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04不锈钢装饰管酸洗钝化后有哪些变化
酸洗可清除工件表面的氧化层,钝化是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新的富铬保护层,酸洗后如不做处理往往更容易生锈,钝化后可以大大提高防氧化能力。
B. 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以及好处
不锈钢钝化处理是一种化学加工步骤,是将生产的金属通过酸洗、冲洗等步骤后,在其表面镀上了钝化膜,使得金属表面不会因为与空气接触而产生腐蚀现象。因此不锈钢钝化处理是能够延长材料使用寿命的一种加工手段,目前这种这种处理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中。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关于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的方法及其好处。
钝化处理
钝化处理的原理我们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介质发生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会生成一种非常薄的(约1nm),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能坚固地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和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直接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防锈的目的。
化学清洗中最后一个工艺步骤,是关键一步,其目的是为了材料的防腐蚀。如锅炉经酸洗、水冲洗、漂洗后,金属表面很清洁,非常活化,很容易遭受腐蚀,所以必须立即进行钝化处理,使清洗后的金属表面生成保护膜,减缓腐蚀。
不锈钢钝化处理工艺:
1.除油脱脂,如果确信工件表面无任何油污,可省略此步;
2.活化,浸泡时间为2-5分钟,如果确信工件表面无任何锈蚀,焊斑等杂质(比如刚抛光的工件),可省略此步;
3.钝化,必经工序。浸泡时间为30分钟,时间越长钝化膜越完整;
4.中和,浸泡时间为3分钟,如果表面形状简单,没有锣纹,没有盲孔,可省略此步;
5.过纯水,必经工序,时间为3分钟。
不锈钢钝化处理的好处:
(1)耐盐雾测试可提高5-20倍;
(2)可反复使用,成本低廉;
(3)不改变工件颜色,不改变工件尺寸;
(4)通过国家标准蓝点法检测,35秒以上不出现蓝点;
(5)不锈钢钝化液使用简单,常温浸泡即可;
(6)环保且成本低廉(比外发加工节省2/3成本);
(7)无需特殊的设备和严格的加工条件要求,一般塑料槽若干即可。
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关于不锈钢钝化处理的工艺以及好处。我们可以看到不锈钢钝化处理这一步骤将近要持续1个小时左右,总的步骤还是比较多的。不过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可以使不锈钢反复使用,降低材料成本,并且不会改变不锈钢的表面颜色或者尺寸,因此是一种比较环保的加工工艺。对于这种有诸多好处的工艺手段,我们应该大力推广。
C. 什么是不锈钢表面钝化处理钝化有什么作用
不锈钢表面钝化处理就是人为的在不锈钢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这层氧化膜在不锈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会阻止不锈钢在使用过程中继续氧化。
D. 不锈钢钝化处理后表面是什么颜色
目前市面上的钝化有两种颜色:
本色钝化,即不改变工件的尺寸,大小,外版观,钝化前是什么颜色,权钝化后也是什么颜色。
银白色钝化,即酸洗钝化,钝化后,工件成统一的银白色。如果有要求外观的情况下,就用这用,一般本色钝化用的最多,希望能帮到您
E. 不锈钢钝化会起什么作用
(1)提高不锈钢在环境介质中热力学稳定性。经过钝化的不锈钢,在金内属电位序中处于较容正的位置,即与贵金属相近,化学性质稳定,而未钝化的不锈钢为活化状态,处于电位较负的位置,与普通钢铁相近。
(2)预防不锈钢的局部腐蚀。一般不锈钢易产生的各种腐蚀,包括点腐蚀、晶间腐蚀、磨损腐蚀和腐蚀疲劳等,都与表面状态有关。钝化可以消除各腐蚀的萌生源,使临界点腐蚀的电位变正。
(3)钝化使不锈钢表面具有足够的清洁度。钝化可以清除不锈钢表面层的金属污染物,以及嵌入不锈钢的杂质,如铜、锌、镉、铅以及低熔金属、游离铁,使表面的所含铬、镍富集而稳定。这些金属的污染容易导致不锈钢腐蚀破坏。
