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愛讀書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演講稿
保爾是一個苦孩子,他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受壓迫受欺侮,處在飢餓和死亡線上。但是,他敢於向不公平的屈辱的社會地位挑戰,敢於起來改善自己和勞苦大眾的命運。他在朱赫等老一輩布爾什維克的教育幫助下,積極投身於捍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保爾一生的經歷實際上是向不公正的命運挑戰,向困難挑戰,向自身的殘疾和不幸挑戰的過程。可是,一個人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苦難和打擊呢?一天之中冒著槍林彈雨向敵人發起17次沖鋒,身患傷寒餓著肚子踩著冰冷刺骨的泥漿修路,從死神那裡掙扎出來,躺在病榻中受盡傷痛的折磨。雙目失明後,他回到家鄉,只求能聽見母親的聲音,然而親愛的母親卻已化作了一堆黃土,即使是這樣,直到最後,他還要把自己的經歷經過升華之後變成精神財富獻給人類:「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那麼在臨終之際,他能夠自豪地說:我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都奉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這段名言曾經喚起幾代人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去錘煉鋼鐵的意志,它是我們尋求人生價值的豐碑,是我們成長和追尋的路標。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保爾已經過時了,中國早已進入到改革的時期,與保爾相比,我們更了解比爾蓋茨,更欣賞他,甚至更崇拜他。還有人認為,保爾的意志品質固然非常值得學習。但他終究不過是顆無怨無悔的「螺絲釘」,現代社會更崇尚個人的自身價值的實現和人性的充分張揚,每個人都可能是一部神話。這或許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青年的某些價值傾向。誠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大背景下,努力讓自己過上富足的日子,是無可厚非的。但是,人們對自身的人生理想還有沒有追求的必要呢?保爾精神還應該不應該弘揚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保爾精神不僅沒有過時,而且有著更強的現實性。一個人生目標不明確的人,如何能正確的對待生活中的挫折與失敗?一個沒有信念的人,往往是一個迷惘無為的人;一個沒有信念的民族,是一個危險的民族。個人的奮斗唯有和黨的偉大事業緊密聯系在一起,人生才會顯其輝煌,才會更有意義。我想,這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深刻內涵之所在吧。因此,「保爾」不會過時,他不只是一個人的名字,他是實現人生價值的豐碑。
重讀此書,獲益非淺!
2.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適合演講稿
這本書一直有著神奇的魔力。它是一部令人看後思緒萬千,一種感動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的作品。自它問世以來,已經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們從它這里得到了人生的啟迪,我同樣被它感人的力量所打動。
這部作品重點記述了主人公保爾·柯察金曲折坎坷的生活經歷。童年時的艱辛與苦難,使保爾有了一種剛毅果斷、堅定不移的個性,也給他以後的生活打下了一個牢固的基礎。殘酷的階級斗爭使保爾失去了上學的機會,從此,他那稚嫩的肩膀上挑起了重擔。面對重重困難保爾絲毫沒有退縮,反而激勵了他要做一個有用之才的勇氣。他在朱赫來的熏陶之下,跟隨部隊上了前線,他沖鋒殺敵,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但絲毫沒有抱怨。保爾不怕困難、永不懈氣的精神是多麼可貴呀!它似乎變成了一根細小的針,穿透了我的心,使我的心緊縮了,它在面對困難時候的堅強意志讓我敬佩不已。
保爾的精神是多麼值得我們借鑒啊!但故事卻還未終止。保爾一心都向著國家,向著共產黨,他時時刻刻都以共產黨員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每次都是槍不離手,手不離槍。很多次,死神的黑色翅膀都已經碰到了他,但他又憑借著堅強的毅力挺了過來。有人曾經問過他,為什麼在疼痛的時候不呻吟,他回答說,因為《牛虻》。是啊,他從英雄人物的故事中獲得了力量,他的故事又讓我們獲得了新的力量!
