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為什麼鋼鐵價格上漲
鋼鐵價格上漲,今年有多種原因。一是疫情後需求逐漸恢復,中小貿易商春內節期間未備貨,導致短期內容需求集中釋放、集中采購推動價格走高;二是環保政策,較為嚴格的環保檢查,導致部分鋼企限產甚至是停產;三是國際貿易進口影響著供給。此外,還有看不見的因素如「預期價格」的影響——預期價格反彈,預期價格干預受阻,而最終需求未能釋放等。購買者的心理作用下, 在價格顯現出上漲苗頭後形成 了搶貨的氛圍,也使得價格上漲速度逐漸加快。
② 2021年煤炭為何瘋狂暴漲
煤炭價格的瘋狂暴漲主要是進口煤炭數量的減少,由於2021年海運的價格成本上升,以及眾所周知的情況,世界各地的煤礦開采也受到了影響。這樣的話,由於需求大,供應少,市場杠桿的作用下,煤炭價格就暴漲了。
③ 「煤超瘋」再現,市場煤價為何會瘋漲
國內煤價的上漲已經達到了瘋狂的地步,所以也被大家調侃為煤超瘋,煤超瘋的出現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煤炭庫存和產量的降低以及市場投機倒把行為的促進,都促成了市場煤價的瘋漲局面。
任何的投資都是有風險的,而煤超瘋的投機取巧型投資更是風險巨大,所以奉勸各位投資團體不要一味地追逐利益,市場煤價的瘋漲並不能夠100%確保高利。另外,煤價瘋漲也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關注,相信國家會出台打壓和治理政策,解決煤炭庫存問題,給煤價有效降溫。而且進口煤受到限制,主要是因為2020年的疫情影響,目前疫情已經得到很好的控制,相信進口煤很快就能夠恢復正常貿易,這樣煤炭的庫存量增加,能夠有效解決需求問題,煤價就不會再瘋漲了。
市場煤價的上漲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因為2020年的疫情導致進口煤受到限制,國內煤炭產量又有所降低,造成了供需不平衡,其次,投機取巧的投資行為也變相促進了煤價的上漲,相信經過政策治理,很快會恢復平靜。
④ 煤炭上漲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一:2020年7-11月份進口煤大幅減少5000萬噸。
我國目前年2.7億-3億噸進口煤佔到沿海地區市場的三分之一,進口煤對沿海市場有不可替代的補充作用,進口煤量直接左右了中國沿海煤炭市場的走勢,進而間接影響全國煤炭供應體系。
2020年進口煤政策實行總量嚴控。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國內煤炭生產、運輸受限,電廠為了疫情防控保發電需要而大量采購進口煤填補缺口。
2020年1-6月份,全國進口煤炭17399萬噸,同比增加1969萬噸,增幅12.7%。但是7-11月份,受進口煤總量控制政策管控嚴格的影響,全國僅進口煤炭9084萬噸,同比下降了5176萬噸,降幅高達36%。這5000多萬噸的供應缺口佔下半年供應總量的10%以上。
在迎峰度夏乃至迎峰度冬用煤高峰之際,進口煤政策仍未做出調整,導致供需失衡局面擴大,煤炭市場緊張、價格開始大幅上漲。應該說進口煤的減量是導致煤價大幅上漲的最主要原因!
原因二:下半年內蒙古煤炭減量4000萬噸以上。
內蒙古煤炭產量居全國第一,2019年內蒙古煤炭產量10.4億噸,佔全國煤炭產量37.5億噸的27.7%,內蒙煤炭供應對全國的煤炭供需影響很大。2020年,受內蒙古煤炭領域倒查20年、煤管票、安全檢查、露天礦征地困難等多種因素影響下,內蒙古煤炭產量減量嚴重。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1月份,內蒙古煤炭產量9.0億噸,同比下降4359萬噸,降幅9.1%;如果算上未進入統計口徑的表外產能的減量,全年內蒙古煤炭產量減量至少在1億噸;7-11月份,產量4.1億噸,同比下降2093萬噸,如果算上未進入統計口徑的表外產能的減量,減量至少在4000萬噸,對煤炭供應體系的沖擊巨大!
原因三:下半年電力需求大幅上漲。
2020年第三季度,國家氣象局預測到迎峰度冬期間將大概率出現「拉尼娜」極寒天氣。迎峰度冬期間大規模的寒潮帶來了取暖負荷大幅增加,國內多個省份例如浙江、江蘇等用電負荷創歷史新高;此外,全球疫情影響下,中國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之中唯一GDP正增長的國家,世界工廠開足馬力生產,工業用電也大幅增加。
再加上水電季節性減少,光伏風電等新能源缺乏彈性,煤電是電力供應的壓艙石和穩定器,電煤需求持續大幅增加。7-11月份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5.3%(增加煤耗4000萬噸左右),其中11月份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了6.6%,12月份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了9.7%。
⑤ 鋼材為什麼漲得這么厲害
2021年鋼材為什麼漲得這么厲害?