(4)消除不锈钢表面热加工氧化物。在钝化过程中使用含有氢氟酸的硝酸溶液,兼有浸蚀氧化物和钝化表面的作用。
(5)钝化处理作为后处理,要求不锈钢有各种预处理。包括喷砂、喷丸、电化学抛光和化学抛光等改善不锈钢表面状态后才进行钝化处理。
F. 不锈钢钝化和不锈钢酸洗钝化有何区别
不锈钢钝化和不锈钢酸洗钝化的区别在于:不锈钢钝化就是不锈钢的本色钝化,版而不锈钢酸权洗钝化就是不锈钢银白色钝化或亚色不锈钢钝化。
1、不锈钢钝化就是不锈钢的本色钝化:不锈钢钝化处理以后的工件颜色、尺寸大小、厚度外观都是不发生改变的,言外之意就是不锈钢钝化不会影响到不锈钢自身的力学性能和材质性能,更环保、安全。
不锈钢钝化操作方法:常温浸泡。可保持不锈钢原有的外观,形状及光泽度。
不锈钢钝化效果图:
总结:不锈钢钝化和不锈钢酸洗钝化虽然大有不同,但其实两种工艺的共同目的都是不锈钢钝化防锈,消费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的选择应用,以达到更好的钝化效果。
G. 不锈钢管酸洗钝化后有什么优势
第一:酸洗钝化的前处理 不锈钢工件酸洗钝化前如有表面污物等,应通过机械清洗,然后除油脱脂。如果酸洗液与钝化液不能去除油脂,表面存在油脂会影响酸洗钝化的质量,为此除油脱脂不能省略,可以采用碱液、乳化剂、有机溶剂与蒸汽等进行。 第二:酸洗液及冲洗水中Cl-的控制 某些不锈钢酸洗液或酸洗膏采用加入盐酸、高氯酸,三氯化铁与氯化钠等含氯离子的侵蚀介质作为主剂或助剂去除表面氧化层,除油脂用三氯乙烯等含氯有机溶剂,从防止应力腐蚀破裂来说是不太适宜的。此外,对初步冲洗用水可采用工业水,但对最终清洗用水要求严格控制卤化物含量。通常采用去离子水。如石化奥氏体不锈钢压力容器进行水压试验用水,控制C1-含量不超过25mg/L,如无法达到这一要求,在水中可加入硝酸钠处理,使其达到要求,C1-含量超标,会破坏不锈钢的钝化膜,是点蚀、缝隙腐蚀、应力腐蚀破裂等的根源。 第三:酸洗钝化操作中的工艺控制硝酸溶液单独用于清除游离铁和其它金属污物是有效的,但对清除氧化铁皮,厚的腐蚀产物,回火膜等无效,一般应采用HNO3+HF溶液,为了方 便与操作安全,可用氟化物代替HF[2]。单独HNO3溶液可不加缓蚀剂,但HNO3+HF酸洗时,需要加Lan-826。使用HNO3+HF酸洗,为防止腐蚀,浓度应保持5:1的比例。温度应低于49℃,如过高,HF会挥发。对钝化液,HNO3应控制在20%—50%之间,根据电化学测试,HNO3浓度小于20%处理的钝化膜质量不稳定,易产生点蚀[8],但HNO3浓度也不宜大于50%,要防止过钝化。用一步法处理除油酸洗钝化,虽然操作简便,节省工时,但该酸洗钝化液(膏)中会有侵蚀性HF,因此其最终保护膜质量不如多步法。酸洗过程中允许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酸的浓度、温度与接触时间。随着酸洗液使用时间的增长,必须注意酸浓度和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应注意避免过酸洗,钛离子浓度应小于2%,否则会导致严重的点蚀。一般来说,提高酸洗温度会加速与改善清洗作用,但也可能增加表面污染或损坏的危险。 第四:不锈钢敏化条件下酸洗的控制[2] 某些不锈钢由于不良热处理或焊接造成敏化,采用HNO&HF酸洗可能会产生晶间腐蚀,由晶间腐蚀引起的裂缝在运行时,或清洗时,或随后加工中,能够浓缩卤化物,而引起应力腐蚀。这些敏化不锈钢一般不宜用HNO3+HF溶液除鳞或酸洗。在焊后如必须进行这种酸洗,应采用超低碳或稳定化的不锈钢。 第五:不锈钢与碳钢组合件的酸洗 对不锈钢与碳钢组合件(如换热器中不锈钢管子、管板与碳钢壳体),酸洗钝化若采用HNO3或 HNO3+HF会严重腐蚀碳钢,这时应添加合适的缓蚀剂如Lan-826。当不锈钢与碳钢组合件在敏化状态下,不能用HNO3+HF酸洗时,可采用羟基乙酸(2%)+甲酸(2%)+缓蚀剂,温度93℃,时间6h或EDTA铵基中性溶液+缓蚀剂,温度:121℃,时间:6h,随后用热水冲洗并浸入10mg/L氢氧化铵+100mg/L联氨中[3]。 第六:酸洗钝化的后处理 不锈钢工件经酸洗和水冲洗后,可用含10%(质量分数)NaOH+4%(质量分数)KMnO4的碱1生高锰酸盐溶液在71~82℃中浸泡5~60min,以去除酸洗残渣,然后用水彻底冲洗,并进行干燥。不锈钢表面经酸洗钝化后出现花斑或污斑,可用新鲜钝化液或较高浓度的硝酸擦洗而消除。最终酸洗钝化的不锈钢设备或部件应注意保护,可用聚乙烯薄膜覆盖或包扎,避免异金属与非金属接触。 对酸性与钝化废液的处理,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规定。如对含氟废水可加石灰乳或氯化钙处理。钝化液尽可能不用重铬酸盐,如有含铬废水可加硫酸亚铁还原处理。酸洗可能引起马氏体不锈钢氢脆,如需要可通过热处理去氧(加热至200℃保温一段时间)。
H. 不锈钢酸洗钝化后发暗是什么原因
不锈钢酸洗钝化来处理后的氧化膜源、硫化层及敏化温度的回火、机械加工的表面粗糙度、钝化液中的杂质钝化前处理的质量等都是钝化发黑的成因.
