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鐵貿易 > 1949年全國鋼鐵產量多少

1949年全國鋼鐵產量多少

發布時間:2022-05-26 12:29:46

⑴ 中國歷年鋼鐵產量

⑵ 鋼鐵行業成熟度(處於新生、成長、成熟、衰退中的哪個階段)、行業周期、行業替代產品、行業依賴性。

鋼鐵行業屬於抄傳統第二產業襲,處於成熟期。目前,還沒有找到可以替代鋼材的材料,所以,沒有行業周期的規律。鋼鐵、石油、糧食、電力是國民經濟的四大依賴產品,是國家強盛的標志,特種鋼材還是國家武器裝備的基礎,也是國家安全的保證條件之一。當年日本人和德國人就是依靠這一點的強盛產生了佔領世界的野心。

⑶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狀況國情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由於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長期的戰爭社會經濟十分落後而且破壞嚴重。因此,從1949年到1952年,新中國的中心任務就是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迅速恢復國民經濟。

一、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狀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初期,與歷史最高年份相比,工業總產值減少50%,其中重工業減少70%,輕工業減少30%,煤炭產量減少48%,鋼鐵產量減少80%以上。糧食產量減少近1/4,棉花產量減少48%。鐵路只有近萬公里線路通車,3200多座橋梁遭到嚴重破壞。

由於前期國民黨政府濫發貨幣,通貨惡性膨脹,市場物價猛漲。1949年城市中失業人數約有400萬人,農村災民約4000萬人,人民生活極端困難。

二、新中國成立之初採取的措施

1、平抑物價

當人們還沉浸在開國大典的歡樂中時,只隔了半個月,從10月15日開始,華北由糧食帶頭,上海由紗布帶頭,物價開始大幅上漲。紗布、糧食的價格在一個月內都上漲兩倍以上,有的商品上漲到五六倍。

抗戰後期以來,物價是民眾特別敏感的問題,人心開始浮動。這是關系人民政權能不能站住腳跟的大問題。政務院在陳雲同志統一調度下,採取有效舉措把物價基本平抑下來。

2、救濟失業

在城市,救濟失業者成為民眾極為關心的問題。舊中國留下了十分龐大的失業大軍。新中國成立初期,在經濟改組過程中一部分不適應社會需要的工廠倒閉,更增加了失業人數。上海1.3萬多家私營工廠中,開工戶數只佔1/4,失業者的生活極為困難。

政務會議兩次討論這個問題。毛澤東同志提出,在建立起人民政權、根本解決土地問題以後,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動員一切力量恢復和發展生產事業」,這是一切工作的重點所在。到1950年9月底,全國失業工人和失業知識分子得到救濟的已達半數以上。

3、處理自然災害問題

新中國成立後自然災害十分嚴重,當時絕大多數是水災。1949年,全國被淹地區12156萬畝,受災民眾4000萬人。第二年,皖北連續7天大雨後淮河又大決口,津浦鐵路兩側一片汪洋,被淹耕地3100萬畝,受災民眾995萬人,許多人擠在一塊塊高地甚至爬到樹上求生。

毛澤東同志在看到受災民眾爬到樹上被毒蛇咬死的報告後,流下眼淚,並且寫下「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題詞。周恩來同志在政務會議上說:「水災是非治不可的,如果土地不澇就旱,那就是土改了也沒有用。」這在當時是牽動全局的大動作。治理淮河工作全面展開後,很快就取得成效。

4、恢復交通運輸業

在1949年和1950年初,首先把重點放在鐵路的修復上。在全體鐵路員工的努力下,1949年一年內就修復了8300多公里鐵路和2715座橋梁,到1950年,修復的鐵路達14000多公里,原有鐵路基本暢通,公路、水運和航空也得到了恢復,對整個經濟的迅速恢復起了重要作用。

5、保障農業生產

人民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最主要的是實行土地改革和發展農業生產互助合作。1950年6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到1952年8月,全國除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消滅了幾千年來的封建剝削制度,解放了農業生產力。在這個基礎上,又引導農民在自願互利的基礎上組織起來,走互助合作道路。

