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 介紹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已建和在建中最長的跨海大橋,使寧波到上海的路程縮短120公里。預計2008年竣工,總投資118億元。
② 杭州彎跨海大橋用了多少完工
南起寧波慈溪,北至嘉興海鹽,全長36公里,杭州灣跨海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也是世界上建造難度最大的跨海大橋之一。它是世界建橋史上的一項創舉和奇跡。
大橋的結構為雙塔鋼筋混凝土斜拉橋,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總投資118億元,建設期限5年。建成後,寧波杭州灣大橋將成為世界上最長、工程量最大的世界第一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3年11月4日開工,於2007年6月26日15時40分全線貫通,計劃於2007年11月30日前完成橋面鋪裝,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車。共計4年零7個月。
③ 這兩天想去游一下杭州灣跨海大橋,有沒有人可以提供一點經驗 我上海的 謝謝
樓主說的是南匯的東海跨海大橋吧 杭州灣跨海大橋在浙江的 南匯過去半天玩不夠的。
東海大橋起始於上海南匯區蘆潮港,北與滬蘆高速公路相連,南跨杭州灣北部海域,直達浙江嵊泗縣小洋山島。全長32.5公里的東海大橋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深水港工程的一個組成部分,被上海市政府列為「一號工程」。
東海大橋工程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一期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為洋山深水港區集裝箱陸路集疏運和供水、供電、通訊等需求提供服務。東海大橋全線可分為約2.3公里的陸上段,海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約25.5公里的海上段,大烏龜至小洋山島之間約3.5公里的港橋連接段,總長約為31公里。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准設計,橋寬31.5米,設計車速80公里/小時。
東海大橋工程2002年6月26日正式開工建設,歷經35個月的艱苦施工,於2005年5月25日實現結構貫通。大橋寬31.5米,分上、下行雙幅橋面,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每小時80公里。大橋全線按高速公路標准設計,設計基準期為100年。大橋的最大主航通孔,離海面凈高達40米,相當於10層樓高,可滿足萬噸級貨輪的通航要求。東海大橋將在今年年內建成通車。
在上海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經有的橋梁,主要是依黃浦江、蘇州河而建,而東海大橋是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外海跨海大橋。東海大橋的建成通車,為洋山深水港年內建成開港,加快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奠定了基礎。
東海大橋工程是我國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跨海大橋。東海大橋全長約32.5公里,其中陸上段約3.7公里,蘆潮港新大堤至大烏龜島之間的海上段約25.3公里,大烏龜島至小洋山島之間的港橋連接段約3.5公里。大橋按雙向六車道加緊急停車帶的高速公路標准設計,橋寬31.5米,設計車速每小時80公里,設計荷載按集裝箱重車密排進行校驗,可抗12級台風、七級烈度地震,設計基準期為100年。
東海大橋是上海市跨越杭州灣北部海域通往洋山深水港的跨海長橋,它以"東海長虹"為創意理念,宛如我國東海上一道亮麗的彩虹。大橋色彩是大橋外觀形象及展示橋梁個性的直接表現,採用白色、淺灰色作為大橋的主色調,使其與環境和諧統一。目前,世界上在外海已經建成的跨海大橋最長的也只有16公里,而東海大橋建設總長32.5公里,是名副其實的「世界之橋」。
④ 2008年五月全程36公里的什麼建成通車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2008年五月全程36公里的(杭州灣大橋)建成通車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Hangzhou Bay Bridge)是中國浙江省境內連接嘉興市和寧波市的跨海大橋,位於杭州灣海域之上,是沈陽—海口高速公路(國家高速G15)組成部分之一,也是浙江省東北部的城市快速路重要構成部分。
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3年6月8日奠基建設; 於2007年6月26日完成合龍工程,全線貫通; 於2008年5月1日通車運營。
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嘉興市海鹽樞紐,上跨杭州灣海域,南至寧波市庵東樞紐立交;線路全長36千米,橋梁總長35.7千米,橋面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
建設歷程
1992年至1993年,寧波市政府籌建杭州灣交通通道,委託上海林李公司和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進行預可行性研究。
2000年6月21日,浙江省政府決定建設跨越杭州灣的大橋。
2001年12月,杭州灣大橋舉行招標會議。
2002年4月30日,中國國務院通過《杭州跨海通道》項目的立項問題;5月29日,中國國家計委正式下達立項批文。
2003年1月,浙江省計委、交通廳聯合主持對《杭州灣跨海大橋初步設計》進行預審;6月8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舉行奠基儀式;10月28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北岸引橋工程動工建設;11月14日,杭州灣跨海大橋主體工程動工興建,同月28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引橋工程開工。
