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有模板的施工方案 裡面要含模板受力驗算(鋼管支撐)
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3
二 模板支撐設計 3
三 梁模板與支撐架計算 3
1 上部框架梁模板基本參數 4
2 梁模板荷載標准值計算 4
3 梁底模板木楞計算 5
4 梁模板側模計算 5
5 穿梁螺栓計算 6
6 梁模板支撐腳手架的計算 7
四 6.5M高樓板模板鋼管扣件支架計算 7
1 模板面板計算 8
2 模板支撐方木的計算 9
3 板底支撐鋼管計算 10
4 扣件抗滑移的計算 11
5 模板支架荷載標准值(立桿軸力) 12
6 立桿的穩定性計算 12
五 柱模板及支撐體系計算 13
1 柱模板計算基本參數 13
2 柱模板荷載標准值計算 14
3 柱模板面板的計算 15
4 豎楞木方的計算 16
5 B方向柱箍的計算 17
6 B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 18
7 H方向柱箍的計算 19
8 H方向對拉螺栓的計算 20
六 樓梯模板 20
七 模板安裝質量要求 21
1 模板製作 21
2 牆模板安裝 21
3 柱模板安裝 21
4 梁、板模安裝 21
5 樓梯模板安裝要求 23
6 後澆帶模板及支撐架安裝要求 23
7 模板支設的質量要求 23
8 板模支設的質量控制措施 24
9 模板拆除 24
10 成品保護 25
11 安全技術要求 25
12 文明施工要求 26
你可以去魯文建築服務網 下載 這方案
❷ 請問一根腳手架鋼管能承受多大重量27.5厚鋼管。。。腳手架承載力怎樣驗算,請詳細點。。。萬分感謝
設計是最大負荷1.3噸。
你這是怎麼樣的受力方法啊 ,是直的做撐版,還是橫的做梁。如果是直的做撐那最大權就不只1.3噸了,而且要遠大於這個力度,要是橫的做梁那就要看跨度。
每個扣件自重是按照抽樣408個平均值加兩倍的標准差求得的
直角扣件:13.2N一個
旋轉扣件:14.6N一個
對接扣件:18.4N一個
鋼管尺寸:¢48*3.5MM 每米自重38.4N/M
1KG=9.8N
❸ 高支模水平立桿間距怎麼算的
梁下架體:沿梁跨度方向立桿間距0.6米,垂直梁跨度方向立桿間距0.8米,另外在梁底再頂2根梁底頂桿並與整體架體連接。梁下掃地桿距地200mm搭設起步,向上水平桿步距1米,最頂層水平桿距離梁底不大於400mm,縱橫方向滿搭與整體架連為一體。
板下架體:立桿間距縱橫方向均 為1米,掃地桿起步距地200mm,向上水平桿步距1米,最頂層水平桿距板底不大於400mm,縱橫向滿搭與架體連為一體。
高支模周圍原有模板架已拆除的,在中庭邊梁內側,緊貼梁內邊搭設至少2道立桿,用頂絲背方木與樓板頂緊,並用水平桿與高支模架體連接為整體。
(3)高支模雙拼鋼管怎麼驗算擴展閱讀
高支撐架的計算依據《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築結構荷載規范》(GB 50009-2001)、《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2003)等規范編制。
模板支架參數,橫向間距或排距(m):0.80;縱距(m):0.80;步距(m):1.50;立桿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撐點長度(m):0.10;模板支架搭設高度(m):9.78;採用的鋼管(mm):Φ48?.5 ;板底支撐連接方式:方木支撐;立桿承重連接方式:雙扣件,考慮扣件的保養情況,扣件抗滑承載力系數:0.80。
❹ 高支模如何進行計算
高支模的確定和荷載計算方法
一、 高支模的定義:水平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系統高度超過8m,或跨度大於
18m, 均荷載大於15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於20kN/m的模板支撐系統。
二、 均荷載的計算方法:
(一)荷載的組成
均荷載=永久荷載(鋼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項系數+施工均布活荷載×分項系數 鋼筋砼自重=板厚(m)×25KN/m3(25KN/m3為鋼筋砼比重換算成KN/m3
為單位,在計算均荷載時鋼筋砼比重取值為25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0.3KN/m2(計算均荷載時取值為0.3KN/m2)
施工均布活荷載:3KN/m2
分項系數: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2
施工均布活荷載分項系數取1.4
例:
1.2×(25M+0.3)+1.4×3=15 M=0.348米,取整M=35㎝
即板厚達到或超過35㎝時需要專家論證。
三、 集中線荷載的計算方法
(一)荷載的組成
集中線荷載=永久荷載(鋼筋砼自重+模板木方的自重)×分項系數+施工均布活荷載×分項系數
鋼筋砼自重=梁的截面積(m2)×26KN/m3(26KN/m3為鋼筋砼比重換算成KN/m3
為單位,在計算集中線荷載時鋼筋砼比重取值為26KN/m3。)
模板木方的自重=梁截面模板的周長(m)×0.5KN/m2(計算集中線荷載時取值為0.5KN/m2)
施工均布活荷載=梁寬m×3KN/m2
分項系數:永久荷載分項系數取1.2
施工均布活荷載分項系數取1.4
例1:梁高700,梁寬700
1.2×[0.7×0.7×26+(0.7+0.7+0.7)×0.5]+0.7×3×1.4=19.488<20
例2:梁高1000,梁寬500
1.2×[0.5×1.0×26+(1.0+1.0+0.5)×0.5]+0.5×3×1.4=19.2<20
例3:梁高900,梁寬600
1.2×[0.6×0.9×26+(0.9+0.9+0.6)×0.5]+0.6×3×1.4=20.808>20,需論證。
四、 根據以上的計算方法進行反推,樓板厚度大於或等於350mm,其模板支撐系統屬於高支模範圍。
五、 根據以上的計算方法進行反推,梁截面積大於或等於0.48m2時,應驗算其集中線荷載是否超過高支模範圍,以確定是否需要專家論證。
註:以上計算方法的依據為JGJ130-2001《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
❺ 鋼管雙拼,方鋼雙拼。如何進行 等效力計算
這涉及到的知識其實不復雜。無論是鋼管雙拼,還是方鋼雙拼,在進行等效力計算時,都是要先求出雙拼截面的參數,包括慣性矩、靜矩等,這些參數可以依據公式進行手算,也可以利用軟體進行不規則截面的計算。之後就可以按照常規截面進行計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