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焊接保護氣
焊接保護氣體的重要作用
從技術角度分析,通過改變保護氣體成分,就能對焊接過程產生下列5大重要影響:
(1)提高焊絲熔敷率與傳統純二氧化碳相比,富氬混合氣通常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氬氣含量應該超過85%以實現射流過渡。當然,提高焊絲熔敷率要求選擇合適的焊接參數,焊接效果通常是多參數共同作用的結果,不合適的焊接參數選擇通常會降低焊接效率,增加焊後清渣工作。
(2)控制飛濺以及減少焊後清渣氬氣的低電離勢使電弧穩定性提高,相應的減少了飛濺。最近的焊接電源新技術對CO2焊接的飛濺進行了控制,而在同樣條件下,如果使用混合氣,能夠進一步減少飛濺和擴大焊接參數窗口。
(3)控制焊縫成形,減少過度焊接CO2焊縫傾向於向外突出,導致了過度焊接,使焊接成本增加。氬混氣易於控制焊縫成形,避免了焊絲浪費。
(4)提高焊接速度通過使用富氬混合氣,即使增加焊接電流,依然能夠保持非常好地控制飛濺。這樣帶來的優勢是焊接速度的提高,尤其是對於自動焊接,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5)控制焊接煙塵在同樣的焊接操作參數下,富氬混合氣相比二氧化碳大大減少了焊接煙塵。相比投資硬體設備來改善焊接操作環境,採用富氬混合氣是一個附帶的減少源頭污染的優勢。
分類
焊接保護氣體有單元氣體,也有二元,三元混合氣。單元氣體有氬氣,二氧化碳,二元混合氣有氬和氧,氬和二氧化碳,氬和氦,氬和氫混合氣。三元混合氣有氦,氬,二氧化碳混合氣。應用中視焊材不同選擇不同配比的焊接混合氣。
常用金屬焊接保護氣體
(1)Stargold二元氬混氣Stargold富氬混合氣的特點是焊接電弧穩定,焊接過程平穩,焊後表面光亮,無飛濺,無需焊後打磨。
在一些汽車零部件行業,由於焊縫表面氧化皮的存在,焊後噴漆或電泳均無法附著在氧化皮上。減少氣體反應性可以幫助減少這些表面氧化皮的產生。如圖1所示。採用stargold5,焊縫表面潔凈光亮,無飛濺。
(2)Robostar這是一種適用於自動焊接過程的三元混合氣體,熔深能力強,焊接效率高,適合於多種熔滴過渡模式,接頭疲勞強度高。尤其適合於汽車行業。當接頭焊腳處存在由於焊縫表面外凸引起的焊縫金屬向母材表面的不平滑的過渡而造成的多餘應力,而引起疲勞強度下降時,Robostar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選擇。
(3)Stargon與CO2相比,這種三元混合氣體可提高焊接速度20%~30%,降低煙塵50%~100%,是一種非常環保的保護氣體。適合於各種熔滴過渡形式,焊接過程穩定,焊縫成形好。
B. A335、P22怎樣焊接需要保護氣嗎
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質量控制點及技術要求
P22工藝管線焊接
1、工藝簡介
本次工藝管線中的A691 2.25CR、A335 P22的主要介質為裂解氣,其設計最高壓力0.55MP、工作溫度260℃。其規格主要為φ914.4×19.05、φ762×25.4、φ323.9×46.8及少量其它規格管線。焊接時採用與母材化成分和力學性能相應的焊材(焊絲為TIG-R40 、焊條為R407)進行氬電聯焊,即氬弧焊打底(打底時管內充氬保護)、手工電弧焊填充蓋面相接合的焊接方法,並採取嚴格的焊前預熱、後熱和焊後熱處理工藝。對於厚度小於5mm的管採用全氬弧焊,焊前不預熱、焊後不熱處理,但應嚴格遵守焊後後熱工藝。
