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樁頭高了 承台高出地面怎麼處理
看高多少,3-5CM以內可以調整後澆地坪厚度(不做或少做),超過5CM且設計不充許提高地坪的標高則必須調整鋼筋籠(可將鋼筋籠整體吊起再處理樁頭)
㈡ 在樁基礎施工時,當樁頭預留出的鋼筋和底板或者承台有效連接,然後澆注混凝土完成後,請看問題補充部份,
澆築完成後還留有鋼筋那就是柱子,或者是剪力牆鋼筋。
㈢ 樁頭鋼筋怎麼處理才正確
灌裝樁在破除樁頭之後,露出的縱筋調直,也可以將縱筋往外彎成喇叭狀;不需要做成彎錨,
㈣ 在樁基礎施工時,當樁頭預留出的鋼筋和底板或者承台有效連接,那為什麼在澆注完成的底板上還有堅著的鋼筋
兩種可能:
1、留的太長,超過規范,沒有割除,可以割除;
2、長度合適,預留鋼筋應該呈一定角度掰開的,掰開角度太小,高出底板了,理論上質量有缺陷,實際施工中會直接割除。
以上兩種都要歸結到管理不善。
㈤ 樁頭鋼筋是怎麼錨入承台的
樁頭鋼筋錨入基礎梁內的長度滿足國標圖集11G101的規定就可以;如果直錨內長度不足可以彎容錨。
㈥ 樁頭要伸入承台100,但是底板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是40,當鋼筋遇到樁頭時怎麼處理
樁頭上的承台底標高不可以降低一點嗎?
JGJ94-2008規定大樁(直徑800以上)入承台100,小樁入承台50mm。
㈦ 樁頭沒深入承台怎麼處理
不需要處理承台,只要將樁按樁長不足,接樁處理至伸入承台,承台按正常情況施工。
㈧ 高分懸賞!問下大家這種基礎上面沒有承台的嗎屬於什麼基礎 2、樁頭多出的鋼筋怎麼處理掉
樁的種類有摩擦樁,抄荷載主要由樁身摩擦力承擔的樁,有端承樁荷載絕大部分由樁尖支承力來承擔,還有是將樁與樁間土共同承載荷載的復合地基,上面的這幾種樁都是需要切樁頭後在樁的上面做砂石級配的褥墊層,然後再澆混凝土墊層,做防水做保護層,再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看你給出的兩張圖來分析好像是單樁承載力的樁,單樁承載力又根據承受荷載狀態的不同,分為豎向受壓樁、抗拔樁、以及承受水平方向力的樁。綜合圖中的信息好像是抗拔樁是在地下水位較高的地區,用來抵抗水的浮力而設計的,上面的鋼筋是做錨固用的不能去掉,支上磚胎膜是為了澆築樁頭的承台,然後與周圍的梁連接在一起;
以上只是個人的觀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㈨ 樁頭鋼筋應該怎麼處理
先截樁,達到樁頂標高位置或者接樁到樁頂標高,樁頭鋼筋留置長度為伸入承台的錨固長度,並且往外掰開呈漏斗狀,掰過來30°與墊層面呈60°。
一般設計給定的,假設設計樁頂標高-1.6米,土方開挖後根據高程式控制制標准點正負0.00在樁身上標高-1.6米處作標記,即樁頂標高,此標高以上部分樁頭需要破除。承台底標高一般比樁頂標高低5cm,因為通常設計要求樁頂要伸入承台內5cm。
(9)基礎樁頭高承台鋼筋懸空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干成孔灌注簡單的很,將標高打在孔口,直接用鋼捲尺量就可以了。難以控制的是水下灌注。首先應先根據經驗充盈系數判斷混凝土灌注量,然後用工具探測砼面位置。可以直接在測繩上綁測錘,測錘可以用3根18的鋼筋焊在一起,重量以手感舒適為准。
然後在鋼筋上焊個鼻子,用來拴測繩,最後校準測繩,就可以使用了,測砼面時,應將測錘沉入混凝土中,感覺有石子的阻力即可,這種方法適用於孔口離砼面較遠的情況。
將鋼筋外側的保護層混凝土鑿除,將鋼筋暴露,然後將鋼筋籠內部的混凝土沿圓周一般打入3個點,利用張力使上部的一段樁頭和下部的脫離(因為混凝土抗壓非常好,但是抗拉很弱)。然後用吊車或者挖掘機清出就可以了。
㈩ 在樁基礎施工時,當樁頭預留出鋼筋和底板或者承台連接完成後,柱子插筋是怎麼施工的,是和樁連在一嗎
不用,規范會規定錨入底板多少長度,施工圖會設計柱子的位子,如果是單樁,柱子可能在樁上部但不用和樁連接;如果是群樁,柱子會在群樁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