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文獻檢索鋼筋混凝土國內外已有哪些相關研究(包括研究水平及現狀
[1]陳強. 鋼筋混凝土粘結性能和梁裂縫的數值模擬[D].浙江大學,2011.
[2]陳紅梅. 鋼筋混凝土橋梁病害分析及其維修加固[D].大連理工大學,2011.
[3]於秋波. HRB500級鋼筋部分預應力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研究[D].鄭州大學,2008.
[4]宋立元. 海洋鋼筋混凝土結構氯離子腐蝕耐久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
[5]師燕超. 爆炸荷載作用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動態響應行為與損傷破壞機理[D].天津大學,2009.
[6]何慶鋒.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倒塌性能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10.
[7]易偉建,何慶鋒,肖岩.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倒塌性能的試驗研究[J]. 建築結構學報,2007,05:104-109+117.
[8]馬千里.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於能量抗震設計方法研究[D].清華大學,2009.
[9]楊偉. 鋼筋混凝土結構損傷性能設計及整體抗震能力分析[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
[10]蔡斌. 鋼筋混凝土結構可靠性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
[11]朱紅兵. 公路鋼筋混凝土簡支梁橋疲勞試驗與剩餘壽命預測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1.
[12]徐偉棟. 配置高強鋼筋的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同濟大學,2007.
[13]陳磊. 基於ANSYS的鋼筋混凝土結構試驗有限元分析[D].西安理工大學,2004.
[14]張素芬.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連續倒塌分析[D].湖南大學,2008.
[15]張普,朱虹,孟少平,吳剛,吳智深. FRP片材增強鋼筋混凝土梁剛度與變形計算[J]. 建築結構學報,2011,04:87-94.
[16]王東升,司炳君,孫治國,李曉莉,艾慶華. 地震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橋墩塑性鉸區抗剪強度試驗[J]. 中國公路學報,2011,02:34-41.
[17]何慶鋒,易偉建. 考慮懸索作用鋼筋混凝土樑柱子結構抗倒塌性能試驗研究[J]. 土木工程學報,2011,04:52-59.
[18]周穎,呂西林. 智利地震鋼筋混凝土高層建築震害對我國高層結構設計的啟示[J]. 建築結構學報,2011,05:17-23.
[19]孫治國,王東升,郭迅,李曉莉. 鋼筋混凝土墩柱等效塑性鉸長度研究[J]. 中國公路學報,2011,05:56-64.
[20]張元鵬. 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連續倒塌性能評估[D].湖南大學,2009.
❷ 實際施工中鋼筋下料的技巧和方法
實際施工中鋼筋下料的技巧:用粗鋼管或槽鋼加粗鋼筋或角鋼焊制一個支架,高約30多公分,放在切斷機下面,卡住切斷機的腳輪,把切斷機墊高,使人幹活時不貓腰,以減少疲勞強度,另做四至五個鐵板凳,體積60多公分見方,凳子面用鐵板,四條腿用鋼筋焊成,可隨便搬動,沿切斷機兩側擺放,把要切斷的料放在上面,在凳面上劃切斷線。
實際施工中鋼筋下料的方法:
梁板鋼筋的下料長度=梁板的軸線尺寸-保護層(一般25)+上彎勾尺寸180度彎勾=6.25d90度彎勾=3.5d45度彎勾=4.9d
再咸去度量差:30度時取0.3d\45度0.5d\60度1d\90度2d\135度3d如果是一般的施工圖紙按上面的方法就可以算出來如板的分布筋負盤梁的縱向受力筋架力筋.如果是平法施工圖那就要參考03G101-1B了箍筋的長度:外包長度+彎勾長度-6d彎勾長度6加1008加12010加140
箍筋個數=梁構件長度-(25保護層)*2/箍筋間距+1
⑴矩形箍筋下料長度計算公式 :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表1)式中箍筋周長=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外包寬度=b-2c+2d;外包長度=h-2c+2d;
b×h=構件橫截面寬×高;c——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d——箍筋直徑。
⑵計算實例 :
某抗震框架梁跨中截面尺寸b×h=250mm×500mm,梁內配筋箍筋φ6@150,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c=25mm,求一根箍筋的下料長度。解:外包寬度=b-2c+2d=250-2×25+2×6=212(mm)外包長度=h-2c+2d
