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應不小於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橫截面面積15%什麼意思
設板每米寬的受力鋼筋截面積為402mm²(即φ8@125),那麼,板每米寬的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就不應小於402×15%=402×0.15=60.3(mm²)。
這僅僅是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之一,但還必須要滿足「不應小於φ6@200(每米寬142mm²)」的構造規定要求。
2. 基礎鋼筋怎麼算根數
基礎鋼筋怎麼算根數
我們把獨立基礎水平方向定為X向,豎直方向定為Y向。
【例】X向長為版2400mm,鋼筋間距(權@200);Y向長為2600mm,鋼筋間距(@150)。混凝土保護層40mm,計算各向鋼筋根數各為多少?(大於2500的0.9倍的鋼筋減短根數請自扣)
解:X向長為:2400mm-40×2=2320mm;Y向長為:2600mm-40×2=2520mm。
X向長2320mm的根數為:2520mm÷200+1=14(根)
Y向長2520mm的根數為:2320mm÷150+1=17(根)註:當獨立基礎底板長度≥2500mm時,除外側鋼筋外,底板配筋長度可取相應方向底板長度的0.9倍。本題17(根)中15(根)可取2088mm。
答:
X向長2320mm的根數為:14(根)
Y向長2520mm的根數為:17(根)
3. 同一截面內鋼筋接長根數不得超過該截面樁身主筋根數25%是什麼意思
舉個例子,該柱主筋有10根,在同一截面內的接頭,不能超過25%,就是說,這個地方只允許有兩根有接頭。所以鋼筋對接,一般是錯開的。
4. 鋼筋的根數計算
獨立基礎水平方向為2400mm,鋼筋間距(@200);豎直方向為2600mm,鋼筋間距(@150)。混凝土保護層內40mm,大於2500的0.9倍的鋼筋減容短根數請自扣。獨立基礎水平方向為:2400mm-40×2=2320mm;豎直方向為:2600mm-40×2=2520mm。
5. 對於梁頂和梁底的通常筋的規定
1.通長筋是分別指這根梁頂面的通長筋和底面的通長筋且這根通長筋均為縱向受專力鋼筋。這根通長筋不管屬是在梁跨中還是在梁兩端,是一根同一規格的通長筋。
2.梁頂面的通長筋有時候規格不一樣,但為了使規格級別相差不太大,故要求規格較小的鋼筋,其直徑不能小於規格較大的鋼筋直徑的1/4,同時較小鋼筋的直徑不能小於14mm,兩者取較大值。同樣,梁底面的通長筋有時候規格也不一樣,但為了使規格級別相差不太大,故要求規格較小的鋼筋,其直徑不能小於規格較大的鋼筋直徑的1/4,同時較小鋼筋的直徑不能小於14mm,兩者取較大值。
3.《建築結構設計規范應用圖解手冊》中「頂面通長筋是梁兩端頂面縱向受力鋼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1/4,」這句話不一定對,有時候較小截面面積的鋼筋取較大截面面積的1/4,其直徑也有可能小於14mm。與規范要求不符,我們搞設計的要以規范為准。
6. 那意思就是底部每根縱筋的截面面積不應少於底部所有受力鋼筋的總截面面積的1/3嗎
設梁底受力鋼筋總面積為A,經過上彎後,貫通到支點的鋼筋面積B>1/3A。
7. 被同一箍筋所箍的縱向受力鋼筋的根數,在構件的每邊上應不多於多少啊
被同一箍筋所箍的縱向受力鋼筋的根數,在構件的每邊上應不多於3根。
8. 大梁設計中,鋼筋的直徑,根數和間距有哪些
鋼筋的直徑:箍筋φ6~16常用6~12,縱筋φ12~36常用φ12~25;
根數:依不同工程,按內計算和規范要求有不容同的配置;
間距:梁底部的,間距不小於25mm且不小於縱筋直徑;樑上部的,間距不小於30mm且不小於縱筋直徑;
腹筋:直徑不小於φ12,間距沿腹板高@200mm。
9. 國標中同一截面鋼筋搭接接頭數量不得超過鋼筋總量的多少
就是說如果梁內有四根主筋的話,在同一個截圖最多隻能搭接一根,有八根的話,最多可以搭接兩根
10. 對於梁內主筋凈距有何規定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
9.2.1 梁的縱向受力鋼筋應符合下列規定:專
1 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鋼筋不應屬少於2根。
2 梁高不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0mm;梁高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8mm。
3 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當下部鋼筋多於2層時,2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2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4 在梁的配筋密集區域宜採用並筋的配筋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