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材市場 > 周老闆鋼材水泥店怎麼樣

周老闆鋼材水泥店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3-01-11 02:25:50

1. 楠火鍋各門店生意怎麼樣



裸露的水泥、斷壁殘垣、瓷磚往下掉……

筆者發現,最近火鍋界開始流行「土掉渣」的裝修風格,不少新開的火鍋店也狠狠地把自己往「土」里整,而且,越土生意還越火爆。

這背後到底有什麼流行趨勢和邏輯?

土得掉碴,卻一家比一家火

朱光玉火鍋館(重慶)

近日,筆者朋友圈被「朱光玉火鍋館」的視頻刷了屏,剛開業就引爆重慶餐飲圈,登上火鍋熱門榜第五!

它的裝修風格被稱為「敘利亞風」,灰色水泥牆,隨處可見的斷壁殘垣,連門頭都故意做成「支離破碎、破敗不堪」的造型,大有「廢墟到底」的精神。

不過,店內也混搭了一些時尚的網紅元素,比如據說是王源同款飲料牆的上海便利店元素;洗手間還原了王家衛電影拍攝現場......

正因這種極致的頹和時尚的碰撞反差,引得無數網友排隊打卡。

楠火鍋(川渝)

來自重慶的楠火鍋,8月份剛在成都開業,居然佔領大眾點評火鍋前三甲。

店內很寬敞,標準的80年代懷舊風,不同區域有著不同類型的雜貨鋪裝飾,也有一些接地氣的文案,如:縱有七情六慾,也不及一頓火鍋安逸,橫批:楠得糊塗。

歡迎加我好友(ID:xgls7890)

探討更多外賣技巧

斑駁的水泥地,生銹的鐵柵欄,不帶任何修飾的紅磚牆,年代感滿滿的老物件......將「土」進行到底。

斌弟鹵味火鍋(長沙)

這家是長沙的排隊王,500平的火鍋店,24小時營業,最高翻10.2台!

「他家的裝修還原的是七八十年代的電器市場(商場),是從當年熱播劇《大江大河》里汲取的靈感。」

負責本案的合眾合空間設計師陳波告訴筆者,當時,市場上正在流行市井風,為和各種街頭市井有一些區別,他們具體還原了電器商城的場景。

每家鋪位前面高低錯落的吊牌(logo牌)是典型元素,做了放大處理,也是記憶點。其他收銀台的玻璃櫃、屋頂的電棒等傢具裝飾也還做了細節還原。

整個設計呈現是比較簡單的,方便落地,而且造價比較低,每平米800-1000元。就比方牆壁,只做腰線、護牆板,上方就直接刷乳膠漆,頂部基本不動……

攀成鋼串串香(鄭州)

號稱全鄭州最破的串串香,殘缺不全的拆遷牆,滿牆破舊小廣告,二八自行車,彷彿置身於90年代的家屬院。

有意思的是,它的裝修也融入了很多老鄭州的元素,「鄭州人民銀行、鄭州紡織機械廠,老四廠燴面」等十多個招牌場景,都很有年代感。

這家店還設置一個小型養豬場,很多網友表示,是被店裡養的小奶豬吸引來的。

即便在與同條街上電台巷、馬路邊邊的競爭中,它也毫不遜色,一舉沖進抖音當地火鍋排行榜前五。

大楓火鍋(無錫)

大楓火鍋,無錫火鍋排行榜第一,每天還沒營業就開始排長隊的火鍋店。

光看門頭,以為走進了破舊廠房,店內是中式禪意風,白牆黑桌,走進去像是個小江南,桌子是石頭的,椅子是竹編的,整體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二樓還有一個小池塘,和牆上的蓑衣相呼應,有種「漁民返家」的體驗。

一根蔥社區火鍋(武漢)

武漢「一根蔥火鍋」,一條巷子裡面藏著的網紅店,江漢區火鍋熱門榜第一。

網友說,7點左右拿的號,等到快九點才排上。下午4點就坐滿了。

這家店定位是社區店,確實沒怎麼裝修,門頭很隨意,店內水泥地面,整體很粗糙。裝盤都是沒什麼質感的不銹鋼盤,很多塑料一次性餐具。

牆上是老闆想對食客說的簡單文字,比如:「薄利多銷、童叟無欺、養家糊口」,「吃得不爽,請私聊老闆,莫到處講。」比較坦誠,有點意思

「土味文化」正盛行

其實上述這些「土」店,都屬於市井風。一位空間設計師朋友告訴筆者,市井是一個大的風格,基於市井的表達,有關於年代的,有關於場景,有關於地域的。

就像上述朱光玉火鍋塑造的廢墟風,也是市井風的一個細分場景。

市井風強調的是煙火氣的氛圍感,讓人沒有距離,遠離、放下所有包袱,呈現最真實的自己。

早在兩年前,市井風從川渝流行起來。但今年我們發現,市井風的表現更多元化了,不僅是設定了某個年代,還疊加了某個更具體的場景,可以是工廠、供銷社、電影院、歌廳等。

而且,今年的市井風更「土」了。事實上,不懂空間設計的同學,很容易把上述的裝修風格提煉成一個「土」字,但這並不是真土,而是符合當下社交語境的「土潮」。

這也是市井風流行的一種必然性,因為無論在餐飲界、飲品界,還是時尚界,土味文化正在盛行!

回顧一下,老鄉雞200元的土味發布會爆紅網路,最近官宣岳雲鵬代言的海報,也刷爆朋友圈。

相信看過的人都感嘆過,真土啊(但並不妨礙它被現代人大肆流轉)。(相關閱讀:請岳雲鵬代言上熱搜,老鄉雞手把手教你「教科書」級營銷怎麼做)

甚至在飲品界,也颳起了「沙土暴」。喜茶的視頻、茶顏悅色的公眾號,畫風都起了「土酷」路線,而且這種土味,讓年輕人愈發著迷。

時尚行業更不用說,早就以「土」為美,比如七夕巴黎世家發布的新品沙漏包,魔幻的畫風在微博上引來2億多閱讀,被網友點評「土到顫抖、在線索命。」

互聯網界更是頻頻上線土味營銷,騰訊成立21周年時,出品的宣傳片,字幕、服化道、拍攝手法均精準還原90年代中早期電視風格。

此外,你可能會發現,你和朋友交流語境中,土味情話,土味歌詞、土味表情包也愈發普遍......

「土」更容易吸引年輕人

有一些營銷人士指出,土味之所以流行,並不是因為它的土,而是因為它反映著大眾的某種需求,在逼仄的現代生活里尋找樂趣,以此放鬆自己。

尤其是在快手等短視頻的助力之下,那些紮根於「五環之外」的土味文化,有了穿透圈層壁壘的魔力,它攪動著全民的參與感。

通俗地說,就是大眾對精緻美已經審美疲勞,突然蹦躂出來一種截然相反的、俗不可耐的「土」,瞬間就被吸引,成為一種新的審美樂趣。

這種極具反差的「土」,一方面意味著接地氣,能消除品牌和消費者之間的陌生感和距離感,擴大受眾群體。尤其是當大牌做出「土」的動作後,反差更強烈,也更容易得分,冠以「土潮」流行開來。

其次,「土」更容易和年輕人產生鏈接,成為一種直達年輕人心坎里的互動。畢竟現他們喜歡千奇百怪的土,勝過千篇一律的美。

當下消費降級,消費習慣更側重性價比,也讓「土味」更大行其道。

總之,「土」已經成為一種喜聞樂見的溝通、傳播方式。

能「土」也是一種實力展現,能跟得上,玩一波。就像大牌「玩土」更容易爆一樣,需要有深刻的消費洞察,有成熟的營銷打法和運作模式。

市井風你會跟嗎?

