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产生的高温导致变形
2. 各构件在制作时要在待施焊的位置预留50mm的焊接收缩余量,请具体的解释一下。
确定是50mm?还是5mm?一般工件在加热后冷却下来就会产生变形,而焊接有热量的输入,再加上焊缝的版收缩,变形就权不可避免了。所以一般焊接都要留有余量,以保证后续加工能够实现或是工件尺寸得到保证。焊缝收缩有一定的经验公式,一般按照焊缝的宽度计算,收缩量在7~8%,比如说焊缝宽20mm,收缩量大概是1.4~1.6mm 的样子,这个只是个参考,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如果满意请采纳~
3. 从焊接工艺上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着焊缝收缩量
(1)线膨胀系数大的材料,收缩量大。
(2)随焊缝的长度增加,影响收缩量大。
(3)对接焊缝的横向收缩比角焊缝的横向收缩量大。
(4)连续焊缝比间断焊缝的收缩量大。
(5)多层焊时,第一层焊缝引起的收缩量大。
(6)线能量大的焊缝收缩量大。
4. 焊接应力及变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减少和防止焊接应力及变形的常用方法是什么
减少办法:
1、合理设计焊接构件 在保证结构有足够承载能力情况下,尽量减少焊缝数量、焊缝长度及焊缝截面积;要使结构中所有焊缝尽量处于对称位置。厚大件焊接时,应开两面坡口进行焊接,避免焊缝交叉或密集。尽量采用大尺寸板料及合适的形钢或冲压件代替板材拼焊,以减少焊缝数量,减少变形。
2、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
(1)反变形法 反变形法指经过计算或凭实际经验预先判断焊后的变形大小和方向,或焊前进行装配时,将焊件安置在与焊接变形方向相反的位置。或在焊前使工件反方向变形,以抵消焊接后所发生的变形。
(2)加裕量法 加裕量法是焊前对焊件加放0.1%-0.2%的收缩量,以补充焊后的收缩。
(3)刚性夹持法 刚性夹持法是采用夹具或点焊固定等手段来约束焊接变形。此种方法能有效防止角变形和薄板结构的波浪形变形。刚性夹持法只能适用于塑性较好的一些焊接材料,且焊后应迅速退火处理以消除内应力,对塑性差的材料,如淬硬性较大的钢材及铸铁不能使用,否则,焊后易产生裂纹。
(4)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合理选择焊接顺序能大大减小变形。如构件的对称两侧都有焊缝,应该设法使两侧焊缝的收缩量能互相抵消或减弱。
5. 不锈钢板焊接收缩量是多少
那要根据你所焊接钢板的厚度和焊缝的大小而定的,焊缝越大收缩量也就越大,焊缝越小收缩量也就越小,如果是无缝对接焊五个毫米的不锈钢板那他的收缩量大概在0.2毫米左右。希望能帮到你,有其他问题也可以问我
6. 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钢管伸缩量与什么有关
你指的什么伸缩?如来果是多次源高温焊接引起的收缩,那就要根据焊缝的多少适当加长材料的尺度,否则制成品将小于需要的尺寸。如果一般的考虑热胀冷缩,那就是与材料的温度系数、长度、温度的变化量有关,其中还要考虑形状。
7. 焊接收缩量如何计算
焊接收缩应力,目前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计算公式。所以也就没有适用的收缩应力计算方法版。
其原因权我认为有以下几点:1.焊接方法很多,热源种类多,其应力大小无法统一;2.焊接母材和焊接材料的物理性能不一致;3.人为因素无法排除。
因此,我认为,焊接的精确计算研究还在发展阶段,等待有志之士去开发。
8. 焊接时焊缝收缩变形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我记得是热胀冷缩,但是冷缩的量怎么还要大于热涨的量跪求大侠解
把结构适当地分成抄部件,分别装配焊接,然后再拼焊成整体。使不对称的焊缝或收缩量较大的焊缝能自由地收缩而不影响整体结构。按照这个原则生产复杂的大型焊接结构既有利于控制焊接变形,又能扩大作业面,缩短生产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