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伸長率怎麼計算
標准只是通用的規來定,圖紙上,自設計總說明中要求「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且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不應小於0.9%
.」——說明有抗震要求,gb1499.2-2007的新標准中有抗震要求的應使用牌號hrb335e
、hrb400e、hrb500e
,你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標准。應使用的鋼筋牌號是否正確。鋼筋在最大拉力下的總伸長率不應小於9%。——<>
「7.3.2
滿足表6與以下a)、b)規定的鋼筋在牌號後加e。
a)
鋼筋實測抗拉強度與實測屈服強度之比不小於1.25。
b)
鋼筋實測屈服強度與表6規定的屈服強度特性值之比不大於1.30」
總之是理解錯誤,標准只是通用的規定,圖紙才是施工的實際要求,應該以圖紙為主。圖紙有問題應問設計院相關人員給予解決。標准和圖紙上的敘述本身沒有問題。
『貳』 鋼筋的伸長率怎麼計算
延伸率 計算公式:(96-80)/80=20%;
屈服強度 :回72.5*1000N/(16²π/4mm²)=360.77 MPa;
抗拉 :108*1000N/(16²π/4mm²)=537.4MPa。答
『叄』 鋼筋伸長率公式是什麼
(延伸後尺寸-延伸前尺寸)/延伸前尺寸×100%=延伸率
如果是開料的話就用,
彎鉤的增加長度
180 半圓鉤長=6.25d
135 斜鉤長=4.9d
90 直鉤長=3.5d
『肆』 鋼筋的伸長率怎麼計算
先在鋼筋上作出記號,標定一段5倍直徑或者10倍直徑的記號。然後進行做拉伸試驗。
拉伸完後測量原標記的距離,比原始距離伸長了多少,除以原始距離就是伸長率。
『伍』 鋼筋伸長率計算公式
先在鋼筋上打點,如果100打一個點,那麼伸長率=(拉斷後斷點兩側點間距離-100)/10
『陸』 熱軋帶肋鋼筋直徑25的怎麼算伸長率
拉伸鋼筋前在原材上刻出5倍鋼筋直徑,是原始標距,拉伸完鋼筋後用卡尺測量斷後標距長度,用斷後標距減去原始標距除以原始標距是伸長率
『柒』 熱軋帶肋鋼筋直徑25的怎麼算伸長率
鋼筋拉斷後的伸長值與原長的比值,稱為伸長率。用δ10或δ5表示(δ10和δ5分別表示標距1=10d和1=5d時的伸長率,d為鋼筋直徑)。現實中δ10或δ5計算的結果會不同,所以成了缺陷,目前這兩種演算法都對,
δ10計算出來的伸長率會偏小於δ5.
原始標距與原始橫截面積成比例的叫做比例式樣,比例式樣L。=K*√s。(L。為原始標距,s。為原始橫截面積,√s。為S。開方(開方符號打不出來),K為常數)。國際上一般取K=5.65.原始標距應不小於15mm。當式樣橫截面積太小,以致採用比例系數K為5.65不能符合這一最小標距要求時,可採用較高的值K=11.3或採用非比例式樣進行標距。當鋼材式樣為圓形比例式樣時(1)K=5.65的鋼筋L。=5d,(2)K=11.3的鋼筋L。=10d。這也是9月1日執行的新規范GB1499.1《鋼筋混凝土用熱扎光圓鋼筋》原始標距取5d的原因
築龍網上下載的GB1499.2-2007熱軋帶肋鋼筋規范,和原來的不一樣,新標准原始標距是5d,但是不小於100mm,伸長率由原來的16變為17。
『捌』 鋼筋的斷後伸長率怎麼求
鋼筋的斷後伸長率計算方法:拉斷瞬間的距離減去標准標距的值再除以試樣的標准標距。
用一個例子說明,比如25的鋼筋,先要先打點,標准標距是125MM,拉斷後是160MM。斷後伸長率=(160-125)÷125=28.0%,要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
伸長率指金屬材料受外力(拉力)作用斷裂時,試棒伸長的長度與原來長度的百分比,伸長率按試棒長度的不同分為:短試棒求得的伸長率,代號為δ5,試棒的標距等於5倍直徑,長試棒求得的伸長率,代號為δ10,試棒的標距等於10倍直徑,其中標距為用來測定試樣應變或長度變化的試樣部分原始長度。
是指在拉力作用下,密封材料硬化體的伸長量占原來長度的百分率(%)。彈性恢復率是指密封材料硬化體產生的變形能否完全恢復的程度(%)。伸長率越大,且彈性恢復率越大,表明密封材料的變形適應性越好。
『玖』 鋼筋的伸長率怎麼計算的
(延伸後尺寸-延伸前尺寸)/延伸前尺寸×100%=延伸率
『拾』 怎麼算鋼筋的屈服點、抗拉強度、伸長率
1、鋼筋屈服點 σs=Fs/A; ( Fs屈服力; A鋼筋橫截面)
2、鋼筋抗拉強度 σb=Fb/A;;( Fb屈服力; A鋼筋橫截面)
3、鋼筋伸長率 δ=[(L1-L0)/L0]*100% (L1鋼筋拉斷後標距;L0鋼筋原始標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