2004年3月16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進入全面開工建設階段。
2006年2月3日,杭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完成最後一根鋼管樁沉放到位。
2007年1月8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南岸引橋完成建設;2月7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主塔封頂工程;3月27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最後一根鑽孔灌注在海中平台匝道橋樁的施工建設工程;5月26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北岸引橋建設工程。
6月11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南航道橋的合龍工程;6月13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北航道橋的合龍工程;6月26日,杭州灣跨海大橋完成全橋段合龍工程,全線貫通。
2008年5月1日,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運營。
2010年12月29日,杭州灣跨海大橋配套工程海中平台「海天一洲」運營使用。
⑤ 全長36公里的跨海大橋是什麼橋
是杭州灣跨海大橋。
杭州灣跨海大橋2006年建成,2008年的5月就開始通車了,橋的北面從浙江嘉興的海鹽鄭家埭出發,南面到寧波市的慈溪水路灣,車輛的時速可以達到了100每小時千里。
跨海大橋建造時使用的混凝土用了3245萬立方,相當於可以建造10個國家大劇院。並且鋼材使用了82萬噸,可建7個鳥巢,可以抵擋12級台風,橋南航道向南1.7Km有一個面積為1.2萬平方米海中平台供遊客觀賞海灣景色呈現出「s」型,非常漂亮。
特別之處:
杭州灣跨海大橋不同於普通大橋的特別之處,是在設計時考慮到了兩個安全因素:
一是高速公路車輛通行安全因素,通常直段不能太長;
二是橋下船舶航行安全因素,減少建橋對水流的影響,保備橋梁各段的橋軸線與漲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這些也是橋形呈"S"形的主要原因,同時也使得跨越杭州灣天塹的這條東方巨龍更加迷人。
⑥ 杭州灣跨海大橋橋梁有多重
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全長36公里,海上段長度達32公里。全橋總計混凝土245萬立方,各類鋼材82萬噸,鋼管樁5513根,鑽孔樁3550根,承台1272個,墩身1428個,工程規模浩大。 因為普通混凝土的毛細效應會導致海水滲入內部銹蝕鋼筋,所以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混凝土配方是保密的,因此不清楚比重,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其中有粉煤灰~~~
⑦ 寧波至上海跨海大橋叫什麼幾車道長多少米投資多少在什麼時候建成通車的(回答要完整!)
寧波至上海跨海大橋叫杭州灣跨海大橋,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全長36公里,工程的總投資額14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21座武漢長江大橋,是國內有史以來投資額最大的橋梁。 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8年5月1日23時58分試運營通車。
⑧ 跨海大橋的資料
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工程奠基儀式在南岸橋址慈溪隆重舉行。
杭州灣跨海大橋是我國國道主幹線——同三線(黑龍江同江至海南三亞)跨越杭州灣的便捷通道。大橋北起嘉興海鹽鄭家埭,跨越寬闊的杭州灣海域後止於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里,其中橋長35.67公里。大橋建成後將縮短寧波至上海間的陸路距離120公里。
大橋按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大橋設北、南兩個航道,其中北航道橋為主跨448米的鑽石形雙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5000噸;南航道橋為主跨318米的A形獨塔雙索麵鋼箱梁斜拉橋,通航標准3000噸。其餘引橋採用30—80米不等的預應力砼連續箱梁結構。大橋確保2003年內開工建設,計劃2008年建成,2009年通車。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在世界跨海大橋中長度第一,同時在縱貫幾千公里的中國沿海大通道同三線中,是以高速公路取代滾裝輪渡,貫通海灣天塹的第一跨。建設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對於寧波乃至該地區經濟社會的快速、健康、協調發展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大橋建設有利於接軌上海,提高寧波市對內對外開放水平,推動長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一體化進程,有利於完善長江三角洲地區公路網路布局及國道主幹線,緩解滬、杭、甬高速公路流量的壓力,有利於寧波建設長江三角洲南翼交通樞紐,進一步提升寧波的區位優勢,有利於促進江、浙、滬旅遊業的協調發展。
杭州灣跨海大橋揭秘
在杭州灣大橋奠基前夕,昨天(6月7日)下午,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指揮部總指揮王勇在新聞發布會上就大橋建設中令人關注的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一、長橋卧波
記者:為什麼杭州灣跨海大橋採取「長橋卧波」的設計理念?
