,并防止焊缝因冷却过快而产生裂纹。规范规定:角焊缝的焊脚尺寸hf不得小于1.5,t为较厚焊件厚度(单位:mm);自动焊熔深大,最小焊脚尺寸可减少1mm,对T形连接的单面角焊缝,应增加1mm,当焊件厚度等于或小于4mm时,则最小焊脚尺寸与焊件厚度相同。
(3)侧面角焊缝的最大计算长度
侧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60hf,当大于上述数值时,其超过部分在计算中不予考虑。这是因为侧焊缝应力沿长度分布不均匀,两端较中间大,且焊缝越长差别越大。当焊缝太长时,虽然仍有因塑性变形产生的内力重分布,但两端应力可首先达到强度极限而破坏。若内力沿侧面角焊缝全长分布时,比如焊接梁翼缘板与腹板的连接焊缝,计算长度可不受上述限制。
(4)角焊缝的最小计算长度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大而长度较小时,焊件的局部加热严重,焊缝起灭弧所引起的缺陷相距太近,以及焊缝中可能产生的其他缺陷,使焊缝不够可靠。对搭接连接的侧面角焊缝而言,如果焊缝长度过小,由于传力线弯折大,也会造成严重应力集中。因此,为了使焊缝能够有一定的承载能力,根据使用经验,侧面角焊缝或正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均不得小于8hf和40mm,也就是说,其实际焊接长度应较前述数值还要大2t(单位:mm)。
(5)搭接连接的构造要求
当板件端部仅有两条侧面角焊缝连接时(图3.21),试验结果表明,连接的承载力与b/lW有关。b为两侧焊缝的距离,Lw为侧焊缝长度。当b/lW>1时,连接的承载力随着比值的增大而明显下降。这主要是因应力传递的过分弯折使构件中应力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为使连接强度不致过分降低,应使每条侧焊缝的长度不宜小于两侧面角焊缝之间的距离,即b/lW≤1。两侧面角焊缝之间的距离b也不宜大于16t(t>12mm)或200mm(t≤12mm),t为较薄焊件的厚度,以免因焊缝横向收缩,引起板件发生较大拱曲。
在搭接连接中,当仅采用正面角焊缝时(图3.22),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焊件较小厚度的5倍,也不得小于25mm,以免焊缝受偏心弯矩影响太大而破坏。在转角处不能灭弧和起弧。杆件与节点板的连接焊缝宜采用两面侧焊,也可用三面围焊,对角钢杆件可采用L形围焊(图3.23),所有围焊的转角处也必须连续施焊。
Ⅱ 什么是对接焊缝,什么是角焊缝,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对接焊缝是在焊件的坡口面间或一焊件的坡口与另一焊件表面间焊接的焊缝。
角焊缝是沿两直交或近直交焊件的交线所焊接的焊缝。
Ⅲ 什么是对接焊缝,什么是角焊缝。
压力容器那些焊缝都是对接,凡是两个或多个板呀,管呀对在一起焊上的都是对接,对接接专头的焊缝都叫对属接焊缝。角焊缝故名思义就是角接接头焊完之后形成的焊缝,角接头就是两个板或者管立到板上形成一个直角或接近直角的接缝形式,焊完形成一个三角形,这就是角焊缝。够通俗了吧。
Ⅳ 缝依据构造不同可分为 和 按两焊脚边的夹角不同,角焊缝可分为 和 两种
1.为了办证角复焊缝的最小承载制能力,并防止焊缝阴冷却过快而产生裂纹,角焊缝的最小焊脚尺寸应满足:hf(min)>=1.5√t2,其中t2为较厚焊件的板厚,单位为mm 对于自动焊,最小焊脚尺寸减小1mm;对于T形连接的单面角焊缝则应增加1mm。当焊件厚度等于或小于4mm时,则hf(min)应与焊件同厚2.角焊缝的焊脚尺寸过大,焊缝收缩时将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且热影响区扩大易产生脆裂,较薄焊件易烧穿。板件边缘的角焊缝与板件边缘等厚时,施焊时易产生咬边现象。角焊缝的最大焊脚尺寸应满足:hf(max)<=1.2t1,其中t1为较薄焊件板厚,单位为mm 当贴着板边缘施焊是,hf(max)尚应满足下列要求:但焊件边缘厚度t<=6mm时,取hf(max)=t;但焊件边缘厚度t>6mm时,取hf=1.2-(1~2mm)
Ⅳ 角焊缝的基础知识
沿抄两直交或近直交零件的交线所焊接的焊缝,角焊缝又分直角焊缝和斜角焊缝。
焊缝(英文名:weld)是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
按焊缝金属充满母材的程度分为焊透的对接焊缝和未焊透的对接焊缝。未焊透的对接焊缝受力很小,而且有严重的应力集中。焊透的对接焊缝简称对接焊缝。
为了便于施工,保证施工质量,保证对接焊缝充满母材缝隙,根据钢板厚度采取不同的坡口形式.当间隙过大(3~6mm)时,可在V形缝及单边V形缝、I形缝下面设一块垫板(引弧板),防止熔化的金属流淌,并使根部焊透。为保证焊接质量,防止焊缝两端凹槽,减少应力集中对动荷载的影响,焊缝成型后,除非不影响其使用,两端可留在焊件上,否则焊接完成后应切去。
Ⅵ 如题,另外请问对接焊缝和角焊缝的区别请说详细点。
对接焊缝与角焊缝在连接方式、焊接工艺、适用范围、缺陷产生及检测方法等方面有区别。
1、连接方式不同
对接焊缝是在焊件的坡口面间或一零件的坡口面与另一零件表面间焊接的焊缝。角焊缝是沿两直交或近直交零件的交线所焊接的焊缝。
2、焊接工艺不同