=500-22×25+2×6=462(mm)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2(外包寬度+外包長度)+110(調整值)=2(212+462)+110=1458(mm)≈1460(mm)(抗震箍)
❸ 鋼筋學習方法
關於鋼筋分項平法討論 有些鋼筋工同行新手應用《平法》時常發懵,暈頭轉向,不得要領。本人從另一視角提取分類內容加以淺釋,以幫助大家深入理解使用《平法》。
因水平所限,必然有不當之處,希望同道加以補充或指正。
鋼筋的錨固長度
為此構件中的縱筋伸入彼構件內的長度,以彼構件的完整邊線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礎中;牆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錨固長度」應成為鋼筋工的第一概念。
錨固長度是圖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圖集中均有列表。
錨固長度在101-1.3.4圖集中總分兩種:非抗震與抗震,內容是不同的。
選擇錨固長度的前提條件是混凝土強度等級與抗震等級,然後參照鋼筋種類決定。
在任何情況下,錨固長度不得小於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12d;非框架梁包括:簡支梁;連系梁;樓梯梁;過梁;雨蓬陽台梁;但不包括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圈樑懸挑梁和基礎梁另有規定。
當邊柱內側柱筋頂部和中柱柱筋頂部的直錨長度小於錨固長度時,可向內或向外側彎12d直角鉤。
當柱牆插筋的豎直錨固長度小於規定值時,需按照101-3圖集32頁右下角的表或45頁右上角的表加彎直角鉤。
框架樑上下縱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樑上部縱筋的錨固長度為0.4laE 加15d直角鉤。
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
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是以錨固長度為先決條件,再根據縱向鋼筋搭接接頭的面積百分率給出3個修正系數來計算。
在任何情況下搭接長度不得小於300mm。
搭接長度與搭接位置是兩個概念,不可混為一談,各類構件各有具體要求。
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
前提條件是混凝土結構的環境類別。
保護層厚度在圖紙的結構說明頁中均有詳細規定。
一般情況下,無墊層基礎是70mm;有墊層基礎是35mm,柱是3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圖紙中均有具體規定。
保護層問題
通常,鋼筋工在綁扎大梁時,在梁下部縱筋之下,必須要墊好保護層,合理的保護層材料是混凝土墊塊或塑料卡,用大塊石子墊也是常有的事,上級允許時,可用25mm的鋼筋頭垂直墊在主筋下,最好用16或18mm的鋼筋頭斜著墊在大梁的箍筋下面。
圈樑的保護層,一般應由混凝土工隨打隨墊,因為木工在支模時在圈樑鋼筋上行走,事先墊了保護層更加容易跺倒箍筋。
板的保護層是最不容易保證的,如果按照合理的混凝土施工規 程,鋼筋工應當事先把板的鋼筋保護層用混凝土墊塊或塑料卡墊好,但是,各個工地不一定都是規范的,好多工地,混凝土工以及其它各個工種的人員都在已經綁扎 好的鋼筋上踩踏,這時,鋼筋工完全有理由不給墊保護層,因為保護層墊起之後,更容易使綁紮好的鋼筋網被踩得亂七八糟,不好修正,這時應由混凝土工隨打隨墊 才對。
架立筋
以前的架立筋與現在的架立筋,其意義已經發生了根本的改變。
以前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縱筋,現在的架立筋是指梁的上部中間連接負彎矩筋的連接筋,在復合箍筋的內上角處,其非抗震搭接長度為150mm。
主筋
主筋以前是指梁的下部縱筋,板的下部縱筋,柱的立筋,樓梯板的下部縱筋,主筋的名稱已經過時,內容已經變得含糊不清,今已減少了這樣的稱呼。
彎起筋
自從推廣《平法》以來,彎起筋已經很少採用,但在個別的設計中依然可見,其要點是彎起角度,斜長的計算和減延伸率。
腰筋
腰筋包括兩種,構造腰筋和抗扭腰筋,不同點是作用不一樣,構造腰筋用G打頭,抗扭腰筋用N打頭,構造腰筋的錨固長度為15d,抗扭腰筋的錨固長度與下部縱筋相同。
腰筋位置的計算,是以該梁所含板的下皮到梁的下部第一排縱筋之間均分間距,而不是按梁的上下縱筋之間來分或按梁高來分。
負彎矩筋
一般框架梁端部負彎矩筋的錨固長度為:0.4laE加15d直角鉤。
負彎矩筋位於第一排的取1/3凈跨度ln,位於第二排的取1/4凈跨度ln,但是其值要取左右兩個跨度值之大的應用,這是理解負彎矩筋的關鍵點。
梁下部縱筋
框架梁下部縱筋,即以前所指的主筋,是鋼筋作用的重點,其錨固長度是0.4laE加15d直角鉤,非框架梁的下部縱筋的錨固長度是12d,滿足12d可不做彎鉤。
箍筋
箍筋計算應以內皮尺寸為准,這樣不易出錯。
箍筋的彎鉤角度和彎鉤長度分抗震與非抗震,框架與非框架。
非抗震又非框架的樑柱箍筋,可以執行以前的現定,鉤長按直徑6;8;10分別取50mm;60mm;70mm,可不做135度角,即可以做成90度彎鉤。這一說法有待探討。
