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各位大侠,请问20#合金钢(奥氏体)不锈钢是什么类型的材料,属于碳钢吗,还是不锈钢,要求是耐腐蚀及压力
首先不属于碳钢 碳钢是不含合金元素的钢
20#就是含碳量0.2%的合金钢吧 是不是不锈钢不知道!
B. 低碳钢与奥氏体钢焊接时会出现哪些现象,其焊接工艺要点是什么
1. 坡口的制来作尽可能采用机加工V 型坡口自的角度一般比同钢号相焊时的坡口角度大
母材厚度超过20 mm 的对接坡口宜选用U 型或双U 型坡口
2. 奥氏体不锈钢坡口侧100 mm 范围内应刷涂料以防止沾附焊接飞溅
3.气体保护焊或气体保护焊的打底焊应采用填丝的方式.
4.手工电弧焊应采用直线运条法多层多道焊控制熔池的宽度不大于焊条直径的3倍每层焊道的厚度不大于3 mm
5.预热温度按低碳钢或低合金钢的要求选用且比其同钢号焊接时的预热温度低
6.奥氏体不锈钢与低碳钢低合金钢的焊接接头一般不作焊后热处理当要求热处理时可采用在低碳钢低合金钢侧坡口表面堆焊隔离层的工艺措施隔离层堆焊后推荐进行热处,以减少母材对隔离层的稀释采用隔离层后焊缝的焊接材料应根据相应的奥氏体不锈钢母材选用当隔离层采用镍基焊接材料时焊缝亦应采用镍基焊接材料
C. 奥氏体钢有什么特点
奥氏体钢是正火后具有奥氏体组织的钢。钢中加入的合金元素(Ni、Mn、N、Cr等)能将使正火后的金属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火电厂化水设备、蒸汽取样管常用的1Cr18Ni9、1Cr18Ni9Ti等钢均属此类。这类钢有较好的抗氧化和耐酸性能,能长期在540~875℃下工作,但容易产生晶界腐蚀的脆性破坏。
奥氏体钢的特点:
奥氏体钢主要用于过热器、再热器。所有奥氏体钢可以看作是由18Cr8Ni(AISl302)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为15%Cr、18%Cr、20%~25%Cr和高Cr高Ni类。15%Cr系列奥氏体钢尽管强度很高但抗腐蚀性能差应用较少。在普通蒸汽条件下使用的18%Cr钢有TP304H、TP321H、TP316H和TP347H,其中TP347H强度高,通过热处理使其晶粒细化到8级以上即得到TP347HFC细晶钢,提高了蠕变强度和抗蒸汽氧化能力,对于提高过热器管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外许多超超临界机组中得到了大量应用。
在TP304H基础上通过Cu、Ni、N合金化得到18Crl0NiNbTi(TempaloyA-1)和18CrgNiCuNbN(Super304H),强度得到了提高,经济性很好。20%~25%Cr钢和高Cr高Ni钢抗腐蚀和蒸汽氧化性能很好,但相对于强度来说价格过于昂贵,因而限制了其使用。新近开发的20%~25%Cr钢,包括25Cr20NiNbN(TP310NbN)、20Cr25NiMoNbTi(NF709)、22Crl5NiNbN(TempaloyA-3)和更高强度级别的22.5Crl8.5NiWCuNbN(SAVE25),通过奥氏体稳定元素N、Cu取代Ni,具有优异的高温强度和相对低廉的成本。
奥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是最近几十年不断研究和开发的重要的一类钢。其中奥氏体不锈钢产量和用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70%,钢号也最多。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十分优良的材料,它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和极佳的生物相容性,因而在化工、海洋工程、食品、生物医学、石油化工和其他行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其硬度偏低(HV200~HV250)、耐磨性较差,使用受到限制。Adcock是第一个研究钢中加入氮的作用的学者。
在1926年,由于战争导致镍的短缺,激发人们研究用氮取代部分镍来稳定奥氏体。由于高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相应的高性能材料。在奥氏体钢中加入氮,可以稳定奥氏体组织、提高强度,并且提高耐腐蚀性能,特别是耐局部腐蚀,如耐晶间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所以奥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D. 奥氏体钢的简介