2、焊接工藝特點
2.1珠光體耐熱鋼,屬低合金鋼,其焊接性能與低碳調質鋼相近似。焊接的主要問題是冷裂紋,再熱裂統紋和回火脆性。
2.2 過大的熱輸入會增加焊接應力和變形,使熱影響區的過熱程度大,晶粒粗化,晶界的結合能力降低,接頭韌性下降等缺點。因而焊接操作時應盡可能的採用多道焊和窄焊道,不擺動或小幅度擺動電弧。在保證焊透和融合良好的條件下採用小電流和窄焊道焊接,焊道的寬度以不超過焊絲、焊條直徑的三倍為宜。
2.3焊接前應用磨光機除盡焊接坡口表面及其兩側氧化皮和熔渣,並磨平凹凸不平處。處理完後應仔細進行外觀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分層、夾渣等缺陷
2.4管線焊件對中後,應均勻點焊,點焊採用非工藝性點焊,即所點焊的焊縫只是臨時點固,正式焊接時將點焊處用砂輪機磨掉。
3、焊前預熱
3.1 爐管和管件施焊前,採用電加熱進行預熱。用電加熱時,預熱升溫應緩慢且均勻,防止局部過熱。預熱溫度的測量,宜採用熱電偶和紅外線測溫議,測點應均勻分布,每管至少兩處。
3.2 預熱范圍應以對口中心線為基準兩側各不小於100mm的區域。加熱區以外的100mm以外的范圍內,應予以保溫。
3.3 碳鋼與鉻鉬鋼、鉻鉬鋼與奧氏體鋼組成的焊接接頭,僅預熱鉻鉬鋼一側。P22鋼預熱溫度為220~300℃,當焊接環境溫度小於0℃時,預熱溫度取上限;鎢極氬弧焊打底時,焊前預熱溫度取下限。
4、焊接
4.1 爐管及管件的焊接,應採用多層多道接方法。詳見工藝作業指導書。
4.2 焊接鉻鉬鋼材質的焊口時,當達到預熱溫度後,應立即進行底層的焊接,且應一次連續焊完。氬弧焊打底時,管內應充氬氣保護。對於彎頭及短管,可用與管直徑大小相當的石棉板或硬紙板堵住兩端,外纏膠布密封。一端插入膠管通入保護用氬氣,另一端開一個直徑約10㎜小孔以排氣和泄壓,用膠布密封。打底前密封焊口。開始焊接時打開排氣孔,開大流量沖氣1~2min,然後密封排氣孔,撕開一小段膠布開始焊接。收口時應注意打開排氣孔。焊接過程中避免經常撕開密封膠布觀察打底焊道,以免空氣進入。充填和蓋面焊時,管內仍應充4~6個流量氬氣保護。對於較長管焊縫,在離焊口兩端約150㎜處用鐵絲纏緊的棉紗頭密封,焊接完成後從管兩端抽出棉紗頭。對於不宜採用上述方法進行密封的固定口,可以在組對前用水溶紙塞入管內進行密封,用小銅管從焊縫坡口處充氣。焊接過程中應注意,每次打磨完接頭,宜先充氣約1分鍾後方能繼續施焊。對於DN600及其以上大管,氬弧焊打底時可不進行背面氣體充氬保護,當焊接完畢後人進管內將氧化層打磨干凈
4.3 底層焊道完成後,應立即進行下一層的焊接,且應連續焊完。如中斷焊接,應立即進行溫度為300~350℃、時間為5min的後熱處理,然後保溫緩冷至室溫。再焊接時應對焊縫進行檢查,確認無裂紋等缺陷後方可按原焊接工藝規程繼續進行焊接。
4.4 多層焊接時,層間溫度應等於或略高於預熱溫度。每層焊縫接頭處應錯開。
4.5 焊接時應在坡口內引弧,嚴禁在非焊接部位引弧。鉻鉬鋼爐管及管個表面不得有電弧擦傷等缺陷。焊接完或中間中斷焊接時應採取溫度為300~350℃、時間為15-30min的後熱處理,然後保溫緩冷(保溫寬度不小於350mm)至室溫。再次焊接時應重新預熱,預熱要求見3.3。(違返此條者重罰)
5、焊接檢驗和焊後返修
5.1 焊接完畢對焊縫均應進行目測或用放大鏡進行外觀檢查,其表面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a、焊縫的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焊縫與母材應圓滑過渡;