(3)1949年全國鋼鐵產量多少擴展閱讀

新中國成立之初的成就

一、1950年《土地改革法》頒布,在廣大新解放區全面實行土地制度改革,徹底消滅已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使全國3億無地少地的農民無償獲得約7億畝土地和大量的生產資料、生活資料。

二、改變了不良社會風俗。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法律就是婚姻法,規定「一夫一妻」「男女權利平等」,廢除包辦強迫婚姻,禁止納妾、童養媳、干涉寡婦婚姻自由等陋習。黨和政府還以極大力量盪滌舊社會遺留的污泥濁水:廢除娼妓制度;禁止吸食鴉片;消除地痞流氓和黑社會幫會等等。

三、經過全國人民的努力,在短短三年時間內,就完成了恢復國民經濟的任務。到1952年底,工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77.5%。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145%,農業總產值增長48.5%,主要產品產量大大超過了建國前的最高年產量。

四、社會經濟結構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帝國主義在華特權被取消,官僚資本被沒收,封建土地所有制被消滅。

到1952年底,各種經濟成份在國民收入生產中的比重是:社會主義國營經濟佔19.1%,集體所有制經濟佔1.5%,公私合營經濟佔0.7%,資本主義經濟佔6.9%,個體經濟(主要是小農經濟)佔71.8%,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已經確立。

⑷ 我國在1949年主要在哪三個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中國才有了第一傢具有近代特點的工業企業,但由於制度衰敗和帝國主義侵略,工業始終沒發展起來。l875年辦的第一家使用鑽探機開採的煤礦年產量只有5萬噸;1889年辦的第一家使用機器開採的漠河金礦,年產只有0.3噸。毛澤東曾說:「我們能造什麼?桌子,茶碗茶壺,還能種糧食磨面,但我們連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然而,僅僅60年後,我國已建起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生產能力千百倍地增長。製造業規模居世界第三,信息電子產業世界第二,主要工業消費品產業規模世界第一。中國顯現出千年未有的富足,舉世震驚!

我國的綜合國力迅速壯大——
共和國成立之初,我國交通運輸基礎薄弱,所有鐵路、公路、航空里程加在一起不到10萬公里,每年客運量只有1.4億人次。到了2008年,我國僅陸地通車里程就近373萬公里,99.2%的鄉鎮通了公路,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6萬公里,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年客運量高達268億人次;全國貨物運輸總量達到249億噸,比1949年的1.6億噸增長156倍。
舊中國的能源工業水平極低,多為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所壟斷。新中國成立後,逐步形成以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石油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應格局,自給率達90%以上,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產國。
1950年我國鋼鐵產量只有61萬噸,而同期美國的產量是8700萬噸,英國是1655萬噸。為了「超英趕美」,我們曾舉國「大煉鋼鐵」。自1996年起,我國鋼產量就連續13年排名世界第一。2008年寶鋼歷經10年,研發出第一卷「取向硅鋼」,登頂鋼鐵製造技術的「珠穆朗瑪」。
1949年,我國路面行駛的130多種不同品牌的汽車,無一是中國製造。從1956年第一輛「解放牌」下線,全年61輛的產量,到2008年年產934.5萬輛超過美國,全球第二,不過短短50餘年……
。」
科學發展,推動經濟建設和綜合國力不斷躍升。
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國逐步建立起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顯示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但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以階級斗爭為綱,造成社會動盪、經濟停滯。1978年,我國開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開放征程,國民經濟從此「滾雪球」般發展起來:從1949到1986年的27年間,中國經濟總量才突破1萬億元人民幣;從1萬億元到2001年的10萬億元,用時15年;到2006年達到20萬億元,用時5年;到2008年的30萬億元,僅用2年。經濟規模1978年佔全球的1.8%,2008年佔到6%。我國用短短30年時間,走過了西方國家200多年的歷程,並逐步走上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擴大開放,成功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轉折。

