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躍進,大煉鋼鐵時期農村是怎樣的
:那是一個盲目聽從精神領袖的年代 那時候 很多事很荒唐,連菜刀都收上內去煉鋼,據老容一輩講的,村裡建起許多的煉鋼鍋爐,每個生產隊負責一個鍋爐,把每家每戶的金屬製品搜刮來煉鋼,最後煉出來一個大鐵疙瘩,眾人還要把鐵疙瘩抬出去遊行,還要敲鑼打鼓慶祝一番……這是據我認識的老一輩講的,可能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吧,用這種方式趕美超英是不是太幼稚了?歷史為鑒,希望城鎮化別重復大躍進的老路,浮誇不能打腫當胖子!那個大鐵疙瘩黑黑的,四個人或八個人扛起來,旁邊跟著一群人在遊行,當然敲鑼打鼓吆喝的人也有啦,煉鋼時吃的大鍋飯,地瓜皮地瓜湯都有,就是地瓜撈不到幾塊,煮得稀爛……推舉一本書,巫寧昆《一滴淚》
『貳』 大煉鋼鐵究竟持續了多長時間
大煉鋼鐵是指1957年11月至1958年12月,為了達到「趕英超美」的鋼鐵產量目標,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一項全民煉鋼運動。
『叄』 中國大煉鋼鐵的時間
「大躍進」運動是指1958年至1960年間,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極「左」路線的運動,是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及其以後不斷地錯誤批判1956年反冒進的基礎上發動起來的,是「左」傾冒進的產物。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盡管這條總路線的出發點是要盡快地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但由於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根本不可能迅速地改變我國經濟文化落後的狀況。總路線提出後,黨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大躍進」運動,在生產發展上追求高速度,以實現工農業生產高指標為目標。要求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產量成倍、幾倍、甚至幾十倍地增長。例如,提出鋼產量1958年要比1957年翻一番,由335萬噸達到1070萬噸,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萬噸達到3000萬噸。糧食產量1958年要比1957年增產80%,由3900億斤達到7000億斤左右,1959年要比1958年增產50%,由7000億斤左右達到10500億斤。「大躍進」運動在建設上追求大規模,提出了名目繁多的全黨全民「大辦」、「特辦」的口號,例如,全黨全民大煉鋼鐵,大辦鐵路,大辦萬頭豬場,大辦萬雞山。在這樣的目標和口號下,基本建設投資急劇膨脹,三年間,基建投資總額高達1006億元,比一五計劃時期基本建設總投資幾乎高出一倍。積累率突然猛增,三年間平均每年積累率高達39.1%。由於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必然導致瞎指揮盛行,浮誇風泛濫,廣大群眾生活遇到了嚴重的困難。1958年11月至1959年7月間,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曾努力糾正已經覺察到的錯誤,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壓低1959年的工農業生產指標。八屆八中全會錯誤地批判所謂彭德懷右傾反黨集團,及隨後全黨展開「反右傾」斗爭,使糾正錯誤的努力中斷,而黨內「左」傾錯誤更加發展。1960年提出要長期保持大躍進,繼續要求工農業生產達到不切實際的高指標,對1959年上半年壓縮指標進行不公正的指責,一味強調反對右傾,要把干勁鼓足。在各地糧食告急的情況下,還不斷追加基建投資、追加基建項目,鋼年產量指標一噸也不能少。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又再度全面地泛濫起來。從1958年「大躍進」開始的三年「左」傾冒進導致了國民經濟比例的大失調,並造成嚴重的經濟困難。
由於對社會主義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的基本情況認識不夠,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加之毛澤東等人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因而在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提出之後,沒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就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
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提出要使中國在15年或更短的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方面在十年內超過英國、十五年內趕上美國(所謂「超英趕美」)。毛澤東號召大家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發揚敢想敢說敢乾的精神。會後,全國各條戰線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北戴河會議,確定了一批工農業生產的高指標,提出1958年鋼產量翻番,作為實現「大躍進」的重要步驟,達到1070萬噸。
