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叫无磁钢,具体是什么意思呢
无磁钢指的是具有轻度磁性的钢材,要求磁导率μ≤1.319×10-6 h/m,电炉20mn23alv无磁钢板,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变压器、电磁铁、等无磁结构材料。
无磁钢20Mn23AlV热轧钢板,20Mn23AlV为高锰低磁钢,主要用于沿海消磁站、电磁吸盘、扫雷艇、潜水艇防燃材料。
供货状态:正火+回火+抛丸处理钢板、热轧+抛丸处理钢板。
无磁钢30Mn20Al3宝钢/太钢/重特<电炉+炉外精炼>
无磁钢40Mn18Cr3是锰铬系无磁性奥氏体护环钢,固溶处理后,进行半热变形强化或冷变形强化来提高钢的强度,以满足不同护环类别的强度要求。用于护环类别Ⅰ~Ⅲ类的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及其他要求无磁性的零部件。
无磁钢40Mn18Cr4V:宝钢/太钢/重特<电炉+炉外精炼>
无磁钢45Mn17Al3(917):宝钢/太钢/重特<电炉+炉外精炼>
无磁钢50Mn18Cr5是典型的和使用普遍的锰铬系无磁性奥氏体护环钢。固溶处理后,进行半热变形强化或冷变形强化,以提高钢的强度,以满足不同护环类别的强度要求。用作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及其他要求无磁性的零部件。
无磁钢50Mn18Cr3是典型的和使用普遍的锰铬系无磁性奥氏体护环钢。固溶处理后,进行半热变形强化或冷变形强化,以提高钢的强度,以满足不同护环类别的强度要求。用作汽轮发电机无磁性护环锻件及其他要求无磁性的零部件。
模具制造领域常见的无磁钢有 HPM75、7Mn15Cr2Al3V2WMo、7Mn15、70Mn、50Mn、5Cr21(5Cr21Mn9Ni4N)等
② 奥氏体无磁不锈钢1Cr18Ni9Ti有什么特点
1Cr18Ni9Ti钢属奥氏体无磁不锈钢。
1Cr18Ni9Ti钢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0.12%C、
≤1.00%Si、
≤2.00%Mn、
17.00%~19.00%Cr、
8.00%~11.00%ni、
≤0.035%P、
≤0.030%S、
5*(C%-0.20)~0.08%Ti。
1Cr18Ni9Ti钢始锻温度1130~1180℃,终锻温度850℃,锻造后空中冷却。
钢中加入Cr、Ni元素主要是提高钢的电极电位,增强钢的耐蚀性,并固溶强化奥氏体组织。
钢中加入Ti元素主工是形成Ti元素的碳化物,阻止Cr元素碳化物在晶界的形成与析出,保持晶界上Cr元素的含量,以防止晶间腐蚀。
1Cr18Ni9Ti钢在一些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有机酸和无机酸中,尤其是在氧化性介质中都有良好的耐蚀性。
钢经固溶处理,可有效地发挥钢的耐腐蚀性能。又因无磁性,更适合制造无磁模具和要求耐蚀性较高的塑料模具。
③ 请问什么是无磁不锈钢包括那些材质
不锈钢的种类繁多,常温下按组织结构可分为几类:
1.奥氏体型:如304、321、316、310等;
2.马氏体或铁素体型:如430、420、410等;
奥氏体型是无磁或弱磁性,马氏体或铁素体是有磁性的。
上面提到奥氏体是无磁或弱磁性,而马氏体或铁素体是带磁性的,由于冶炼时成分偏析或热处理不当,会造成奥氏体304不锈钢中少量马氏体或铁素体组织。这样,304不锈钢中就会带有微弱的磁性。
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组织结构也会向马氏体转化,冷加工变形度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钢的磁性也越大。如同一批号的钢带,生产Φ76管,无明显磁感,生产Φ9.5管。因泠弯变形较大磁感就明显一些,生产方矩形管因变形量比圆管大,特别是折角部分,变形更激烈磁性更明显。