改革開放前,由於西方國家的封鎖,我國基本上處在半封閉狀態,對外貿易規模很小。1978年,進出口總額只有206億美元,2008年達到2.56萬億美元,僅次於美國、德國,躍居世界第三。外匯儲備2萬多億,躍居世界第一。現在,我國一天的進出口貿易額就相當於1950年全年的4.6倍。我國出口產品結構也發生了質變,從出口原材料、基本消費品到高技術產品,如今,機電類產品已佔出口產品比例的90%以上。我國正迅速實現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轉變,聯想、海爾、華為等一批民族品牌已成為世界級品牌。

⑸ 中國的鋼鐵工業的分布

1、舊鋼鐵工業中心主要分布在老工業區,例如遼寧的安鋼,原因是原料和燃料都比較方便運輸,主要是國為靠近能源和原料產地,減少運輸費用。
2、新的鋼鐵中心在沿海地區,例如上海的寶鋼原因是:1)水運便宜;2)方便從國外輸入優質鐵礦石和燃料,生產出更優質的鐵,支援建設,提高鋼鐵品位。3)沿海地區水資料豐富。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鋼鐵工業。中國發展鋼鐵工業的自然資源比較豐富,80年代初已探明的鐵礦石儲量達400多億噸,煤炭儲量6000多億噸。鋼鐵冶煉所需的其他各種金屬元素也很豐富,其中鎢、鉬、釩、鈦、鎳、鉭、鈮、稀土等資源尤甚。這種資源上的優勢在過去並未得到充分的發揮。據從1896年到1948年的半個多世紀的統計,全中國累計的鋼產量只有760萬噸(包括機械廠的鋼產量在內)。其中達到最高年產量的1943年,也只有92.3萬噸,而且絕大部分產量還分布在日本侵佔的東北地區。
發展概況由於受到戰爭的影響,1949年全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居世界第26位。但只經過短短三年的恢復時期,1952年鋼產量就達到135萬噸,超過歷史最高水平。在自力更生為主的方針指引下,中國的鋼鐵工業從1953年起開始了大規模的基本建設。50年代首先集中力量改建、擴建了鞍山鋼鐵公司,並著手新建了齊齊哈爾特殊鋼廠、武漢鋼鐵公司、包頭鋼鐵公司;1958年起又建設了一大批地方中、小型鋼鐵企業,以及成都無縫鋼管廠、酒泉鋼鐵公司等。60年代著重建設了四川的攀枝花鋼鐵公司、長城鋼廠,以及青海的西寧鋼廠、陝西的陝西鋼廠等內地企業,並新建了馬鞍山鋼鐵公司的車輪輪箍廠,改建了太原鋼鐵公司。70年代建成了武漢鋼鐵公司的1700毫米帶鋼熱連軋機組、帶鋼冷連軋機組和冷軋硅鋼片廠等工程,還建設了本溪鋼鐵公司1700毫米帶鋼熱連軋機組和舞陽的厚鋼板廠。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興建具有最新裝備的上海寶山鋼鐵總廠,第一期工程規模為年產鋼300萬噸,預定一號高爐於1985年內竣工投產。30餘年來,上海、北京、天津、唐山、馬鞍山、酒泉、重慶、湘潭、撫順、大連、大冶、水城等重點鋼鐵基地和鋼鐵企業,也都有了相當大的發展。
1950~1983年國家給鋼鐵工業的基本建設投資約佔全國總投資的8%弱。經過30多年生產和建設的發展,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形成了一個具有年產鋼4000多萬噸綜合生產能力的比較完整的體系,鋼產量躍居世界第四位。1949年,全國沒收官僚資本的鐵礦山和鋼鐵生產企業只有約30家;1983年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的鋼鐵廠礦已發展到1200家左右。其中:年產鋼 100萬噸以上的大型企業有13個,它們的鋼產量約佔全國的鋼產量的65%;重點特殊鋼廠有大冶、齊齊哈爾、大連、撫順、重慶、上鋼五廠等十餘個;絕大多數省、自治區都還有本地區的骨幹鋼鐵廠,其中浙江的杭州鋼鐵廠,江西的江西鋼廠,湖南的漣源鋼鐵廠,河南的安陽鋼鐵廠,河北的邯鄲鋼鐵總廠,雲南的昆明鋼鐵公司,江蘇的南京鋼鐵廠,山東的青島鋼廠等8個廠鋼的年產量各在 20~25萬噸之間,遠在西北邊陲的新疆八一鋼鐵總廠也年產鋼、生鐵和鋼材各十多萬噸。

