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鋼鐵雄心2什麼耗能源

鋼鐵雄心2什麼耗能源

發布時間:2021-02-08 04:21:44

鋼鐵雄心2怎麼玩

你可以先看一下教抄程,教你怎襲么搞軍事和外交。
簡單的說,一個國家先要搞好生產,生產補給品要盡量充裕,然後是升級科技(先陸軍戰術科學(e.g 裝甲先鋒),其次是步兵類(e.g36年步兵),還有重武器(e.g 坦克/火炮旅),飛機要兼顧一下,海軍的話具體看國家了)。
初期的軍隊基本上不夠用,要在生產裡面造的,注意一次別早太多,國力有限,人力資源也要注意。推薦防守型的多造步兵/山地,喜歡進攻的多造坦克(我喜歡重型的,輕型坦克主要是用來搶地皮的)。
將領按照軍銜帶的部隊由少到多,少將只有一個師的,但是隨著時間推移會晉升,高數值將領作用很大!
軍隊組織度很重要,沒了組織度就潰退了,所以軍事科技要多升級,以提高組織度。(當然鋼鐵雄心2的mod裡面也不盡然。
後期要注意放空,否則敵人陸軍還沒開過來,你部隊已經沒有什麼組織度了。
上手的話推薦1939年的德國,基本上玩一會就上手了,如果上手比較快的話可以試試1938年的中國,如果你能頂住日寇的進攻直到抗戰勝利的話,你玩這個游戲基本上就是資深玩家了~

❷ 鋼鐵雄心2的稀有金屬不夠用,造什麼能增加產量

軍事工業產值抄,你生產所有軍襲事單位與基礎建設都需要消耗ic,ic可增加。建造一個工廠增加1ic,一個工廠初始需要5ic建造1年。例子:原本有10ic,建造了工廠,這一年中只能使用另外的5ic,但一年後可以使用11ic。當ic使用時會消耗2能源,1鋼鐵,0.5稀有金屬。所以ic也不是越多越好,要與本國的資源相契合。例子,德國初始ic很多,有200,但是部分資源需要進口補充消耗,一旦開戰後海上運輸會被切斷(海軍打不過英國的情況下),可使用ic就會下降到150左右(與游戲實際不符,主要是這個意思)。

❸ 關於鋼鐵雄心2的問題

1 lz用的哪一個國家?如果是民 主 國家,例如美國,英國,在和平時期會有IC和平懲回罰,減可用IC,完全會答出現例子說得建了20的ic,可用ic才增長8。還有可能性就是資源不夠,每一點ic需要消耗2能源,1鐵,0.5稀有金屬。如果當前資源中有一項不能滿足ic消耗,即使有很多基礎ic,可用ic也會很低的。lz可以把滑鼠移到右上角,放在ic上,就可以看到當前基礎ic,可用ic以及由於各種因素造成的ic加成。
2 MIH沒有玩過,所以不清楚是什麼事件,不過lz可以到游戲安裝目錄下,找db/events文件夾,找USA.txt文件,打開後一個一個事件的找,找到你想要的事件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事件沒有被觸發。

❹ 怎樣修改 鋼鐵雄心2 能源的收支

http://..com/question/105402139.html?fr=kw&fs=up
我之前回答的問題,對於修改資源也有解答,可以用寫事件的方式解決。
event = {
id = 999999//事件代碼,只要不重復即可,隨意寫
random = no
country = USA//國家,改成自己想要的國家
persistent = yes
name = "測試事件 "
desc = "測試 測試"
style = 0
picture = "foreign_policy"

action_a = {
name = "OK"
command = { type = add_prov_resource which = 1271 value = 2 where = energy }//給某地加資源產出 which = 省份代碼,value = 增加的數值,where = 資源種類