會後全國形成了全民大煉鋼鐵和人民公社化的高潮。1958年底,全國為滿足毛澤東的意願,把鋼產量比57年番一番,提出「以鋼為綱」的口號,號召全民煉鋼。但由於技術不合規格,只是煉出大量的廢鐵,造成極大的浪費。煉鋼需要鐵礦、焦炭、 燃料等材料。由於鐵礦不足,於是全民不下田耕作,全都上山采礦,使糧食產量大減,還去把家裡的鐵器丟到爐火中,卻煉成一個個的鐵疙瘩。由於燃料不足,只好 上山伐林,把一座又一座青山砍得光光,引發日後的天災。其實這些天災都是人為的。傳聞增城掛綠荔枝樹在此劫中大部分被砍去了。而且建造高爐的建築材料不足,甚至至把文物建築拆了,把磚塊拿去建爐,還說文物也要為煉鋼服務。
運動中,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志的「左」傾錯誤嚴重泛濫。中共中央從1958年11月第一次鄭州會議到1959年7月廬山會議前期,曾努力領導全黨糾正已經察覺到的錯誤。但廬山會議後期,由於對彭德懷等人的錯誤批判,在全黨開展了「反右傾」的斗爭,使錯誤延續了更長時間,造成了國民經濟的重大損失。
後果:
現在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大躍進都被廣泛地視為一場空前的經濟災難。由於計劃部門使用誇大的數據,人力資源從農業被轉移至工業。大陸官方公布非自然死亡人數是2158萬人。東西方各方面的資料顯示死亡人數大約為2000萬人, 主要死因為餓死。一部分學者並且認為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飢荒。
貝克爾(Jasper Becker)——一名長期觀察中國的新聞工作者—在他的《餓鬼:中國的秘密飢荒》一書中說,大部份對大躍進的批評來自於「在香港觀察中國的」國外評論家。而當時有在國內生活過的外國人卻有著不同的看法。這也是1950年代至1960年代間關於大躍進的爭議的主要來源。
杜波斯(W.E.B. DuBois 1959年,著有《中國》一文)大躍進時期到訪過中國。
「浮誇風」作為「大躍進運動」的症結之一,首先在當時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浩劫就是大量農民的餓死。另一方面其影響甚遠,大躍進之後的幾十年甚至直至現在,在大陸社會主要體現在政界,為了追求政績,不少黨政領導特別是有些主要領導,仍舊使用虛報數據,如財政收入、GDP總量、國民收入,甚至計劃生育玩數字游戲。
在大躍進過程中,出現了很多虛報產量的事。其中最著名的是河北徐水縣,號稱一年收獲糧食12億斤。《人民日報》對這種行為進行了宣傳。 依照這種報告制定的國家徵收糧食額度嚴重超出實際產量。也是導致後來災荒的主要原因。
『肆』 「大躍進」時期大煉鋼鐵
1958年8月底,北戴河會議確定當年鋼產量翻一番,完成1070萬噸。隨後很快形成全民大煉鋼的局面。不切實際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嚴重削弱了農業,沖擊了輕工業和其他事業,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影響了人民生活,挫傷了群眾積極性。口述者:朱永貴,71歲,溫州人,大煉鋼鐵時,因為工作積極,曾被委任為爐長。記得大煉鋼鐵那年我才20歲,在溫州市二輕局所屬的供銷公司上班,後來被單位專門抽派去煉鋼,因為工作積極,我還被委任為爐長,所在的煉鐵爐在市區矮凳橋附近。所謂的煉鋼爐,就是用一些耐火磚砌起來,裡麵糊著焦碳粉和黃泥土。沒有什麼現代化的設備,爐建好後,加個鼓風機就算大功告成了。因為煉鐵爐體積較小,在三立方米以下,所以稱為小高爐。我們不知道如何煉鋼,也不知按什麼比例投放,就估摸著將焦炭、石灰石、雲英石再加礦石放在爐內猛燒,鼓風機使勁在下面鼓著風。礦石經高溫熔化後,由於鐵的密度大一些,鐵水就會往下流,流到下面挖的沙坑裡時,鐵水遇冷就慢慢變成了一塊硬硬的大餅狀。因為有別於正規的鋼鐵廠煉出的條狀鐵坯,所以當時人們形象地稱這些土煉鋼爐為「大餅爐」。由於當時的鐵礦含鐵量不是很高,用的又是土法,煉出來的鐵塊質量很差,裡面含有大量的雜質。於是不少人認為,再加些生鐵可能煉出來的鐵塊質量就會好些。當時吃大鍋飯,很多人家裡的鍋派不上多大用場,就有人把家裡的鍋砸了送往煉鋼爐。後來,農戶和居民家中觸目可及的鐵塊也都被動員起來統統送入了熔爐。那時每個人的積極性很高,大家心裡都空前地被「超英趕美」的這個宏偉目標刺激著,連家裡的鐵門栓都取下來了,種田用的鋤頭也被送來。鐵門就更不用說了,像秤砣、秤鉤,甚至連灶台上的鐵罐都被敲下來,鋼鐵廠一下子到處是各式各樣的鐵器。只要你想得到的鐵器幾乎都能在這里找得到。那時傳聞溫州木材貯木廠(現溫州木材集團公司)附近的泥土含有大量的鐵礦,是因為有人無意中在那裡看到翻出的泥土裡含有紅褐色的鐵銹,於是人們的神經再一次被撥動起來,一批又一批的人前往那裡取土。大家奔走相告:溫州發現鐵礦了!溫州發現鐵礦了!後來經查實,原來有一艘破輪船曾經在那裡沉沒,後來甲板長時間埋在泥土裡高度腐蝕,就使得泥土裡有了大量的鐵銹。這樣,開發溫州的「鐵礦夢」很快就破碎了。煉過鋼鐵的人都知道,小高爐前是不能離人的,時不時地要填焦碳,因為如果不保持爐內的高溫,一旦裡面冷卻下來鐵水凝固住了,那麼,整個爐就要報廢。如果爐內壁淤積的灰燼太厚,就很容易使熔出的鐵水流不下來,也會導致前功盡棄。拆爐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全部拆了再造一個爐,就會使煉鐵的進度放慢。我們日夜守候在高爐前,特別是夏天,每天汗流浹背的,身上的衣服根本就沒干過。那時大家都沒有回家,困了,在爐前眯一下眼睛打個盹;餓了,就啃點食堂送來的干糧。熊熊的爐火照得每個人的臉都異常地興奮,所有人的情緒都在「以鋼為綱」、「鋼鐵元帥升帳」的口號聲中變得異常高漲。幾個月呆在爐前不回家是常事。只要爐內能流出紅紅的鐵水,對所有的人來講,比自家生個大胖兒子還高興!這種幸福之情以報喜的方式迅速蔓延開來,如果哪個煉鋼爐使用好幾個星期都沒凝固住報廢,或者哪個爐出鐵量比較大,這個爐的負責人便馬上寫好喜報,然後大家敲鑼打鼓地到市政府報喜。不管是走在鄉間的小道上還是在城裡寬敞的馬路上,人們經常會遇到報喜的隊伍,隊伍里有年邁的老人,後面還跟著雀躍的孩子。敲鑼打鼓還不算,有的還一路放起了鞭炮。不管怎樣,所有的人都為夢想而亢奮著。隔三差五,一些小高爐的負責人被叫去開誓師大會。我也參加過這種大會,就是喊口號,如果有人在會上表態要一個月內煉100公斤鋼鐵,就馬上有人高喊,奮戰一個月,煉它幾百公斤。最後這個數字被人們越喊越大,幾乎所有人都信心十足,稱要天天「生產放衛星」。
