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彎起鋼筋
1、彎起鋼筋
混凝土結構構件的下部(或上部)縱向受拉鋼筋,按規定專的部位屬和角度彎至構件上部(或下部)後,並滿足錨固要求的鋼筋,是由縱向受力鋼筋彎起而成。
彎起鋼筋的圖示:
2. 彎起鋼筋位置怎麼填寫
兩橋墩中心距離算為一跨,彎起位置就是從該跨的幾分之幾處到幾分之幾處
3. 鋼筋混凝土梁怎麼選擇鋼筋單排布置還是雙排布置
這要看梁的具體受力情況。梁截面承受的彎矩較大,單筋梁無法承受,需要配置上部的鋼筋。
根據《鋼筋混凝土結構規范》,鋼筋混凝土梁的縱向受力鋼筋必須與箍筋綁扎在一起,才能保證鋼筋的位置准確。所以,上下層鋼筋不能錯開布置而必須上下對齊。鋼筋混凝土梁在混凝土澆築施工時,要用充分振搗。
(3)怎麼選擇彎起鋼筋擴展閱讀:
在主要承受彎矩的區段內,沿梁的下部配置縱向受力鋼筋,以承擔彎矩所引起的拉力。在彎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區段內,配置橫向箍筋和斜向鋼筋,以承擔剪力並和縱向鋼筋共同承擔彎矩。
斜向鋼筋一般由縱向鋼筋彎起,故也稱彎起鋼筋。為了固定箍筋位置並使其與縱向受力筋共同構成剛勁的骨架,在梁內尚須設置架立鋼筋。當梁較高時,為保證鋼筋骨架的穩定及承受由於混凝土干縮和溫度變化所引起的應力。
在梁的側面沿梁高每隔300~400毫米需設置直徑不小於10毫米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用拉筋連接。為了保證鋼筋不被銹蝕,同時保證鋼筋與混凝土緊密粘結,梁內鋼筋的側面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為25毫米(對混凝土標號較高的預制構件,可減為20毫米)。
箍筋距離混凝土表面不小於15毫米。為了能有效地利用高強鋼材,避免混凝土開裂或減小裂縫寬度,以及提高梁的剛度,對梁的縱向受力筋可以全部或部分施加預應力(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
4. 如何區分彎起鋼筋和吊筋
彎起鋼筋是沿梁抄縱向走向的,是襲從梁下的主筋上彎的。就是主筋。吊筋是在有梁交叉時設置的。如次梁和主梁之間,次梁是搭在主樑上的,吊筋就是設置在主樑上的,好像是兜住次梁的,即在次梁下方,沿主梁方向設置的,目的是抵抗次梁對主梁產生的集中力。
5. 怎麼設置彎起鋼筋區段長度
一、如何設置:
梁中彎起鋼筋構造要求: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 在採用綁扎骨架的鋼筋混凝內土梁中,當設置彎起鋼筋時,彎起鋼筋的彎終點外應留有錨固長度,其長度在受拉區不應小於20d,在容受壓區不應小於10d;對光面鋼筋在末端應設置彎鉤。位於梁底層兩側的鋼筋不應彎起。
二、彎起鋼筋的簡單介紹:
混凝土結構構件的下部(或上部)縱向受拉鋼筋,按規定的部位和角度彎至構件上部(或下部)後,並滿足錨固要求的鋼筋,是由縱向受力鋼筋彎起而成。
三、圖示:
6. 怎樣確定彎起鋼筋位置
彎起鋼筋得根據內力包絡圖來確定。假設跨中彎矩需要四根鋼筋來承擔,而距離支版座X米遠的權一個截面的彎矩只需要其中三根鋼筋來承擔,那麼多餘的那根鋼筋就可以彎起了。
彎起鋼筋在跨中附近和縱向受拉鋼筋一樣可以承擔正彎矩;在支座附近彎起後,其彎起段可以承受彎矩和剪力共同產生的主拉應力;彎起後的水平段有時還可以承受支座處的負彎矩。
(6)怎麼選擇彎起鋼筋擴展閱讀:
彎起鋼筋的數量、位置由計算確定,鋼筋彎起的順序一般是先內層後外層、先內側後外側,彎起鋼筋與梁軸線的夾角(稱彎起角)一般是45°;當梁高h〉800mm時,彎起角為60°。梁底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部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
梁中彎起鋼筋構造要求: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 在採用綁扎骨架的鋼筋混凝土梁中,當設置彎起鋼筋時,彎起鋼筋的彎終點外應留有錨固長度,其長度在受拉區不應小於20d,在受壓區不應小於10d;對光面鋼筋在末端應設置彎鉤。位於梁底層兩側的鋼筋不應彎起。
7. 有兩種不同直徑的鋼筋,應選哪個做為彎起鋼筋
有兩種不同直徑的鋼筋,應選非角筋做為彎起鋼筋。
9.2.7 混凝土梁宜採用箍筋作為承回受剪力的鋼筋。答
當採用彎起鋼筋時,彎起角宜取 45°或 60°;在彎終點外應留有平行於梁軸線方向的錨固長度,且在受拉區不應小於 20d,在受壓區不應小於10d, d為彎起鋼筋的直徑;梁底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
8. 鋼筋的彎起長度怎麼確定
d就是直徑
9. 怎樣確定彎起鋼筋的順序
從離支座(柱)邊50mm開始往下彎折,按要求的角度前進到達圖紙要求的位置(底筋上排或下排),再彎折回水平。
10. 鋼筋起彎點如何確定
在梁的受拉區復中,彎起鋼筋的制彎起點,可設在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截面之前;但彎起鋼筋與梁中心線交點應在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之外,同時,彎起點與計算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截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h0/2。
圖形說明:1-在受拉區域中的彎起點;2-按計算不需要鋼筋「b」的截面;3-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圖形;4-按計算鋼筋強度充分利用的截面;5-按計算不需要鋼筋「a」的截面。
希望能給你以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