command = { type = free_energy value = 300 }//增加火星能源,value為數值

}
}
}

把這個事件復制到所選國家的事件文件里去,在游戲中按F12後手動觸發即可。
======
汗,沒用編輯器嗎?其實直接修改csv文件是最累且有可能造成文件損壞的方法。
舉個例子
7;PROV7;North Scotland;Scotland;Europe;Temperate;Hills;;;80;;0;1;2398;2;1;0;1;2;0;14397;。。。。。這個是英國的阿伯丁,省份代碼為7,注意2;1;0;1;2;0;分別代表了2ic,1manpower,0oil,1metal,2energy,0rare,就是各種資源的數值,改成你想要的數值即可,所有的省份都可以這樣改。
提醒,一定要用記事本打開,不要用excel或者其它什麼東西打開,不然保存後有可能產生字元錯, 游戲就不能玩了。而且這個方法也是修改後需要重新開局才有效的。

❺ 鋼鐵雄心2 可用ic 基礎ic 浪費ic 有什麼用

看了lz的圖,就知道咋回事了。
lz有625的基礎ic,這肯定是改的,校版長基礎ic沒真么高。權但是1ic要消耗2能源的,改了ic後沒有改能源的產出,現在能源只有60幾,估計每天的能源收入都是負值。
在能源不足的情況下,即使基礎ic很高,實際可用的ic也會非常的低。沒有能源,工廠就不能開工。

❻ 《鋼鐵雄心2》IC是什麼

軍事工業產值,你生產所有軍事單位與基礎建設都需要消耗ic,ic可增加。建造一個回工廠增加答1ic,一個工廠初始需要5ic建造1年。例子:原本有10ic,建造了工廠,這一年中只能使用另外的5ic,但一年後可以使用11ic。當ic使用時會消耗2能源,1鋼鐵,0.5稀有金屬。所以ic也不是越多越好,要與本國的資源相契合。例子,德國初始ic很多,有200,但是部分資源需要進口補充消耗,一旦開戰後海上運輸會被切斷(海軍打不過英國的情況下),可使用ic就會下降到150左右(與游戲實際不符,主要是這個意思)。

❼ 鋼鐵雄心2 資源,能源的收支是有什麼決定的

不是,能源、金屬、稀有金屬、石油和人力都是由你所控制的省份決定的,想要專提高只能奪占其他國家的省份(但屬是不是本國的固有領土不能得到全部資源)或通過與其他的國家貿易來得到(石油可以通過IC轉化,人力可以通過研究農業科技得到加成),而金錢和補給品是通過提高生活消費品和補給的生產(生產項里右側的滑桿中調整)來增加的(必須超過最低需求),不過這些是需要IC的,怎樣調配自己決定吧。
另外,是資源決定你實際擁有的「實際IC」,而不是IC決定資源(每1點的IC的正常運行需要2點能源、1點金屬和0.5點稀有金屬,如果資源不足,IC將無法全力運作)

❽ 鋼鐵雄心2問題

《Hearts of Iron 2》(小鬍子養成計劃二)上手介紹
《Hearts of Iron 2》(小鬍子養成計劃二)上手介紹

《Hearts of Iron 2》(小鬍子養成計劃二,通常簡稱HOI2)是瑞典游戲公司Paradox的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玩家能從「1936·戰爭之路」、「1941·覺醒的巨人」等幾個大型劇本的數十個國家中選擇一個來控制,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維持、改變世界格局;同時它也有很多精心設計的類似巴巴羅沙計劃、沙漠之狐等小型的戰役劇本。