火鍋店的裝修風格,從最早重裝修的中式風格(比如大龍燚、小龍坎等)到黑金風、工業風、輕奢風,到現在的市井風、復古風,每一種風格都有一定的流行周期。

合眾合空間設計師陳波指出,其實無論流行哪種風格,品質空間還是未來餐飲裝修的一個方向,而且中式風格仍是主流,能更多傳遞出正宗的感覺。

目前市場上市井風火鍋店蜂擁而至,但很多店並沒得到目標客群的認可,這跟盲目照搬有關。

「要做一個漂亮的空間很容易,要做一個適合的空間是最難的。」

來源:火鍋參見

作者:語嫣 田果

2. 是工人養活老闆還是老闆養活工人

這個問題吧,我感覺站在工人的角度,那肯定認為是工人養活老闆;但是站在老闆的角度呢,又肯定理解為老闆養活工人。雖然我們經常說什麼要站在對方的角度替別人多想想,但人畢竟是自私的,遇到什麼事情總會先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我看來呢,工人和老闆誰也離不了誰,既是工人養活老闆,同時又是老闆養活工人。當然了,我說這句話的意思不是想表明自己有多高尚,而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在很多工人看來,他們認為自己辛辛苦苦地工作,是為了老闆服務,自然就算是自己養活老闆了。畢竟如果自己不工作,老闆就該回家喝西北風了。但是他們的付出是有等價的回報的,那就是工資。員工努力工作,公司才能不斷壯大;而公司良好運營,自然就能有更多的工資發給員工。可以說兩者是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就像供求和價格的關系一樣:供過於求,價格下跌;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如果每個工人都認為是自己養活了老闆,而不好好工作,那麼老闆自然有權利辭去你,而再去尋找更為合適的工人。


按很多老闆的話來說就是:如果沒有我這個老闆,你們怎麼可能會有這份工作?怎麼可能會賺到錢?但是也請別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信息:是因為有員工的努力工作,公司才能發展得越來越好。否則光靠老闆一個人,多少個公司都不夠倒閉的。如果老闆認為是自己養活了工人,而忽略了工人應得的利益,剋扣或拖欠工資、逼迫工人長時間加班等。那我相信這樣的公司遲早會倒閉,而老闆自然也就會被員工炒魷魚。雖然你可以招來新的員工,但是如果你的管理方式沒有任何改變,那依舊留不住人才。就像我們經常說「顧客是上帝」一樣,雖然服務人員要尊重顧客,但對待那些自以為高尚的顧客,我們也能夠選擇不為他服務。而老闆又何嘗不像上帝呢?我們對待上帝時總是小心翼翼,保持恭敬的態度。但當上帝不靠譜時,我們大可換一個上帝。沒辦法,就是這么任性。→_→

公司是由每位員工共同組成的,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工人是家庭中的每個成員,而老闆則是一家之主。家庭的興旺離不開每位成員的共同努力,同樣也離不開一家之主的決策。羊群中不是還有領頭羊嗎?那麼我們的群體中自然也少不了領頭人物。唔,為啥突然想到了帶頭大哥?一定是我《天龍八部》看多了。老闆為工人提供工作崗位,給他們發工資,而工人則通過自己的努力使能夠公司更好更快地發展。所以只有老闆和工人共同發揮自己的作用,才能取得雙贏的效果。不存在什麼工人養活老闆,也不存在什麼老闆養活工人。有的只是工人和老闆互相促進~

3. 數字化運營管控是如何提升管理透明及效率的!

全文摘自《數字蝶變:企業數字化轉型之道》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趙興峰著

運營是國內企業發明的詞彙,也是國內互聯網企業為了推廣而創造的一種模式。筆者雖然沒有在國外互聯網企業工作的經歷,但咨詢過國外互聯網企業,包括谷歌、微軟、Facebook、Twitter和愛彼迎,這些企業都沒有運營(Operation)部門。而國內的阿里巴巴、網路、京東、騰訊都有運營崗位,這里的運營更多強調的是聯通營銷和銷售,實現線下或者實際轉化的環節。在一定意義上運營連接了產品和技術,實現了互聯網網站或者App的用戶經營。

傳統企業組織中可能沒有運營崗位,此時,運營是指整個企業的團隊管理和組織管理,包括組織的績效管控、團隊的績效管理,以及整個企業管理活動效率的提升。除對營銷和銷售環節重點管控外,也需要對整個組織的效率進行有效監控,所以必須建立一套指標體系進行跟蹤管理。

運營管理效率是一家企業執行力的體現,是將戰略目標在組織層面進行分解,然後逐步落實並實現的過程。國內的企業經過一輪執行力和領導力的洗禮,多數企業比較強調結果的重要性,隨著「請給我結果」「以結果為導向」「用結果說話」等各種執行力培訓和執行力文化的熏陶,越來越多的企業強調結果的重要性,忽略了過程管理的重要性,把過程中的管理和控制交給團隊完成,發揮團隊或者個人的創造力,確保結果達成。

不能評價說強調結果是錯的,但是過程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樣,不同的團隊實現的過程不同,其耗費的企業資源和花費的時間不同,這是過程差異造成的。如果效率不高,方法不當,為了達成目標,越努力的員工對企業造成的損害就越大。很多人會反對這種觀點,認為這種觀點太絕對,畢竟很多企業還是需要努力工作的員工,而不是需要非常聰明的員工。有些執行力「專家」也強調「認真第一,聰明第二」或者說「速度第一,完美第二」。這些不是不對,而是在數字智能時代,企業應該用更多數字化的分析提升理性決策,而不是讓員工憑借一腔熱血拚命努力。

在筆者服務的一家企業中,有幾個新人非常努力,每天通過打電話接觸200個以上客戶,但是因為溝通技巧很差,銷售能力弱,成交轉化率不高。但是,他們非常勤奮,非常努力。這些客戶電話都是企業通過網路推廣後轉化到企業網站上並留下的聯系方式。每一個留下電話都是有興趣的客戶,這些客戶成交轉化率對企業來講尤其重要。因為網路推廣需要花費企業的營銷費用,一個留下電話的客戶線索的平均營銷獲客成本都在500元以上,如果銷售團隊不能有效轉化,就會浪費前期的營銷推廣費用。

這幾個新人每天接觸200個以上的客戶,每個客戶的線索成本為500元,每天這幾個銷售人員接觸的200個客戶都花費了近10萬元的營銷推廣費用,如果不能有效轉化,就會浪費企業的資源。企業的平均轉化率為15%左右,而這幾個新人的平均轉化率不足5%。如果平均獲客成本是3000元,那麼這幾個新人的獲客成本則達到1.5萬元。他們越努力,給企業造成的損失就越大。精細化運營強調的不是越努力越好,而是需要更加有效地努力,這就要求企業加強過程管理,把握每一個運營環節。

企業數據化管理的升級路線如圖4-5所示。

圖4-5 企業數據化管理的升級路線

行政部門的工作也都是可以量化的,但需要採集數據並建立指標體系,對運營的各個環節進行數據化和指標化,讓所有運營活動都用數據表徵,這樣企業就能夠精細化運營管理的各個環節,提升過程管控的力度和粒度,提高管理的精細化程度。

每一項運營管理活動都是企業投入的成本和費用。站在老闆的角度,員工的每一項活動都是企業的費用,所以必須量化企業的投入,然後用指標表徵每個活動的投入產出效率。在梳理運營管理活動指標時,從企業經營績效的角度考慮,一般包括五大類指標,即規模指標(數量)、速度指標(增長)、效率指標、效益指標和風險控制指標(見圖4-6)。

圖4-6 經營和管理中的數據指標

規模指標是對數量的統計,在運營管理中必須量化員工的行為,每天做多少事情,接觸多少客戶,發送多少封郵件,給多少個客戶回復電話,每天實際工作多長時間等,這些都是量化的指標,可定義為規模指標。運營活動首先必須保證有足夠的量,這樣才能有足夠的產出。