框架和抗震用的樑柱箍筋必須執行《平法》,必須做成135度的彎鉤。
框架和抗震用的樑柱箍筋,其鉤長為10d與75mm中之大值。
即如箍筋直徑為6mm,鉤長為75mm,直徑為8mm鉤長為80mm,直徑為10mm,鉤長為100mm,依此類推。
箍筋按內皮尺寸下料時應加延伸率,加3d較准。
復合箍筋
復合箍筋分重疊復合與大小復合,現在要求大箍套小箍,不提倡重疊復合,但是,重疊復合也有其應用的場合與好處。
復合箍筋的計算,一般新手不知所措,應當努力精通,學會並不難。
按內皮尺寸,首先減去下角主筋的兩個半徑,再除以主筋之間的空數 之後再乘以所要箍住主筋的空數,最後再加上主筋的兩個半徑。注意空數的空是多音字,在此所用的是4聲是空格的空,不是1聲空間的空,是段的意思。
箍筋加密
在框架及有抗震要求的樑柱中,凡在受拉縱筋綁扎搭接范圍內的箍筋應加密。
在框架柱中,在底層的基礎頂面及嵌固部位之上的柱凈高度的下1/3內須加密,在除底層下部外,底層上部和以上各層的柱凈高度的1/6內及不小於500mm的范圍內的箍筋要加密。
框架柱箍筋在穿越各梁板中均要加密。
在梁中,箍筋加密區位於受剪力最大處,在梁端支座里皮50mm處起往梁中間方向算。
在框架梁中,分抗震強度等級一級和二至四級來決定箍筋加密區的范圍,分2倍梁高和1.5倍梁高兩個數值,最小不得小於500mm。
在主次梁交叉處的主樑上,有附加箍筋也需加密,單側加密區的計算從距次梁邊的50mm處算起,一個次梁寬度加上一個主次梁底皮的高差。其加密值為箍筋直徑的8d,且不大於100mm。
吊筋
吊筋的全高度應設置到主梁的最下層縱筋處或者二排縱筋處。
吊筋的上平直部分的長度為其直徑的20d。
吊筋的下平直部分的長度為次梁寬加兩個50mm。
吊筋的斜長按梁高,當梁高小於800時為45度角,當梁高等於或大於800時為60度角。
45度角時,用其直角邊乘以根號2,即乘以1.414系數,當為60度角時,用其直角長邊乘以1.155系數。
吊筋下料時需減延伸率。
拉筋
又叫小拉鉤,其鉤長與彎鉤角度同箍筋的彎鉤。
拉筋必須鉤住箍筋並緊靠梁或柱的縱筋。
柱內復合箍筋可全部採用拉筋。
梁中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間距的2倍,一般為400mm。
梁中拉筋多於兩排時,其位置應上下相互錯開。
拉筋的計算不同於箍筋,應按內皮尺寸計算,按箍筋內皮尺寸再加上兩個箍筋直徑才對。
板主筋
板主筋的錨固長度為直徑的5d,且不小於板厚。
板主筋的第一根起算位置是,距梁邊上下縱筋連線1/2板主筋間距。
板主筋間距過密時,可以跳綁,即綁扎梅花扣。但板邊的兩排必須綁扎全扣。
板扣筋
板扣筋的直角鉤只減上邊保護層,通常減20mm,下邊可直接立在模板上。
板扣筋在重疊時,有一個綁扎次序問題是必須注意的,同綁扎梁鋼筋一樣,先綁扎主梁方向的後綁扎次梁方向的,這樣才不至於使扣筋加高一層,造成上邊的保護層減小或者沒有了。
樓梯筋
樓梯梁相當於簡支梁。
樓梯平台板當於簡支板。
樓梯踏步板主筋的計算,只用於鋼筋進料計劃。不能用於實際鋼筋的下料。實際樓梯板主筋的准確尺寸,應當實際到模板上量尺。
樓梯板扣筋也應當通過實際量取板主筋的尺寸再按圖集要求算出來。
如果圖紙上給出了樓梯板筋的尺寸,只能作為參考,也應當實際量尺後再下料。
鋼筋翻樣之《平法》要領(之二)
寫此文的願意,是想給我的徒弟們總結一下學習使用《平法》的參考資料,順便發到論壇里,試圖請壇友們幫助指導修改一下。
下面接著嘮叨,只要讀者不煩,我就高興。
先討論一下板扣筋重疊問題
很感謝一丁老師,提到板扣筋在重疊時,其上面的做成一字型,即只下料不打鉤,由此進一步設想,把不打鉤的直棍型的放到下面不是更好么?也不超高,算計好了,又省料又省工,我想,這在理論上只可以探討,付諸實施恐怕不行,施工監理肯定不允許。監理只認規范。
至於扣筋的腳長,還是按板厚減去兩公分最為實用,前些年我都是減10mm,當澆築混凝土時,老闆總是嫌混凝土超厚扣筋的鉤超高,太浪費混凝土,經研究找出的 原因是,1.在成型扣筋的腳時常有偏差,2.混凝土經過震搗,有自動抬高板鋼筋的現象,3.在板扣筋重疊處加高了一個扣筋直徑。
為防止在扣筋重疊處超高,通常是把下一層的扣筋腳掰斜不使直立,這樣就好了。再說混凝土工也在時刻控制板厚,超高了增加工作量他也不幹。
搭接位置
主要是指綁扎搭接,關於搭接位置,各種構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論。有些重要構件,當受力縱筋直徑超過規定值,16或22或25或28時,就不允許綁扎搭接而只許機械連接,甚至不允許出現連接點。
作為鋼筋工,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知曉鋼筋在各構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實是受拉的一種變形,再次起受扭作用。
鋼筋的接頭,是這根鋼筋的薄弱點,往壞處想,便是危險點或者是事故點,所以要格外加小心,要注意,要把這個不良點放在不吃勁的地方。
鋼筋的接點,一不能放在受拉最大處,二不能放在受剪處,三不能放在受扭最大處。
正彎矩梁的凈跨度中段下部三分之一是受拉最大部位,越靠近跨中受拉力越大;凈跨度距支座的三分之一區段內是受剪最大部位而且越靠近支座受剪力越大;凈跨度下 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之間靠近支座這兩小段受拉力最小受剪力也最小,所以這里被確定為連接區,跨中上部受拉力最小,也被確定為連接區。負彎矩梁即反梁的受 力道理與此相反,遇到反梁,您就倒過來思索,在腦子里過電影,便一目瞭然,如101-3《筏型基礎》裡面的基礎梁則是。