開始游戲後,先從左邊的劇本列表裡面選擇自己喜歡的劇本,然後在上方列出的勢力中選擇自己想控制的勢力(注意:這里列出的國家只是劇本推薦玩家使用的國家,只要在它們的旗幟上面點擊右鍵便可能在下拉列表中選擇其他勢力)。選定勢力之後,下方會顯示出該勢力的介紹,此時點擊「選項」可以調整一些游戲的參數。難度決定了游戲中各方面數據上對玩家的減值及增值,第一次玩的時候選擇一般即可;AI進攻性決定了電腦控制的其他國家的能力,一般都選擇為瘋狂;游戲速度不用管;戰爭迷霧選擇打開的話能直接看到全球兵力部署,一般選擇關閉;自動存儲一般不開,因為本游戲的儲存讀取通常很慢;使用軍事符號決定了游戲中在大地圖上看到的部隊是軍棋符號還是活動圖標,一般會選擇關閉;結束時間是指游戲最終統計成果的日子,一般選擇1946年。此外,HOI2後來的資料片如DoomsDay(末日)、Armageddon(決戰)等除了在結束時間上增加了1952、1964等年代外,還增加了民主政體可發動戰爭、非本國固有領土IC完全使用、接管他國科技組等選項,資深玩家可以善加利用。調整好各個選項後點擊接受,然後點擊右下角的開始即可進行游戲。通常而言,推薦初次接觸游戲的朋友選擇德國,因為德國各方面都比較典型,只要以德國玩過一次,便基本上能掌握這個游戲的各個方面。

進入游戲後首先會看到一個顯示本次游戲目標的小窗口,這時請按下鍵盤上的Pause Break鍵將時間暫停,然後點擊小窗口上的開始游戲按鈕。

首先介紹一下游戲的界面。

游戲界面最上方是玩家控制勢力的各種數據,首先是能源、金屬、稀有金屬、石油、補給、金錢的數量,然後是人力、核武器、不滿度、運輸能力以及工業力。

在游戲中,第一重要的數據是最右上角的工業力,游戲內通稱IC,它代表了國家的工業製造能力,用它來製造軍隊、補給、金錢,是衡量國家實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各個劇本的實際數據有些出入,以「1936·戰爭之路」劇本而言,初始工業力最高的是IC為282的美國,其次是IC為171的蘇聯,再次是IC為160的英國,德國的初始IC為142。

IC的分配是一項比較重要的工作,這里有五個項目。「消費品製造」是為了保持國家的安定,同時在這里投入的IC能生產出一定數目的金錢。「產品」則是各種部隊及建築的生產項目,這里投入的IC不足的話相關的生產則會停滯不前,舉例而言一個裝甲師可能需要15IC,建造時間是150天,那麼這150天內玩家必須保證在產品生產線上投入15IC,如果經過100天後玩家在此投入的IC不足15點,那麼生產就會停止,直到玩家重新投入15點IC時,生產才會繼續進行,再經過50天後完成裝甲師的生產。在「補給」投入IC的話便能生產出補給,補給不僅是軍隊、國家賴以生存的基礎,同時也是在國際市場上購買資源的首要支付品,因此一定要保障其供應。「增援」可以補充損失了兵力的部隊,「升級」可以將舊型號的單位升級到新的型號。

除了以戰爭來侵略他國獲得更多的工業力外,通常增加本國工業力的方式是建設工廠,在一個地區建造工廠約一年後該地的IC會增加1,建造過程中會始終佔用產品生產線上的5IC具體建造時間依照國家經濟政策及當地基礎設施建設程度不同而有所變化;另外,通過一些歷史事件如租借法案也能獲得額外的IC。

每1點的IC的正常運行需要2點能源、1點金屬和0.5點稀有金屬,如果資源不足,IC將無法全力運作。缺少某種資源時可以在國際市場中購買,各個國家的相互資源售價是不同的,比如德國就最好從蘇聯購買資源。游戲中除了美國以外的國家都缺乏各種資源。