速度指標也是成長性指標,除了保證規模、數量,還需要在這些數量上不斷增長。增長是一家企業管理效率的核心指標。沒有一家企業不存在管理問題,當企業的規模不增長時,很多管理問題就會暴露出來。增長是解決幾乎所有管理問題的良葯。一家企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有足夠快的增長速度指標,如果企業連續3年不增長,則基本就會倒閉。

效率指標是指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值。投入都是為了產出,如果企業投入100萬元做廣告,帶來1000萬元的銷售額,那麼廣告的投入產出效率就是1∶10,營銷費用率就是10%。如果投入10個人,帶來1000萬元的產值,那麼人均產值就是100萬元,如果人均工資是10萬元,那麼投入工資的產出效率就是投入1元產出10元,人工成本率也是10%。這些都是效率指標,效率決定企業是否能夠以更低的成本產生更高的產出。在同一個市場上,企業間的競爭就是比效率,效率高的企業會戰勝效率低的企業。

效益指標是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凈產出。投入100元,產出110元,凈利潤就是10元。效益是產出和投入之間的差。效益高低決定了企業是否有足夠的收益,也決定企業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再次投入。

風險控制指標經常被管理者忽略。風險控制包括經營風險、管理風險、組織風險、法律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等。如果一家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過高,則有較高的經營風險,一旦盈利性差,就不能支付利息導致虧損。如果管理團隊不穩定,則會有管理風險。如果組織有被競爭對手獵取或者被投資者收買的風險,則組織的穩定性就變差。企業經營的業務受法律法規的約束,有違規行為會帶來法律風險;市場風險包括競爭對手、潛在進入者及替代產品的風險。如果替代產品的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則企業的市場風險就會加劇。技術風險則比較容易理解,產品的更新換代及技術創新應用都有可能導致本企業產品失去競爭力,或者失去市場。

通過指標監控企業所有的運營管理活動,一旦出現較大變動則要具體分析相關情況,隨時管控運營過程,確保企業穩健和持續發展。

目前,外部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快,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正在發生劇烈變化,B2B的業務也在發生巨大變化,客戶的采購行為和采購方式也是日新月異,數字化的趨勢正在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如果企業無法快速適應這個變化,就會面臨各種危機,企業組織必須敏捷應對。

上文提到「感知—響應」模型。在「感知—響應」模型中提到了一個「感知—響應」周期的概念。通過一個周期的感知響應,能夠掌握一次知識的迭代,企業對外部環境的認知就能夠迭代升級一次。一家企業每天重復各種經營和管理活動,如果在每次經營管理活動決策過程中都進行迭代,不斷升級認知,不斷提高經營和管理決策的精準性,並且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方法和方案,企業就是敏捷組織。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不能迭代,或者迭代太慢,那麼這個組織對外部環境變化的響應就是遲鈍的。

在運營管控流程中引入敏捷管理的概念,就是希望所有的企業管理者在做管理決策的過程中用數據說話,而不是用經驗說話。不是經驗不對,而是經驗僅僅是過去數據的積累,在自己大腦中形成的知識,隨著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這些知識就會過時,就需要運用現在的數據和信息重新思考決策,從而使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決策能夠隨時應對新的場景和變化。

數字智能時代要求企業組織響應外部環境變化的頻次越來越高,所以每個月一次的月度經營分析會議已經無法適應新環境的要求。在大數據時代,企業必須要建立一套數據感知響應系統,通過即時的數據採集、數據分析及決策,實現即時響應,並在快速迭代中形成應對外部環境的最佳策略。

為了適應這個需求,領先的企業都在嘗試新的組織變革,包括阿里巴巴等互聯網企業、華為等研發製造型企業,以及其他傳統的零售和連鎖服務型企業。它們通過信息系統打通各個環節,建立一個數據中台,為前端提供即時的數據分析和決策支持,為後端服務提供數據上的服務。

企業通過建立數據中台,將信息系統中的數據進行匯集、清洗和加工,為業務部門提供數據服務。數據中台所發揮的作用是數據治理、數據管理、數據匯集、數據開發、數據分發及數據應用服務。數據治理包括數據的清洗加工,建立數據標准,形成高質量數據資產目錄,為數據開發提供集中的數據倉庫。而數據管理功能則包括數據監管、數據動態存儲和處理,數據安全,數據資產使用的集中管控,以及數據共享機制的建立。數據匯集則包括數據的提取,一般採用ETL(Extract,Transfer,Load)的方式從信息系統中提取數據,並以一種具有關聯關系的中間表建立數據之間的業務邏輯,從而保證數據不是孤立的,而是具有各種「血緣關系」的數據集。數據開發是為了滿足數據應用將數據開發成數據報表、數據圖表或者數據模型,這些成為數據中台上的數據產品,類似於阿里巴巴平台上的生意參謀或者店鋪管家一樣的數據服務。數據分發則是在其他信息系統需要調用數據時提供加工清洗過的高質量的數據,並按照一定的規則為其他信息系統提供數據集,包括主數據的管理與分發、數據表的管理與分發等。而數據應用則是在業務部門的業務需求基礎上提供的服務,如果銷售部門希望能夠對客戶進行畫像處理,那麼數據應用就針對客戶信息和客戶行為相關的數據進行處理,提供一個具有標簽的客戶信息表給業務部門使用。數據應用服務還包括數據介面,通過API的方式為其他應用提供數據,通過基於欄位和數據表的授權使用。

企業在數據資產管理上建立數據中台之後,在組織中就可以設立業務中台,從而為前台的營銷和銷售部門提供基於數據的決策支持服務。強大的中台能夠大幅度提升前台響應客戶需求的敏捷性。

「三台組織」的概念示意圖如圖4-7所示。

圖4-7 「三台組織」的概念示意圖

不同企業的業務形態不同,「三台組織」的設計也會有所不同。例如,采購,如果企業采購的是標准化的物料、原料或者配件,沒有太多個性化的產品或者定製化的原材料和配件,基本都是標准件、標准化的產品,如鋼材、水泥、石油、標准化工原料,其市場供應充足,是完全市場化的采購行為,此時采購響應度不是影響組織響應度的關鍵,在這種情況下采購部門可以被放到後台。但是,如果前端的采購有特殊性,采購的物料需要定製化,有一定的采購周期,甚至有一定的壟斷性,與供應商的合作有一定戰略合作性,必須結成夥伴才能有更好的采購響應度,此時的采購就需要被納入前台管理,利用數據中台服務,為采購部門提供更加精準、及時和高效的服務,確保在整個供應鏈管理上不會拖後腿,保證整個供應鏈的敏捷性。

企業利益和個人利益不一致是正常現象,這必然會導致個人在處理企業問題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因為考慮個人私利而出現與企業利益不一致的現象。首先,必須承認這是正常現象。如果沒有這種現象,那麼企業基本不需要管理,企業里每一個人都像老闆那樣處理事情,企業一定有更高效的產出。所以,企業中一定會有大量的「灰色地帶」需要監控,即使是沒有任何權利的一線員工也有偷懶的時候。

數據是企業經營和管理活動的記錄。如果數據記錄無所不包,企業就能夠精細化地監控所有的行為和活動,能夠精準地分析各種活動的效率,能夠知道哪個環節出現問題導致流程不暢、效率不高、效果不好。這是一種理想情況,企業管理越精細,員工就越能將自己的行為與企業的利益綁定到一起。

