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只要有恆心,鐵杵磨成針」是什麼意思
是一則寓言故事:鐵杵磨成針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一根版鐵杵磨成一根針。比喻只權要有毅力,肯下功夫,一定能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❷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是誰說的什麼成語
成語解釋編輯
【成語】: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解釋】:
杵:舂米或搗版衣的棒。諺語。比喻權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語典故編輯
【出處】: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詞語辨析編輯
【舉例造句】: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經過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練地掌握了英語。
【拼音代碼】:
zygz
【近義詞】: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用法】:
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故事】: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綉花針,李白深
❸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是個什麼成語
成語有三個:鐵杵磨成針、鐵杵成針、鐵杵磨針。
1、鐵杵磨成針[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做任何難辦的事情都能成功。杵(chǔ):舂米或捶衣的棒。
出 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翻譯:在象耳山下,李白小時讀書不用功,想中途不念了。有一天,他在路上碰見一位老大娘磨鐵棒,說要把它磨成針。李白因受感動,從此發奮學習,終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鐵杵成針[ tiě chǔ chéng zhēn ]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出 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翻譯:就如同用鐵杵磨成針一樣,只要堅定的去做,一定會成功。
3、鐵杵磨針[ tiě chǔ mó zhēn ] 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出 處:明·鄭之珍《目連救母·四·劉氏齋尼》:「好似鐵杵磨針;心堅杵有成針日。」
翻譯:只要堅定了鐵杵磨成針的決心,定有成功的一天。
近義詞:
水滴石穿[ shuǐ dī shí chuān ] 也說滴水穿石。水經常滴在石頭上,能使石頭穿孔。比喻只要堅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出 處: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翻譯:一天攢一塊錢,時間久了就有豐富的積累;用繩子可以鋸斷木頭;水經常滴在石頭上,能使石頭穿孔。
反義詞:
半途而廢[ bàn tú ér fèi ] 中途停止。比喻做事不能堅持到底,有始無終。
出 處:《禮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塗(途)而廢,吾弗能已矣。」 廢:停止。
翻譯:君子遵循中庸之道行事,有的人半途而廢,但我不能中途停止。
❹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拼為zhǐ
yào
gōng
fū
shēn,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出自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
❺ 只要有恆心 鐵杵磨成針是什麼意思
是一則寓言故事:鐵杵磨成針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一根鐵杵磨成一內根針。比容喻只要有毅力,肯下功夫,一定能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❻ 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的全詩是什麼
「只要功夫深,鐵來杵磨成針」自不是詩,它是一句典故名言。
一、原文:
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二、出處: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
三、典故: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綉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書,終於成為文豪。
四、例句:
1、我們常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2、老師經常用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教育我們在學習上要取得成就,就要刻苦努力,堅持不懈。
3、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4、鐵杵磨成針,經過五年的刻苦學習,他熟練地掌握了英語。
5、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無論困難多大,他都能克服。
❼ 只要功夫深 鐵杵磨成針什麼意思
字面意思是只有努力,鐵杵也能磨成綉花針。意思是只有你肯努力,並且方向是對的,扎實地做,再難的事情也可以完成。
❽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下一句是什麼
這個沒有下一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就是一句完整的諺語。
釋義
諺語專。比喻只要屬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編輯本段出處
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❾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是什麼意思
只要功夫來深鐵杵磨成針
意思:杵:源舂米或搗衣的棒。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拼音: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作者:宋代
朝代:祝穆
出處: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世傳李白讀書象耳山中,學業未成,即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用法:作賓語、定語、分句;用於勸誡人。
例句:
1、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經過五年的刻苦努力,他熟練地掌握了英語。
2、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經過不懈的努力,她終於考上大學了。
(9)只要什麼鋼鐵磨成針擴展閱讀:
典故故事
唐朝著名詩人李白小時候從不認真讀書,經常是把書本一拋就出去玩耍。一天李白碰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覺得好奇問她做什麼,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綉花針,李白深受感動,從此就用功讀書,終於成為文豪。
❿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到底怎麼理解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意思: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麼內難的事也容能做成功。
杵:舂米或搗衣的棒;
只要 : 連詞。表示必要或充足條件。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勵志故事:小時候不愛讀書的唐朝大詩人李白,受到一位在河邊石頭上磨鐵杵做針的老婆婆的啟發,明白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
李白因此發奮讀書,終於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後被稱為「詩仙」。教育我們孩子們也要持之以恆,發奮讀書。
(10)只要什麼鋼鐵磨成針擴展閱讀:
這個故事出自南宋時祝穆編撰的一本地理類書籍《方輿勝覽》中的《眉州·磨針溪》。
作者祝穆(?~1255年),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號「樟隱老人」。
祖籍婺源(今屬江西),曾祖父祝確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朱熹的外祖父,父親祝康國去世的早,跟隨朱熹母親他的姑姑祝氏住在崇安,和弟弟一起在朱熹家塾讀書。
後來,祝穆與弟弟一起隨朱熹到建陽雲谷晦庵就讀,受黃干、蔡元定教誨。他嗜好讀書,手不釋卷,無所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