但命運卻老捉弄人,年紀輕輕的,他已身負重傷、右眼失明,而且又被診斷為殘疾。但這顆赤熱的心卻沒有因此而減退他的光芒,仍以頑強的毅力與無情的命運進行抗爭……讀到這里,我不禁潸然淚下。
掩卷而思,我的心中熱血澎湃,淚水也不停地潤濕眼眶。保爾的精神已深深地感動了我,我也終於知道了什麼叫做自強不息。在命運的坎坷面前,有時,面對困難我們想到的往往是退縮,是畏怯,而真正的自強不息應該是無時無刻不在努力,克服自己現在身上的缺點,頑強地與命運抗爭,去與它挑戰,就像保爾一樣雖然身體已經殘廢,但他的生命卻還是那樣生機盎然。
努力吧,朋友們!用這種精神來武裝自己,頑強地與各種困難進行抗爭吧!
3.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演講稿
像保爾一樣活著
人的一生應當像保爾那樣去度過。
----題記
其實每個人都是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當我們埋怨自己的不幸時,應該清楚的認識到:其實我們比許多人都幸運,我們可以做得更好,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頹廢!
當我們的所有不幸跟保爾比起來的時候,一切又都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年輕的保爾早年因參加革命多次負傷,最後在雙目失明且雙腿癱瘓只有右手還能活動時,他並沒有放棄生命,因為他明白:只要還活著,他就一樣可以戰斗,他就可以為祖國和人民奉獻著自己的生命。他成功了,他在革命艱難困苦中戰勝了敵人,他在灰暗絕望的日子裡戰勝了自己,真正長成為一塊「鋼鐵」。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經說過:生命可以燃燒也可以腐朽,我要將我的生命燃燒至灰燼。我想保爾是真正的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了他的祖國和人民,也實現了自己的生命的價值。出生於動盪社會的最底層,十二歲就輟學的他飽嘗資本主義制度剝削壓迫的痛苦,然而底下的社會地位和苦難的生活練就了保爾一副不屈不饒的性格。不管當時多麼黑暗和殘酷,他並沒有迷失自己、也沒有迷失自己的信仰,當祖國和人民需要他的時候,他毅然選擇了選擇了無私的奉獻、毅然選擇無限的忠誠。因為他深知:祖國和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在不斷的犧牲和堅強的意志下,他逐步成長為一個剛毅、堅強、無私的革命鬥士。然而,命運的不公並沒有停止對他的折磨,雙目失明、雙腳癱瘓…….所有的一切仍在考驗著那位鋼鐵鬥士。最後他成功了,他戰勝了自己,他證明了自己生命的價值。他以奇跡般的生命活力和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譜寫了一篇華麗的詩篇,也真正兌現了自己的人生承諾~「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回憶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愧;在臨死的時候,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奉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斗爭。』」這是他在家鄉養病期間到烈士墓前憑弔死去的戰友時說的話,他真正做到了,他成功了,他無愧為一位鋼鐵鬥士!
我們出生於和平年代,我們在祖國的護壁下成長為「天之驕子」,我們是幸運的。也許是我們的生活太過於安逸和舒服,也許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早已墜落嫣然成為一種趨勢,總是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們有權利去隨意揮霍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其實我們一無所有。當某天早晨醒來你是否會問自己:「我曾經的夢想是什麼?」「我為什麼而來到這里?」「我活著是為了什麼?」…….也許我們真的是太久沒這樣問問自己了。在這燈紅酒綠、到處充滿誘惑的迷醉的大學生活中,許多同學正在慢慢迷失者自己、扼殺著自己。不是我們這個社會不需要理想,不是我們這個社會不需要我們了,而是我們忘記了自己的使命和責任,忘記了自己到底為啥而活著。
人應該怎樣活著才有意義呢?那就是,像保爾一樣活著,像他那樣去度過。像保爾一樣的活這,是對自我生命價值的肯定;像保爾一樣的活著,是對生活不屈的挑戰;像保爾一樣的活著,對理想信念的無比堅定和追求;像保爾一樣的活著,是自我的偉大犧牲和奉獻;像保爾一樣的活著,是對祖國和人民無限忠誠和無私。像保爾一樣的活著,那才能真正體現我們的生命價值,那才是我們「天之驕子」真正應當追求的人生。
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千錘百煉而鑄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成為堅硬的,什麼都不懼怕。當我深深被保爾的故事感到和被他那堅定的意志所折服時,我想他也為我點亮了心中的燈塔,照亮了我的人生,我將為之我的夢想一直努力、堅定的走下去!