筆者第一份工作在寶潔,進入之後就是兩個月的新員工入職培訓。在這兩個月的培訓中,筆者感觸最深的就是「在寶潔,沒有記錄下來的事情就沒有發生過」。後來在其他外資企業工作時,筆者也看到過這種類似的要求,所有的經營管理活動,只要可能都要在系統中記錄,而且這些記錄都可以拿出來進行數據分析,以便有效地優化管理。這種習慣在國內企業中是比較少見的,國內的企業比較強調個人能力,喜歡空降高層管理者,更看重高層管理者曾經在某一個行業成功運作過一個產品、一個品牌或者一個項目,希望他過去的成功能夠在本企業繼續成功運作。而多數的外資企業則不同,它們更強調系統的強大、組織的強大,而不是依賴個人的強大。組織的強大和系統的強大來自系統自身的優化,而這種優化需要在不同代的管理者之間進行傳承,這種傳承能造就一個強大的組織。其實很多知識的沉澱是從數據中總結規律的積累,因為企業會投放很多次廣告,不斷監控廣告的效果,所以應該更加清楚地知道如何投放廣告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如果不能把數據記錄在系統中,則只會是在這個崗位的人掌握這個規律,他離開了,新來的人就不知道如何投放廣告才會有更好的效果,還需要重新摸索一遍。這些知識源自數據分析,沉澱在企業系統中,要形成可傳承的經營管理訣竅,這樣的組織才會在發展中越來越強大。

如果沒有數據記錄和數據分析所形成的知識沉澱,就容易存在渾水摸魚的現象。筆者聽過這樣一個故事,李××是企業的銷售經理,在最初做銷售時,一次給客戶報價,企業要求的底價是95元/件,李××給客戶報價96元/件,而對方的采購經理還價98元/件。李××當時懵了,因為他第一次見到還價還有提高價格的,還以為對方聽錯了價格,再次確認,對方還價還是98元/件。後來有人告訴李××,中間差價是這個采購經理的回扣。李××可以向企業報以95元/件的價格成交,中間每件商品3元的差價他拿1元,采購經理拿2元,這樣李××既可以完成銷售任務還有回扣,采購經理能夠采購到商品還有回扣,企業也能夠按照底價賣出,看似四方都得利了,其實這就是很多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的「灰色地帶」,或者稱為監管不到的地帶。這種問題如果經常出現,就會讓公司的整個管理機制變得非常混亂。同時,因為這些事情讓雙方的利益綁定在一起,他們的關系非常緊密,其他的業務員就無法切入。很多企業的采購經理到了另外一家企業之後,會繼續沿用原來的供應商,而把之前的供應商取消;很多銷售經理換了工作,也會把客戶帶走,這背後的邏輯就是利益的綁定。

沒有數據記錄,沒有即時的數據採集,沒有線上報價和線下監督機制,就無法暴露這些問題。現在多數交易是通過線上完成的,減少了中間人的參與。沒有了人為的參與,這些利益截留就沒有了空間,這樣很多企業的管理就會正規化,交易成本就會下降,而且更加容易維護客戶關系,不會因為銷售經理的更換而流失客戶,也不會因為采購經理的離崗而流失優質供應商。

當然,變革是痛苦的,因為這種新的模式必然損害一些人的利益,受到一些人的阻撓,因為數據化管理必然帶來「陽光化」的治理。企業老闆在推動變革時也可以看到,誰在阻撓,誰可能就是既得利益者,他們擔心因為數據化管理之後的「陽光化」,導致個人利益受到損害,他們會找各種各樣的借口阻撓數據化的應用。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而路燈是最好的警察」。如果一家企業想整治不正之風,讓數據化管理發揮作用即可。

隨著數據技術的應用,企業管理的溝通方式也在發生變化。過去在科層制組織下,員工既不能越級匯報,也不能越級管理,從而確保每個層級都發揮自己的決策和管理作用。但是隨著社交媒體在企業組織管理中的應用,原有的組織形態正在逐步被打破。

在科層制組織下,組織的分工是按照專業和能力進行的,不同的專業領域被分配在不同的科或者部門,財務負責財務方面的工作,人力資源負責人力資源的工作,生產負責生產的工作等,不同部門是按照專業分工的。而層級則是按照能力分工的,能力強大的做高層,能力中等的是中層,能力差的在基層。這種科層制在最初的組織設計上發揮了專業和能力,使每個人都能夠找到自己的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專業和能力。但是,這種組織形態也犧牲了組織決策的效率性。在傳統工業時代,重視專業能力而忽視決策效率這種組織形態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所有的企業都是穩步管理的,是一個穩態的市場,在幾十年內行業甚至都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但是到了互聯網時代,這種組織形態制約了決策的及時性,禁錮了組織的敏捷性。所以,以谷歌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提出了圍繞產品和服務的蜂巢式組織,就是基於一個產品或者服務,建立產品經理專門負責該產品或者該互聯網服務,然後在這個產品或者互聯網服務上配置對應的專業需求的人才,包括財務、人力資源、前端開發、後端運維、營銷和銷售職能,所有這些職能都由產品經理負責,所以建立了財務BP、人力BP、技術BP等。這種模式在互聯網企業中非常普及,國內的騰訊、阿里巴巴、網路等前期也都採用這種模式提高決策的效率。在這種模式下,企業「短、平、快」地決策,考評機制也做了對應的調整,從原來基於業績指標的KPI(KeyPerformanceIndicator,關鍵業績指標)的考評評價體系轉變為基於短期目標的OKR(ObjectiveandKeyResults)考評體系。穩態組織的KPI逐步被敏態的基於目標達成的考評機制所取代。

數據技術驅動的組織形態變革可參考圖2-11。

圖2-11 數據技術驅動的「跨界打劫」現象

隨著互聯網創新應用和數據技術的崛起,外部環境變化越來越快,這就要求企業更加敏捷地響應外部環境變化。為了響應客戶的一個需求或者一個投訴,為了一個客戶的招/投標、一個工程項目的方案,組織內部直接拉起一個「群」(可以使用QQ、微信、釘釘,也可以使用企業內部的聊天工具),這個群里有高層管理者,也有基層員工,群里的匯報關系不再是層級匯報,而是跨部門、跨層級,甚至跨越了企業組織的邊界,把合作夥伴拉到群里一起溝通。這樣企業就有了一個臨時響應客戶訴求的新的臨時組織,組織成員在這個群里進行溝通和匯報,研討方案,及時響應,及時決策。當這個客戶的訴求消失時,或者項目結束時,這個群就會被「解散」。我們將這種臨時組織稱為臨時的「軍團」,這個「軍團」的成立僅僅是為了一場小小的「戰役」,這場「戰役」結束,「軍團」解散,重組成另外的「軍團」,從而應對其他「軍團」戰斗。

「軍團制」體系對組織的彈性要求更高。這與穩定的勞動關系形成了落差:為了保證團隊的穩定性,企業與員工必須有符合勞動法的勞動關系,必須是僱傭制下的穩態關系,這與敏態的「軍團」組織形成對立。一場「戰役」結束,有可能下一場「戰役」還沒有到來,人員又恢復到穩態的科層制組織關系中,而沒有戰斗時,人員閑置,組織承擔了太多的人工成本。當組織戰役大小不一,任務、項目或者工程所需要的人力不同時,更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未來的組織將趨向敏態的、鬆散的組織關系,有更多的人可以以戰略合作夥伴的形式參與企業的「戰役」中,當「戰役」結束時,組織解散,沒有勞動關系的制約,企業可以以更低的成本,個人也可以參與另外一個組織的「戰斗」中。所以,員工社會化的組織更像是這種「軍團制」的模式。企業組織形態發生變化,企業的組織模式也會發生變化,組織與人的關系也將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成為自由職業人。

滴滴專車司機是獨立的個人,與滴滴沒有直接的僱傭關系。當一個消費者的出行訂單在平台上生成時,滴滴派遣最近的司機接單,並完成這個訂單。這個訂單結束,滴滴與司機的合作關系也暫時結束,滴滴司機繼續在平台上等待接單,完成下一個「任務」。這種基於任務模式的組織是未來組織的主要形態。