王勇:杭州灣大橋的設計,我們首先採用了浙江、上海、江蘇的吳越文化觀念。在橋型上,設計者採用了西湖蘇堤的形態,集交通、觀光於一體。為兼顧杭州灣水文環境特點,「長橋卧波」的設計將大橋平面勾勒成S形曲線,優美、活潑的橋型讓司機和乘客在行車、坐車時產生愉悅心理。
二、橋下航道
記者:杭州灣上有天下奇潮,更有海輪過往,大橋的建造是否意味著觀潮不再?航路不通?
王勇:杭州灣為世界三大強潮海灣之一,有台風、小氣候形成的龍卷風,有混亂的流速、流向。「長橋卧波」的設計也是出於大橋安全性的考慮,我們專門為錢塘奇潮及過往海輪留了通道。整座36公里的長橋有兩處寬448米及318米的橋下通道。橋下凈空高、流速急,北通道為35000噸海輪留下了航道,南通道為3000噸以下海輪留出了航道。這兩條航道上端將出現鑽石型雙塔及A型單塔兩座造型橋塔,成為「長橋卧波」橋型中兩處跌宕起伏的高潮路段,錢塘潮也就自然通過了。
三、海中平台
記者:據說杭州灣跨海大橋中段設有海中平台,這座平台有擋潮之危嗎?
王勇:我們在離南岸14公里處的一個本來就有沉積的淤灘上建一個像東海石油平台一樣的海中平台。施工時,作為南北接點,便於物流。施工結束時,平台將成為集救援、觀光、休閑於一體的橋中轉運站。這個平台有2個足球場這么大,平台上還擬建�望塔,風和日麗時,南可望慈溪庵東水路灣村的橋墩,北眺海鹽鄭家埭。所以這個平台於潮流無礙。
四、巨型工地
記者:提供這條世界第一長橋所用的土石方、鋼材的用量將是個巨大的天文數目,這么多的材料在杭州灣進出,會不會造成海上擁擠?
王勇:陸上造海橋將是我們這次造橋的特點。王勇介紹說:慈溪是個經800年圍墾的大市,從一塘到目前的10塘,塘塘土地平展。一平如鏡的灘地將為幾萬甚至十幾萬建設者鋪開場地,所以這次建杭州灣跨海大橋將預制化、工廠化、大型化。最後以搭積木的辦法實施海上搭建。
整個新聞發布會氣氛活躍,來自海內外200多名記者一致認為:這條8日即將奠基的,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將成為人類與自然實現對話與挑戰的範例,就其工程量、景觀、科技含量、施工環境復雜的特點,將在國內外建橋史上留下光輝一頁。
這條「人便於行,貨暢其流」的大橋可使上海至寧波的距離縮短120公里,有利於長三角的聯動。
參考資料:http://www.southcn.com/travel/lyxw/200306090064.htm
⑨ 有關跨海大橋資料
2003年6月8日,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大橋,在杭州灣南岸隆重奠基。這是繼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南水北調、三峽工程之後的又一項宏偉工程。
從寧波到上海,這兩個直線距離不到200公里的城市,因為天塹阻隔,來往必須在陸路上繞行近400公里。盡管寧波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深水良港,但在區域經濟中,卻處於交通末梢。讓天塹變通途,把交通端點變為交通樞紐,成為寧波人的夢想。
上世紀80年代初,寧波籍的原上海市副市長庄嘯天、經濟學家於光遠等有識之士,提出打通杭州灣海上通道、促進上海和寧波發展的設想。1992年,國家計委第一次把上海、寧波作為規劃中的沿海乾線公路跨越杭州灣的兩個重要節點。寧波從1993年起,開始醞釀跨海大橋。2002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杭州灣跨海大橋立項。
杭州灣跨海大橋橋址方案是從4個方案中篩選出來的。最後敲定的方案是,大橋南起慈溪市水路灣村,北至嘉興海鹽市乍浦港以西6公里的鄭家埭村。這一方案較好聯系了杭州灣南岸的同三線、滬杭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公路、杭甬高速公路和上三高速公路。
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浩大:全長36公里,雙向6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00年以上,投資總額118億元,僅橋墩就有660個,1萬多根橋樁連起來有800公里長,水泥用量達120萬噸,黃砂205萬噸,碎石342萬噸,耗用混凝土240多萬立方米,各類鋼材60萬噸。而杭州灣波濤洶涌,風急浪高,氣候復雜多變,是世界三大強潮海灣之一,全年有效工作日不足200天,工程難度可想而知。