形成原因:碳钢中有三个基本相,即铁素体、奥氏体和渗碳体。合金元素加入钢中时,可以溶于此三相中形成合金铁素体、合金奥氏体及合金渗碳体。当钢中加入镍、锰、碳、氮等元素时,这些元素可使A1和A3温度降低,使铁碳相图中S点、E点向左下方移动,从而使奥氏体区域扩大。其中与γ-Fe无限互溶的元素镍或锰的含量较多时,可使奥氏体区域扩展到室温,因此在室温下钢组织仍以奥氏体单相存在。
E. 球墨铁、 马氏体、 奥氏体、 生铁 、熟铁 、钢 有什么区别
球墨铸铁:
是一种铁、碳、硅的合金,其中碳以球状游离石墨存在。
灰铸铁中,片状石墨对铁质产生割裂作用,使之脆列。
球墨铸铁在铸铁中,球状石墨消除了这种破坏作用,使之坚韧。
球墨铁具有铁的本质、钢的性能!
马氏体:
对固态的铁基合金(钢铁及其他铁基合金)以及非铁金属及合金而言,是无扩散的共格切变型相转变,即马氏体转变的产物。就铁基合金而言,是过冷奥氏体发生无扩散的共格切变型相转变即马氏体转变所形成的产物。铁基合金中常见的马氏体,就其本质而言,是碳和(或)合金元素在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就铁-碳二元合金而言,是碳在α铁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奥氏体:
γ铁内固溶有碳和(或)其他元素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的固溶体。
生铁:
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工业生铁含碳量一般在2.5%--4%,并含C、SI、Mn、S、P等元素,是用铁矿石经高炉冶炼的产品。根据生铁里碳存在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炼钢生铁、铸造生铁和球墨铸铁等几种。生铁性能:生铁坚硬、耐磨、铸造性好,但生铁脆,不能锻压。
熟铁:
用生铁精炼而成的比较纯的铁。含碳量在0.02%以下,又叫锻铁、纯铁。熟铁质地很软,塑性好,延展性好,可以拉成丝,强度和硬度均较低,容易锻造和焊接。
钢:
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比如:锰、镍、钒等等。人类对钢的应用和研究历史相当悠久,但是直到19世纪贝氏炼钢法发明之前,钢的制取都是一项高成本低效率的工作。如今,钢以其低廉的价格、可靠的性能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材料之一,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可以说钢是现代社会的物质基础。
球墨铁、
马氏体、
奥氏体、
生铁
、熟铁
、钢
有什么区别看完自然明白。
F. 什么是奥氏体简要叙述奥氏体的空间结构 和主要性能。
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奥氏体的名称是来自英国的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
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八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碳。
空间结构:
奥氏体为面心立方结构,碳氮等间隙原子均位于奥氏体晶胞八面体间隙中心,及面心立方晶胞的中心和棱边的中点。假如每一个八面体的中心各容纳一个碳原子,则碳的最大溶解度应为50%(摩尔分数),相当于质量分数约20%。实际上碳在奥氏体中的最大溶解度为2.11%(质量分数),这是由于ˠ-Fe的八面体间隙的半径仅为0.052nm,比碳原子的半径0.086nm小。碳原子溶入将使八面体发生较大的膨胀,产生畸变,溶入越多,畸变越大,晶格将不稳定,因此不是所有的八面体间隙中心都能溶入一个碳原子,溶解度是有限的。碳原子溶入奥氏体中,使奥氏体晶格点阵发生均匀对等的膨胀,点阵常数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大多数合金元素如Mn.Cr.Ni.Co.Si等,在ˠ-Fe中取代Fe原子的位置而形成置换固溶体。替换原子在奥氏体中的溶解度各不相同,有的可无限溶解,有的溶解度甚微。少数元素,如硼仅存在于浸提缺陷处,如晶界、位错等。
主要性能:
奥氏体是最密排的点阵结构,致密度高,故奥氏体的体积质量比钢中铁素体、马氏体等相的体积质量小。因此,钢被加热到奥氏体相区时,体积收缩,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珠光体等组织时,体积膨胀,容易引起内应力和变形。