4. 1000字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演講稿 哪有
保爾是一個苦孩子,他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受壓迫受欺侮,處在飢餓和死亡線上。但是,他敢於向不公平的屈辱的社會地位挑戰,敢於起來改善自己和勞苦大眾的命運。他在朱赫等老一輩布爾什維克的教育幫助下,積極投身於捍衛蘇維埃政權的斗爭。保爾一生的經歷實際上是向不公正的命運挑戰,向困難挑戰,向自身的殘疾和不幸挑戰的過程。可是,一個人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苦難和打擊呢?一天之中冒著槍林彈雨向敵人發起17次沖鋒,身患傷寒餓著肚子踩著冰冷刺骨的泥漿修路,從死神那裡掙扎出來,躺在病榻中受盡傷痛的折磨。雙目失明後,他回到家鄉,只求能聽見母親的聲音,然而親愛的母親卻已化作了一堆黃土,即使是這樣,直到最後,他還要把自己的經歷經過升華之後變成精神財富獻給人類:「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於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那麼在臨終之際,他能夠自豪地說:我的整個生命和精力都奉獻給了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這段名言曾經喚起幾代人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去錘煉鋼鐵的意志,它是我們尋求人生價值的豐碑,是我們成長和追尋的路標。
也許有人會說,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保爾已經過時了,中國早已進入到改革的時期,與保爾相比,我們更了解比爾
5.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演講稿八百字
有時候,我好像又聽到蘇東坡發出「人生如夢」的悲嘆。
這一切,都在我眼前形成巨大的問號,人為什麼而活著,為什麼?
讀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看到保爾·柯察金以及當時大批的革命青年在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下,在革命斗爭的熔爐中百煉成鋼的故事,我對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其中有這么一名話:「人在痛苦中,只有一樣能挽救他,那就是感覺到人民需要他,知道他的生存並非無益。」是的,一個人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和追求,有了高尚的生活目的。才不會被生活中的困難、不幸所壓倒,才會在斗爭中堅強起來,成熟起來,理解人生,熱愛人生。談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們一定會想到那熊熊的高溫煉爐。的確,我們每個人如同生鐵,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難好比是煉爐。鐵成鋼,只有靠一種途徑——煉!
保爾的一生是十分曲折的。他決不是一個天生的英雄,而是通過自身斗爭,在戰斗、勞動、工作的種種困難中磨練,從而由一個出生貧寒,而且身患重疾的少年成為了一名具有崇高的理想、堅強的意志和剛強的性格的共產主義戰士。保爾不僅在革命時受到了數不盡的迫害和排斥,當他因傷退伍,雙目失明,身體癱瘓,面臨著死亡的威脅時,仍然是那樣的頑強不屈,把筆作為武器,開始新的生活。
朋友們,當你面對漫長的人生之路,面對五光十色的世界,你在想什麼?你准備怎樣合適?是否和我一樣也曾經感到過困惑呢?而保爾的故事無疑是一支催化劑,為我們前進的步伐注入新的動力。書,給了我們啟示,帶我們思索,然而思索之後更重要的是去實踐那遙遙的期待,悠悠的路程。讓生命在求索中袒露腳踏實地的淳樸,讓青春在搏擊中展示獨特風采,讓人生在奉獻中綿延成為美麗的詩行!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成為了人們愛不釋手的讀物。裡面的名言: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臨終之際,他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世界最壯麗的事業——為解放全人類而斗爭。」雖然現實生活中未必再要求我們像保爾當年那樣一天發起十七次沖鋒去攻佔一個城堡,但是在我們日常學習生活中,保爾的那種為人類進步和解放而無私奉獻的精神;那種把崇高理具體行動結合起來,腳踏實地,埋頭苦乾的精神;那種不畏任何艱難險阻,百折不撓,勇於進取的精神;那種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仍是我們在學習中應該有的精神與行動。
6.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9章500字演講稿
第九章保爾恢復了知覺,但他的右眼失明了,所以不能再上前線。保爾專出院後和冬妮婭住到了布屬郎斯其的家裡。他邀請冬妮亞參加城裡共青團的會議,在會上,保爾因為冬妮婭的打扮和輕蔑挑釁的眼光和她爭吵起來,兩個人最終分手了。後來保爾參加了肅反工作。這個工作緊張而繁重,影響了保爾的健康,於是他到鐵路工廠去擔任共青團書記。保爾因為一次演說與另四名同志一起被開除出省委會。後來又回到黨的隊伍,並在大會上發言,還與伊萬重歸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