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同規格鋼筋重量的偏差是多少
不同規格鋼筋重量的偏差:
鋼材的理論重量是按鋼材的公稱尺寸和內密度(過去稱為比重容)計算得出的重量稱之為理論重量。這與鋼材的長度尺寸、截面面積和尺寸允許偏差有直接關系。由於鋼材在製造過程中的允許偏差,因此用公式計算的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有一定出入,所以只作為估算時的參考。
❷ 看了你回答的鋼筋重量偏差
對你的問,我認為應先看鋼筋混凝土用鋼相應的規范。
1.鋼筋的理論重專量是㎏/m計的。如屬6.2表 2:
4.什麼用精度是0.1克的稱、精度是1克的稱、精度是10克的稱(你的意思稱要達到幾級精度)?答:精度當然越高越精確!我認為只要經過計量認真通過的(在允許時間范圍內的)都行。
鋼筋重量偏差對稱的精度有要求嗎?你想得太復雜了!
答:鋼筋重量偏差對「稱的精度」規范沒有提到要求。但我認為「對什麼稱的精度」,應由質量監督檢驗局通過計量認真。
總的我覺得,你想得很周到。但這問題的分類:不應該分在:建築學。應把分類:分到有關計量方面去。這樣由原來的技術質量監督檢驗局的人員來回答才答得好!
❸ 鋼筋的重量偏差標準是什麼
鋼筋的重量偏差標準是什麼?
答:《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08
❹ 建築鋼筋重量允許偏差是多少
直徑6~12的鋼筋無論光圓還是帶肋的質量允許偏差都是±7%
直徑14~25的鋼筋質量允許偏差是±5%
計算公式是:實際重量-(試樣總長*理論中重量)/(試樣總長*理論中重量)
試樣總長:以五根鋼筋為一組,每根長度超過0.5m,逐個量取鋼筋長度,五根的總值就是試樣總長。
理論重量可以查表:
Φ6=0.222Kg/m
Φ6.5=0.260Kg/m
Φ8=0.395Kg/m
Φ10=0.617Kg/m
Φ12=0.888Kg/m
Φ14=1.21Kg/m
Φ16=1.58Kg/m
Φ18=2Kg/m
Φ20=2.47Kg/m
Φ22=3Kg/m
Φ25=3.86Kg/m(重量都以千克計,長度以米計)
都是我自己打的啊...
標准嘛,光圓鋼筋和熱軋帶肋鋼筋的標准都有,只不過熱軋帶肋鋼筋理論重量沒有直徑6.5的
❺ 國標鋼筋理論重量誤差值規定是多少
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中規定:
6~12mm,實際重量與理內論重量的容偏差為正負7%;
14~20mm,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正負5%;
22~50mm,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的偏差為正負4%。
(5)規范中鋼筋的重量偏差為多少擴展閱讀
鋼筋的綁扎接頭應符合下列規定:
1、搭接長度的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Ⅰ級鋼筋綁扎接頭的末端應做彎鉤,Ⅱ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4、受拉鋼筋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5、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結構設計要求。
6、板筋綁扎前須先按設計圖要求間距彈線,按線綁扎,控制質量。
7、為了保證鋼筋位置的正確,根據設計要求,板筋採用鋼筋馬凳縱橫@600予以支撐。
根據設計要求,本工程直徑≥18的鋼筋優先採用機械接長,套筒擠壓連接技術,其餘鋼筋接長,水平筋採用對焊與電弧焊,豎向筋優先採用電渣壓力焊。大於Φ25豎向鋼筋採用套筒擠壓連接。
❻ 鋼筋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最大差多少
規范允許鋼筋有重量偏差,其允許最大偏差值為:
6-12:7%;
14-20:5%;
22及以上:4%
鋼格板理論重量(指經過包邊和表面處理)後的理論重量。由於包邊、開孔和切口的不同,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會出現差異,理論重量就是按照具體的數量計算出來的重量,跟實際重量有個下差,是在標准范圍之內的,所以鋼格板的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有所不同。
1、扁鋼偏差
生產鋼格板所使用的扁鋼,扁鋼是有下差的,一般所選用的的扁鋼,其實他的下差是符合標準的,所以在扁鋼上就會有一些的重量差距。
2、扭絞方鋼偏差
扭絞方鋼的使用也是有一定下差的,所以在扭絞方鋼上也會有一些差距,會影響到鋼格板的實際重量。
3、鍍鋅量偏差
鋼格板的鍍鋅也是有明確的標准規定的,一般鍍鋅量也會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鍍鋅量也是影響鋼格板實際重量的一個因素。
鋼筋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用鋼筋直徑 (mm)的平方乘以 0.00617;0.617 是圓 10 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 (Kg)=鋼筋的直徑 (mm) ×鋼筋的直徑 (mm) ×0.00617。
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
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
Φ22=2.98kgΦ25=3.85kg Φ28=4.837kg
❼ 鋼筋檢測報告里重量偏差標准要求%±6.0實測偏差%-4.9
實測偏差-4.9,在標准范圍之內啊,合格啊。
❽ 鋼筋進場時對重量偏差檢驗有何規定
鋼筋進場時對重量偏差檢驗結果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為什麼這樣答?因為各本規范規定的試驗數量和試驗方法有別,如:《冷軋帶肋鋼筋》GB 13788-2008和《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T 1499.3-2010,它們各自試驗數量和試驗方法有別,所以只能答:鋼筋進場時對重量偏差檢驗結果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冷軋帶肋鋼筋》GB 13788-2008:
5.2.1 鋼筋進場時,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 1 部分:
熱軋光圓鋼筋》 GB1499.1、《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 2 部分:熱軋帶肋鋼筋》 GB1499.2、《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3部分:鋼筋焊接網》GB/T1499.3、《冷軋帶肋鋼筋》GB13788、《離延性冷軋帶肋鋼筋》YB/T4260、《冷軋扭鋼筋》JG190及《冷軋帶肋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95、《冷軋扭鋼筋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115、《冷拔低碳鋼絲應用技術規程》JGJ19抽取試件作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彎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相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和抽樣檢驗報告。
參考資料:《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15
❾ 三級鋼筋直徑與重量允許偏差是多少
重量是7% 直徑有表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