要想完全消除上述原因造成的304钢的磁性,可通过高温固溶处理开恢复稳定奥氏体组织,从而消去磁性。
特别要提出的是,因上面原因造成的304不锈钢的磁性,与其他材质的不锈钢,如430、碳钢的磁性完全不是同一级别的,也就是说304钢的磁性始终显示的是弱磁性。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不锈钢带弱磁性或完全不带磁性,应判别为304或316材质;如果与碳钢的磁性一样,显示出强磁性,因判别为不是304材质。
无磁不锈钢即奥氏体不锈钢,200系和300系都是无磁的,而带磁不锈钢属于马氏体钢种,400系也说不锈铁就属于此类。带磁不锈钢磁穿透率强,适用于电磁炉用。 理论上说 无磁不锈钢壶 对身体不会有伤害(价贵) 铝质水壶 很多铝里面都含有其他金属 有很多铝质水壶对身体有伤害 不是行家建议不要选 (价钱中等) 镀锌水壶 绝对不能选 伤害很大 (便宜没好货) 以上价格都是相对而言
在钢中含铬量大于12.5%以上,具有较高的抵抗外界介质(酸、碱盐)腐蚀的钢,称为不锈钢。根据钢内的组织状况,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型、铁素体型、奥氏体型、铁素体奥氏体型,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依据国家标准GB328092规定,共有55个规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较多的奥氏体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镍不锈)和马氏型不锈钢(有人称之为不锈铁,但不科学,易误解,应回避)两大类。奥氏体型不锈钢典型的牌号为0Cr18Ni9,即304和1Cr18Ni9Ti。马氏体型不锈钢就是我们制造刀剪的不锈钢,牌号主要有2Cr13、3Cr13、6Cr13、7Cr17等。由于这两类不锈钢组织成分的差异,使其内装金属显微组织也不相同。奥氏体型不锈钢由于在钢中加入较高的铬和镍(含铬在18%左右,Ni在4%以上),钢的内部组织呈现一种叫奥氏体的组织状态,这种组织是没有导磁性的,不能被磁铁所吸引。常用来作装饰材料,如不锈钢管、毛巾架、餐具、炉具等。制作刀剪类的不锈钢要采用马氏体型不锈钢。因为刀剪具有剪切物品的功能,必须有锋利度,要有锋利度必须有一定的硬度。这类不锈钢必须通过热处理使其内部发生组织转变。增加硬度后才能作刀剪。但这类不锈钢内部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具有导磁性,可被磁铁吸引。
④ 无磁不锈钢和304有什么区别
无磁不锈钢泛指奥氏体不锈钢,304只是奥氏体不锈钢中的一个牌号,所以304是无磁或奥氏体不锈钢的其中一份子。而无磁不锈钢还有303、316、310S、904L等等众多不锈钢。
⑤ 什么是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等不锈钢解析
马氏体不锈钢: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马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3、3Cr13等,因含碳较高,故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但耐蚀性稍差,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耐蚀性能要求一般的一些零件上,如弹簧、汽轮机叶片、水压机阀等.这类钢是在淬火、回火处理后使用的.锻造、冲压后需退火. 铁素体不锈钢:含铬12%~30%.