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籠端部的鋼筋為什麼要彎成勾狀 有什麼作用,不彎可不可以
方便下放鋼筋籠和增加受力!
② 鋼筋籠用什麼打180°彎
只有HPB300級的直線形鋼筋兩端才要180°彎鉤。用彎曲機或手工彎曲扳手。按規范,彎芯直徑2.5d,平直長度3d。
③ 樁基鋼筋籠驗收標准介紹
說到樁基鋼筋籠驗收標准?現階段,建築企業樁基鋼筋籠驗收標准基本內容有哪些?基本情況怎麼樣?以下是中達咨詢小編梳理樁基鋼筋籠驗收標准相關內容,基本情況如下:
為了便於建築企業人員進一步了解樁基鋼筋籠驗收標准基本情況,梳理基本情況如下:
樁基鋼筋籠驗收標准基本內容:
1、鋼筋主筋規格,數量,長度。
2、查看封閉箍筋與主筋焊接是否傷主筋。
3、環繞箍筋的間距是否符合圖紙設計要求。
4、環繞箍筋搭接長度不小於一圈半,環繞箍筋上下封口搭接一樣不小一圈半。
5、根據圖紙檢查鋼筋保護層厚度。
6、鋼筋的出廠合格證、材質單及復試報告。
樁基鋼筋籠驗收標准相關延伸:
鑽孔樁鋼筋籠制安技術標准:
主控項目
1 鋼筋原材料、加工、連接和安裝的檢驗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1) 鋼筋進場時,必須對其質量指標進行全面檢查並按批抽取試件做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和冷彎試驗,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和《低碳鋼熱軋圓盤條》(GB/T701)等的規定和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以同牌號、同爐罐號、同規格、同交貨狀態的鋼筋,每60 t為一批,不足60 t也按一批計。施工單位每批抽檢一次。監理單位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抽檢次數為施工單位抽檢次數的20%或10%,但至少一次。 檢驗方法:施工單位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並按批進行抽樣做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和冷彎試驗;監理單位全部檢查質量證明文件、試驗報告並隨機抽樣進行見證取樣檢測或平行檢驗。
2) 環氧塗層鋼筋的塗層檢驗應符合本標准附錄A的規定。
3) 鋼筋保護層墊塊材質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墊塊的抗壓強度不應低於結構本體混凝土的設計強度。
檢驗數量:施工單位按規定數量製作試件進行試驗,監理單位見證試驗或平行檢驗並檢查質量證明文件。
檢驗方法:按規定方法試驗。
4) 鋼筋的加工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未提出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受拉熱軋光圓鋼筋的末端應做180°彎鉤,其彎曲直徑dm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於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圖1)。
(2)受拉熱軋光圓和帶肋鋼筋的末端,當設計要求採用直角形彎鉤時,其彎曲直徑dm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鉤端應留有不小於鋼筋直徑3倍的直線段(圖2)。
(3) 彎起鋼筋應彎成平滑的曲線,其彎曲半徑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光圓鋼筋)或12倍(帶肋鋼筋)(圖3)。
(4) 用低碳鋼熱軋圓盤條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做不小於90°的彎鉤,有抗震等特殊
更多關於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④ 鋼筋籠製作的一般規定
1.鋼筋的存放和質量檢驗
(1)鋼筋的存放
鋼筋必須按照不同的鋼種、等級、牌號、規格分批堆存,不得混雜,並且設立識別標志。鋼筋在存放過程中,應避免銹蝕和污染,鋼筋露天堆置時,應墊高並加覆蓋。
(2)鋼筋籠製作前質量檢驗鋼筋進場後,應做拉伸(抗拉強度、屈服點、伸長率)和冷彎試驗。鋼筋在加工之前,表面必須潔凈、無油漬、漆污、水泥漿、鐵銹等。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曲,成盤的鋼筋和彎曲的鋼筋必須調直。用冷拉法矯直鋼筋時,Ⅰ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大於2%,Ⅱ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大於1%。
圖3-11 鋼筋籠結構
2.鋼筋籠除製作的規定
1)鋼筋籠的製作允許偏差見表3-4。