在連接區,如果只有兩根縱筋,我想可以把搭接頭設在同一區段內,把錨固長度乘以1.6系數,即按100%接頭面積百分率來取,如果超過4根筋,最好是隔一搭一或隔三搭一,搭接修正系數取1.4或1.2。
至於柱子鋼筋的搭接部位,首先區分是什麼柱,對於框架柱,要執行101-1圖集,只要是「非連接區」,便可搭接。非連接區便是箍筋的加密區,在底層,不一定 是一層有可能是地下室,柱凈高度下部三分之一,在底層柱凈高度上部的六分之一及以上各層柱凈高度靠近上下兩頭的六分之一不小於500mm范圍,都是箍筋加 密區也是非連接區。
箍筋加密區等於非連接區是柱子偏心受拉力的集中處,鋼筋連接點是薄弱處,所以這兩處不可共存,文字理論之要領其實也很簡單。
至於構造柱和普通柱,搭接位置就在嵌固部位之上,不適用於101圖集。
剪力牆鋼筋的搭接與眾不同,豎向鋼筋的搭接分兩種類型,一二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大於28時的搭接頭需要錯開,中間隔500mm;三四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小於28時的搭接頭可在同一區段內,搭接長度均為錨固長度的1.2倍。
集中標注
相對於原位標注而言,用一條直線引出,在梁中用水平或垂直線引出,在柱中用斜線引出。在剪力牆中用折線引出。
集中標注是大致的總體的註明,在梁的內容有:構件代號,跨數,截面尺寸,箍筋直徑間距支數,上部或加下部貫通縱筋根數直徑,腰筋根數直徑等。在柱中縱筋有時表示全部根數直徑,有時表示4角的根數直徑。
原位標注
相對於集中標注而言,是集中標注的具體補充與細化。當這兩種標注發生矛盾時,通常是以原位標注為准,但是從安全起見,還是鋼筋多多益善。
值得注意的是,當原位標注負彎矩筋時,已經包含了樑上部的貫通縱筋在內,這一點在圖紙上常常發生混淆,設計者最容易糊塗,施工者千萬馬虎不得,有疑問時,直接去問設計師最好,或者寧可多用鋼筋也要確保工程質量免除後患。
錨固搭接
見101-1第35頁右上角圖,此構造做法的目的是要保證支座內受力縱筋的凈距不小於25mm,從而保證縱筋在支座內有一定的握裹力,這一點很重要,通常不按此法施工而是直接在支座內搭接是錯誤的,應該加以改正。
至於那個1:12斜度,是否可以考慮不打彎,直接插入,因為那個彎度太小,不易彎准,當角度彎不準時反倒影響了質量,如果不打彎,幹活可就省事多了,此事也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如果支座兩邊縱筋直徑相同,最好是直接通過,不在支座內設接頭,想設接頭時,最好是把接頭設在凈跨度中的三分之一與四分之一之間的區段處隔一搭一,美國建築結構的經驗確實值得借鑒。
彎折弧度
實踐證明,鋼筋設計彎鉤,往往事與願違,本來是想增加錨固堅固的程度,其結果是在陡彎處,鋼筋內部結構已被破壞,陡彎處的內部出現了看不見的裂紋,成為了新 的薄弱點,當鋼筋受到極限應力時,最容易在彎點斷裂,所以在《平法》中,一再強調採用彎折半徑4d;6d;8d,而不是彎折直徑,確有一定的道理,不可輕 視。
在縱向受力鋼筋端頭的彎鉤成型時,在鋼筋彎曲機上切不可加擋板,而且中心卡樁要用粗一些的,中心卡樁用直徑35mm以上的,寧可讓其彎度大些。
但是,箍筋的角就成為新的問題了,普通箍筋倒是沒的說,只是加密箍筋,是起受剪作用的,角度彎的不陡,會縮小縱向鋼筋在構件中的截面尺寸,角度彎的過陡,也存在上述的破壞作用,解決的辦法,只有犧牲保護層,把箍筋做得大一些。此事也有待於探討。
❹ 對於鋼筋混凝土結構國內外已有哪些相關研究(包括研究水平及現狀)
簡單的說,鋼筋混凝土結構裡面的「鋼」是指鋼筋;而鋼結構和鋼—混凝土結構里回面的「鋼」答指型鋼或者其他鋼構件,看你以後的打算了,如果去北京上海一線設計院,後者有很大的應用前景;但是近十年內,在各省會城市等二三線設計院,大多數還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在研究生時期最好掌握框架、框剪、剪力牆、筒體、剪力牆的整個設計方法,進入設計單位後可以迅速上手,而相比較能用到型鋼的機會很少。
如果想去施工或者房地產單位,還是重點掌握鋼混結構的細節問題,學精
❺ 鋼筋工程施工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1、為了避免混亂,在每批每個規格鋼筋加工後,立即在鋼筋上纏上標牌,標牌上標明鋼筋使用部位,數量,規格及責任人等。鋼筋綁扎前應先熟悉施工圖紙,核對鋼筋配料單和鋼筋上的標牌,核實無誤後方可綁扎。如發生錯漏及時增補。
2、鋼筋工程結構節點復雜,鋼筋規格數量較多,施工人員應先研究逐根鋼筋穿插就位的順序,並與有關工種研究支模、管線和綁扎鋼筋等的配合次序和施工方法,明確施工進度要求,以減少綁扎困難,避免返工和影響進度。
3、在實際施工中,由於箍筋綁扎不牢;柱筋與模板間固定措施不力;或由於振搗棒的振搗,使砼中的骨料擠壓柱筋;或振搗棒振動柱鋼筋,使柱主筋位移而改變了主筋的受力狀態,給工程帶來隱患。施工中要針對原因採取預防措施,一旦發生錯位應進行處理,才能進行上層柱鋼筋綁扎。一般處理方法是移位小於或等於40mm 時,可採取按1:6 的比例彎折進行搭接,錯位大於40mm 時,應加墊筋或墊板焊接或鑿去下部部分砼進行加筋焊接處理,或鑽孔漿錨主筋,焊縫及錨固長度按規范的規定。
4、鋼筋綁扎應注意保持鋼筋骨架尺寸外形正確,綁扎時宜將將多根鋼筋端部對齊,防止綁扎時,某號鋼筋偏離規定位置及骨架扭曲變形。
5、保護層砂漿墊塊厚度要准確,墊塊間距要適宜,否則導致平板懸臂板面出現裂縫,梁底柱側露筋。
6、鋼筋骨架吊裝入模時,要力求平穩,鋼筋骨架用"扁擔"起吊,吊點應根據骨架外形預先確定,骨架各鋼筋交點綁扎牢固,必要時焊接牢固。