⑹ 中國1949年鋼的產量居世界第幾

1949年我國產鋼量僅為15.8萬噸,占當年世界產鋼量的0.1%。1949年的中國鋼產量在世界上的位次是第二十六位。

⑺ 中國歷年鋼鐵產量

據從1896年到年的半個多世紀的統計,全中國累計的鋼產量只有760萬噸(包括機械廠的鋼產量在內)。其中達到最高年產量的1943年,也只有92.3萬噸,而且絕大部分產量還分布在日本侵佔的東北地區。發展概況由於受到戰爭的影響,1949年全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居世界第26位。

1952年全國鋼產量為135萬噸,1983年達到4002萬噸,增長了28.6倍,平均每年的遞增速度為11.6%。1949~1983年,中國累計產鋼5.47億噸,生鐵5.75億噸,鋼材3.87億噸。

產地分布 鋼鐵工業的地區分布發生了可喜變化。舊中國的鋼鐵工業由於被日本帝國主義壟斷,主要集中在東北一隅,如1943年東北的鋼產量就佔全國鋼產量的94.5%,分布極不合理。到1952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區(未計台灣省)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高達85.8%。

東北地區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達70%。但經過30多年建設,布局已經發生了可喜的變化。1983年,沿海各省、市、自治區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已降到57.3%,東北地區鋼產量佔全國的比重也降到了25.5%。


(7)1949年全國鋼鐵產量多少擴展閱讀:

鐵礦石是鋼鐵工業的主要原料。70年代後期,全世界鐵礦石總儲量約為3500億噸,其中富礦儲量約為1500億噸(以上均不包括中國的儲量)。蘇聯鐵礦石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近三分之一,居世界首位,以下依次是巴西、玻利維亞、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這五國鐵礦石儲量之和佔世界總儲量的90%左右。蘇聯70年代各年的鐵礦石產量為1.95~2.46億噸,占同期世界年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強,是最大的鐵礦石生產國。

澳大利亞、巴西、美國、中國、加拿大的鐵礦石產量依次占第二至第六位。鐵礦石資源豐富是發展鋼鐵工業的重要條件。全世界平均的礦鐵比總的趨勢是下降的,20世紀50年代末高於2.00,60年代末降為1.80左右,70年代末又降至1.70左右。

⑻ 新中國成立以後鋼鐵工業發展情況

總體上,中國鋼鐵工業可以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49~1978年)為「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第二階段(1978~2000年)為穩步快速發展階段,第三階段(2001年至今)為加速發展階段。

1、「以鋼為綱」的發展階段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我國鋼鐵工業的基礎十分薄弱,全國幾乎沒有一家完整的鋼鐵聯合企業。新中國成立後,鋼鐵工業開始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在蘇聯援助下建設了鞍鋼、武鋼、包鋼等鋼鐵廠,鋼鐵工業逐步建設發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隨著「三線建設」的鋪開,在西南、西北建設了攀鋼、酒鋼、成都無縫管廠等一批新的鋼鐵企業,初步形成了新中國的鋼鐵工業布局。

考慮到鋼鐵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國家確立了「以鋼為綱」的工業發展指導方針,提出了「大躍進」、「全民大煉鋼鐵」、「超英趕美」等口號。因此,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就走上了一條以追求產值、產量增長速度為目標的粗放型的發展道路。

經過全國上下的努力,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的產量和產值都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1978年,鋼鐵產量為3178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據統計,1952~1978年期間,鋼鐵工業產量平均每年遞增12.9%,產值每年遞增11.8%,實現利稅每年遞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鋼為綱」的發展指導方針下,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鋼鐵工業部門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協調發展的問題。由於對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固定資產投資過大,就產生了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在資金有限的前提下,過分的投入會制約其他工業部門的發展;