采用对接焊缝连接时,焊缝金属将成为焊件截面的组成部分,为便于施焊和保证焊缝质量,根据焊件厚度的不同需采用不同的坡口形式,随厚度增加可采用直边焊缝坡口、单边V形或V形坡口、K形或X形坡口。当坡口间隙过大时,可加设垫板,垫板在施焊后除去,也可留在焊件上。
采用角焊缝连接是,为保证焊缝质量,宜选择合适的焊角尺寸。如果焊脚尺寸过小,则焊不牢,特别是焊件过厚,易产生裂纹;如果焊脚尺寸过大,特别是焊件过薄时,易烧伤穿透,另外当贴边焊时,易产生咬边现象。
3、适用范围不同
对接焊缝常用于板件和型钢的拼接;角焊缝常用于搭接连接。
4、缺陷产生及检测方法不同
对接焊缝焊接缺陷常为气孔、夹渣、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根据材质不同可能会出现裂纹等。对接焊缝常规的检测方法可以通过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检测手段对焊缝内部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角焊缝因其连接方式不同于对接焊缝,受焊接后应力集中的影响,易产生裂纹。而常规的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对角焊缝内部缺陷检测灵敏度不高,通常采用磁粉检测与渗透检测等表面检测的方法来检测表面缺陷。
(6)什么是板件边缘角焊缝扩展阅读:
焊缝几何形状的参数有焊缝宽度、余高、熔深:
1、焊缝宽度指焊缝表面与母材的交界处称为焊趾。而单道焊缝横截面中,两焊趾之间的距离称为焊缝宽度。
2、余高指超出焊缝表面焊趾连线上面的那部分焊缝金属的高度称为余高。焊缝的余高使焊缝的横截面增加,承载能力提高,并且能增加射线摄片的灵敏度,但却使焊趾处会产生应力集中。通常要求余高不能低于母材,其高度随母材厚度增加而加大,但最大不得超过3mm。
3、熔深在焊接接头横截面上,母材熔化的深度称为熔深。一定的熔深值保证了焊缝和母材的结合强度。当填充金属材料(焊条或焊丝)一定时,熔深的大小决定了焊缝的化学成分。不同的焊接方法要求不同的熔深值,例如堆焊时,为了保持堆焊层的硬度,减少母材对焊缝的稀释作用,在保证熔透的前提下,应要求较小的熔深。
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诸物理量(例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线能量等)的总称为焊接工艺参数。工艺参数对焊缝形状的影响如下:
1、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焊接电流,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增加,而焊缝宽度则几乎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
2、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电弧电压增大,焊缝宽度显著增加,而焊缝厚度和余高略有减少。
3、当其它条件不变时,焊接速度增加,焊缝宽度、焊缝厚度和余高都减少。
Ⅶ 什么是板件边缘的角焊缝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不宜大于较薄焊件厚度的1.2倍(钢管结构除外),但板件(厚度为t)边缘的角焊内缝最大焊脚尺寸,尚应符容合下列要求:
1.当t≤6mm时,hf≤t;
2.当t>6mm时,hf≤t-(1~2)mm。
圆孔或槽孔内的角焊缝焊脚尺寸尚不宜大于圆孔直径或槽孔短径的1/3。
三、角焊缝的两焊脚尺寸一般为相等。当焊件的厚度相差较大,且等焊脚尺寸不能符合本条第一、二项要求时,可采用不等焊脚尺寸,与较薄焊件接触的焊脚边应符合本条第二项的要求;与较厚焊件接触的焊脚边应符合本条第一项的要求。
四、侧面角焊缝或正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8hf和40mm。
五、侧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60hf(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承受动力荷载时)或40hf(承受动力荷载时);当大于上述数值时,其超过部分在计算中不予考虑。若内力沿侧面角焊缝全长分布时,其计算长度不受此限。
Ⅷ 角焊缝的焊脚尺寸都有哪些要求
焊角的尺寸要根据其承载力进行计算确定,具体的相关规定你可以参见《钢结构设计规范》
Ⅸ 为什么要规定角焊缝的最小、最大焊角尺寸
规定最小是为了控制强度,最大是为了避免以其他相关件互相接触从而影响装配专
尺寸。
角焊缝的属焊角尺寸过小,不能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焊角尺寸过大,既浪费焊材,又容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应力,使接头提前失效。所以角焊缝的焊角尺寸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并应圆滑过渡。
在相互搭接或T形连接焊件的边缘,焊成的焊缝成为角焊缝,角焊缝是沿着被连接焊件之一的边缘施焊而成的。焊件施焊的边缘不必开坡口,焊缝金属直接填充在由被连接板件形成的直角或斜角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