1.原因一:原料價格居高不下
截至5月7日,日照港61.5%PB澳粉礦價格在1400元一噸,較4月已上漲每噸上漲100元。而鐵礦石近一年內漲幅達到152.7%,報價達到212.75美元/噸,較5月6日上漲4.98%。鐵礦石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於供給端高度集中,主導權掌握在賣方手中,此外,鐵礦石的市場預期和炒作成分很大。
2.原因二:市場需求增多
2020年5月後,我國經濟開始恢復正常,建築行業也開始開工,鋼鐵的需求也逐漸恢復。尤其是在投資拉動之下,各種基建對鋼鐵的需求迅速增加,加上家電、機械等一些產品出口增速比較強勁,所以導致市場對於鋼鐵的需求量逐漸增加。而進入2021年之後,全球多個國家經濟都開始慢慢復甦,在經濟增長信心恢復比較明顯的背景之下,鋼鐵價格會出現上漲。
3.原因三:資本的推動
盡管目前我國以及全球鋼鐵需求量增速明顯,但是這種市場需求增速跟鋼鐵價格的增速是明顯違背的,這說明這裡面有部分鋼鐵價格存在泡沫。從2020年3月之後全球各國放寬市場貨幣,在市場總體經濟增速不明顯的情況下,資本會進入到金融市場當中,而鋼鐵期貨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構成部分,吸引了很多資本的投入。
4.原因四:貨幣政策放鬆
近日,央行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經濟體中央銀行實施超寬松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環境持續處於極度寬松狀態。
5.原因五:關稅調整落地
4月28日,鋼鐵進出口關稅調整政策落地,旨在引導鋼鐵行業壓減粗鋼產量。「五一」小長假剛過,新版《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出台,鋼鐵產能置換比例明顯從嚴加嚴。
⑥ 為什麼煤炭大漲
1、煤炭進口量減少,導致供需失衡,價格上漲。
2、淘汰落後產能,新能源又補給不上。
3、部分投資者開始囤積煤炭,進一步加劇煤炭供需失衡。
煤炭不會漲了,因為目前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已採取了多項措施,表示在持續淘汰落後低效煤炭產能的同時,會有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這樣一來煤炭市場供需緊張局勢將趨於緩解。
加上10月份之後南方天氣逐漸轉涼,空調製冷、風扇等用電量下降,煤炭市場的供需會因此得到緩解,同時風力、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的時長增長,煤炭後續的價格不會上漲了。
煤炭價格近期漲幅很大,而且是多年以來價格的一個最高點了,有專家分析,煤炭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為全球范圍內,油氣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從而帶動了國際煤炭價格大幅上漲,我國出於環保和其他因素影響。
減少了對於煤炭資源的開采,而氣溫降低,也導致對煤炭需求大幅增加,這些因素都助推了煤炭價格持續走高。
隨著國家一系列合理釋放產能等保供穩價政策的落實,煤炭的供應量會逐漸增加,價格也會隨之下調,並穩定下來,而太陽能、水電發電量也會有所增加,主產區煤炭產量將有所增加,這也會讓煤炭供應不足的局面有所改善。
供需矛盾有所緩解,預計後期煤炭價格將在高位回落,大家也不用過度擔心電力不足,供暖不足,相信在國家的管控之下,市場煤價很快會恢復正常。
⑦ 2021年煤價上漲原因是什麼
1、2021煤炭價格上漲原因一:進口煤炭大幅減少
近兩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大量電廠為了疫情防控保發電大量采購了進口煤填補缺口,使得今年需煤量數量比往年增加了許多,而在7-11月份時我國受進口煤總量的嚴格管控,使得進口煤的數量減少,在遇到夏季用電及冬用煤高峰之際,進口煤供應政策仍未做出調整,導致煤炭市場緊張,多地出現價格上漲的情況。
2、2021煤炭價格上漲原因二:內蒙古煤炭產量減少
內蒙古是我國產煤量比較多的省份之一,但受煤管票、安全檢查等影響,內蒙古產煤量嚴重減少,據國家統計在1-11月份時,內蒙古產煤9億噸,跟往年相比下降了幾千噸,使得我國煤炭供應體系受到沖擊,屆時煤炭價格上漲。
3、2021煤炭價格上漲原因三:夏季用電需求及冬季需煤量高
在往年的9-10月份時,我國南方多地氣候會逐漸轉涼,對用電的需求也不高,但今年不一樣,多地還處在熱季,每日溫度在30多度,就比如湖南在9月底時每日最高溫度在37度左右,每日不開空調、風扇等是無法度過的,這樣下來每天的用電量就增加了許多。