b、焊縫和熱影響區表面不應有裂紋、氣孔、弧坑和肉眼可見的夾渣等缺陷。
C、焊縫表面不允許咬邊,否則,應進行修磨或補焊,焊補處應修磨,使之平滑過渡。經修磨部位的爐管壁厚不應小於設計要求的厚度。
5.2 對接焊縫應在24小時後進行100%RT無損檢測。檢測應符合JB4730—94《鋼制壓力容器無損檢測》的規定,合格等級Ⅱ級。
5.3 不合格的焊縫必須進行返修。同一部位的返修一次不合格時,由焊接技術員指定焊工進行返修,經過兩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縫,如需再進行返修,應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批准後,方可實施。返修結束,應將焊縫返修次數、部位和無損檢測等結果記入焊縫返修記錄中,返修後仍應按原規定方法進行檢測。
6焊後熱處理
無損檢測完後進行熱處理和硬度測試,具體見熱處理熱技術交底單。
7 質量保證措施
7.1 凡參加本工程施工的焊工都應該按(勞人鍋)[2002]號鍋爐壓力容器焊工考試規則進行考試,並取得相應施焊項目的合格證。焊工應全面掌握各部位的焊接程序及要求。
7.2 焊接完畢請及時按要求做好自檢記錄
7.3施工用焊條須按要求烘乾,由專人負責並作記錄,每個焊工領取焊條要辦領用登記手續,並用焊條保溫筒裝好。在焊接時隨取隨用,對四小時用不完的焊條要退回給焊條烘焙員。當用氬弧焊打底時,預先應用手工或機械方法除去焊絲表面的鐵銹、油污直至露出金屬光澤。
7.4焊縫焊完後立即去除渣皮、飛濺物,清理干凈焊縫表面,發現有缺陷要及時補焊好後打磨平整。並及時做好焊縫自檢、互檢記錄。焊縫表面不得有裂紋、未熔和、氣孔、凹陷、夾渣及熔和性飛濺等缺陷。爐管焊接時不允許咬邊。
7.5在下列任何一種焊接環境,均應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否則不得進行焊接:
a、雨天或雪天;
b、 手工焊時,風速超過8m/s,鎢極氬弧焊和氣體保護焊時,風速超過2.2m/s;
c、焊接溫度低於0℃;
d、大氣相對濕度超過90%。
8、焊接完後及時自檢並做好自檢記錄
C. 主要用於低碳剛和低合金鋼焊接的氣體保護焊方法是什麼
氣體保護焊通常按照電極是否熔化和保護氣體不同,分為非熔化極(鎢極)惰性氣體保護焊(TIG)和熔化極氣體保護焊(GMA
W),熔化極氣體保護焊包括惰性氣體保護焊(MIG)、氧化性混合氣體保護焊(MAG)、CO2氣體保護焊、管狀焊絲氣體保護焊(FCAW)。
D. 用什麼稀有氣體做焊接金屬的保護氣
焊接產生高溫,會使某些金屬與氧氣發生反應,氮氣和稀有氣體在一定溫度范圍內都是惰性氣體,氮氣中兩個氮原子有叄連結,鍵能大,化學性質穩定;稀有氣體都是8電子穩定結構,沒有強氧化性的物質不會與稀有氣體反應,氮氣和稀有氣體都可以有效地隔絕氧氣,自身又不會與金屬反應。
E. 厚度小於1.6mm的鋁合金,採用小孔法和熔透法焊接時,都必須使用什麼氣體作為保護氣。
純He氣僅用於熔透法焊接,比如焊接銅
F. 焊接金屬常用作保護氣的是什麼
惰性氣體,主要是防止氧氣與高溫的鐵發生氧化反應. 一般是 99%純度的氬氣,和99%純度的二氧化碳氣體。
G. 用富氬混合體氣體保護焊焊接碳鋼及低合金鋼時,常用的氣體配比是
通過工藝試驗得出了富氬混合氣體保護焊的最佳配比和工藝
H. 焊接金屬保護氣都有什麼氣體
金屬在焊接時可採用的不光是氦氣,而且氦氣由於生產成本高,一般情況很少採用.