7、柱、牆鋼筋綁扎應控制好鋼筋的垂直度,綁扎豎向受力筋時要吊正後再綁扣,凡是搭接部位要綁3 個扣,使其牢固不發生變形,再綁扣免綁成同一方向的順扣。層高超過四米的柱牆,要塔設腳手架進行綁扎,並應採取一定的固定鋼筋措施。
8、梁鋼筋綁扎要保持伸入支座必需的錨固長度,綁扎時要注意保證彎起鋼筋位置正確;在綁扣前,應先按圖紙檢查對照已擺好的鋼筋尺寸,位置正確無誤,然後再進行綁扎扣。
9、板筋綁好後,應禁止人再鋼筋上行走或在負彎矩鋼筋上鋪跳板作運輸馬道;在砼澆築前應整修合格後再澆築砼,以免將板的負筋踩(壓)到下面,而影響板的承載力。
❻ 工程算量所要研究,設計的內容,研究方法和實施方案有哪些
工程量計算之前,首先應安排分部工程的計算順序,然後安排分部工程中各分項工程的計算順序。分部分項工程的計算順序,應根據其相互之間的關聯因素確定(見第二章、第二節,合理安排工程量計算順序)。
同一分項工程中不同部位的工程量計算順序,是工程量計算的基本方法。分項工程由同一種類的構件或同一工程做法的項目組成。如「預應力空心板」為一個分項工程,但由於建築物的開間不同,板的荷載等級不同,因此出現各種不同的型號,其計算方法就是分別按板的型號逐層統計匯總數量,然後再查表計算出相應的混凝土體積及鋼筋用量。再如「內牆面一般抹灰」為一個分項工程,按計算范圍應包括外牆的內面及內牆的雙面抹灰在內,其計算方法就是按照工程量計算規則的規定,將各樓層相同工程做法的內牆抹灰加在一起,算出內牆抹灰總面積。
計算工程量時應注意:按設計圖紙所列項目的工程內容和計量單位,必須與相應的工程量計算規則中相應項目的工程內容和計量單位一致,不得隨意改變。
為了保證工程量計算的精確度,工程數量的有效位數應遵守以下規定: 以「噸」為單位,應保留小數點後三位數字,第四位四捨五入;以「立方米」、「平方米」、「米」為單位,應保留小數點後兩位數字,第三位四捨五入;以「個」、「項」等為單位,應取整數。
計算工程量,應分別不同情況,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按順時針順序計算
以圖紙左上角為起點,按順時針方向依次進行計算,當按計算順序繞圖一周後又重新回到起點。這種方法一般用於各種帶形基礎、牆體、現澆及預制構件計算,其特點是能有效防止漏算和重復計算。
2、按編號順序計算
結構圖中包括不同種類、不同型號的構件,而且分布在不同的部位,為了便於計算和復核,需要按構件編號順序統計數量,然後進行計算。
3、按軸線編號計算
對於結構比較復雜的工程量,為了方便計算和復核,有些分項工程可按施工圖軸線編號的方法計算。例如在同一平面中,帶型基礎的長度和寬度不一致時,可按A軸①~③軸,B軸③、⑤、⑦軸這樣的順序計算。
4、分段計算
在通長構件中,當其中截面有變化時,可採取分段計算。如多跨連續梁,當某跨的截面高度或寬度與其他跨不同時可按柱間尺寸分段計算,再如樓層圈樑在門窗洞口處截面加厚時,其混凝土及鋼筋工程量都應按分段計算。
5、分層計算
該方法在工程量計算中較為常見,例如牆體、構件布置、牆柱面裝飾、樓地面做法等各層不同時,都應按分層計算,然後再將各層相同工程做法的項目分別匯總項。
6、分區域計算
大型工程項目平面設計比較復雜時,可在伸縮縫或沉降縫處將平面圖劃分成幾個區域分別計算工程量,然後再將各區域相同特徵的項目合並計算。
❼ 鋼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內容與要點研究
說 明
4.1 現澆混凝土
4.1.1 現澆混凝土工程分為混凝土製作和現澆混凝土澆搗兩部分。現澆混凝土澆搗工程量,按混凝土結構體積計算。混凝土製作工程量,按現澆混凝土澆搗子目中的混凝土含量(已包括損耗率)計算。
4.1.2 毛石基礎子目,按毛石占毛石混凝土體積的20%考慮。如設計不同,可以換算。
4.1.3 小型構件指每件體積在0.05m3以內的未列出子目的構件。
4.1.4 混凝土只列出常用強度等級及碎石粒徑,如設計不同,可以換算。膨脹水泥混凝土,只換算水泥,其他材料不變。防水混凝土的防水材料不同時,可以調整。
4.1.5 現場攪拌混凝土如必須使用混凝土添加劑時,其費用另計。
4.1.6 基礎子目如設計要求採用素混凝土,混凝土含量為10.15?,其它不變。
4.1.7 輕質混凝土子目已包括爐(煤)渣混凝土攪拌製作。
4.1.8 地坪內外地台高差超過30cm時,超過部分每增加1cm,增加土方工0.34工日,運土距離超過100m時,超過部分,每增加50m內增加土方工0.46工日。
4.1.9 墊層填砂A4-201子目,如設計採用材料不同時,換算材料單價。
4.2 預制混凝土
4.2.1 預制混凝土構件製作子目不包括混凝土製作,其混凝土製作按相應子目的混凝土含量(已包括損耗率)計算,套用現澆混凝土工程的混凝土製作子目。
4.2.2 預應力薄板子目適用於厚度3cm以內的裝配式預應力鋼筋混凝土板。
4.2.3 其他零星構件包括:池槽、洗面池、洗碗池、小水池以及單件體積在0.05 m3以內的構件。
4.2.4 漏花、刀花的疊堆安裝損耗為1.5㎡/100㎡。
4.2.5 預制混凝土構件安裝按單機作業考慮,如因超重需用雙機配合時,其工日數和機械費乘以系數2。
4.2.6 吊裝高度超過16m時,其工日數和機械費乘以系數1.2。超過16m必須採取措施才能進行吊裝時,其所需費用另行計算。
4.2.7 每一工作循環中,均包括機械的必要位移。
4.2.8 實際工作中所採用的機械與定額不同,不得換算。
4.2.9 預制混凝土構件安裝包括場內運輸,但不包括為安裝工程所搭設的臨時腳手架,如有發生另按腳手架有關規定計算。
4.2.10 預制混凝土構件安裝子目中的混凝土是考慮人工攪拌製作,實際施工不同時不調整。
