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管道閉水試驗 實測滲水量怎麼計算
埋地管道嚴密性試驗,應在試驗壓力下進行,按公式(2)、(3)實測滲水量,小於或等於按公式(4)、(5)、(6)、(7)計算的允許滲水量為嚴密性試驗為合格。
管道內徑小於或等於400 mm,且長度小於或等於1 km的管道在試驗壓力下,10 min壓降不大於0.05 MPa時,為嚴密性試驗合格。
嚴密性試驗採用放水法時,實測滲水量按公式(2)計算。嚴密性試驗採用補水法時,實測滲水量按公式(3)計算。
(2)qs=W/{( T1- T2)*L0}
(3)qs= W1/( T* L0)
上列式中:
T——從開始計時至保持恆壓結束的時間,min;
W——表壓下降0.1 MPa時經放水閥流出的水量,L;
L0——試驗管段長度,m;
T1——未放水時從試驗壓力降壓0.1 MPa所用的時間,min;
T2——放水時從試驗壓力降壓0.1MPa所用的時間,min;
W1——恆壓時間內(不少於2 h)補入管道的水量,L;
qs——實測滲水量,L/min·m。
鋼管內徑Di>250時,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4)計算。鑄鐵管Di>150時,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5)計算。預應力、自應力混凝土管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6)計算。塑料管道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7)計算。
(4)Q=0.05√Di
(5)Q=0.1√Di
(6)Q=0.14√Di
(7)Q=0.4Pf·Di
上列式中: Q——允許滲水量,L/min·km;
Di——管道內徑,mm;
Pf——試驗壓力,MPa。
② PE300給水管打壓的允許滲水量是多少怎麼計算的
埋地管道嚴密性試驗,應在試驗壓力下進行,按公式(2)、(3)實測滲水量,小於或等於按公式(4)、(5)、(6)、(7)計算的允許滲水量為嚴密性試驗為合格。
管道內徑小於或等於400
mm,且長度小於或等於1
km的管道在試驗壓力下,10
min壓降不大於0.05
MPa時,為嚴密性試驗合格。
嚴密性試驗採用放水法時,實測滲水量按公式(2)計算。嚴密性試驗採用補水法時,實測滲水量按公式(3)計算。
(2)qs=W/{(
T1-
T2)*L0}
(3)qs=
W1/(
T*
L0)
上列式中:
T——從開始計時至保持恆壓結束的時間,min;
W——表壓下降0.1
MPa時經放水閥流出的水量,L;
L0——試驗管段長度,m;
T1——未放水時從試驗壓力降壓0.1
MPa所用的時間,min;
T2——放水時從試驗壓力降壓0.1MPa所用的時間,min;
W1——恆壓時間內(不少於2
h)補入管道的水量,L;
qs——實測滲水量,L/min·m。
鋼管內徑Di>250時,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4)計算。鑄鐵管Di>150時,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5)計算。預應力、自應力混凝土管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6)計算。塑料管道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7)計算。
(4)Q=0.05√Di
(5)Q=0.1√Di
(6)Q=0.14√Di
(7)Q=0.4Pf·Di
上列式中:
Q——允許滲水量,L/min·km;
Di——管道內徑,mm;
Pf——試驗壓力,MPa。
③ 排水管道閉水試驗中的允許滲水量怎麼計算
目前常用的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的標准有國標《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范(GB50268-2008)以及國際上常用的美國標准ATSM969M-02和德國工業標准DIN EN1610。國內標準的允許滲水量都是按照管道直徑的不同來規定相應的滲水量,一般單位是m³/km·24h。而國外標準的單位是採用L/(mm直徑管道) ·(km管道) ·(24h),或者L(m²管道) ·30min。
那麼如何計算排水管道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呢?
由於"沉管」產生的直接原因是排水管道的某個環節的止水措施失效。管道本身、管道之間和管道與井之間等任何一個止水措施失效的環節,都可以近似看成一個滲漏點。不妨假設排水管道每平方米的濕水面積內僅有一個滲漏點,並稱之為集中滲漏點。
④ 供水管道壓力允許滲水量如何算的
是這樣規定的:
9.3.5無壓管道閉水試驗允許滲漏量
鋼筋混凝土管 管道內徑(200mm)
允許滲漏量 17.60 m3 /( 24h km)
⑤ PE300給水管打壓的允許滲水量是多少怎麼計算的
埋地管道嚴密性試驗,應在試驗壓力下進行,按公式(2)、()實測滲水量,小於或等於按公式(4)、(5)、(6)、(7)計算的允許滲水量為嚴密性試驗為合格。
管道內徑小於或等於400 mm,且長度小於或等於1 km的管道在試驗壓力下,10 min壓降不大於0.05 MPa時,為嚴密性試驗合格。
嚴密性試驗採用放水法時,實測滲水量按公式(2)計算。嚴密性試驗採用補水法時,實測滲水量按公式(3)計算。
(2)qs=W/{( T1- T2)*L0}
(3)qs= W1/( T* L0)
上列式中:
