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柱頂鋼筋加錨固
不知是邊柱還是中柱,中柱還好點加焊彎鉤吧,要是邊柱就更加麻煩了,按照框架屋面內樑柱的錨固做容法,柱錨梁和梁錨柱兩種做法,柱有個1.5Lae,梁直段有個1.7Lae。處理起來就麻煩了,看看圖集需要滿足的長度,加焊吧,就算是100%的接頭率也沒辦法了,焊的質量過關些!!!
『貳』 砼中哪些情況需要考慮鋼筋錨固,如基礎主筋,柱、梁、板中的哪些需要考慮
鋼筋的錨固長度和圖紙上採用的鋼筋的型號、鋼筋的直徑、砼的標號、抗震等級、建築版的環境類別以及施工時鋼權筋錨固採用的方式(直錨和彎錨)都是影響鋼筋錨固長度的。但在任何情況下鋼筋的錨固長度不能低於25cm。樓上的兄弟現澆板低筋是螺紋鋼不需要打180度的彎勾,板低筋要伸入支座處大於等於5d並且至少到梁中線。
『叄』 您好!請問11G101-1 第60頁中柱柱頂縱向鋼筋構造D節點:當柱寬大於梁寬時,角柱鋼筋怎麼錨固呢謝謝……
角柱按59頁D節點處理,一般頂板厚度都大,可以把柱筋錨入,至於那個伸至對邊再內向下彎折容8D的做法,根本是不可能實現的,直接按錨入板內15D即可。一般來說自梁底至柱對邊要超過1.5LABE,所以採用C節點的多,但對於角柱由於要錨入板內,所以要求按B節點方式伸入板內不小於15D,這樣的話對於柱筋鋼筋下料和綁扎就比較麻煩,容易弄錯。柱筋還是下一致比較好,有幾根柱筋下長一些超過構造要求不會錯,比短了驗收時打嘴仗強。這一旦綁成驗收時發現短了,根本就沒辦法再處理,除非拆完。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監理與設計院溝通,這樣施工、驗收都容易一致。
中柱封頂構造按60頁,彎折12D即可。板厚的話首選向兩邊彎,便於澆築砼。
『肆』 鋼筋的錨固長度比較常用的一些如梁板柱的是多少啊
鋼筋的錨固長度與鋼筋的種類、抗震等級、砼的強度等級等因素有關;具體錨固長度詳見11G101-1第53頁。
『伍』 框架柱鋼筋頂部錨固是否需要全部彎錨
根據具體情況分抄析。襲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
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f1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2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公稱直徑。
另外,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陸』 柱錨樑柱封頂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
柱中縱向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於5%;
柱中縱向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於50mm,且不宜大於300mm;
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不小於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不小於10mm的縱向構造鋼筋,並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圓柱中縱向鋼筋不宜少於8根,不應少於6根,且宜沿周邊均勻布置;
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於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於300mm。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錨固
『柒』 構造柱鋼筋是否錨固於框架梁內,是否有規范
構造柱是非結構構件,其鋼筋宜錨入框架梁內。規范沒有明確,但抗震規范的《非結構構件》章節中對非結構構件有要求,按其要求,其鋼筋宜錨入框架梁內
『捌』 框架柱中柱頂縱向鋼筋構造有哪些要求
從梁底起向上長度滿足錨固長度的直升到頂,不能滿足的加彎折。
『玖』 頂層樑柱交接處柱的鋼筋是應該伸入到梁內還是板內,還有此處梁板柱鋼筋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 如下圖
本圖所示是中柱復,中制柱柱頂彎錨長度為12d,彎錨方向可以向內也可向外,詳見11G101-1第60頁、65頁;邊柱和角柱柱頂鋼筋錨固詳見11G101-1第59頁、64頁。
原則上柱頂鋼筋的錨固應伸入梁內,但由於柱子較大而梁寬度較小的情況,柱頂的彎錨鋼筋可以伸入板內。
柱、梁、板鋼筋的位置關系:柱筋在外側,梁筋在內側、板的底筋應伸入梁內,板的麵筋一般安放在梁的面層主筋以上。
『拾』 請問邊柱頂部無梁錨固板的鋼筋錨固長度與規則在11G101中哪一頁
如果是鋼梁,建議你查下12SG904-1圖集。個人認為彎折12D比較合理。
其實這種節點做法完全可以要求設計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