4.2.11 預制混凝土構件運輸適用於由構件堆放地或構件加工廠至施工現場的運輸,綜合考慮了城鎮道路等級、重車上下坡等各種因素,不得因道路條件不同而調整。
4.2.12 構件運輸過程中,因路橋限載 (限高)而發生的加固、擴寬等費用及有電車線路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的保安護送費,另行計算。
4.3 鋼筋
4.3.1 鋼筋工程分不同品種、不同規格,按普通鋼筋、預應力鋼筋等子目分別列項。
4.3.2 預應力混凝土構件中的非預應力鋼筋套用普通鋼筋子目。
4.3.3 冷軋帶肋鋼筋為定型製作的半成品。
4.3.4 設計圖紙未註明的鋼筋接頭和施工損耗已綜合在定額子目中。
4.3.5 綁扎鐵絲、成型點焊和接頭焊接用的電焊條,已綜合在相應子目內。
4.3.6 鋼筋以手工綁扎為主,如實際施工不同,不得換算。
4.3.7 非預應力鋼筋不包括冷加工,如設計要求冷加工,另行計算。
4.3.8 預應力鋼筋如設計要求人工時效處理,另行計算。
4.3.9 下表所列的構件鋼筋,可按表列系數調整工日數和機械費。
項 目 預制構件鋼筋 構築物鋼筋
系數范圍 拱形、梯形屋架 托架梁 貯倉
矩形 圓形
工日數、機械費 調整系數 1.16 1.05 1.25 1.5
4.3.10 人工挖孔樁護壁鋼筋、護坡土釘鋼筋按現澆構件鋼筋制安子目計算。
4.3.11 鋼管錨桿按錨桿制安(A4-290)子目計算,消耗量不變,換算材料單價。
4.3.12 鋼管土釘按現澆構件螺紋鋼制安(A4-309)子目計算,扣除鋼筋彎曲機、對焊機,其餘消耗量不變,換算材料單價。
4.3.13 錨具用量不同可以調整。
4.3.14 鋼絲束、鋼絞線的消耗量是指其本身的理論重量,並包括損耗。無粘結鋼絲束單價包括保護層。
4.3.15 直型螺栓鋼筋接頭可按錐形螺栓鋼筋接頭套算,單價不同可以換算。
4.4 其他說明
4.4.1 板伸出牆外150mm以內的部分,仍按板有關子目計算。
4.4.2 懸挑板,包括伸出牆外的牛腿、挑梁,其嵌入牆內的梁按梁有關子目另行計算。懸挑板伸出牆外500mm以上按雨篷有關子目計算,500mm以內按挑檐有關子目計算。伸出牆外1.5m以上的陽台、雨篷,按梁、板有關子目分別計算。
4.4.3 欄板高度超過1.2m,按牆有關子目計算。
工程量計算規則
4.1 現澆混凝土
4.1.1 現澆建築物混凝土,按以下規定計算:
1 現澆建築物混凝土製作,按現澆建築物混凝土澆搗相應項目的定額混凝土含量計算。
2 現澆建築物混凝土澆搗,除另有規定外,均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和伸入承台基礎的樁頭及牆、板中單個面積 0.3m2 內的孔洞所佔體積。
3 基礎:
1) 人工挖孔樁樁芯混凝土澆搗工程量按人工挖孔樁護壁工程有關規定計算。
2) 箱式滿堂基礎按基礎、柱、梁、板、牆等有關規定分別計算。
3) 設備基礎除塊體以外,其他類型的設備基礎按基礎、柱、梁、板、牆等有關規定分別計算。
4 柱:
柱高:
1) 有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上一層樓板上表面之間的高度計算。
2) 無梁板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或樓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高度計算。
3) 框架柱的柱高,應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頂高度計算。
4) 構造柱按全高計算,嵌接牆體部分並入柱身體積。
5) 依附柱上的牛腿和升板的柱帽,並入柱身體積計算。
5 梁:伸入牆內的梁頭、梁墊並入梁體積內。挑檐、天溝與梁連接時,以梁外邊線為分界線。
梁長:
1) 梁與柱連接時,梁長算至柱內側面。
2) 主梁與次梁連接時,次梁長算至主梁內側面。
6 板:
1) 有梁板(包括主、次梁與板),按梁、板體積之和計算。有梁板的弧形梁按有梁板的定額相應項目計算。
2) 無梁板,按板與柱帽體積之和計算。
3) 平板按板體積計算。
4) 樓板混凝土體積應扣除牆、柱混凝土體積。
5) 各類板伸入牆體內的板頭並入板體積計算,薄殼板的肋、基梁並入薄殼體積內計算。
6) 挑檐、天溝與板(包括屋面板、樓板)連接時,以外牆外邊線為分界線。雨篷、陽台板按設計圖示尺寸以牆外部分體積計算,包括伸出牆外的牛腿和雨篷反檐的體積。
7) 板伸出牆外150mm以內的仍按板計算。
7 牆:牆垛(附牆柱)、暗柱、暗梁及牆突出部分並入牆體積計算。
混凝土牆高:
1) 有梁的計至梁底,與牆同厚的梁,其工程量並入牆計算,沒有梁的計至板面。
2) 有地下室的從地下室底板面計起,沒有地下室的從基礎面計起,樓層從板面計起。
8 異形柱與牆按下圖劃分,如雙向不能滿足異形柱或牆的標准,則按異形柱或直形牆分別計算。
9 梁、板、牆工程量均應扣除後澆帶體積,後澆帶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10 整體樓梯,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及樓梯與樓板連接的梁、踏步板、踏步,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
11 欄板按體積計算,包括其伸入砌體內的部分。欄板高度超過1.2m,按牆計算。高出板面0.6m以內按反檐計算。