百億工程,百年大計,任何一個細節都不容忽視。在長達10年的前期工作中,浙江省和寧波市先後向美國、日本、德國和中國科學院、工程院等國內外資深橋梁設計咨詢單位咨詢,並聘請一批專家擔任大橋技術顧問。其中,舊金山國際公司董事長鄧文中是曾參與舊金山海灣大橋建設的國際級橋梁專家。另外,他們先後組織4批23人次赴8個國家實地考察先進的建橋理念、技術和管理經驗,組織700餘位專家(包括兩院院士40餘人次)開展經濟、水文、地質、氣象、環保等120多個專題的研究,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題。
———如何確保復雜海洋環境下的人身安全、工期和質量?有國內首創的三大「妙招」:施工決定設計;盡可能縮短海上作業時間,變海上施工為陸地施工;船舶、吊機等關鍵施工設備均是「巨無霸」。
———如何確保大橋100年設計使用壽命?這樣的標准,在國內橋梁建設中是首次。依照方案,橋梁樁基、承台、墩身及箱梁等永久性構件,將採用100年使用壽命標准;護欄等一般附屬構件,採用30年壽命標准。道道屏障,為100年繫上了條條「安全索」。
———海上遇到事故怎麼辦?在離南岸大約14公里的地方,建有1萬平方米的海中平台,足有兩個足球場的面積,是海中施工的據點。大橋建成後,這個平台既是海中交通服務救援平台,也是絕佳的旅遊觀光台。為了保證大橋的通行安全,將在大橋上設置中央監視系統,平均每1公里就有1對監視器,橋上的一舉一動都將盡收中央監視系統的「眼」中。
———大橋會否影響周邊生態環境?在大橋工程的可行性報告中,環保問題是與資金等並列的四大主要內容,環保規劃有厚厚的兩大本內容,50名海洋環境專家形成了權威的審查意見,並且通過交通部、國家海洋局以及國家環保總局的審查,不必擔心可能帶來的環保問題。
———在天下奇觀錢江潮上,建一座天下第一跨度的跨海大橋,兩大景觀是相得益彰,還是此消彼長?浙江省水利水電河口海岸研究設計院花了9個月時間,經過科學測量和計算,得出結論:大橋對錢江潮基本沒有影響。
大橋建成後,環杭州灣交通版圖將由V字型變為A字型,從上海驅車去寧波,路程縮短120公里,時間只需2個小時。長三角交通格局也將出現新變化:上海和寧波的陸上距離拉近,在滬杭甬之間形成一個環形的「金三角」交通圈;上海與溫台地區的距離拉近,彼此交通不必再繞著杭州灣行走;浙東南和蘇南距離拉近,蘇錫常和甬紹之間縮短到200多公里。
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成,對環杭州灣區域,對整個長三角地區,將會產生巨大影響。按照國際通行標准,一個都市圈內城市之間的車程應在2小時以內。可以想見,隨著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在不久的將來,環繞著杭州灣,將形成一個由上海、嘉興、杭州、紹興、寧波、舟山組成的大型都市圈。據專家預測,這一都市圈的城市人口規模可達到2500萬左右,建成區面積3000平方公里。
2009年,大橋建成通車後,從交通端點變成交通樞紐的寧波,則將獲得一連串「大橋效應」:寧波港腹地擴大,有利於港口經濟和國際集裝箱運輸的發展;有利於出口加工業、製造業、商貿業、旅遊業等產業的發展;而與上海和長三角北翼之間距離的縮短,也為寧波奠定了成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的堅實基礎。
⑩ 杭州灣跨海大橋造價多少
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的總投資約138億元人民幣。
相關介紹:
杭州灣跨海大橋內橋容距工程量大,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主要工程實物量如混凝土耗用245萬立方米,相當於再造8個國家大劇院,用鋼量達到鋼材82萬噸,相當於再造7個北京鳥巢(國家體育場),工程的總投資約138億元人民幣,是中國內有史以來投資額最大的橋梁。
(10)寧波跨海大橋用了多少鋼材擴展閱讀
杭州灣跨海大橋建立了超長、超大和變壁厚鋼管樁整樁製造自動化生產線;採用以高性能熔結環氧塗層為主和輔以陰極保護的新型防腐體系;採用大船、大錘和船載GPS系統的總對策,依靠先進和強大的裝備,成功解決了強潮海域中鋼管樁沉樁、施工安全和生產效率問題。
杭州灣跨海大橋採用新型混凝土、溫控技術和低應力張拉新工藝,基本解決了整孔預制箱梁早期開裂和耐久性問題。研製了吊重2500噸和吊重3000噸兩條中心起吊運架一體吊船,解決了強潮海域箱梁運輸、架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