其耐蚀性、韧性和可焊性随含铬量的增加而提高,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优于其他种类不锈钢.属于这一类的有Crl7、Cr17Mo2Ti、Cr25,Cr25Mo3Ti、Cr28等.铁素体不锈钢因为含铬量高,耐腐蚀性能与抗氧化性能均比较好,但机械性能与工艺性能较差,多用于受力不大的耐酸结构及作抗氧化钢使用.这类钢能抵抗大气、硝酸及盐水溶液的腐蚀,并具有高温抗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等特点,用于硝酸及食品工厂设备,也可制作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如燃气轮机零件等. 奥氏体不锈钢:含铬大于18%,还含有 8%左右的镍及少量钼、钛、氮等元素.综合性能好,可耐多种介质腐蚀.奥氏体不锈钢的常用牌号有1Cr18Ni9、0Cr19Ni9等.0Cr19Ni9钢的C<0.08%,钢号中标记为“0”.这类钢中含有大量的Ni和Cr,使钢在室温下呈奥氏体状态.这类钢具有良好的塑性、韧性、焊接性、耐蚀性能和无磁或弱磁性,在氧化性和还原性介质中耐蚀性均较好,用来制作耐酸设备,如耐蚀容器及设备衬里、输送管道、耐硝酸的设备零件等,另外还可用作不锈钢钟表饰品的主体材料.奥氏体不锈钢一般采用固溶处理,即将钢加热至1050~1150℃,然后水冷或风冷,以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⑥ 怎样分辨不锈钢和无磁钢
要看是不锈钢和无磁钢二者之间的分辨,还是取一块未知材料判断是什么材料。内
如果是容后者,那只能通过成分和性能等专业检测才能知道是什么材料。
如果是前者,那么可进行对比来辨别:
不锈钢中的除了奥氏体不锈钢是无磁的外均是有磁的,所以可以简单的用磁体区分。
不锈钢的密度也略高于无磁钢,所以可从重量上做区分。
不锈钢和无磁钢的质感也是不一样的,无磁钢的质感更偏向钢铁质感,而不锈钢更偏软金属的质感。
或者可以通过经验老道的师傅大火花判断。
这些办法也只能是经验判断,不能完全证明是什么材质。
无磁钢在国内的应用相对还是比不锈钢少的,所以很多应用经验还行慢慢摸索。
⑦ 奥氏体不锈钢为何没有磁性
主要是内部组织结构。铁有两种晶体结构。纯铁在912C°以上是面心立方晶格,以下是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晶格的铁没有铁磁性。铁中加入碳后,这个晶格转变温度降到727C°。大量加入其它合金元素,这个转变温度甚至可以降到室温以下。这种在室温保持面心立方晶格的不锈钢,称为奥氏体不锈钢。这类不锈钢不具有铁磁性。与此对应的是在室温保持体心立方晶格的不锈钢,称为铁素体不锈钢或马氏体不锈钢。这类不锈钢具有铁磁性。,不锈钢含有大量的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的装饰品、餐具、炊具已经进入许多家庭。不锈钢制品外观光洁、美观,不易污染、不生锈,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Cr(铬)17.0%~19.0%;Ni(镍)8.0%~11.0%; P(磷)≤0.035%;S(硫)≤0.03%。 磁铁只是不吸部分类型的不锈钢,比如不锈钢里面的无磁奥氏体类型,而对于弱磁性的奥氏体和马氏体型、铁素体等则是吸引的. 奥氏体和马氏体等是常温下对不锈钢按组织结构分的类,通常使用较多的奥氏体型304材质冶炼和热处理合格的是不会带磁性的,但是一旦处理不当或者冷加工变形大就会带有微弱的磁性或者组织结构向马氏体转变而带有磁性,所以磁铁不吸部分不锈钢主要是内部组织结构的原因.但是不锈钢内部的铬会使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提高和吸收铁的电子使铁钝化.所以有薄膜的作用,但是加入铬的目的是抗腐蚀,并且加入铬后的钢合金元素的结构又不同于纯钢,所以主要原因是内部结构而非元素!
