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腳手架鋼管應該用什麼材料
腳手架鋼管一般是Q235B。鋼管應無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舊鋼管表面銹蝕深度應符合《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的規定。
2. 腳手架中的鋼管是用的什麼鋼管
Φ48×3.5、Q235B焊接鋼管,製造工藝簡單,成本適中,可直接對現有扣件式腳手架進行加工改造.不需要復雜的加工設備。
3. 腳手架中的鋼管是用的什麼鋼管,直縫還是無縫
腳手架可採用直徑48.3*壁厚3.6mm焊接鋼管或直縫鋼管。
4. 工地搭架子的鋼管叫什麼
工地搭架子的鋼管叫腳手架。腳手架是建築施工中不可缺少的臨時設施,是專為解決在建築物高部位施屬工而專門搭設的。
腳手架的基本要求:
1.腳手架的寬度一般為2m左右,最小不得小於1.5m;
2.施工期間,在各種荷載作用下,腳手架不變形,不搖晃,不傾斜;
3.搭拆簡單,搬運方便,能多次周轉使用;
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盡量節約用料。
(4)外架用什麼鋼管擴展閱讀:
腳手架的分類
1.按與建築物位置關系分:外腳手架、里腳手架;
2.按支固方式分:落地式腳手架、懸挑式腳手架、附牆懸掛腳手架、懸吊腳手架、附著升降腳手架、水平移動腳手架;
3.按架構方式分:桿件組合式腳手架、框架組合式腳手架、格構組合式腳手架、台架;
4.按設置形式分:單排腳手架、雙排腳手架、多排腳手架、滿堂腳。
5. 建築腳手架所使用鋼管要求的壁厚是多少
建築腳手架所使用鋼管要求的壁厚是3.6mm。按《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11》規定鋼管規格應為φ48.3×3.6,即壁厚為3.6mm。
腳手架指施工現場為工人操作並解決垂直和水平運輸而搭設的各種支架。建築界的通用術語,指建築工地上用在外牆、內部裝修或層高較高無法直接施工的地方。
主要為了施工人員上下幹活或外圍安全網圍護及高空安裝構件等,說白了就是搭架子,腳手架製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鋼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腳手架當模板使用,此外在廣告業、市政、交通路橋、礦山等部門也廣泛被使用。
(5)外架用什麼鋼管擴展閱讀:
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台。按搭設的位置分為外腳手架、里腳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按構造形式分為立桿式腳手架、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懸吊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爬式腳手架。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
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6. 建築用腳手架及鋼管的標準是什麼
請參看標准EN 12810-1:2003。
標准里邊這樣規定的:
外徑為48.3mm 的鋼管必須符合表格2的規范專。
注意:其他外徑尺寸的管屬參看EN 12811-1:2003中的4.2.1.3。
表格2—外徑為48.3mm 的鋼管的壁厚和屈服應力的綜合
壁厚t (mm) 最小屈服應力(N/mm2) 最小的壁厚公差(mm)
1 2.7≤t<2.9 315 0.2
2 t≥2.9 235 按照EN 10219-2規定
詳細請參看標准。
7. 請教一下腳手架中的鋼管是用的什麼鋼管
腳手架鋼管應採用現行國家標准《直縫電焊鋼管》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中規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碳素結構鋼》中Q235-A級鋼的規定,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於25KG,宜採用直徑為48mm、壁厚為3.5mm的鋼管
8. 施工用的外架鋼管是什麼規格
一般腳手架鋼管採用Φ48mm,壁厚3.5mm;橫向水平桿最大長度2200mm,其它桿最大長度6500mm,且每根鋼管最大質量不應大於。
腳手架是為了保證各施工過程順利進行而搭設的工作平台。按搭設的位置分為外腳手架、里腳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為木腳手架、竹腳手架、鋼管腳手架;按構造形式分為立桿式腳手架、橋式腳手架、門式腳手架、懸吊式腳手架、掛式腳手架、挑式腳手架、爬式腳手架。
(8)外架用什麼鋼管擴展閱讀
特點
不同類型的工程施工選用不同用途的腳手架。橋梁支撐架使用碗扣腳手架的居多,也有使用門式腳手架的。主體結構施工落地腳手架使用扣件腳手架的居多,腳手架立桿的縱距一般為1.2~1.8m;橫距一般為0.9~1.5m。
腳手架與一般結構相比,其工作條件具有以下特點:
1、所受荷載變異性較大;
2、扣件連接節點屬於半剛性,且節點剛性大小與扣件質量、安裝質量有關,節點性能 存在較大變異;
3、腳手架結構、構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桿件的初彎曲、銹蝕,搭設尺寸誤差、受荷偏心 等均較大;
4、與牆的連接點,對腳手架的約束性變異較大。 對以上問題的研究缺乏系統積累和統計資料,不具備獨立進行概率分析的條件,故對結構抗力乘以小於1的調整系數其值系通過與以往採用的安全系數進行校準確定。
因此,本規范採用的設計方法在實質上是屬於半概率、半經驗的。腳手架滿足本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是設計計算的基本條件。
9. 建築搭設的腳手架是什麼鋼管
根據《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規定:
3.1.2 腳手架鋼管宜採用Φ48.3×3.6 鋼管。每根鋼管的最大質量不應大於
25.8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