基礎IC和實際IC是不同的,決定實際IC的因素有難度、科技、政府部門領導以及國家經濟政策。舉例而言,如果基礎IC是是100:難度為簡單,IC增加20%;工業科技為先進機器工具,IC增加15%;經濟政策為中央計劃極致,IC增加25%;政府首腦為沉默的實幹家類型,IC增加5%;軍械部長為行政天才類型,IC增加10%;情報部長為工業專家類型,IC增加5%;那麼國家能使用的實際IC就是180,將滑鼠移動到右上角的IC處便能在自動窗口中看到具體的增值和減值情報。另外還有一個部長也會產生巨大的作用,這就是安全部長。按照游戲裡面的設定,非本國固有領土的IC利用率為五分之一,所以如果除了自己本國IC之外佔領領土的IC總合有100的話,那本國從佔領區只能得到20點IC的加值。但如果安全部長的人選是恐怖的巨頭類型,便能能增加佔領領土的IC利用率15%,這樣以來佔領領土的這100IC就能給國家增加35點IC加值。通常而言,到後期佔領領土的IC會遠遠超過本國領土的IC,因此這一部分的IC加值會很明顯。

除了IC外,其次重要的數據是人力。人力是用來建造建築、軍隊的基礎。比如一個步兵師需要10人力,一個工廠需要1人力,沒有足夠的人力便無法建造建築及生產、補充部隊。對人力增加產生影響的有難度、科技、意識形態和總參謀長及安全部長職務。難度非常簡單能使人力增長+30%,意識形態鷹派極致能使人力增長+10%,總參謀部長中的人海戰術學派類型能使總人力增加+25%,安全部長中的人民代表類型能使佔領區的人力利用+10%、總人力增長+10%。游戲中除了中國、蘇聯、美國以外的國家通常都缺乏人力。

另外一種資源在戰爭時期非常重要,那就是石油。摩托化、機械化步兵、炮兵、裝甲部隊、海軍、空軍以及後期的步兵師,它們運行都需要石油,缺乏石油的情況下完全無法進行戰爭。增加石油的方法,除了武力侵略產油地區外,只能依靠能源轉化。當石油為能源儲藏量一半以下時,會按IC的十分之一自動將能源轉化為石油,轉化率由科技水平決定,初始轉化率為0.1,在200IC情況下每天消耗200能源能得到20石油;此轉化率最高可以達到1.2,也就是200IC狀態下每天消耗20能源,得到24石油。游戲中除了美國、蘇聯、委內瑞拉、羅馬尼亞以外的國家通常都缺乏石油資源。

不滿度代表了國家的安定狀態,當不滿度為0.00%時國家處於正常狀態,一旦不滿度上升,那麼IC、反抗率及軍隊戰斗效率都會受到影響,比如不滿度為10%時實際IC會遭到-10%的懲罰,而部隊的作戰效率也會降低5%,因此必須盡量保證它為零。在「消費品生產」處投入大量IC的話便能加快不滿度下降的速度。另外,一些政府部門的領導人選也會對不滿度的上升下降產生影響。

金錢的作用,除了在國際市場上購買資源外,主要用來供應科研團隊,以及外交、情報活動,總的來說不用太重視。

核武器代表所在國在核武器研究方面的成果,包括現有多少核反應堆、是否懂得製造原子彈、現有多少原子彈、下一顆原子彈何時製造成功等。

接下來介紹游戲裡面很有創意的一項設定:TC。TC的簡單理解就是後勤保障能力,基礎的TC轉化率為IC的1.5倍,也就是說200的實際IC能維持300TC。通過步兵科技里的後勤研究項目能提升IC轉化TC的效率,最高能達到1.5*1.4=2.1,另外國家元首里的聽天命的大元帥類型也能增加15%的TC轉化率。部隊本身、部隊調動、戰略部署、佔領國土、國土游擊率、都會消耗TC,當消耗TC小於TC總量時補給效率為100%,而當TC消耗大大高於TC總量的時候補給效率也會大為降低,從而嚴重影響到行軍速度、作戰效率,這方面是本游戲最大的特色。舉例而言當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算上前期佔領的蘇聯西部工業地區,IC一般來說能達到350左右,轉換出的TC大約在500-600,但是僅僅佔領烏拉爾以西的蘇聯領土時,TC消耗通常就已經在1000以上了,因此德軍會長期在50%以下的補給效率下作戰,相對蘇軍會有極大的劣勢。與之相似的還有中國,日本的實際IC通常在120左右,TC還不到200,所以整個侵華戰爭中它的補給效率都會很低。