⑧ 什么是奥氏体不锈钢
【了解废品行情就上废品之家,您的问题我来回答】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
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最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是Fe-Cr-Ni系合金(即美国的AISI300系);Fe-Cr-Ni-Mn系(即美国AISI200系);特殊奥氏体不锈钢等三种。
(8)什么是无磁钢奥氏体不锈钢扩展阅读
奥氏体是最密排的点阵结构,致密度高,故奥氏体的体积质量比钢中铁素体、马氏体等相的体积质量小。因此,钢被加热到奥氏体相区时,体积收缩,冷却时,奥氏体转变为铁素体—珠光体等组织时,体积膨胀,容易引起内应力和变形。
奥氏体的点阵滑移系多,故奥氏体的塑性好,屈服强度低,易于加工塑性成形。因此,钢锭,钢坯,钢材一般被加热到1100˚C以上奥氏体化,然后进行锻轧,塑性加工成材或加工成零部件。
一般钢中的奥氏体具有顺磁性,因此奥氏体钢可以作为无磁性钢。然而特殊成分的Fe—Ni软磁合金,也具有奥氏体组织,却具有铁磁性。
奥氏体导热性差,线膨胀系数大,比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平均线性膨胀系数高约一倍。故奥氏体钢可以用来制造热膨胀灵敏的仪表元件。
⑨ 为什么奥氏体不锈钢没有磁性
主要是内部组织结构。铁有两种晶体结构。纯铁在912C°以上是面心立方晶格,以下是体心立方结构。面心立方晶格的铁没有铁磁性。铁中加入碳后,这个晶格转变温度降到727C°。大量加入其它合金元素,这个转变温度甚至可以降到室温以下。这种在室温保持面心立方晶格的不锈钢,称为奥氏体不锈钢。这类不锈钢不具有铁磁性。与此对应的是在室温保持体心立方晶格的不锈钢,称为铁素体不锈钢或马氏体不锈钢。这类不锈钢具有铁磁性。
,不锈钢含有大量的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的装饰品、餐具、炊具已经进入许多家庭。不锈钢制品外观光洁、美观,不易污染、不生锈,因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不锈钢为什么在空气中耐氧化,而又耐酸碱腐蚀呢?这是因为不锈钢中除铁以外,还含有抗腐蚀性很强的铬和镍。铬的含量一般在13%以上,镍的含量也在10%左右。例如,有一种不锈钢的成分除铁以外,其他元素含量如下:
Cr(铬)17.0%~19.0%;Ni(镍)8.0%~11.0%;
C(碳)≤0.14%;Si(硅)≤0.80%;Mn(锰)≤2.00%;
P(磷)≤0.035%;S(硫)≤0.03%。
磁铁只是不吸部分类型的不锈钢,比如不锈钢里面的无磁奥氏体类型,而对于弱磁性的奥氏体和马氏体型、铁素体等则是吸引的.
奥氏体和马氏体等是常温下对不锈钢按组织结构分的类,通常使用较多的奥氏体型304材质冶炼和热处理合格的是不会带磁性的,但是一旦处理不当或者冷加工变形大就会带有微弱的磁性或者组织结构向马氏体转变而带有磁性,所以磁铁不吸部分不锈钢主要是内部组织结构的原因.但是不锈钢内部的铬会使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提高和吸收铁的电子使铁钝化.所以有薄膜的作用,但是加入铬的目的是抗腐蚀,并且加入铬后的钢合金元素的结构又不同于纯钢,所以主要原因是内部结构而非元素!
⑩ 奥氏体304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有什么区别
奥氏体304不锈钢和来奥氏体不自锈钢区别:
1、金属元素含量的不同。
含镍不低于8个、含猛低于2的不锈钢板材才能够称之为奥氏体304不锈钢,含镍量的高低决定了耐腐蚀性能的高低。
奥氏体不锈钢含镍低于8个,耐腐蚀性能不强。
2、不锈钢鉴定剂的鉴定效果不同。
不锈钢鉴定剂是用来检测钢材含镍量区分是哪个系列的不锈钢。不锈钢鉴定剂一般在2-3分钟左右即可出效果,不同的颜色对应了不同型号的不锈钢材质。
3分钟内变红为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
如果3分钟内颜色无任何变化,底部颜色略微变深,这个才是正宗的304不锈钢。
3、磁性不同
304不锈钢在因冶炼过程中造成其化学成分波动或加工状态不同时可能出现磁性,另外304不锈钢经过冷加工,结构也会向马氏转化,冷加工变形度越大,马氏体转化越多,钢的磁性就越大。
奥氏体不锈钢属于奥氏体型,奥氏体型是无磁或弱磁性,是没有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