12 懸挑板,包括伸出牆外的牛腿、挑梁,其嵌入牆內的梁另按梁有關規定計算。懸挑板伸出牆外500mm以上按雨篷計算,500mm以內按挑檐計算。伸出牆外1.5m以上的陽台、雨篷按梁、板等有關規定分別計算。
13 單個容量在50m3以內的屋面(房上)水池(不包支撐水池的柱、梁、牆、板),按房上水池計算,超過50m3容量的水池,按柱、梁、牆、板分別計算。
14 單件體積在0.05m3內的構件按小型構件計算。
15 地坪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面積計算,扣除凸出地面構築物、設備基礎、室內鐵道、地溝等所佔面積,不扣除間壁牆和0.3m2以內的柱、垛、附牆煙囪及孔洞所佔面積。門洞、空圈、暖氣包槽、壁龕的開口部分不增加面積。
4.1.2 現澆構築物混凝土工程量,按以下規定計算:
1 現澆構築物混凝土製作工程量,按現澆構築物混凝土澆搗相應項目的定額混凝土含量計算。
2 現澆構築物混凝土澆搗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鋼筋、預埋鐵件及單個面積0.3 m2以內的孔洞所佔體積。
3 水塔:
1) 筒身與槽底,以槽底連接的圈樑底為界,以上為槽底,以下為筒身。
2) 筒式塔身及依附於筒身的過梁、雨篷、挑檐等合並為塔身體積計算;柱式塔身的柱、梁與塔身合並計算。
3) 塔頂及槽底:塔頂包括頂板和圈樑,槽底包括底板挑出的斜壁板和圈樑等,均合並計算。
4 貯水池不分平底、錐底、坡底,均按池底計算;壁基梁、池壁不分圓形和矩形壁,均按池壁計算;其他項目按現澆建築物混凝土相應項目的有關規定計算。
4.2 預制混凝土
4.2.1 預制混凝土構件的混凝土製作工程量,按預制混凝土構件製作相應項目的定額混凝土含量計算。
4.2.2 預制混凝土構件製作工程量,按設計圖示尺寸以體積計算,不扣除構件內的鋼筋、預埋鐵件及預制混凝土板單個尺寸300mm×300mm以內的孔洞所佔體積,扣除空心板空洞體積並計算綜合損耗率2.5%,但預制混凝土屋架、桁架、托架及長度在9m以上的梁、板、柱不計算損耗量。
4.2.3 預制混凝土構件安裝、運輸工程量,按混凝土構件的體積計算。
4.2.4 預制混凝土構件中的鋼桿件,其製作工程量另按金屬結構工程有關規定計算,其安裝、運輸不另計算。
4.2.5 預制其他零星構件包括:池槽、洗面池、洗碗池、小水池以及單件體積在0.05m3以內的構件,均按混凝土體積計算。
4.2.6 預制混凝土漏花、刀花製作、安裝工程量,按構件外圍垂直投影面積計算;其運輸工程量按構件外圍體積計算。
4.3 鋼筋
4.3.1 鋼筋籠、網片、插筋、錨筋製作、安裝按設計圖示鋼筋(網)長度(面積)乘以單位理論質量計算,其加工搭接和施工損耗已包括在定額含量內。人工挖孔樁護壁鋼筋按現澆混凝土鋼筋計算。
4.3.2 錨桿計算:錨桿製作安裝按設計圖示長度乘以單位理論質量計算。
4.3.3 鋼筋工程量按以下規定計算:
1 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理論質量計算。
2 計算鋼筋工程量時,鋼筋搭接按設計、規范規定計算;因鋼筋加工綜合開料和鋼筋出廠長度定尺所引起鋼筋非設計接駁定額已作考慮,不另計算。
3 牆、柱、電梯井壁的豎向鋼筋;梁、樓板及地下室底板的貫通鋼筋;牆、電梯井壁的水平轉角筋,以上鋼筋的連接區、連接方式、連接長度均按設計圖紙和有關規范、規程、國家標准圖冊的規定計算。
4 鋼筋電渣壓力焊接接頭、套筒錐型螺栓鋼筋接頭以個計算。
5 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示鋼筋長度乘以單位理論質量計算;後張法預應力鋼筋、鋼絲束、鋼絞線按設計圖示鋼筋(絲束、絞線)長度乘以單位理論質量計算,並區別不同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長度:
1) 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2) 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鐓頭插片,另一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鋼筋長度按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 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鐓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鋼筋長度增加0.15m;兩端均採用幫條錨具時,鋼筋長度按孔道長度增加0.3m計算。
4) 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法混凝土自錨時,鋼筋長度按孔道長度增加0.35m計算。
5) 低合金鋼筋(鋼絞線)採用JM、XM、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鋼筋長度按增加1m計算;孔道長度在20m以上時,鋼筋(鋼紋線)長度按孔道長度增加1.8m計算。
6) 碳素鋼絲採用錐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鋼絲束長度按孔道長度增加1m計算;孔道長度在20m以上時,鋼絲束長度按孔道長度增加1.8m計算。
7) 碳素鋼絲束採用鐓頭錨具時,鋼絲束長度按孔道長度增加0.35m計算。
4.3.4 現澆混凝土構件預埋鐵件,按設計圖示尺寸以質量計算。
