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麼是分布鋼筋,什麼是分布鋼筋知識
分布來鋼筋就是與受力自鋼筋垂直均勻布置的構造鋼筋,分布鋼筋位於受力鋼筋內側及受力鋼筋的所有轉折處,並與受力鋼筋用細鐵絲綁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鋼筋骨架。
在板內和在所有主筋的彎折處應設置垂直於板受力鋼筋的分布鋼筋。
值得指出的是周邊支承的雙向板,板的兩個方向(沿板長邊方向和沿板短方向)同時承受彎矩,所以兩個方向均應設置受力鋼筋。
⑵ 請問雙層雙向板鋼筋有分布筋嗎分部筋一般布置在什麼情況下,布置在什麼位置
雙層雙向的一般不叫分布筋,既都是受力鋼筋。分布筋最常見的就是用於固定樓板的支座負筋的鋼筋。受力鋼筋一般布置在離保護層較近的位置。
⑶ 為什麼會有板上部分布鋼筋
你好。板來配筋規定:鋼筋自混凝土板是受彎構件,按其作用分為:底部受力筋 、上部負筋、分布筋幾種。 分布鋼筋:它主要用來使作用在板面荷載能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抵抗四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在垂直於板跨方向所產生的拉應力;同時還與受力鋼筋綁扎在一起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鋼筋在混凝土澆搗時的位移。
1、單向板中單位長度上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於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15%,且不宜小於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250mm,直徑不宜小於6mm。
對集中荷載較大的情況,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應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於200mm。
2、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域內,鋼筋間距宜為150~200mm,並應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於0.1%。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並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SPAN>
⑷ 板的鋼筋什麼情況下通長布置
在有「抗震構造」的需要時,需使用通長筋。
通長筋源於抗震構造要求,這里「通長」可以保證梁各個部位的這部分鋼筋都能發揮其受拉承載力,以抵抗框架梁在地震作用過程中反彎點位置發生變化的可能。
上部通長筋搭接位置應在凈跨的1/3范圍內,並且要滿足一個搭接長度,下部通長筋如果定值長度不夠,一般採用錨固方式,不搭接,長度計算同下部非通長筋。
應用
沿梁全長頂面和底面至少應各配置兩根通長的縱向鋼筋,對一、二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4mm,且分別不應少於梁兩端頂面和底面縱向受力鋼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1/4;
對三、四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2mm,當抗震框架梁採用雙肢箍時,跨中肯定只有通長筋而無架立筋;
只有採用多於兩肢箍時,才可能有架立筋.通長筋需要按受拉搭接長度接長,而架立筋僅交錯150,是「構造交錯」,不是起連接作用。
(4)板什麼時候會設置分布鋼筋擴展閱讀
一、通長筋可分為受力筋和分布筋,兩者作用不同:
1、受力筋主要承受彎矩和剪力;
2、分布筋作用主要是防止板面溫度裂縫。
二、架立筋和貫通筋有什麼區別?
在鋼筋布置上,架立鋼筋是布置本跨的1/3。也就是說,本跨梁存在左右支座鋼筋。
通長鋼筋是全長布置,架立筋從字面是就可以知道起架立作用,如一根梁只須布抗拉筋和抗剪箍筋,而受壓區混凝土強度已足夠,無須配筋,那在做鋼筋骨架的時候,梁的上部就沒有縱向筋,箍筋的上角點就無法固定,因此一般用兩根14或16的筋分布在上面的兩角,這就是架立筋,從計算上沒有受什麼力,但實際上也受壓。
用於定位的後來可以不用,無須計算,而結構架立筋則須計算。架立筋起一定的受壓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梁的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