敏態化的組織不僅要打破層級結構,還要打破組織的邊界,開始跨越組織邊界進行用工,這就需要更多的戰略合作夥伴參與整個組織的「任務」中。雖然這對一些相對較為復雜、技術含量要求較高的工種的可實現性具有挑戰,但隨著組織形態日趨敏態化,企業組織逐步成為一個生態,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生態中的一員。

從組織建設的視角看待這個問題,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除了有穩定的企業員工,還要建設一個人才生態圈,能夠在企業有臨時重大需求時獲得臨時的「雇傭兵」參與作戰,同時可以用生態組織的方式擴大企業的「作戰能力」。寶潔在研發上一直領先於競爭對手,其戰略合作模式就是將企業的產品創新交給一個平台,這個平台上有大學教授,也有技術人員,還有在校的研究生。寶潔將技術難題放到平台上,平台上的專家、學生和技術人員就可以「接單」,攻破難題後根據知識產權采購的模式,寶潔回購這些技術專利或者知識產權。在研發創新不成功的情況下,寶潔不需要支付費用,同時寶潔會提供一定的費用作為研究支出,平台上的專家和技術人員都可以自主申請。通過這個平台,寶潔打破了企業原有的組織形態,用生態夥伴的方式吸引更多人為自己提供技術創新。現在寶潔每年的技術創新幾乎有三分之一都來自這種方式。

4. 有哪些生意是暴利

暴利的生意有:賣建築材料、寵物殯葬、酒席打包、烤紅薯、養殖牛羊。

1、寵物殯葬

做碎石生意。像一些山區農村,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乏石頭,山上全是青石。這些石頭主要是進行基建,比如修路,修房子。石頭炸開,然後用碎石機把石頭打成小顆粒,這樣既可以做水泥,也可以做石磚,很多地方叫水泥磚。

注意事項

1、薄利銷售

對於剛開的店面來說,如果價格比較貴那麼對於人就沒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呢,在剛開始營業的時候,應該要以優質的服務還有實惠的價格來吸引到我們的客戶,採用這樣的方式才能夠長久的走下去。

2、創新意識

如果自己沒有什麼創新意識,總是去模仿別人的話,那麼就會沒有什麼發展的前途了,所以呢,一定要注重創新意識,做生意之前一定要研究好市場條件,搶佔先機才能夠有所收獲。

5. 現在開什麼店比較好

開奶茶店、火鍋店、乾洗店、零食店比較有市場。

一、奶茶店

大家都知道近幾年奶茶店火得一塌糊塗,在市場上掀起了巨大的熱潮,深受無數年輕人與網紅的喜愛。無論是在炎炎夏日裡喝上一杯冰鎮的奶茶,還是在嚴寒的冬日來上一杯暖身的熱飲,都是無比的愜意與舒適。奶茶店,不需要太大的面積。

但是裝修一定要時尚,有自己獨特的魅力,有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並且投資不高、利潤空間大而且回報周期短,是創業投資的優質項目之一。

四、零食店

無論是居家看電視劇、還是外出旅行、朋友聚會很多人都會吃零食,簡直是老少皆宜。所以零食的市場前景是非常巨大的,開個二三十平米的零食店,投入成本低,一個人都可以運作起來。在貨源選擇上抓准現代時尚消費觀,調查清楚周邊人群的喜好,營運起來還是比較簡單的。

6. 傍晚的心情

傍晚的心情

如果不是碰上刮風下雨,何雯麗每天都會准時在下午六點三十分,把她們那輛裝載著飲具、食品、小檯子、小板凳等物品的手推車,推到這個城市的友誼路和天涯路交匯處的、一個十字路口的邊上。她們擺的是一個賣清補涼和湯圓餃子的流動攤檔。除了她,還有一個叫阿月的姑娘給她當幫手。阿月是個手腳勤快的鄉下女孩。

擺好檯子、凳子,支好鍋灶,時間一般是傍晚的七點左右。這個時候,人們晚餐吃下的食還沒來得及消化,基本上不會有什麼食客光顧。當她們把所有的准備工作完成之後,一時間閑著也沒事可做,何雯麗就會獃獃地看著天邊的晚霞,或者走到對面的書報攤去,翻翻報攤上擺放的報紙、雜志。有時,她原在單位的同事、好姐妹秦芳也會散步過來看看她。於是,倆人就聊聊天。趕上秦芳有興致的時候,也會讓她陪著去逛逛商場,或者兩人相伴著去做做頭發。 這時,攤子就全交由阿月照看著。

說起來,這個攤檔還是秦芳幫助她張羅起來的。屈指數來,這種日子已經過了兩年半。現在,她已經習慣這種生活。她甚至覺得,干這種個體攤販的職業,挺自在的,要比早先當上班一族強多了。

現在,她總算有了好心情去面對生活。想想剛下崗的那一陣子,棲棲惶惶、沒有安全感的她,可沒有現在這樣的好心情。慢慢想著這一路走過來的情形,她會覺得,這人生啊,順順利利的,並不見得就全是好,生活就是要有波有折,過會得才有滋有味。

三年前,當她們這家國有企業因為經營不善,宣布百分之九十五的職工將要放長假的時候,她也被列入了單位里需要放長假的人員的名單。那時,她最初並不是那種像別人那種當頭挨了一棒或是墜入深淵的感覺。她只是覺得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但她還是有一絲慶幸,因為對於她們這個雙職工家庭來說,畢竟還有丈夫留在單位上班,還有一份工資。丈夫在那百分之五的留守人員中。

那時,一種灰暗的、失望的情緒籠罩著公司的每一個下崗不下崗的職工;各有各的感受,沮喪、迷茫、愁眉苦臉、憂心重重……但有一點是共同的,人人都在咒詛、憎恨那些敢跟他們競爭,搶他們生意的私營公司。大家都不相信,一個好端端的國營企業就這么說完就完了?總是在幻想著,國家遲早會收拾那些私營公司。會出台個什麼特殊政策,扶持像他們這樣的國有企業,讓他們繼續壟斷或者部分壟斷市場。而隨著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越來越明朗化,所謂國家還會讓他們壟斷市場的前景也越來越暗淡。

她們的總公司原來的名稱叫「物資局」,後來改成了「物資總公司」。計劃經濟時代,他們做的可是獨家獨門的生意,統管著周圍幾個市縣的物資采購、供應、調配。那時單位的效益末必見得十分的好,但每年總會有一些贏利。公司也因此人丁興旺。而後來國家開始搞市場經濟,先是雙軌制而後又過渡到完全的市場化。一有了競爭,他們劣勢,人浮於事、信息不靈、大爺作風、吃裡扒外、胡亂決策種種弊端就顯露出來了。企業經營每況逾下,接著就越來越撐不住了。鋼材、水泥、木材、化工用品,幾乎是做什麼虧什麼。公司讓幾任經理折騰下來,公司名下的不動產也差不多被用於抵押貸款搞光了。

下崗的那一年,何雯麗剛剛好三十八歲。一個女人在這種年齡段,有家庭、有丈夫、有兒子、有單位、有工作,本來應該是活得很平靜、活得很充實的時候。可是生活一下子就發生了那麼大的變故:碰上了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碰上了國企改革,下崗失業。這就讓她的人生前景變得難以預料,她的心情自然也因此難以平靜了。在S市這個以旅遊為支柱產業、沒什麼工業企業的城市裡,要再找一份工作很難很難,到處都是像她一樣的下崗人群。一下子就沒班可上了,讓她覺得心裡空虛、煩悶,覺得無所適從。