另一方面由於鋼鐵工業部門的利稅貢獻,同其他產業部門相比而言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高投入、低產出」的特點,所以較高比例的投入就會影響進一步發展所需要的資金積累。由於鋼鐵工業是一個資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業,這一階段鋼鐵工業的發展也佔用了大量的能源。

據統計,1978年,鋼鐵工業投資佔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的7.36%,能源消耗占整個國民經濟消耗能源總量的12.97%。另外,企業管理水平低、職工積極性不高也是當時中國鋼鐵工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實際上,在1970~1975年期間,中國鋼鐵工業已經形成了3000萬噸的生產能力,但是生產能力並不能夠得到充分實現。1974~1976年,曾經連續三年計劃生產2600萬噸鋼的目標都沒有實現,人們稱之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穩步快速發展的中國鋼鐵工業

在這一階段,中國鋼鐵工業發展遇到了兩次重要機遇。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為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資源創造了條件。1992年,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方向,極大地激發了企業的活力。中國鋼鐵工業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加快了鋼鐵工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在這一階段,除了建設上海寶鋼、天津無縫鋼管廠等具備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化大型鋼鐵企業外,又對一些老的大型鋼鐵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和升級,例如鞍鋼、武鋼、首鋼、包鋼等企業。1981年,我國與澳大利亞科伯斯公司通過簽訂補償貿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實現了改革開放以後利用外方資金和技術對鞍鋼焦化總廠瀝青焦車間進行改造。

1987年,國家計委批准了鞍鋼、武鋼、梅山(1998年後被並入寶鋼集團)、本鋼、萊鋼5個企業利用外資的項目建議書。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和吸收,中國鋼鐵企業工藝裝備的現代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

另外,一些非國有企業也進入到鋼鐵行業,例如,沙鋼、海鑫等,並且發展迅速。同時,1992年之前,中國鋼鐵企業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從放權讓利到承包經營責任制,希望通過企業改革釋放強大的內在發展動力,實現了鋼產量5000萬噸和億噸兩次突破。198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超過了5000萬噸,達到5221萬噸。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現代企業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為鋼鐵工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內在動力。1994年以來,鋼鐵行業的舞鋼、本鋼、太鋼、重鋼、天津鋼管廠、「大冶」、「八一」等12家企業,列入國家百家現代企業制度試點;邯鋼、撫順鋼鐵公司、天津鋼鐵、酒泉鋼鐵等57家企業,列入地方改革試點。

到1998年,試點工作基本完成,試點鋼鐵企業均按照《公司法》實施了改組,初步明確了國家資產投資主體,理順了出資關系,建立了企業法人財產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1996年中國鋼產量(粗鋼)首次超過1億噸,達到10124萬噸,佔世界鋼產量的13.5%,超過日本和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產鋼大國。2000年,中國鋼產量為12850萬噸。

3、加速發展時期

「十五」期間,中國鋼鐵工業更是實現了持續高速發展。粗鋼產量從2000年的1.3億噸,到2003年中國粗鋼產量超過2億噸,到2005年,粗鋼產量達到3.6億噸,成為全球第一個粗鋼產量突破3億噸的國家,再到2006年粗鋼產量達到4.2億噸,連續實現了鋼產量2億噸、3億噸和4億噸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間,鋼產量年均增長率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這四年年增長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鋼產量同上年相比增長率更是創紀錄的高達30.42%,同時,中國鋼鐵工業在整個工業中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國規模以上鋼鐵企業實現銷售收入2573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2位,僅低於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利潤總額1367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3位,僅低於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8)1949年全國鋼鐵產量多少擴展閱讀:

「十二五」鋼鐵工業主要成就:

1、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十二五」時期,我國粗鋼產量由3.5億噸增加到6.3億噸,年均增長12.2%。鋼材國內市場佔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鋼鐵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萬億元,佔全國工業總產值的10%;資產總計6.2萬億元,佔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總值的10.4%,為建築、機械、汽車、家電、造船等行業以及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種質量明顯改善

「十二五」時期,我國鋼鐵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鋼材品種齊全,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大部分品種自給率達到100%。

