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问:一般情况下,碳素钢用水淬火,合金钢用油淬火,这是什么道理
水具有较强烈的冷却能力,用作奥氏体稳定性较小的碳钢的淬火,水冷却介质最为合适。
油的冷却能力比水小,因此,生产中用油作冷却介质,只适用于过冷奥氏体稳定性较大的合金钢淬火。
淬火冷却时,要保证获得马氏体组织,必须使奥氏体以大于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冷却,而快速冷却会产生很大淬火应力,导致钢件的变形与开裂。因此,淬火工艺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既能获得马氏体组织,又要减小变形、防止开裂。
常用冷却介质: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淬火冷却介质是水和油。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冷却介质较多,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一种介质,能完全符合理想淬火冷却速度的要求。
2. 为什么中碳钢采用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而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零件常采用渗碳淬火
你好,中碳钢含碳量较高,表面可以加热淬火。低碳钢含碳量低必须先渗碳后淬火。
3. 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分别用什么热处理
一般来说淬火温度不同,高碳钢的淬火温度要比中碳钢低一些,当然要看具体材料;
在不知道具体要求的情况下,中碳钢一般是调质状态使用,回火当然是高温回火,而高碳钢一般是淬火+回火状态使用,回火是低温回火。
4. 高碳钢与中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区别在那里
你的问题太笼统了,不办法回答,材料不同,用处不同,要求不同,热处理的方法及热处理工艺区别很大,热处理工艺是根据图纸要求、质量控制规程要求来制定的,不是说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5. 中碳钢按高碳钢要求进行淬火处理能否达到要求为什么
大致讲也是可以的,但具体细节还有区别。
高碳钢含碳量较高,淬火加热温度相对低回些(如共析钢),加热速度答要缓慢些;淬火冷却速度也要相对和缓,以防止变形开裂。中碳钢按高碳钢对待,一般讲来,若能采用合适的加热温度,缓慢的加热速度,是不会产生不利影响的。但相对缓慢的冷却速度却是不可取的;冷却速度降低,会导致中碳钢淬火非马氏体产物增多,随之使强度和韧性指标降低,尤其是中碳碳素结构钢会更明显。例如,用量较多的45钢,淬火时有硬度不达标的现象发生。相比而言,中碳合金结构钢一般还是没问题的。
6. 有低碳钢齿轮和中碳钢齿轮各一只,为了使齿轮表面具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应该选择何种热处理方法
低碳钢齿轮,采用渗碳后淬火的处理方式即可强化齿面;中碳钢齿轮可以做氮化处回理再淬火,或者直接答用中高频加热表面淬火的方式强化(视具体材质和模数大小而变)。低碳钢渗碳淬火后表面强度和耐磨性显著提高,心部保留一较高抗冲击性能;渗碳淬火层为细马氏体组织,心部基体为铁素体、珠光体类型的平衡组织。中碳钢氮化处理后表层应为少量化合物与扩散层组成的渗层组织心部则为调制处理的回火索氏体组织(或有少量游离铁素体)。
7. 请教各位大侠"低碳钢和中碳钢可以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吗"
所有碳钢都是可以淬火的,目的是强化钢材,提高其机械性能。
回火总是伴随在淬火之后,淬火后的钢的脆性变大,内应力也很大,回火的目的是就是调整硬度、减小脆性,提高钢的塑性、韧性。便于加工及稳定工件的尺寸。
一般低碳钢采用表面淬火,得到“外硬里韧”效果。
8. 机床变速箱齿轮常用中碳钢或低碳合金钢零件常采用渗碳淬火作为最终热处理
汽车变速箱的次要齿轮采用45#钢,高频淬火,350~370℃回火,高速、中载、有冲击、外形复杂的重要齿轮,采用20CrMnTi,渗碳淬火。
齿轮高频淬火设备采用感应加热,其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感应加热的原理是:将齿轮等工件放到感应器内,产生的交变磁场,又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齿轮等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从而满足我们的要求。
高频淬火,是指利用高频电流(30K-1000KHZ)使工件表面局部进行加热、冷却,获得表面硬化层的热处理方法,是对齿轮等工件进行一定深度的表面强化,而心部基本上保持不变,因而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和高韧性的天热点,又因是局部加热,所以能显著减少淬火变形,降减能源消耗。
频率选用
室温时感应电流流入工件表层的深度δ(mm)与电流频率f(HZ)的关系为频率升高,电流透入深度降低,淬透层降低。
常用的电流频率有:
1、高频加热:100~500KHZ,常用200~300KHZ,为电子管式高频加热,淬硬层深为0.5~2.5mm,适于中小型零件。
2、中频加热:电流频率为500~10000HZ,常用2500~8000HZ,电源设备为机械式中频加热装置或可控硅中频发生器。淬硬层深度2~10 mm。适于较大直径的轴类、中大齿轮等。
3、工频加热:电流频率为50HZ。采用机械式工频加热电源设备,淬硬层深可达10~20mm,适于大直径工件的表面淬火。
9. 高频淬火为什么只适用于中碳钢
不要说的这么绝对,应该说高频淬火大部分情况下使用中碳钢较为合适,比如45钢,55钢等。在能达到硬度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含碳量低的材料。
含碳量太低,强度硬度达不到要求,因为高频不像渗碳,不能改变表面化学成分,只能改变表面组织状态,低碳钢淬透性差,即使淬透了强度也不高,并且低碳钢临界点高,奥氏体均匀化也慢,失去了高频本身所存在的意义
含碳量太高,也不合理:高碳钢淬火前一般球化退火,如果用球化退火的材料高频,也许表面能达到要求,但心部硬度太低。用正火状态的材料,高频后碳化物的形态肯定不好,对使用寿命大有影响,另一方面,由于高碳钢淬硬性好,冷却时组织应力大,相比中碳钢,开裂和变形的倾向大得多
10. 中碳钢怎么淬火,烧红了放油里还是放水里,有知道的朋友说下
1、碳钢淬火时,烧红了放油里或放水里冷却均可以,由于水的冷却速度比油快,容易产生较大专内应属力,如方便还是采用油冷却为好,这种方法叫单液淬火。也可先放在水里再迅速放进油里冷却,这种方法叫双液淬火,可减少一部分内应力。
2、在没有专用设备进行简易淬火时,最容易产生的缺陷为淬火后钢的硬度太硬,容易开裂或断掉。正确的方法应是淬火后紧接着进行回火。
3、简易回火方法:将工件烧红后迅速放入水中(淬火),再迅速提出水中,一秒后再重新放入水中。因为在初次提出水中时,钢的内部还未彻底冷却,靠其余热对工件进行重新加热,再次放入水中进行简易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