對她來說,每一個日子都過得那麼乏味、那麼漫長。

為了節省手裡那一點可憐的錢,每回逛市場,她都能把手裡的紙幣攥得出汗。後來,她還找到了一些采買的小竅門。比如,每天下午六點以後,在菜販、肉販、魚販將要收攤時,她才趕到市場去買菜、買肉、買魚。花很少的錢就能把那小販賣剩下的菜全包過來,肉是撿那些已經不那麼新鮮、肉販子准備便宜處理掉的剩肉買,魚也是撿小的撿便宜的。每次都努力跟小販一毛一毛錢地砍價,仔細地計算著怎樣能少花錢,弄得自己都覺得自己俗不可耐。雖然是這么努力地省著錢,可那錢還是不夠花。

按民間的說法,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實際上,現在應該改成「花窮父母」。上高一的兒子不停地要用錢。現在的學校也不知怎麼這么黑,只要有個學生在校,學校就像逮著個人質似的。今天一個補課費,明天一個試卷費,然後還有校服球鞋,還有助人為樂的捐款以及班務費,名堂多多。好在他們的兒子爭氣,是塊讀書的料。從小學一路讀到高中,成績在班上年年都排在前三名之內。不然的話,他們早就打算讓兒子去讀中專,早畢業早點找一份工作。

面對家庭經濟的窘況,已經成了空殼子公司辦公室主任的丈夫也無可奈何。何雯麗總是郁悶、愁眉不展。因為心情不好,從前極少言語、平心靜氣的她,也變得愛嘮叨,愛發火。她心裡老是擔憂著家裡這種經濟情況,家裡人如果生了病怎麼辦?兒子如果考上了大學沒錢供怎麼辦?看來,光靠節省並不是辦法。再不想想辦法去出掙點錢,光靠丈夫那幾百塊錢的工資和她不足一百元的下崗生活補貼,看來是不行了。只是,她一直在彷徨,也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

那天,她是在市場的批發一條街碰上了秦芳。在單位時,她跟秦芳好得就像親姐妹一樣;只是下崗後各人忙各人的事情,一晃,都差不多有半年沒見面了。公司剛剛裁員時,她就覺得秦芳命運比她還要悲慘,因為她們是夫妻兩個人一塊下崗;而她家,畢竟還有一個人在上班。雖然如此,張貼公布下崗人員名單時,秦芳卻顯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秦芳的老公吳越原來是公司的貨車司機。他們夫婦被單位栽減之後,馬上就自找門路,出去開了個商鋪。秦芳是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她母親原來就是沿街擺攤作生意的小販,家裡的三親六戚,也多是干個體戶出身。實行市場經濟對他們非常有利。他們家族的人一個個是又有本錢又有經驗。所以,秦芳夫婦一出單位,就如魚得水,馬上開了一爿電器商行,一下子就成了店老闆。這讓許多同時下崗的員工既羨慕又妒嫉。

何雯麗因為自己活得不好,不免有很重的自卑感,既不好意思、也沒心情去找那些往日的姐妹八卦。是啊,讓人家看著從前活得還算不錯的她現如今這一副窮酸模樣,也實在是掉價。眼下,一見秦芳那身珠光寶氣的、入時的穿戴打扮,她就故意背過身子,佯裝著沒看見秦芳似的。她是想要躲過去。

秦芳卻眼尖,遠遠見到了她,就大大咧咧的召呼開了。既然人家都已經看到她了,也就沒法躲了。兩人站著說了一會話,秦芳高興的又是拉她去做頭發又是請她去吃西餐。何雯麗在批發街上買的一兜子衛生紙、洗衣粉、醬油、粉絲之類的東西,也被她搶著付了錢。那一個上午,秦芳一下子就花掉了七八百塊錢。何雯麗感慨道,「秦姐,你可真有錢!」秦芳說,「社會那麼開放,什麼都許你做。人只要捨得做,怎麼會沒有錢呢?」跟著問了她的情況。她說,「唉,沒錢。日子很難很難過,可我又不知道該幹些什麼?」

秦芳說,「在城裡你能幹什麼?你又沒有土地、沒有房產、沒有資本、沒有技術,最現實的,不就好做個小攤小販,開個小店小鋪小攤什麼的!只是怕你臉皮薄,不敢幹。」何雯麗說,「我是沒干過,也不知道自己行不行。」秦芳嘆了口氣,說,「要我說你啊, 又不是讓你去偷去搶去騙,有什麼不行?人家那些從農村進城打工的人在城裡都能找到活路,能站住腳,你反倒不如人家了?」何雯麗就問她,「如果要是擺小攤的話,你看擺個什麼樣的小攤好呢?」秦芳說,「找個簡單的,本錢少的。這樣吧,我看你乾脆就擺個買清補涼、買湯圓的小攤檔吧!我媽原來也是干這個的。我們家裡到現在還存著那套工具呢。過兩天,我會把所有的工具清理出來,全部送給你。你也不用花錢置辦,等於省下一筆錢了。你看如何?」何雯麗說,「可我也不懂怎麼經營啊。」秦芳說,「你怎麼這么笨啊?一碗湯圓收三塊,一碗清補涼你也收三塊。湯圓是把糯米粉用溫水調了作皮,白糖花生芝麻作餡;清補涼的做法是把綠豆、紅豆、紅棗、通心粉七八樣東西煮熟了,撈出來,分裝在幾個盒子里,吃的時候兌點冰糖水就行。你不會連這個都不懂吧?」何雯麗吞吞吐吐地說,「不是說這個不懂。主要是萬事開頭難。這一開頭,我就不知道應該怎麼弄。」秦芳說,「明白了、明白了。其實啊,你就是放不下你那個臭架子!我要是混得像你現在這個樣子,作『雞』的心都有了。好吧,我幫姐妹幫到底,我就陪著你做一個月。」

籌備了幾天,何雯麗的小攤子就開張了。她人乍一站到馬路邊上作生意,就覺得羞羞澀澀的,臉皮子發熱;見了熟人,目光也不敢迎著人家瞅,腳手也不知道該怎麼擺放。平日里做家務也是做慣了的,只是一到這種場合,人就顯緊張,動作也生硬,笨手笨腳的。

好在有秦芳唱主角。

秦芳可不像她那一副靦腆相。站在馬路邊的秦芳,大大方方,一副笑臉,只要看到有人走過來,遠遠的就主動招呼,「喂,來幫襯我們一下啦。我們都下崗了,單位沒有工資發,擺個小攤混碗飯吃。請光臨啦。」

何雯麗一邊拉她的袖子,悄悄說,「人家要吃,他不會自己坐下來叫你。你怎麼能像作廣告一樣,像生怕人家不知道似的亂喊亂叫,弄得讓滿大街的人都看著你!」

秦芳用方言罵了她一句挺粗俗的話。那意思是:作妓你就別怕屁股疼啊!這也是這女人的風格。接著又教訓她,「你也別像個只呆鳥似的!作生意的人嘛,嘴巴就是要甜。其實有很多路過的客人,都是處在又想吃又不想吃的狀態,但讓你熱情招呼他兩句,說兩句好話,他說不定就幫襯你了。」

這秦芳,到底是在小商小販人家長大的女兒。

那個月生意特別好,除去本錢,她們賺了近三千塊錢。結算時秦芳把錢全都給了她。她知道秦芳並不缺錢,但她覺得這錢不能自己全要。她說,「這個攤子是你幫助我張羅起來的,這已經讓我感激不盡了。」秦芳說,「算了,算了,我們是誰跟誰啊。再說了,我這也不單單是為了你啊。」何雯麗不解道,「不為我們姐妹交情,你還想為什麼呢?」秦芳於是就意味深長地笑著說,「你說呢?」