在各項數據下方,是游戲主界面的項目,默認為地圖,其他還有科技、生產、外交和統計表,新的資料片如Doomsday還增加了情報項目。右邊是游戲中的時間和菜單。點擊游戲時間能使時間暫停或繼續,在這里按右鍵可以選擇游戲進行的速度,通常選擇最下方的最快,另外這里也可以選擇以軍棋圖標或活動模型來表示地圖上的部隊。菜單處的選項有儲存游戲、參數設置、提示信息和退出遊戲,在參數設置處能調整游戲速度和音樂音效音量大小等,這里還有一個重要選項是信息設置。信息設置裡面決定了每當游戲中發生某種事件時應當採取的措施。其中,當我們發展出新科技、當部隊建造完成准備部署時、當一艘船隻已經建造完成准備部署時、當一個地區的建築完成、當運輸船或護航艦建造完畢、當一個師被升級時、當你的一名將領死去、當某國佔領你的某地區、當你的一個地區發生叛亂、當我們的艦隊遭到進攻等等幾種情況,建議將其設定為通告顯示此類消息並暫停。另外為了縮減存檔文件的大小,可以把一些不太重要的顯示項目取消,比如一些地區遭到戰略轟炸等。

最右邊是地圖項目,它顯示了整個劇本所在世界的地圖,界面分為四個部分。左下角是小地圖,能在這里快捷地變化地圖顯示區域,加減號能縮放地區顯示大小,而最下方的十個按鈕可以選擇以什麼方式來表現地圖,包括國家、經濟、游擊度等。下方是一行信息欄,在這里會顯示游戲過程中的一些信息比如戰斗的勝負、外交的變化等。

最大的一塊顯示了現在所關注的區域,通常游戲開始後會顯示本勢力首都附近地區和部隊,整個世界地圖被劃分為許多個地區,點擊這些地區後,在左邊會出現該地區的信息界面。
首先是地區的名稱,國旗代表了其歸屬,舉例而言如果是一面德國國旗覆蓋在一面法國國旗上面,那就代表該地區現在屬於法國領土,但已經被德國佔領。另外在地區名右邊可能會有一個圓圈裡面一個五角星中間存在數字,這就代表該地區有勝利點,如果一個派系所佔領的勝利點最多,在游戲結束時便會勝利。在勝利點區域下方是人力,代表該地區能提供給國家的人力資源。下方有八個數據,其中工業力、防空設施、地面防禦、海岸防禦是可能點擊修建的,而金屬、能源、石油、稀有金屬四種資源量則通常不會變化。在八個數據下方還有兩個數據,左邊是基礎設施,它決定了部隊通過該地區的速度和在該地區興建建築的速度,它能通過點擊修建;右邊是游擊度,它代表該地區的不穩定程度,如果是佔領的敵國領土,通常這里會顯示出10%-30%的游擊度,它主要影響TC的消耗。在游擊度右邊可能會有一些圖標和數據,它們分別代表該地區是否有以及有多少機場、港口、雷達站、核試驗場、火箭試驗場等。地區信息的右邊還有一系列的地名,代表了該地區與哪些地區以哪些方式相鄰,通常會有道路連接、水路連接、海路連接、無法通過四種情況。這些數據下方還會顯示該地區所有的海陸空軍。
在地區信息上方有六個按鈕,點擊它們分別能列出地區列表、陸軍列表、空軍列表、海軍列表、戰斗列表、戰略部署列表。

通過列表、地區信息欄以及直接在地圖上點擊部隊圖標能選擇部隊。選定部隊後能看到該部隊的番號、將領、兵力、行軍速度、組成師以及一些狀態,如果是海軍或空軍的話還會有活動范圍。進一步點選組成師後能看到更詳細的資料,還可以給該師配備加強旅或解散該師,海軍艦只還能在這里看到自己的擊沉記錄。