通常在金屬焊接時採用氬氣,就是因為其從生產、儲存、運輸等方面的成本相對較低,金屬焊接時採用氬氣做保護氣體,相對安全。
從理論上講,惰性氣體都可做金屬焊接時的保護氣體。其原因就是因為惰性氣體比較懶惰,一般情況下不容易與其它物資發生化學反應.
希望這個答案令你滿意。
I. 焊接用氣體的分類及作用,如何選用焊接用氣體
焊接用氣體主要是指焊接或切割時所使用的各種氣體。根據氣體在工作過程中作用,焊接用氣體可分為保護氣體和氣焊、切割用氣體兩大類。
(1)保護氣體:保護氣體是指氣體保護焊時所用的起保護作用的氣體,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氬氣(Ar),氦氣(He),氧氣(O2)、氮氣(N2)、氫氣(H2)及其混合氣體(如Ar+He、Ar+CO2、Ar+CO2+O2等)。國際焊接學會指出,保護氣體統一按氧化勢進行分類,並確定分類指標的簡單計算公式為:分類指標=O2%+1/2CO2%。在此公式的基礎上,根據保護氣體的氧化勢可將保護氣體分成五類,即惰性氣體或還原性氣體(I類)、弱氧化性氣體(M1類)、中等氧化性氣體(M2類)、強氧化性氣體(M3和C類)。保護氣體各類型的氧化勢指標見表4-17。
(2)氣焊、切割用氣體:根據氣體的性質,氣焊、切割用氣體又可分為助燃氣體(O2)和可燃氣體兩類。可然氣體與氧氣混合燃燒時,放出大量的熱,形成熱量集中的高溫火焰,可將金屬加熱熔化。氣焊、切割時常用的可然氣體主要是乙炔(C2H2),其他推廣使用的可燃氣體還有丙烷(C3H8 )、丙烯(C3H6)、天然氣(以甲烷CH4為主)、液化石油氣(以丙烷為主)等。
如何選用焊接用氣體
氣體保護焊、等離子弧焊、氣焊、切割、保護氣氛中釺焊等都要使用相應的氣體。焊接用氣體的選用主要取決於焊接、切割方法和被焊金屬的性質,其次還應考慮焊接接頭的質量要求、焊件厚度和焊接位置等因素。
(1)根據焊接方法選用氣體
採用的焊接方法不同,焊接、切割或保護用氣體也不同,焊接方法與焊接用氣體如表4-18所示。
(2)根據被焊材料選用氣體
在氣體保護焊中,除了自保護焊絲外,均需選擇適當的保護氣體。總體來講,保護氣只有惰性氣體和活性氣體兩類,其選擇原則是:對於易氧化的金屬如鋁、鎂、鈦、銅、鉻等及其合金,應選用惰性氣體(Ar、He或Ar+He等)進行保護;對碳鋼、低合金鋼、不銹鋼和耐熱鋼等,宜選用活性氣體(如C02、Ar + C02、Ar + 02、Ar+CO2+02等)保護,以細化晶粒,克服電弧陰極斑點漂移,減少焊道咬邊等缺陷。從生產效率考慮,在Ar中加入He、N2、H2、C02、02等氣體,可增加母材的輸入熱量,提高焊接速度。如焊接大厚度的鋁及鋁合金板時,推薦用Ar + He;焊接銅及銅合金時推薦用Ar + He或Ar+N2,焊接不銹鋼時可採用Ar + C02、,Ar + 02等。
保護氣體的選用還必須與焊絲相匹配。如含Mn、Si量較高的C02焊焊絲,若在富氬氣氛中焊接,熔敷金屬的合金含量偏高,強度增高;反之,富氬條件所用的焊絲若用CO2氣體進行焊接,則由於合金元素的燒損,熔敷金屬中合金元素偏少,焊縫性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