⑧ 為什麼煤炭會漲價
限產加需求增加,導致供應不足,物以稀為貴,所以漲價了。限產原因主要是為了環保和整治不規范生產,所以一開始並沒有開足馬力生產,而國內經濟率先復甦,鋼鐵、熱電、化工等用煤量大增,最後導致煤不夠用,不過最近國家已經開始增加產量了,煤價相比高位跌下來很多。
⑨ 鋼鐵價格為何上漲
【了解廢品行情就上廢品之家,您的問題我來回答】
年末鋼價之所以上漲,是因為進入12月份以來,黑色系商品快速上漲,焦炭、鐵礦石價格連創新高,62%品位進口鐵礦石價格重回150美元/噸以上。這不僅使鋼鐵行業利潤受到嚴重擠壓,也造成鋼材成本大幅攀升,鋼廠和貿易商被動調價。盡管宏觀層面和產業層面都有一定利好,但市場仍存在非理性行為,主要表現在12月9日~11日出現的暴漲,進口鐵礦石價格3天內上漲超100元/噸,螺紋鋼價格上漲超300元/噸。螺紋鋼2105合約在12月11日回落超200元/噸,市場價格波動較大。筆者認為,進入12月下旬,鋼市將面臨更為復雜的因素,「冬儲」的操作難度將更大。
這個冬天,黑色市場一片火熱。12月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超過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後的2017年12月份的價格高點4104元/噸,而再往前的價格高點出現在金融危機大放水後的2011年12月份。筆者認為,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社會融資規模大增。今年前11個月,社會融資增量達到33.91萬億元,與2019年全年相比多增加8.33萬億元(2019年與2018年相比只多增加3.08萬億元);M2(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自3月份以來重回兩位數;10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和房地產投資增速分別創下2015年4月份以來和2018年8月份以來的新高。
二是趕工需求旺盛。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今年施工時間縮短、房地產行業「三條紅線」壓制、年末出口爆發性增長、冬季疫情復發等不確定性因素,導致趕工需求大幅增加。上周,螺紋鋼庫存下降35.21萬噸,而去年同期螺紋鋼庫存已經連續增加2周。
三是成本驅動。進口鐵礦石價格年內上漲超50%,現已突破1000元/噸大關,創下2013年上市以來的新高。同時,焦炭價格年內上漲66.9%,創下2011年上市以來的第二高價。原燃料價格的迅猛上漲導致鋼材成本居高不下。
在各種因素的疊加下,鋼材價格雖然反季節性沖高,但鋼企並不舒服,全年粗鋼利潤只有200元/噸上下,不足去年的一半。在這種行情下進行「冬儲」,對市場參與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
筆者認為,是否進行「冬儲」需要考慮兩點:一是看鋼企能否給出安全邊際內的保底政策,二是對明年春季鋼市的判斷。筆者認為,明年市場基本面將受以下因素影響:
一是供給增量預計達5%。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鋼鐵生產基本沒什麼影響,全年粗鋼產量達到10.5億噸的可能性較大,並且今年還有2000萬噸的凈增量尚未完全落地,明年還有新增產能投產,預計明年粗鋼產量還有所增長。
二是原料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隨著生鐵增產,焦炭供應緊張局面仍將持續。明年,世界鋼產量大概率重回正增長通道,對鐵礦石的競爭將更加激烈。筆者認為,能夠與之形成對沖的只有放開廢鋼進口。
三是國際金融環境將更加復雜。美國大選塵埃落定、世界貿易格局重構、地緣政治矛盾加劇、與主要原料供應國家的政治關系、國外鋼鐵供應能力的恢復、國外疫情的發展態勢等都將對國內市場產生影響。
⑩ 國內鋼廠大面積漲價,你知道原因嗎
個人認為鋼廠大幅上調鋼價,上漲的理由有四個。
一是各國銀行開啟了貨幣寬松政策,特別是美國1.9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政策,引起全球通脹,世界各國的物價飛漲,帶動各種原材料上漲,特別是鐵礦石、石油、煤炭等原材料的上漲,導致鋼廠的成本大幅度上漲,為保證利潤,鋼廠只有上漲鋼材價格。
綜上所述受供求關系,和貨幣貶值以及生產成本增加都促使鋼材不停漲價,四個因素不變的話鋼材會接著漲價,直到需求減小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