把滑鼠移動到將領頭像上能看到該將領的技能、等級以及戰績,點擊將領頭像便能更換將領,游戲中沒有俘虜、錄用等系統,所以除了本國固有的將領外通常得不到其他將領。將領的價值以技能和等級來體現,比如技能進攻學說能增加進攻時作戰效率10%,而等級五等增加作戰效率25%等。游戲中除了德國人才濟濟外,其他國家通常都沒有太多強有力的陸軍將領。不同軍銜的將領能控制的師數量是不同的,陸軍的指揮官中,少將控制一個師、中將控制三個師、上將控制九個師、元帥控制十二個師。一旦將領手中的師超出指揮能力,那麼他手下超出軍銜定製的部隊戰斗效率都會降低75%。當一個將領所在地區或相鄰地區有自軍的指揮部時,他的指揮能力能提高一倍,也就是說一個附近有指揮部支持的元帥能率領二十四個師在無懲罰的狀態下進行進攻。游戲中在同一個方向上能同時有效進攻的師被限定為二十四個,就算有兩個有指揮部支持的元帥各率領二十四個師參與進攻,那麼依然有二十四個師會遭受超出指揮上限的懲罰,因此如果有多餘的兵力,不妨派到另外的相鄰省份來進行夾擊,那樣一來不僅減少了超出指揮上限的懲罰,而且可能使敵軍受到降低作戰效率10%的圍攻懲罰。與進攻不同,防禦方的指揮能力會提升一倍,因此一個有指揮部支持的元帥能率領四十八個師在無懲罰狀態下進行防禦。

以陸軍部隊而言,通常有四個指標比較重要:兵力、火力、組織度、士氣。
兵力從建造好這個單位開始是100,在戰斗中會有損耗,在國家人力足夠的情況下能通過對增援生產線投入IC來補充。
火力則是依科研成果而定,比如18年步兵師,非裝甲攻擊力是5,而36年步兵師的非裝甲攻擊力則是10,在戰斗中會比18年步兵師厲害許多。
組織度是代表一支軍隊能在戰斗中堅持多久的指標。每隻軍隊在行軍組織度都會下降,戰斗時組織度會下降得非常之快。一旦組織度為0,該參戰單位就退出戰斗,當一方手下所有單位組織度都為0的時候,這場戰斗就失敗了。
因此組織度是極度重要的指標,在這方面,國策起到很大的作用,常備軍極致的話,組織度會加10%。另外不同的陸軍戰術會有不同的表現,如德國擅長的裝甲先鋒戰術,組織度最高的能達到115,蘇聯擅長的人海戰術,組織度則比較低。
但是對長期作戰來說,裝甲先鋒並不是最強的戰術,這是因為游戲裡面,士氣在某種情況下比組織度更重要。士氣越高,組織度下降的速度越慢、恢復的速度越快。因此一支裝甲先鋒的部隊在持久作戰的情況下,表現絕對不如一支人海戰術的部隊。
通常而言,最強的陸軍戰術是決戰計劃裡面的滲透學說,因為它有夜戰加成。夜間戰斗時,進攻方受到80%的戰斗效率懲罰,防禦方受到33%的戰斗效率懲罰,而如果是決戰計劃裡面的滲透學說到達極致,在夜間戰斗時反而會有50%的戰斗效率加成。按100%的正常效率來計算,在夜間戰斗時,非滲透學說的進攻方戰斗效率為20%,而滲透學說的防禦方戰斗效率為117%;非滲透學說的防禦方戰斗效率為67%,而滲透學說的進攻方戰斗效率為70%。而且滲透學說到後期還會讓炮兵加強旅增加20%的組織度及士氣,對比之下很容易可以看出滲透學說在這方面的極大優勢。
不過在選擇陸軍戰術方面,依然是看國家所有的科技組來選擇,比如德國的話,依然最好選擇裝甲先鋒,因為它的科技組最為合適。
下面是陸軍戰術的分類:
機動作戰:裝甲先鋒(德國)/人海戰術(蘇聯)。
決戰計劃:縱深滲透(日本)/突襲突破/部門協調。
優勢火力:混編防禦(美國)/機械化進攻(美國)。
海軍和空軍部隊的情況和陸軍大同小異。
在部隊組成師的下方還有一些按鈕。優先考慮決定了該部隊在補給、補充及升級時是否具有優先權,補充決定了該部隊減員後是否得到人力補充,升級決定了該部隊是否能夠升級,進攻決定了是否給予該部隊大量的後勤資源使之在接下來的三十天中增加50%的補給效率。如果選定的部隊由兩個以上師組成,能在下方的按鈕中選擇調離一些師建立一支新部隊。用拖動窗口能選定多個部隊,選定多個未進入進攻狀態的部隊後能批量選擇進攻,另外能將處於同一地區的任何幾支部隊合並為一支部隊。