『伍』 大躍進運動是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
「大躍進」運動是指1958年至1960年間,中國共產黨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極「左」路線的運動,是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及其以後不斷地錯誤批判1956年反冒進的基礎上發動起來的,是「左」傾冒進的產物。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提出了「大躍進」的口號。1958年5月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爭取在15年或者更短時間內,在主要工業產品的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會上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任務和指標。會後,全國各條戰線迅速掀起了「大躍進」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舉行擴大會議,制定的1958年國民經濟計劃的第二本帳的主要指標過高,提出1958年鋼產量要在1957年535萬噸的基礎上翻一番,達到1070萬噸,作為1958年實現「大躍進」的主要步驟。會議還決定在農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這造成了經濟工作中的急於求成和急躁冒進。在大躍進中,高指標、瞎指揮、虛報風、浮誇風、「共產風」盛行,各地紛紛提出工業大躍進和農業大躍進的不切實際的目標,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計劃指標。在農業上,提出「以糧為綱」,不斷宣傳「高產衛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糧食畝產量層層拔高。在工業上,為實現全年鋼產量1070萬噸的指標,全國幾千萬人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並且「以鋼為綱」,帶動了其它行業的「大躍進」。交通、郵電、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也都開展「全民大辦」,把「大躍進」運動推向了高潮。
從1958年11月開始,中共中央開始糾正「大躍進」運動中的問題。中央多次提出調整經濟指標,「壓縮空氣」,並著手解決經濟工作中的問題。到1960年冬,隨著黨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大躍進」運動也被停止。
『陸』 大躍進時大煉鋼鐵是為什麼
當時根來據中國國情,急自需大量鋼鐵來煉制工業設備,但當時鋼鐵大多是國外進口,經濟上不允許,還有就是政治狂熱引發的大型運動。
1957年11月,毛澤東曾提出要在15年左右時間在鋼鐵等主要工業品的產量方面趕上和超過英國的口號。在「 以鋼為綱,全面躍進」的口號下,鋼鐵生產指標越提越高。北戴河會議正式決定並公開宣布1958年鋼產量為1070萬噸 ,比1957年翻一番,號召全黨全民為此奮斗,開展空前規模的大煉鋼鐵運動。
(6)大躍進大煉鋼鐵什麼時候結束擴展閱讀:
影響
全民大煉鋼鐵運動造成人力、物力、財力的極大浪費,嚴重削弱了農業,沖擊了輕工業和其他事業,造成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嚴重影響了人民生活,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
1958年,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了片面追求高速度的冒進傾向,大躍進運動在全國各地逐步展開。
工業方面的大躍進以全民「大煉鋼鐵」運動為中心,在農業方面,提出了不切實際的糧食生產計劃指標,農村中開始大辦人民公社。
『柒』 大躍進中大煉鋼鐵……
1956年我國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1957年又完成了發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時期。在這種情況下,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認識不足,更由於毛澤東、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同志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後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