奥氏体的点阵滑移系多,故奥氏体的塑性好,屈服强度低,易于加工塑性成形。因此,钢锭,钢坯,钢材一般被加热到1100˚C以上奥氏体化,然后进行锻轧,塑性加工成材或加工成零部件。
一般钢中的奥氏体具有顺磁性,因此奥氏体钢可以作为无磁性钢。然而特殊成分的Fe—Ni软磁合金,也具有奥氏体组织,却具有铁磁性。
奥氏体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大,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性膨胀系数高约一倍。故奥氏体钢可以用来制造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在碳素钢中,铁素体,珠光体,马氏体,奥氏体和渗碳体的导热系数分别为77.1,51.9,29.3,14.6和4.2。可见,除渗碳体外,奥氏体的导热性最差,尤其是合金度较高的奥氏体钢更差,所以,厚钢件在热处理过程中应当缓慢冷却和加热,以减少温差热应力,避免开裂。
G. 何谓碳钢中的奥氏体,铁素体,渗碳体
铁素体即α-Fe和以它为基础的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点阵。亚共析成分的奥氏体通过先共析析出形成铁素体。这部分铁素体称为先共析铁素体或组织上自由的铁素体。随形成条件不同, 先共析铁素体具有不同形态,如等轴形、沿晶形、纺锤形、锯齿形和针状等。铁素体还是珠光体组织的基体。在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热轧(正火)和退火组织中,铁素体是主要组成相;铁素体的成分和组织对钢的工艺性能有重要影响,在某些场合下对钢的使用性能也有影响。
奥氏体简介英文名称:austenite
晶体结构:面心立方(fcc)
字母代号:A、γ
定 义:碳及各种化学元素在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
命名:为纪念英国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1843~1902)对金属科学中的贡献而命名。
微观表述:γ-Fe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最大空隙为0.51×10-8cm,略小于碳原子半径,因而它的溶碳能力比α-Fe大,在1148℃时,γ-Fe最大溶碳量为2.11%,随着温度下降,溶碳能力逐渐减小,在727℃时其溶碳量为0.77%。
性能特点:奥氏体是一种塑性很好,强度较低的固溶体,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因此,分辨奥氏体不锈钢刀具(常见的18-8型不锈钢)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磁铁来看刀具是否具有磁性。
渗碳体(cementite)——铁碳合金按亚稳定平衡系统凝固和冷却转变时析出的Fe3C型碳化物。
分为一次渗碳体(从液体相中析出)、二次渗碳体(从奥氏体中析出)和三次渗碳体(从铁素体中析出)。
渗碳体:晶体点阵为正交点阵,化学式近似于碳化三铁的一种间隙式化合物。
H. 什么叫奥氏体钢,什么叫铁素体钢
奥氏体钢就是常温下为奥氏体组织的钢,铁素体钢是常温下为铁素体的钢。
根据铁碳相图奥氏体一般在A1温度以上存在,但如果添加合金元素(如Cr)会扩大奥氏体区,因此在常温下也可以保持奥氏体状态;
铁素体钢就是含碳量较低,比较容易制得。
I. 什么是奥氏体 ,奥氏体又是什么意思
奥氏体(Austenite)是钢铁的一种显微组织,通常是ɣ-Fe中固溶少量碳的无磁性固溶体,也称为沃斯田铁或ɣ-Fe。奥氏体的名称是来自英国的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William Chandler Roberts-Austen)。
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奥氏体因为是面心立方,四面体间隙较大,可以容纳更多的碳。
J. 什么叫奥氏体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25%、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常见的304、加工用的303不锈钢都属于奥氏体不锈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