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40*60*2.75方管,跨度5米,承重300KG能达到吗
问题不大,建议你用40*80*3的方管会更好。
② 铝合金方管60*60*4的,做成框架,请问承载重量能达到多少
用solidworks画出来之后,运用simulstion插件,新算例,静应力分析来试验就知道了
③ 如何计算方管的承载力
1.计算压应力,就是竖向压力作用在方管的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压应力。这个版比较简单,就是压权力(单位N)除以方管横截面面积(单位m平方)。只要压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可。
2.方管受压,要计算稳定性。稳定性的计算较为复杂。要看连接的方式是两端固接还是一端固接另一端铰接。估计你不只使用1跟立柱,所以可以简单计算成两端固接。临界压力简单计算:P=(4*n*Pi^2*E*I)/[(L/2)^2]。n立柱的数量,pi^2就是拍的2次方,E弹性模量,I惯性矩,L立柱长度。
以上计算都是简单的计算。同时还要考虑安全系数,甚至地震载荷。具体的情况不同要自己分析并且请有经验的工程师计算或者找有专业知识的人计算。
呵呵,小弟献丑了。
④ 40×60镀锌方管的重量是多少
40x60x3的镀锌方管1米,以Q235镀锌方管为对象,其重量为4.5KG。
推导如下:
体积=(40x60-34x54)x1000=564cm³,Q235密度版=7.85g/cm³
质量=体积x密度=564x7.85=2284g=4.5KG。
(4)60乘40方管立柱承重扩展阅读:
方管权以Q235热轧或冷轧带钢或卷板为母材经冷弯曲加工成型后再经高频焊接制成的方形截面形状尺寸的型钢。热轧特厚壁方管除壁厚增厚外情况,其角部尺寸和边部平直度均达到甚至超过电阻焊冷成型方管的水平。综合力学性能好,焊接性,冷,热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好,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
方管的用途有建筑,机械制造,钢铁建设等项目,造船,太阳能发电支架,钢结构工程,电力工程,电厂,农业和化学机械,玻璃幕墙,汽车底盘,机场,锅炉建造,高速路栏杆,房屋建筑,压力器,石油储罐,桥梁,电站设备,起重运输机械及其他较高载荷的焊接结构件等。
⑤ 方管的竖向承载力怎么算
竖向承载力简单计算:P=(4*n*Pi^2*E*I)/[(L/2)^2]。
计算压应力,就是竖向压力作用在方管的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压应力。这个比较简单,就是压力(单位N)除以方管横截面面积(单位m平方)。只要压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可。
(5)60乘40方管立柱承重扩展阅读:
群桩效应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群桩基础,由于承台、桩、土相互作用,其基桩的承载力和沉降性状往往与相同地质条件下设置方法相同的单桩有显著差别,这种现象称为群桩效应。群桩基础的承载力并不常等于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群桩效应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群桩的侧阻力、群桩的端阻力、承台土反力、桩顶荷载分布、群桩的破坏模式、群桩的沉降及其随荷载的变化。
例如地震荷载作用下,桩基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由于群桩效应的影响, 群桩中各桩基的承载力相比单桩要小的多, 并且由于边缘效应和影子效应的影响范围不同, 前排桩(加载方向前的第一排桩基)水平承载力相比其他各排桩是最大的,而其余各排桩水平承载力相比单桩来说下降更多。
Makris 等通过解析方法分别分析了 1 × 2 群桩基础在桩顶谐波激励(主要为惯性相互作用)和竖直传播的 S 波激励(主要为几何相互作用)下群桩效应对地震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 惯性相互作用下, 群桩效应的影响更大。群桩效应的影响因素。
群桩效应受多种因素影响, 包括桩距与桩数、 桩径、 土质、 桩顶是否嵌固、 荷载作用方式等。对群桩效应和承台抗力进行了研究, 指出桩基间距是影响群桩效应和桩基地震反应的最主要因素, 土体类型和密度对群桩效应及群桩地震反应基本无影响。
⑥ 方管承重计算公式
⑦ 40*60*3的方型镀锌管,3米的跨度两端支点中间能承受多少公斤的重量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12
⑧ 计算钢结构的承重量:计算一个40*40*3 和60*60*4国标方钢管,主要用来承重LED显示屏!
计算钢结构的强度和刚度,也就是计算钢结构的长细比和稳定就行了。
⑨ 求解,方管40*80*3做横梁,底下两根立柱间隔4米,这样最大承重是多少公斤
您好,
非常高兴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方管40*80*3做横梁,
截面模量根据GB/T 3094-2012,
简支跨距4米,
最大承重是:
1.中心允许集中荷载102公斤,
2. 或均布荷载每米0.1公斤。
⑩ 方管跨度与承重怎么计算
方管跨度与承重计算方法:P=(4*n*Pi^2*E*I)/[(L/2)^2],n立柱的数量,pi^2就是拍的2次方,E弹性模量,I惯性矩,L立柱长度,计算压应力通过竖向压力作用在不锈钢方管的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压应力。
压力(单位N)除以方管横截面面积(单位m平方)。只要压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即可。不锈钢方管受压,要计算稳定性,稳定性的计算较为复杂。要看连接的方式是两端固接还是一端固接另一端铰接。
方管承重数据分析
M=Pac/L(M:弯矩,P集中力,a集中力距支座距离,c集中力距另一支座距离,L跨度,L=a+c) ,W=b*h*h*h/12(仅用于矩形截面) ,f=M/W≤材料的许用应力(弹性抗拉强度/安全系数)。
一般是50根每包方管在现货方面以大规格居多在10*10*0.8-1.5~~500*500*10-25,方管按用途分为结构方管,装饰方管,建筑方管,机械方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