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焊,多厚的鋼板用多大的電流說過大概就行,謝謝
打底層採用150A電流,填充層可以採用180-200A電流值。
根據焊接層次選擇電流值,打底層採用較小電流值,填充層採用較大電流值,而蓋面層電流值相對減小。焊接平對接,開坡口採用多層多道焊,打底層採用150A電流,而填充層可以採用180-200A電流值。蓋面層採用減小10-15A的電流值,保證成型美觀,沒有咬邊等焊接缺陷。
如果是全位置焊接(包括平、橫、立、仰各種位置)選擇的焊接電流值應該是全能電流值,取立焊電流值。而焊接水平固定管子對接時採用的是全位置焊接電流,取立對接的焊接電流值。
(1)5毫米的鋼材焊接電流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焊接要求規定:
1、適宜的焊接速度是以焊條直徑、塗料類型、焊接電流、被焊接物的熱容量、結構開頭等條件有其相應變化,不能作出標準的規定。
2、電弧的長度與焊條塗料種類和葯皮厚度有關系。但都應盡可能採取短弧,特別是低氫焊條。電弧長可能造成氣孔。短弧可避免大氣中的O2、N2等有害氣體侵入焊縫金屬,形成氧化物等不良雜質而影響焊縫質量。
Ⅱ 5mm的鋼板立焊需多大的焊條多大的電流
5毫米厚度鋼板,立焊位置焊機可以使用直徑3.2毫米焊條,
110~130A焊焊接電流。採用鋸齒運條方式運條,立向上連弧焊焊接。
初學手不穩可以加大10A~20A焊接電流斷弧點焊焊接,焊點必須壓均勻。
Ⅲ 二保焊焊接5毫米鋼材要用多大電流和電壓
電壓23V,電流160A。
Ⅳ 多少毫米的焊條用多大的電流
具體如下:
1、焊條直徑為,焊接電流值在140-220A之間進行選擇。
2、根據焊法位置選擇焊接電流:140A(仰焊縫)、140-160A(立對接、橫對接)、180A以上(平對接)
3、焊接平對接,一般開坡口採用多層多道焊,打底層採用150A電流,而填充層可以採用180-200A電流值。
據生產經驗選擇焊接電流:看飛濺,焊接電流大致使電弧力增大,飛濺大;焊接電流小時電弧力小,熔渣與鐵水不易分清。看焊縫成型:焊接電流大容易咬邊,余高小;焊接電流小,焊縫窄而高。看焊條熔化狀況:焊接電流大,焊條熔化快而發紅,焊接電流小容易粘弧。
焊接電流特點如下:
(1)在微升外特性電源、等速送絲系統配置、雙絲間接電弧氬氣保護焊中,對1. 2 mm 焊絲,其伸出長度應為 10 ~ 20 mm 為宜;隨著焊絲伸出長度的增加,焊接電流減小。
(2)雙絲間接電弧氣體保護焊的焊接電流隨著電弧電壓的增加而增加。
(3)雙絲間接電弧氣體保護焊負極焊絲的熔化速度隨著焊接電流的增加而明顯增大,正極焊絲的熔化速度隨著焊接電流的增加而略有增大;兩者均隨電弧電壓的增加而減小。
(4)隨著焊接電流的增大,雙絲間接電弧氣體保護焊的熔滴過渡的頻率增高,熔滴細化。
(5)雙絲間接電弧氣體保護焊電弧能在空間任意位置引燃和燃燒並有多種形態。
Ⅳ 二保焊1.2焊絲5mm板角焊電流電壓參數
10mm厚的板對接的話應該開坡口的,打底電流要小,防止焊穿,電流120~140a,電壓20~22v,後來蓋面電流可以大些,電流240~280a,電壓26~28v。當然這事平焊的電流,橫焊不能超過200a,立焊就120~140a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如果滿意請點擊採納~
Ⅵ 在焊接鋼格構柱時,Q235B角鋼、鋼板厚度為14~18mm,焊條為5mm直徑的E4303型焊條,焊接電流為多少合適了
焊條為5mm直徑的E4303型焊條,焊接電流為
260-280(A)
Ⅶ 氣保焊焊接5mm厚的鋼板對接時電流電壓應為多少
設計或工藝要求抄的缺陷。其表現形式主要有焊接裂紋、氣孔、咬邊、未焊透、未熔合、夾渣、焊瘤、塌陷、凹坑、燒穿、夾雜等。
其次,焊接藝術語言是獨特的。
上述種種焊接缺陷的表現形式以及焊接熱影響區,是通過一定規范下的焊接操作形成的,也只有通過焊接的方式才會產生這些藝術語言。焊接藝術作品的表面效果是其它金屬加工工藝無法或者很難實現的,因而說焊接藝術具有獨特的藝術性。
Ⅷ 用直徑為3.2毫米的酸性焊條焊接厚5毫米的q235最佳焊接電流和電壓是多少
最佳焊接電流在150A---180A之間。同時考慮焊接的位置是立焊和仰焊時的電流應比平焊低10%--20%。而角平焊時應比平焊大10%--20%。希望此回答令你滿意。
Ⅸ 二保焊焊接厚度5毫米---20毫米的鋼板需要多大的電流電壓和氣體流量規格,急,十分感謝!!!
肯定能焊啊,電流140-250,不同板厚不通電流,板厚越大電流可越大,氣流量15-20L/min。
1.0的焊絲回在電流太大的情況下答容易射流過度,但調到250A,電壓稍微低點還是能夠焊接的。一般點焊機都有自動匹配電壓功能,你要是初學就用一元化去匹配電壓吧。
Ⅹ 二保焊,1.2焊絲,5厘鋼板,用多大的電流
是5mm鋼板吧,電流選擇120左右,同時還要看焊縫位置,平角焊縫再大一點,立焊縫再小一點。與電壓還要匹配使用,給你個經驗公式:U=0.04I+16±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