T——從開始計時至保持恆壓結束的時間,min;
W——表壓下降0.1 MPa時經放水閥流出的水量,L;
L0——試驗管段長度,m;
T1——未放水時從試驗壓力降壓0.1 MPa所用的時間,min;
T2——放水時從試驗壓力降壓0.1MPa所用的時間,min;
W1——恆壓時間內(不少於2 h)補入管道的水量,L;
qs——實測滲水量,L/min·m。
鋼管內徑Di>250時,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4)計算。鑄鐵管Di>150時,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5)計算。預應力、自應力混凝土管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6)計算。塑料管道嚴密性試驗允許滲水量按公式(7)計算。
(4)Q=0.05√Di
(5)Q=0.1√Di
(6)Q=0.14√Di
(7)Q=0.4Pf·Di
上列式中: Q——允許滲水量,L/min·km;
Di——管道內徑,mm;
Pf——試驗壓力,MPa。
⑥ 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是多少
管道的滲水量是如下這樣計算的:
滲水量試驗時間30分鍾時,每km管道每晝夜滲水量為Q=(48q)*(1000/L),
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滲水量
q---閉水管道30分鍾的滲水量
L---閉水管段長度
當Q≤允許滲水量時,試驗即為合格。
試驗條件
對於污水管道,按照市政施工規程要求,必須在回填前做閉水試驗。閉水試驗前,施工現場應具備以下條件:
(1)管道及檢查井的外觀質量及「量測」檢驗均已合格。
(2)管道兩端的管堵(磚砌築)應封堵嚴密、牢固,下游管堵設置放水管和截門,管堵經核算可以承受壓力。
(3)現場的水源滿足閉水需要,不影響其他用水。
(4)選好排放水的位置,不得影響周圍環境。
⑦ 玻璃鋼管線1200內徑的壓力試驗允許滲水量是多少
一般來講,對於大部分系統,試壓是不允許有泄漏的。出現任何漏點,都算試壓不合格。有滲內漏就容保證不了壓力,滲漏在壓力管線中是不允許的。
壓力試驗目的是檢驗壓力容器承壓部件的強度和嚴密性。在試驗過程中,通過觀察承壓部件有無明顯變形或破裂,來驗證壓力容器是否具有設計壓力下安全運行所必需的承壓能力。同時,通過觀察焊縫、法蘭等連接處有無滲漏,檢驗壓力容器的嚴密性。
壓力試驗的目的是檢驗壓力容器承壓部件的強度和嚴密性。在試驗過程中,通過觀察承壓部件有無明顯變形或破裂,來驗證壓力容器是否具有設計壓力下安全運行所必需的承壓能力。同時,通過觀察焊縫、法蘭等連接處有無滲漏,檢驗壓力容器的嚴密性。
由於壓力試驗的試驗壓力要比最高工作壓力高,所以應該考慮到壓力容器在壓力試驗時有破裂的可能性。由於相同體積、相同壓力的氣體爆炸時所釋放出的能量要比液體大得多,為減輕鍋爐、壓力容器在耐壓試驗時破裂所造成的危害,所以通常情況下試驗介質選用液體。因為水的來源和使用都比較方便,又具有作耐壓試驗所需的各種性能,所以常用水作為耐壓試驗的介質,故耐壓試驗也常稱為水壓試驗。
⑧ PE管水壓試驗允許滲水量是多少
允許滲水量q=3×Di/25×P/0.3a×1/1440
Di-----管道內徑(mm)
P-------壓力管道的工作壓力(Mpa) (一般圖紙上有說明的專)
a--------溫度---壓力折減系屬數
1.試驗水溫0°~25°時a取為1;
2. 試驗水溫25°~35°時a取為0.8;
3. 試驗水溫35°~45°時a取為0.63.
⑨ 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是多少有誰清楚
1、注水浸泡:閉水試驗的水位,應為試驗段上游管內頂以上2米,將水灌至接回近上游井答口高度。注水過程應檢查管堵、管道、井身,無漏水和嚴重滲水,在浸泡管和井1~2天進行閉水試驗;2、閉水試驗:將水灌至規定的水位,開始記錄,對滲水量的測定時間,不少於30分鍾,依照井內水面的下降值計算滲水量,滲水量不超過規定的允許滲水量即為合格。3、試驗滲水量計算:滲水量試驗時間30分鍾時,每km管道每晝夜滲水量為Q=(48q)*(1000/L),公式中Q---每km管道每d的滲水量q---閉水管道30分鍾的滲水量L---閉水管段長度當Q≤允許滲水量時,試驗即為合格。期望我的回答能幫到您
⑩ 所有管材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及試驗自動計算公式
管道閉水試驗時,應進行外觀檢查,不得有漏水現象,且符合下列規定時,視為合格:
1實測滲水量小於或等於表《無壓管道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規定的允許滲水量;
2管道內徑大於《無壓管道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規定時,實測滲水量應小於或等於按下式計算的允許滲水量;
《無壓管道閉水試驗允許滲水量》
5 管道內徑大於700mm時,可按管道井段數量抽樣選取1/3進行試驗;試驗不合格時,抽樣井段數量應在原抽樣基礎上加倍進行試驗。
6 不開槽施工的內徑大於或等於1500mm鋼筋混凝土管道,設計無要求且地下水位高於管道頂部時,可採用內滲法測滲水量;滲漏水量測方法按附錄F的規定進行,符合下列規定時,則管道抗滲性能滿足要求,不必再進行閉水試驗:
1)管壁不得有線流、滴漏現象;
2)對有水珠、滲水部位應進行抗滲處理;
3)管道內滲水量允許值q≤2[L/(m2·d)]。
以上是所有滲水量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