不锈钢表面上的氧化膜,对于机械加工不到的氧化膜就会进入钝化槽,反应后又以海绵状黑色残渣的疏松形式吸附在不锈钢表面,由于残余的氧化膜及黑色海绵状的疏松残渣,一方面大大增加了阴极区的有效面积,另一方面对不锈钢的腐蚀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使发黑面积迅速扩大,钝化膜层无法成.
钝化液:5%硝酸+2%重铬酸钾十93%水
酸洗钝化液(二合一):20%硝酸+10%氢氟酸+70%水
酸洗钝化膏(二合一)配方:盐酸20毫升,水100毫升,硝酸30毫升,澎润土150克搅拌成糊状.
酸洗钝化处理的常规工艺过程
为确保酸洗钝化质量,酸洗钝化首先需考虑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在不便于采用液体浸泡的情况下,才考虑用涂刷酸洗钝化膏的方式,但不宜使用涂刷酸洗钝化液的方式.
当采用酸洗钝化液浸泡的方式时,需定期对浸泡液进行测试和化验.
酸洗钝化的常规工艺过程如下:
→酸 洗→ 冲 洗→ 钝 化(池 洗)→预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液(池洗)→冲洗→后处理→酸洗钝化(二合一)膏(池洗)
I. 不锈钢钝化有什么作用
钝化是使金属表面转化为不易被氧化的状态,而延缓金属的腐蚀速度的方法。另外,一种活性金属或合金,其中化学活性大大降低,而成为贵金属状态的现象,也叫钝化。
钝化优点
1、与传统的物理封闭法相比,钝化处理后具有绝对不增加工件厚度和改变颜色的特点、提高了产品的精密度和附加值,使操作更方便;
2、由于钝化的过程属于无反应状态进行,钝化剂可反复添加使用,因此寿命更长、成本更经济。
3钝化促使金属表面形成的氧分子结构钝化膜、膜层致密、性能稳定,并且在空气中同时具有自行修复作用,因此与传统的涂防锈油的方法相比,钝化形成的钝化膜更稳定、更具耐蚀性。在氧化层中大部分的电荷效应是直接或间接地同热氧化的工艺过程有关的。在800—1250~C的温度范围内,用干氧、湿氧或水汽进行的热氧化过程有三个持续的阶段,首先是环境气氛中的氧进入到已生成的氧化层中,然后氧通过二氧化硅向内部扩散,当它到达Si02-Si界面时就同硅发生反应,形成新的二氧化硅。这样不断发生着氧的进入—扩散—反应过程,使靠近界面的硅不断转化为二氧化硅,氧化层就以一定的速率向硅片内部生长。
其钝化的机理可用薄膜理论来解释,即认为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物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 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这层膜成独立相存在,通常是氧化金属的化合物。它起着把金属与腐蚀介质完全隔开的作用,防止金属与腐蚀介质接触,从而使金属基本停止溶解形成钝态达到防腐蚀的作用。
J. 不锈钢管件酸洗钝化后为什么变黑
酸处理后的氧化膜、硫化层及敏化温度的回火、机械加工的表面粗糙度、钝化液中的杂版质钝权化前处理的质量等都是钝化发黑的成因。
锈钢表面上的氧化膜,对于机械加工不到的氧化膜就会进入钝化槽,,反应后又以海绵状黑色残渣的疏松形式吸附在不锈钢表面,由于残余的氧化膜及黑色海绵状的疏松残渣,一方面大大增加了阴极区的有效面积,另一方面对不锈钢的腐蚀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使发黑面积迅速扩大,钝化膜层无法成。
这个比较复杂,不能详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