何雯麗看她一臉的壞笑,就知道她指的是什麼了。

從前,這個秦芳可是追過求邢澤南的。邢澤南就是何雯麗現在的丈夫。邢澤南是1980年代初海南大學文科畢業生,人長得文弱且修長。當年,他一分到局裡(那時叫物資局),就在局辦公室里當秘書。那時候,他可是物資局裡小有名氣的筆桿子;平時除了給單位起草各種文件、公函,還時不時的會有一兩篇小文章在地區的報紙或雜志上發表。文章發表出來之後,編輯部就會匯過來十元、二十元的稿費。邢澤南也大方,就用這筆錢買些花生、糖塊什麼的請大家一起品償。1980年代初,計劃經濟年代,各種路子都被堵得死死了,掙錢的門道極少。能寫點小文章,一經發表,名利雙收。一個有文憑的大學生,又能寫文章發表,邢澤南是很讓人羨慕的。為此,單位里就有不少女孩子喜歡他,暗戀他,甚至公開追求他。

秦芳就是其中的一個。

秦芳也曾頻頻向邢澤南施放過丘比特神箭,可就是射他不中。其實,這也怪不得人家邢澤南刀槍不入,要怪就只能怪她那種追求的方式不夠含蓄,太過於赤裸裸,太沒有技術含量。比如,見到邢澤南的衣服臟了,她就會大大咧咧說,「唷唷唷,書獃子,你看你把衣服穿得那麼臟,也不怕人家笑話你。快脫了,讓妹妹我給你洗洗吧。」那口吻、那股親熱勁,讓人聽了覺是她就像待對自己的孩子或老公一般。實際上,他們的戀愛關系,八字還沒有一撇呢。

秦芳跟何雯麗相比,倆人個頭一般高,除了長得壯實一點、黑一點,五官長得一點也不差。何雯麗因為長得白一點、苗條一點,所以看上去就顯得比她秀氣。秦芳的性格也像她那個當小販的母親一樣,風風火火、大大咧咧、敢作敢當;這也許就是出自她母親的遺傳。女人主動示愛,她那種極具個性的求偶方式,實在是讓這個年輕、書生氣十足的才子接受不了。在他看來,這種追求方式似乎缺少一種含蓄,缺少一種文化品味,缺少一種必要的過渡過程。

後來,當長著一副小白臉的邢澤南看上她的好朋友何雯麗、並開始向何雯麗秋波頗遞的時候,秦芳就開始妒嫉了。不過,即使是妒嫉,她也有自己的獨特的表達方式,一點也不藏著掖著。她們同住在一個宿舍。下了班回來兩人一照面,她會板著臉跟何雯麗說,「雯麗啊,嘖嘖,我一見到邢澤南看你時的那幅痴呆的樣子,就特別恨你!」何雯麗說,「秦姐,眼睛長在他身上,干我什麼事嘛?」秦芳說,「你是真的不知道還是假裝不知道?」何雯麗當然知道秦芳指的是她正在追求邢澤南。才子卻倒過來追她,當然會讓秦芳沒面子。就說,「姐啊,你看你那副吃醋樣子,我就是跟誰爭也不能跟姐你爭啊!行行,我發誓不理他就是了!」

就為了這姐們義氣,之後的幾個月里,她真的不理睬才子了。每次才子找由頭要跟她說話時,她就故意翻衛生眼,或者乾脆轉身走人。一來二去,搞得這個物資局的才子人像是丟魂落魄似的。可就在何雯麗故意冷落、疏遠邢澤南的這段時間,秦芳跟他的關系也沒有什麼進展。後來,她也明白了感情這種事是不能勉強的,兩人對不上眼你有什麼辦法;心想,何雯麗細皮嫩肉一副好臉蛋再加上文文靜靜的性格,男人嘛,那個不貪戀女人的好姿色、好脾氣?更何況人家是郎才女貌呢。於是,她倒過來勸何雯麗,說,「行了行了,我跟他算是沒有緣份了。你還是趕快跟他好吧。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們要是再這么鬧下去,我就怕他會被五交電那個楊玉愛給勾走了。反正便宜你也不能便宜那個妖精。」

這都是以往的事情了。

為了讓她習慣經營這個小攤子,秦芳還專門過來帶了她一個月。一個月下來,讓她把臉皮練厚了,生意也操練熟了。她每天晚上忙忙碌碌直到臨晨三點才收攤,白天又要操持家裡的事,根本沒心思、沒精力去想生意之外的事情。時間一長,也就不在乎什麼面子不面子了。碰上單位的熟人,她也敢大大方方地招呼,互相還問問各自下崗後的生活情況。就是碰上一些愛說葷腥話的老少男人,她也能順水推船,笑著跟人家搭訕。沒多久,又找了那個叫阿月的鄉下姑娘來做幫手;賺下的錢,她們三七分。於是,生意也越作越順當。

一回,來了個老闆模樣的廣東人,這人色迷迷的邊看著她的操作,邊搭訕,「大姐呀,你然(人)長得那麼標(漂)亮,為什麼要干治(這)個啦?」何雯麗笑著問他,「那你說,我不幹這個,該干什麼?」「你可以到我公司來著細(作事)啦。」「成堆成堆年輕漂亮的小姐你不找,找我這樣的老女人有什麼意思?」「我這個然(人)就細(是)喜歡成熟一點的啦,女然(人)成熟一點才有味啦。」「那就找你媽好了。你媽不是更成熟?」那咸濕的廣東佬只吃了一碗湯圓、兩只饃,按說最多也就收人家5塊錢。但她故意說要收他20元。廣東佬一聽到要收他20元,就叫道,「有沒有搞錯呀,怎麼這么貴啦?」何雯麗也學著他的廣東腔說,「不貴啦,我治(這)兩雞(只)饃細(是)德(特)制的啦,物咬(有)所值啦。」廣東佬聽了之後,就笑著搖搖頭,說:「細(是)啊細(是)啊,你那兩只饃頂好的啦。」跟著,就高高興興地把20元付給了她。

廣東佬的那副神情讓她覺得有趣。覺得有趣過後,她又想:要是讓那個書獃子丈夫知道自己從前那麼文文靜靜的妻子,現在也變得這么粗俗,也懂得跟那些粗野男人調情打俏地做生意,還不知會作何感想呢?又想,其實這些人也並非壞人,他們喜歡在女人面前說點葷的,也不過是時尚、是圖個嘴皮子痛快罷了。

自從擺了那攤子後,她們家的經濟狀況就寬裕多了。上街時不用再跟菜販子斤斤計較,家裡的、兒子的樣樣開銷也不再讓她為難。一年後,還給家裡每個人都買了一份疾病保險,給上高中的兒子買了一台486電腦。

秦芳這天來找她的時候,是晚上的十點鍾,正好是何雯麗忙的時候。秦芳是騎著一輛嶄新鋥亮的光陽牌踏板式摩托車過來的。何雯麗看著她那輛簇新的摩托車,就笑說,「唷,姐又新買了一輛摩托車?」秦芳淡淡地說,「是老公給買的!」何雯麗就羨慕地說,「你看看、你看看,人家吳越多疼你。你啊,還總板著一副死臉。你這就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一聽這話,秦芳就惱火了,「放你媽個狗屁!是他找了個相好的。他是怕我鬧他,才討好我,給我買的。再說了,我們家的錢也不是他一個人掙來的。」何雯麗看她生氣,就勸道,「姐,看得開一點。男人嘛,都是這副德性,那隻貓不沾腥?反正他也不敢跟你離婚。」秦芳聽了,就怪怪地看著她,似笑非笑地問,「這么說,你們家那隻『貓』也沾腥?」何雯麗朗聲笑道,「他啊,其實是那種有賊心沒賊膽的男人。每天一回來不就迷著書、迷著圍棋。」