關鍵鋼材品種開發取得長足進步,高強建築用鋼板、抗震建築用高強螺紋鋼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線鋼、大型水電站用鋼、高磁感取向硅鋼、高速鐵路用鋼軌等高性能鋼鐵材料有力支撐了相關領域的發展;

保障了北京奧運會場館、 上海世博會場館、 災後重建、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以及西氣東輸、三峽工程、京滬高鐵等國家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3、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時期,重點統計鋼鐵企業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噸及以上煉鋼轉爐生產能力所佔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業已配備鐵水預處理、鋼水二次精煉設施,精煉比達到70%。

軋鋼系統基本實現全連軋,長期短缺的熱連軋、冷連軋寬頻鋼軋機分別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寶鋼、鞍鋼、武鋼、首鋼京唐、馬鋼、太鋼、沙鋼、興澄特鋼、東特大連基地等大型鋼鐵企業技術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4、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十二五」期間,共淘汰落後煉鐵產能12272萬噸、煉鋼產能7224萬噸,高爐爐頂壓差發電、煤氣回收利用及蓄熱式燃燒等節能減排技術得到廣泛應用,部分大型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進了鋼鐵工業節能減排。

2010年,重點統計鋼鐵企業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全面改善,噸鋼綜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標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與2005年相比分別下降12.8%、52.3%和42.4%。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⑼ 1949中國鋼產量世界排名是多少

據相關資料說:我國的鋼產量在1949年是十五萬八千噸
1959年4月14日《人民日報》上的材料顯示:我國1952年鋼產量135萬噸,發電量72.6億度,煤炭6,649萬噸,原油43.6萬噸,棉布38.3億公尺。1957年鋼產量535萬噸,發電量193億度,煤炭13,000萬噸,原油146萬噸,棉布50.5億公尺。1957年比1952年鋼增長296%,發電量增長166%,煤炭增長96%,原油增長235%,棉布增長32%。
而有材料顯示說:
1860-1913年,美國生鐵產量由84萬噸增至3 140萬噸,鋼產量由1.2萬噸增至3180萬噸,成為世界上鋼鐵產量最大的國家。
通過查閱材料,我只能說當時這個數字是不怎麼准確的,我想你應該知道之後有大躍進什麼的,大家都虛報數字,為的是趕英超美,所以排名只能推測一下,材料供你參考;不過我強調一點喔,這個問題恐怕專家們也難以解決喔,畢竟資料很零散喔。
希望可以幫到你

⑽ 高分求1949年以來我國各項主要經濟指標

1949年我國鋼的年產量為15.8萬噸,鐵的年產量為25萬噸,鋼產量居世界第26位,佔世界鋼產量的0.1%。 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網站查詢:
http://www.stats.gov.cn/index.htm

閱讀全文

與1949年全國鋼鐵產量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模具導桿多少錢 瀏覽:295
21910無縫鋼管內徑多少 瀏覽:944
廣聯達鋼筋總量相差多少合適 瀏覽:250
px5相當於什麼模具鋼材 瀏覽:791
圓形鋼管60怎麼成型的 瀏覽:61
鋼筋套頭的作用是什麼意思 瀏覽:553
卡西歐鋼鐵俠一代多少錢 瀏覽:225
不銹鋼鋼焊管屈服強度 瀏覽:163
東莞合金在哪裡洗貨 瀏覽:830
柔美不銹鋼304洗菜盆哪裡產的 瀏覽:459
做水箱用多少鋼板 瀏覽:691
不銹鋼的窗戶的護欄承重多少 瀏覽:775
建築面積一平方多少鋼材 瀏覽:898
良木道無縫焊接怎麼做的 瀏覽:278
手錶不銹鋼跟鋁合金哪個好 瀏覽:652
身側管用的焊接鋼管怎麼套定額 瀏覽:114
打鋤頭用什麼鋼材好 瀏覽:165
黑鋼和不銹鋼表帶哪個好 瀏覽:446
鍍鋅方管的密度 瀏覽:368
全熔透帶角焊縫什麼意思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