1957年9月,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上,毛澤東認為1956年對經濟工作中過急情況的糾正是「反冒進」。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農業發展綱要十四條(修正草案)》,這實際是農業「大躍進」的綱領。會後,全國大部分省、自治區召開黨的各級幹部會議,傳達貫徹三中全會精神,積極准備掀起工農業生產的高潮。11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提出了「大躍進」的口號。1958年5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是發動「大躍進」運動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制定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任務和指標。在這之後制定的1958年國民經濟計劃的第二本帳的主要指標過高,造成了經濟工作中的急於求成和急躁冒進。
在大躍進中,高指標、瞎指揮、虛報風、浮誇風、「共產風」盛行,各地紛紛提出工業大躍進和農業大躍進的不切實際的目標,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計劃指標。在農業上,提出「以糧為綱」,不斷宣傳「高產衛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糧食畝產量層層拔高;在工業上,錯誤地確定了全年鋼產量1070萬噸的指標,全國幾千萬人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並且「以鋼為綱」,帶動了其它行業的「大躍進」。
「大躍進」打亂了國民經濟秩序,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農業比例嚴重失調。從1958年11月開始,中共中央開始糾正「大躍進」運動中的問題。中央多次提出調整經濟指標,「壓縮空氣」,並著手解決經濟工作中的問題。到1960年冬,隨著黨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大躍進」運動也被停止。1962年1月召開的7千人參加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初步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開展了批評和自我批評。
『捌』 大躍進時期,大煉鋼鐵時煉得鐵都去哪兒了
那個時候採用的土高爐,煉出的鐵極度不合格,Fe的含量只有85%左右,比現在的海綿鐵強不到那裡去,後來基本上都回爐了。這就是不按著客觀規律辦事的後果,揠苗助長。
『玖』 開展大躍進的原因及開始和結束時間.
開展大躍進的原因有:
1、全民希望快速改變經濟狀況:盡管新中國獨立了,但當時國內經濟還是很落後。如果沒有經濟上的獨立,政治上的獨立就不能得到保障。在這樣的狀態底下,希望快,希望能夠盡快把我們的經濟文化發展提上來,這是一個普遍的民族心理。
2、特殊的時期形成的特殊思維:在大躍進未開始的前幾年,許多原來認為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結果都很快做到了。三年改變國情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在當時卻被堅定地認為是可以的。這是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一種特定的思維方式,跟平時一般情況下不是一種狀態。
3、人的認識往往是受到了自己的經驗影響,對於怎麼如何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新中國,我們缺乏這個經驗。
大躍進開始的時間: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正式通過了「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大躍進開始。
大躍進結束時間:1960年冬,隨著黨中央開始糾正農村工作中的「左」傾錯誤,「大躍進」運動也被停止。
在大躍進中,高指標、瞎指揮、虛報風、浮誇風、「共產風」盛行,各地紛紛提出工業大躍進和農業大躍進的不切實際的目標,片面追求工農業生產和建設的高速度,大幅度地提高和修改計劃指標。在農業上,提出「以糧為綱」,不斷宣傳「高產衛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糧食畝產量層層拔高。
在工業上,為實現全年鋼產量1070萬噸的指標,全國幾千萬人掀起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並且「以鋼為綱」,帶動了其它行業的「大躍進」。交通、郵電、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也都開展「全民大辦」,把「大躍進」運動推向了高潮。
「大躍進」打亂了國民經濟秩序,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嚴重失調,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受到重大損失。
資料來源:
1、是什麼讓中國人集體頭腦發熱搞「大躍進」?--文史--人民網
2、「大躍進」運動_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網
『拾』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大煉鋼鐵運動是何時結束的
那場大煉鋼鐵運動始於1958年,止於1960年初,歷時兩年多,造成了國民經濟的嚴重失調和自然資源的嚴重破壞。為此,1960年提出了調整,整頓,鞏固,提高的八字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