科研在游戲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要進行科技研究,首先要有基礎IC支持,IC在1-20的時候有一個研究窗口,IC在21-40的時候有兩個研究窗口,IC在41-60的時候有三個研究窗口,IC在61-80的時候有四個研究窗口,IC在80以上的時候有五個研究窗口。注意這里起作用的是基礎IC,如果基礎IC只有75,就算實際IC加值接近100,也只有四個研究窗口可以使用。每個研究窗口可以選擇一個科研小組來研究相應的科技,研究窗口越多,能同時研究的科技項目也越多。

游戲里的科技樹很龐大,分為步兵、裝甲及炮兵、海軍、空軍、工業、陸軍戰術、秘密武器、海軍戰術、空軍戰術九大分支。
以陸軍方面的科技而言,步兵的最強科技組是德國的8級科技組毛瑟,炮兵的最強科技組是德國的7級科技組萊茵金屬;裝甲的最強科技組是德國的9級科技組波爾舍和9級科技組克虜伯最強,自行火炮的最強科技組是德國的8級科技組奧格斯堡-紐倫堡機械製造廠和美國的8級科技組波音,陸軍戰術方面,裝甲先鋒的最強科技組是德國的9級科技組古德里安。

外交的選項也有很多,能在這里對他國施加影響、購買資源、賣出資源等等,此外最重要的是能在本國外交界面更換政府部門領導、更改國策。

每隔一年可以調整一次國家政策,國家政策分為民主-獨裁、左派-右派、開放社會-保守社會、自由市場-中央計劃、常備軍-徵召軍、鷹派-鴿派、干涉主義-孤立主義七個項。其中除了常備軍、鷹派、干涉主義這三個是到極致最好外,其他的國策都各有各的特點。比如說,中央計劃到極致的話,IC加值25%;但與之相反如果自由市場到極致的話,生產和建造時間及花費都減少20%,舉例而言一個消耗10IC、需要100天建造時間的單位,這時候只需要8IC、80天就能建好。

政府部門的領導,除了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不能隨意更換外,其他的領導都能通過點擊頭像的方式來更換,當然必須要有候選人才行,沒有多餘領導的情況下是不能更換的。各種類型的部門領導各有不同的特性,這一點游戲中有詳細的說明,玩家可以自行決定。每更換一名領導,不滿度增加1%,因此形成一個穩定的政府班子之後不要隨意更換比較好。

…………
…………
…………

在進攻一個國家的時候,需要將一個國家所有有勝利點的地區及其首都佔領,這樣一來便能將其吞並。吞並之後對方的領土便變成了本國領土,但不是本國固有領土。舉例而言,盧森堡是德國和盧森堡等國的固有領土,當這兩個國家佔領盧森堡的時候,能百分之百使用這里的IC、資源、人力,並且不消耗TC,但當其他國家比如蘇聯佔領這里的時候,就只能使用一部分的IC、資源和人力,同時按照原有勢力比如德國的標准來設定其游擊度,同時消耗一定的TC,而且佔領地區不能直接部署本國的部隊。當蘇聯把所有德國的勝利點和首都佔領後將其吞並,那盧森堡就成了蘇聯的國土,盡管蘇聯依然只能使用一部分的IC、資源和人力,但從現在開始其游擊度就按蘇聯的標准來設定了,同時可以直接將部隊部署到盧森堡,而且也不再因佔領這里而消耗TC。

