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板支座負筋分布筋間距是多少
樓板負筋的分布筋的直徑不小於6mm,間距不大於250mm,級別HPB300。
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板支座負筋在計算設置里修改板中間支座負筋標注是否含支座。
承擔負彎矩的鋼筋,因為一般的力學把下部受拉的彎矩規定為正彎矩,上部受拉的彎矩為負彎矩。
負筋承受負彎矩的鋼筋,一般在梁支座(一般是柱子)的上部或板支座(一般是梁或牆)的上部。
一般情況,認為正常受重力作用的簡支混凝土梁跨中下側受彎拉,為正彎矩;這個概念引申到梁板等水平受彎構件中,與之受力不同的為負彎矩。
(1)分布鋼筋一般多少擴展閱讀:
支座有負筋,是相對而言的,一般應該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負彎矩的鋼筋,俗稱擔擔筋。有些支座上部沒有負彎矩(鉸支座),配置的構造鋼筋習慣上也稱為負筋。當梁、板的上部鋼筋通長時,大家也習慣地稱之為上部鋼筋。
外層鋼筋外緣至混凝土外表面的混凝土厚度,亦稱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保護層厚度的確定,基本上是根據兩個因素:一是在結構上保證鋼筋與混凝土共同工作,即滿足受力鋼筋粘結錨固要求;二是保證混凝土鋼筋的耐久性。它的厚薄及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耐久性。
『貳』 現澆鋼筋混凝土板分布鋼筋間距不宜大於多少
按混規9.1..7條,9.1.8條,分布筋一般出現在單向板內,屋面抗裂筋也屬於構造分布筋,分布筋的截面積不小於受力筋的0.15倍且分布筋配筋率大於0.15%,單向板不大於250,直徑大於6,屋面抗裂溫度筋間距不大於200且配筋率大於0.1%。
『叄』 一般民用建築樓面及梁所用鋼筋規格是多少,及用量
鋼筋用量大致為35~75公斤/平方米(不含地下室,高度不超過150米)。
一般民用建築樓面及梁所用鋼筋規格是:一級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mm~22mm,本標准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5mm、8mm、10mm、12mm、16mm、20mm、22mm;二級、三級鋼筋的公稱直徑范圍為6mm~50mm,本標准推薦的鋼筋公稱直徑為6.5mm、8mm、10mm、12mm、16mm、20mm、22mm、25mm、28mm、32mm。
框架結構小高層含鋼筋梁約40~50kg/m2建築面積。
(主筋)板內鋼筋直徑:14、16;
鋼筋用量隨結構形式:14;
梁內鋼筋直徑、8、10、12、18、20、層高、總高、抗震而各有差異;
一般民用建築樓面鋼筋規格Φ8、Φ10、Φ12、Φ6;
分布筋;次梁用鋼筋規格Φ12~Φ20、箍筋Φ6、Φ8;
框架梁Φ12~25;
箍筋Φ8、Φ10、Φ12。
『肆』 剪力牆中分布鋼筋的排數是什麼意思
剪力牆中分布鋼筋的排數是400-700宜三排,700以上宜四排
鋼筋平法國標圖集11G101—1第68頁規定:
牆厚b≤400的布置2排鋼筋;400﹤牆厚b≤700的布置3排鋼筋;牆厚b﹥700的布置4排鋼筋。
『伍』 分布筋用多大
分布筋的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
大部分都是出現在樓板上的,分布筋是處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的作用,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
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在剪力牆上,牆梁與牆柱之外的牆體縱筋橫筋亦稱作分布筋。
『陸』 分布鋼筋的規范要求
分布鋼筋是一種構造鋼筋,即其數量不通過計算,而是按照設計規范規定選擇的。
《公路橋規》規定分布鋼筋直徑不小於6mm,其間距應不大於250mm。在所有主筋的彎折處,都應設置分布鋼筋。
『柒』 扣筋分布筋用多大的鋼筋
一般用6的圓鋼筋 間距200左右,不超過250.
『捌』 分布筋的長度是多少
1.
分布筋的長度=凈長-兩端端負筋露出長度+2*150。
2.
溫度筋的長度=軸線長度-兩邊負筋標注長度+搭接長度*2+彎勾*2,加不加彎勾*2,看鋼筋等級,一級鋼可加也可不加,二、三級鋼一律不加彎鉤;
3.
分布筋大部分都是出現在樓板上的,分布筋是處在受力筋上面的成
90
度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的作用,並將板上的荷載分散到受力鋼筋上,同時也能防止因混凝土的收縮和溫度變化等原因,在垂直於受力鋼筋方向產生的裂縫。
在剪力牆上,牆梁與牆柱之外的牆體縱筋橫筋亦稱作分布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