2)分段製作的鋼筋籠,分段後的主筋接頭應互相錯開,保證同一截面內的接頭數目不多於主筋總根數的50%。兩個接頭的間距應大於50cm。接頭可採用搭接、幫條或坡口焊接,但要保證連接處能承受鋼筋籠的自重,並應遵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
表3-4 鋼筋籠的製作允許偏差
3)主筋凈距必須大於混凝土粗骨料粒徑3倍以上。
4)加勁箍筋宜設在主筋外側,主筋一般不設彎鉤,根據施工工藝要求所設彎鉤不得向內圓伸露,以免妨礙導管工作。
5)鋼筋籠的內徑應比導管接頭處外徑大100mm以上。
6)搬運和吊裝時,應防止變形,安放要對准孔位,避免碰撞孔壁,就位後應立即固定。
7)鋼筋籠主筋的保護層允許偏差如下,水下澆注混凝土樁±20mm,非水下澆注混凝土樁±10mm。
8)每節鋼筋籠的保護層墊塊不得少於兩組,墊塊可用混凝土製作,也可用鋼筋或鋼管等材料製作。墊塊混凝土標號不應低於樁身混凝土標號。墊塊應固定在主筋上,靠孔壁的一面應是圓弧形,以減少吊放鋼筋籠時的阻力,避免鋼筋籠刮撞孔壁。
9)加工成型的鋼筋籠分別擺放,分別掛編號標示,下面平墊方木並在鋼筋籠兩側加木楔,以防鋼筋籠滾落及變形。
⑤ 框架柱鋼筋籠一般由什麼組成
框架柱鋼筋一般由縱向受力鋼筋,封閉箍筋(且末端應做成°彎鉤)組成(不稱框架柱鋼筋「籠」)。
9.3.1
柱中縱向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
2
柱中縱向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且不宜一般由大於300mm;
3
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於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置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十構造鋼筋,並相應沒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4
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布置;
5
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偏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註:水平澆築的預制柱,縱向鋼筋的最小凈間距可按本規范第9.2.1條關於梁的有關規定取用。
9.3.2柱中的箍筋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直徑不應小於d/4,且不應小於6mm,d為縱向鋼筋的最大直徑;
2
箍筋間距不應大於400mm及構件截面的短邊尺寸,且不應大於15d,d為縱向鋼筋的最小直徑;
3
柱及其它受壓構件中的周邊箍筋應做成封閉式;對圓柱中的箍筋,搭接長度不應小於本規范第8.3.1條規定的錨固長度,且末端應做成135°彎鉤,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5d,d為箍筋直徑:
4
當柱截面短邊尺寸大於400mm且各邊縱向鋼筋多於3根時,或當柱截面短邊尺寸不大於400mm但各邊縱向鋼筋多於4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
5
柱中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3%時,箍筋直徑不應小於8mm,間距不應大於10d,且不應大於200mm,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箍筋末端應做成135°彎鉤,且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6
在配有螺旋式或焊接環形式箍筋的柱中,如在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中考慮間接鋼筋的作用時,箍筋間距不應大於80mm及dcor/5,且不宜小於40mm,dcor為按箍筋內表面的核心截面直徑。
參考資料:《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2015版)
⑥ 鋼筋籠端部的鋼筋為什麼要彎成勾狀 有什麼作用,不彎可不可以
鋼筋籠端部部分長度(一般1米-3米)鋼筋是嵌入承台的,彎鉤主要是為了增加嵌入力。依設計計算,可彎可不彎。
⑦ 承台鋼筋籠要做135度彎鉤嗎
承台鋼筋矩形框,無論鋼筋為HPB300級或熱軋帶肋的,末端都應做135°彎鉤。
⑧ 鋼筋籠為什麼一些要做彎鉤一些不做呢
朝下方的一定全部做了彎鉤的!朝上的不用做!伸如承台的能夠達到錨固要求!所以不用彎鉤!望採納
⑨ 井樁籠鋼筋籠底部鋼筋要彎鉤嗎
可以不要彎鉤的。但設計常常設有這個彎鉤。
施工時按圖施工吧。如想取消了。則得到設計的認可,監理認可有時也是可以的。
⑩ 樁基鋼筋籠最下面的彎勾的作用
樁基鋼筋籠一般都是直的,不設彎鉤的啊親。你是不是問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