4.3.5 固定預埋螺栓及鐵件的支架、固定雙層鋼筋的鐵馬凳、墊鐵等,根據審定的施工組織設計,分別按預埋螺栓、預埋鐵件和鋼筋以質量計算。
4.3.6 預應力鋼筋人工時效處理,按鋼筋質量計算。
❽ 有沒鋼筋有混凝土結構工程的開題報告啊 裡面有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的國內外發展現狀(文獻)
你好啊,你的鋼筋有混凝土結構工程開題報告選題定了沒?開題報告選題老師同意了嗎?准備往哪個方向寫?
開題報告學校具體格式准備好了沒?准備寫多少字還有什麼不懂不明白的可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開題報告選題順利通過,畢業論文寫作過程順利。
課題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⑴ 觀察法.⑵ 調查法.⑶ 測驗法.⑷ 行動研究法.⑸ 文獻法 ⑹ 經驗總結法.⑺ 個案研究法.⑻ 案例研究法.⑼ 實驗法 (在一個課題研究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往往會用到兩種以上方法)
(1)選題的背景和意義主要說明所選課題的歷史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歷史背景部分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研究成果如何。國內外研究現狀部分說明本課題目前在國內外研究狀況,介紹各種觀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著重說明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同時說明自己的觀點。發展趨勢部分說明本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已經達到什麼水平,還存在什麼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解決的方法。開題報告寫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即選題的意義,包括對選題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說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明開題報告撰寫者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
(2)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相對於選題的意義而言,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比較具體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想說明什麼主要問題,結論是什麼,在開題報告中要作為研究的基本內容給予粗略的,但必須是清楚的介紹。研究基本內容可以分幾部分介紹。
(3) 研究方法及措施選題不同,研究方法則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確,會影響到畢業設計(論文)的水平,甚至成敗。在開題報告中,學生要說明自己准備採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比如調查研究中的抽樣法、問卷法,論文論證中的實證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寫明研究方法及措施,是要爭取在這些方面得到指導老師的指導或建議。
(4) 研究工作的步驟、進度。課題研究工作的步驟和進度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畢業設計(論文)創作過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寫作、論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到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在時間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各個階段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對於指導教師在任務書中規定的時間安排,學生應在開題報告中給予呼應,並最後得到批准。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時間安排一般應提前一點,千萬別前松後緊,也不能虎頭蛇尾,完不成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任務。
(5) 主要參考文獻。在開題報告中,同樣需列出參考文獻,這在實際上是介紹了自己的准備情況,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選課題相關的資料源,證明選題是有理論依據的。在所列的參考文獻中,同樣應具備不少於2篇的外文文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