秦芳感慨說,「唉,我那老公要是也迷著這些高雅的東西,那我就要到南山寺去燒高香、感謝觀音菩薩了。」何雯麗說,「唉呀呀,百人百樣嘛,吳越他能賺錢養家活口就行了,姐,你還要求他那麼多幹啥。我要是有你這命,就好了!」說著,特地給秦芳燙了一隻碗,上了一碗清補涼。吃過清補涼,秦芳就說,「老娘今天心煩。你陪我去海邊逛逛?」何雯麗說,「你沒有看到我在忙嗎?」秦芳說,「你損失多少,我翻倍賠你行吧?賺那麼多錢又有什麼用?錢多了,男人就會拿著去包二奶找小蜜。」何雯麗笑著搖頭,於是把攤子交給阿月。

兩人就騎上摩托車四處兜風。之後,她們在海灣的一處廣場停了下來。

坐在海邊,兩人一邊看著退了潮的海灘,一邊談起那個只存個空殼子、不死不活的單位里的事。秦芳說:「我聽說公司的辦公樓最近讓法院給封了。」何雯麗說,「澤南前幾天就已經跟我說過這件事。」「那他們准備搬到那裡去上班?」「說是要另租了個房子吧。」「那破公司既然都已經成這樣了,幹嘛還要死死撐著?」「聽澤南說,公司王總的意圖是,只要撐著個架子,一有時機,也好向銀行貸點款,或者哄一些不知底細的大陸人過來合作。只要一搞到錢,各人分一點。反正是有限責任公司,追究不到個人頭上的。」

秦芳說,「現在的人也不會這么傻啊。」 何雯麗說,「所以他一回到家就老是嘆氣,說什麼雞肋啊雞肋啊!」「他這話是什麼意思?」「我開始也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後來他解釋說這是《三國》里曹操和秀才楊修之間的一個故事。意思是雞的肋骨,你想要吃吧,也沒什麼肉,想要扔了吧,又因為還有些味道而舍棄不得。」秦芳說,「哦,明白了!不就是左右為難的意思嗎。真是個書獃子。如果要是這樣的話,我看你就應該勸他早點出來,自謀生路。」何雯麗說,「他的生存能力差得要命。要是公司完全垮掉了,我還真不知道他這書獃子出來後能幹些什麼。反正我就這命了!」

秦芳點著她的頭說,「行了行了,你也別抱怨人家才子沒本事,不會賺錢!其實啊,人都是逼出來的。就像我媽,當初要是有個國營單位的班好上,她又何苦去當什麼小商小販。她要是不當小商小販,我們後來又哪會有那麼多本錢作生意?就說你吧,當初不是也像個傻B似的不知道應該幹些什麼!誰讓我們生活在這個變化得太快的世界上呢?」何雯麗說,「姐啊,說話就總是向著他。說真的,還是你老公吳越能幹。他給你們家賺了那麼多錢。」秦芳說,「那我們可以交換啊。我也是說真的!要是你們家澤南當初看上我的話,我這一輩子情願做牛做馬,掙錢養著他。讓他每天可以安安閑閑的在家裡寫寫文章、下下圍棋。過他想要過的高雅日子。」何雯麗說,「嘖嘖,姐啊,你這話怎麼說得讓我聽著都起雞皮疙瘩了。你說,都過了這么多年了,還在痴情姐妹的老公?而且還好意思說出來?」秦芳說,「我跟你誰是誰,我有什麼不敢說的?真的,我不嫌他窮,不嫌他書獃子氣。如果你不想要了,就讓給我。我要!」 「那你那個吳越呢?」「休了!」說著,兩人女人就嘻嘻哈哈地笑著抱成一團。

在海邊散步時,何雯麗就想:這個世界總不可能那麼完美,總會有讓人遺憾的事情,就像她和秦芳。當然,如果單純從養家活口的角度去想,秦芳和澤南,她和吳越搭夥,也許會過得好一些。不過,說是這么說,要真的選擇,她心裡還是愛著自己的老公、自己的家。照他們男人們的說法是:老婆是人家的漂亮,兒子是自己的好。她可不同。她是個很傳統的女人。她的想法是:不論老公還是兒子,都是自己的好!

                                                                                                                                             1996年

7. 本人女,想自己創業干水泥生意。求教。

我是做施工員的,哈哈,大學畢業就想做這個啊,最重要的一點,有錢就行,這可不是小錢,得上百萬的數字到上千萬的貨款啊,開小了沒花頭,用量大的不會到你小店買,開大的資金周轉大,管理方面可是一口水潭,你能攪拌的過來嗎?最好,帶鋼筋這塊一起做,能賺大錢的,反正不管怎麼說,我還是勸你不要入手這行,你太年輕了,才22,剛大學畢業,你沒個28-30歲以上別入手,就這么說吧,我現在把整個店都給你,就叫你把工程款給我討回來,估計你都沒轍,做工程是沒付現金的,都得先拿貨,工程款下來了,再給你,到那個時候,錢在別人口袋你,你想想,做這種大事你跟家裡人,父母商量好,能得到父母的支持你再干,要是你是什麼富二代,或者官二代,家裡錢太多了,當然你可以做做干,至於開店方面,水泥店裡是不存貨的,就像一個辦事點,別人要你要跟廠家聯系,別人要了,你打電話過去聯系這樣的,但是平常店裡,小店10-18噸是要備貨的,,水泥是3個月不挪動就硬包的,一噸水泥是20包,十噸就是200包,店面的大小要掌握,我們一般碼對是10-12包的高度,然後送貨運貨,你一兩拖拉機和駕駛員是要准備的,這裡面的開支你算了嗎?行業是好行業,搞建築搞房地產水深,要關系的,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能搞定的事情,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商業模式,銷售模式,管理模式,內幕,黑幕,你了解嗎?我發現我跟你小孩說這些都累,實在不忍心看著你把錢打水漂,至於一樓那個蠢蛋叫你去跑業務,你還是省省吧,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屁孩去跑業務,扯,工程大地方,別人不理你,工地小的,別人都有長期合作的地方的,你思維大腦都還沒成熟,還需要再社會上歷練歷練,別急著當老闆,長期合作的店家他們之間拿貨是很便宜的,或者是有提成收入這些的,再說,你知道這么多水泥品牌哪個品牌好,哪個品牌你能賺到錢,你的獲利比較高,當然我說的這些跟官二代,富二代無關,他們有的是錢,工程款討不會來,老爸老媽一出馬,啥事都搞定,你加我QQ471297191,我跟你說道說道,其實啥不怕,店開了沒生意好說,怕是怕你把貨拿出去了,工程款要不回來,這個是最惱人了,到時候廠家吹你要錢,你客戶這邊不給,額!!!!想想都怕

閱讀全文

與周老闆鋼材水泥店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合金發熱電纜的電磁輻射是多少 瀏覽:678
注塑機模具噸位是什麼意思 瀏覽:676
貴陽不銹鋼橋架托臂哪裡有 瀏覽:585
鋼筋批號如何表示 瀏覽:891
波形梁護欄評定表怎麼填 瀏覽:92
手機電芯電烙鐵焊接完怎麼沖電慢 瀏覽:610
現在建房鋼材材料價格是多少 瀏覽:237
如何用八寸模具變成十二寸 瀏覽:318
昊宇不銹鋼鐵藝鋼結構加工廠怎麼樣 瀏覽:81
鋁合金廁所門一般價格多少 瀏覽:92
多星不銹鋼電煎鍋怎麼清洗 瀏覽:756
防眩景區圍牆護欄怎麼賣 瀏覽:720
一張15厚不銹鋼板多少錢一張 瀏覽:628
圓型鋼板漏斗怎麼下料 瀏覽:161
136鋼材是多少度 瀏覽:94
pp模具收縮率是多少錢 瀏覽:153
不銹鋼切菜神器多少錢 瀏覽:995
土工膜和鋼管怎麼粘合 瀏覽:693
水泥模具尺寸一般多少 瀏覽:528
焊接強度能保持多少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