也就是說中國、蘇聯這些國土很多,而且由於是保守社會因此被佔領後其地區的游擊度很高,所以在發生本土防禦作戰的時候有極大的優勢。美國盡管也有很大的領土,但因為它是開放社會,被佔領土的游擊度不高。比如說同樣一個被佔領省份,蘇聯的游擊度可能有30%,美國的游擊度可能只有10%;而同樣佔領了大量省份,在蘇聯可能會消耗1000TC,而在美國可能就只消耗300TC。

吞並敵國後一定要在重點地區派駐衛戍部隊,衛戍部隊能降低游擊度,同時防止叛亂。有游擊度而且沒有駐軍的非本國領土,都有一定的幾率會叛亂,叛亂後該省份就被叛軍接管,如果不及時剿滅,叛軍還會到處佔領更多的地盤,然後有一定幾率會突然宣布建國。

❾ 鋼鐵雄心2石油消耗,謝謝!

不移動的時候消耗原來的1/4

❿ 鋼鐵雄心2能源不夠怎麼辦

很正常,每個國家的資源是一定的,除了美國蘇聯英國基本所有國家都有缺少資源內的情況,德國只容有能源,義大利日本和中國的資源都很匱乏。研究機床科技到頂可以加15%資源產量,但是同時ic也會增加15%,實際上沒有用,如果你缺乏資源反而會變得更缺乏。唯一解決辦法只有搶地盤和貿易來解決了,能源主要在歐洲,如烏克蘭,德國都是能源集中地,金屬稀金主要在東南亞,如果你放了印度尼西亞就再也不缺這兩樣了。石油在美國,委內瑞拉,伊朗,巴庫和羅馬尼亞,這些都是石油大國。
部隊和資源沒關系,部隊消耗補給,補給是要有足夠的ic才能生產的,只要你ic夠多,自然可以養很多部隊。當然,機械化部隊還要燒油,最好少造,除了美國蘇聯都養不起太多機械化部隊。
ic才消耗資源,1ic消耗2能源,1鋼鐵和0.5稀金,很多國家都不產稀金,因此種田過頭會引起資源不足的尷尬,因此稀金產量巨大的東南亞是兵家必爭之地,建議盡快佔領東南亞,放出印尼(還可以加上馬來西亞),基本就不會再缺資源了。

閱讀全文

與鋼鐵雄心2什麼耗能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不銹鋼折板怎麼推銷 瀏覽:585
未完成三方存管簽約 瀏覽:327
注塑模具機台鎖模力如何評估 瀏覽:817
306不銹鋼多少錢一噸 瀏覽:709
市面上如何檢測不銹鋼 瀏覽:710
蜂窩裝不銹鋼鍋質量怎麼樣 瀏覽:184
鋼鐵俠胸前那個是什麼東西 瀏覽:348
美國鋼鐵徵收稅率原來為多少錢 瀏覽:816
6毫米鋼板長寬是多少錢一噸 瀏覽:845
不銹鋼碗怎麼做幾號 瀏覽:966
西數移動硬碟為什麼焊接 瀏覽:125
焊接時怎麼把握焊接速度 瀏覽:578
怎麼洗掉塑料烘焙模具上的麵粉 瀏覽:107
鋼筋的彎鉤怎麼規定的 瀏覽:622
熱鍍鋼管用什麼焊條 瀏覽:905
鋼鐵力量烏鴉怎麼樣 瀏覽:649
鋁鍋和不銹鋼鍋哪個重 瀏覽:522
鋁鎂合金廠在哪裡 瀏覽:848
鋁合金壓鑄件有什麼缺點 瀏覽:921
戒指的模具用什麼做的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