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造一艘航母,需要多少噸鋼材
你好:
一般是要根據空倉時的排水量來計算的!!!空倉時的排水量有一萬噸就要一萬噸鋼材!!!而且鋼材還不是一般的鋼材,是特種鋼,目前只有美國和俄羅斯有,都被當作重要的戰略物資,不得出口,這種鋼至少可以抗擊9及以上風暴,不然航母就散嘍 !!
航母用的鋼材特別是飛行甲板用鋼要求極高。特別是對於材料的屈服度要求,可比核潛艇。 一般對於造船用特種剛才都用Mpa(兆怕)來表示屈服度。民用船隻一般只需要250Mpa的材料即可,普通軍用船隻也就是300以下,而且近年來,成本控制的進一步要求,一般軍艦採用民用標準的很多,材料要求進步降低,甚至出現了使用鋁才建造上層。但對於航母的飛行甲板標准卻是各國均沒下降過的。而且全世界至今僅僅4個國家製造的剛才能用於航母製造。 老毛子的AK系列合金鋼是世界上屈服度最高的材料,使用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根據鈦成分的多少分不同樣本。最高的達到1000MPA,用來製造需要深潛的核潛艇。而用來製造航母飛行甲板的一般在850左右。美國HY系列特種鋼材同樣用於製造潛艇和航母飛行甲板。HY80的屈服度在800左右,用於航母製造。同樣也是鎳鉻和加入鈦的合金鋼。 法國軟鋼的屈服度比較底,僅550左右,但對於出口限制較少,而上述2種材料,美俄是基本不出口的。 英國的無敵級航母使用的就是法國軟剛,但基於這樣的材料屈服度比較底,一般僅僅用於製造小型垂直起降或者直升飛機航母。法國自己的戴高樂號還是用的HY80特種剛。日本也能製造屈服度比較高的特種合金鋼,基本在450左右,日本的潛艇和兩硒攻擊艦都使用了本國出產的特種鋼材。 反觀我國,對製造屈服度高於350的特種鋼材的生產能力都比較低,這個從我國建造核潛艇的速度上就可以反映出來。材料的生產是個大問題。同樣的對於航母也是如此。
希望對你有幫助!!!
祝開心每一天!!
Ⅱ 鋁單板基層要多少鋼材
按鋁單板基層的國家標准規格,基層副龍骨採用50*50*3mm或以上規格厚度的鍍鋅鋼管或鍍鋅角鐵,龍骨相對距離不低於1200mm,一般的施工要求是1米距離,那麼可以計算得出,一平方米採用50*50*3mm的龍骨為1.8米~2米。
另外還要主龍骨層,但是主龍骨層是要設計單位按不同要求定的,所以在此不再贅述。
相關名詞:鋁單板基層
Ⅲ 如何算鋼材的比重是多少
鐵板重量的計算公式是:長(米)*寬(米)*厚*7.85(比重)=公斤。
鋼板是用鋼水澆注,冷卻後壓制而成的平板狀鋼材。鋼板是平板狀,矩形的,可直接軋制或由寬鋼帶剪切而成。首先鋼的密度為7.85g/cm3,鋼板的理論重量為公斤(kg)。鋼板的重量(公斤)=7.85(鋼的密度)×厚度(mm)×長度(米)x寬度(米),或7.85x厚度x面積(平方米)。
鐵板密度的計算公式
密度的計算公式:ρ=m/V。
密度單位:國際單位是kg/m3,實驗中常用單位是g/cm3,1g/cm3=103kg/m3。
鐵的密度是7.8克每立方米。
可以用阿基米德定律測出密度,用細繩系住鐵塊,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的重力G,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在水中的視重G,計算表達式ρ=Gρ水/(G-G/)可得出鐵的密度是7.8。
固態或液態物質的密度,在溫度和壓力變化時,只發生很小的變化。例如在0℃附近,各種金屬的溫度系數(溫度升高1℃時,物體體積的變化率)大多在10-9左右。深水中的壓力和水下爆炸時的壓力可達幾百個大氣壓,甚至更高(1大氣壓=101325帕),此時必須考慮密度隨壓力的變化。
Ⅳ 造一艘排水量10萬噸的核動力航空母艦需要用多少噸鋼材
十萬噸的航母,所用鋼材肯定不是十萬噸!
還要考慮其他的建設材料,以及航母的載荷問題。
據說,至少需要一兩萬噸鋼材的……具體多少,就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了。
Ⅳ 鋼材一立方多少噸
一立方米的鋼材等於7.85噸。
一立方鐵的重量一般用鐵的密度來計算,由於純鐵是有限度的,所以平時我們說的鐵的密度是不一樣的。工業純鐵的密度是7.87(克/立方厘米),鋼材的密度一般取7.85(克/立方厘米),建築中用到的鋼材因為牌號不同,其密度也有少許不同。
為了計算方便,建築鋼材的密度通常都用7.85(克/厘米3),也就是每立方米7.85噸重。
鋼材應用廣泛、品種繁多,根據斷面形狀的不同,鋼材一般分為型材、板材、管材和金屬製品四大類。鋼材是鋼錠、鋼坯或鋼材通過壓力加工製成的一定形狀、尺寸和性能的材料。大部分鋼材加工都是通過壓力加工,使被加工的鋼產生塑性變形。
其它體積單位的換算:
(1)1立方米=1000升
(2)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3)1立方米=1000000毫升
(4)1立方米=1000000立方厘米
(5)1立方米=1000000000立方毫米
(6)1立方英尺=0.0283立方米(m³)
(7)1立方英尺=28.317升(liter)
(8)1立方英尺=28.317立方分米(dm³)
(9)1立方英尺=28317立方厘米
Ⅵ 雨量怎麼來計算
降水量怎麼算
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積聚的水層深度,我們稱為降雨量(以毫米為單位),它可以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盯筒的直徑一般為20厘米,內裝一個漏斗和一個瓶子。量杯的直徑為4厘米,它與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降雨量了。 中國氣象局規定:24小時內的降雨量稱之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稱為小雨,10.0-24.9毫米為中雨,25.0-49.9毫米為大雨,暴雨為50.0-99.9毫米,大暴雨為100.0-250.0毫米,超過25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過程雨量指什麼?怎麼計算? 5分
即一定時間段內的降雨量!
小雨: 雨點清晰可見, 沒漂浮現象;下地不四濺;窪地積 水很慢;屋上雨聲微弱,屋檐只有滴水;12小時內 降水量小於 5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小於10mm的降雨 過程。
中雨: 雨落如線,雨滴不易分辨;落硬地四濺;窪地積水 較快;屋頂有沙沙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 5~15mm 或24小時內降水量10~25mm的降雨過程。
大雨 :雨降如傾盆,模糊成片;窪地積水極快;屋頂有嘩 嘩雨聲;12小時內降水量15~30mm或24小時內降水 量25~50mm的降雨過程。
暴雨: 凡24小時內降水量超過50mm的降雨過程統稱為暴雨。 根據暴雨的強度可分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三種。暴 雨:12小時內降水量30~70mm或24小時內降水量 50~100mm的降雨過程。 大暴雨: 12小時內降水量70~140 mm或24小時內降 水量100~250mm的降雨過程。 特大暴雨:12小時內降水量大於140 mm或24小時內 降水量大於250mm的降雨過程。
雨量是以雨量定來計算,以在平面收集到的雨水深度表示,准確程度至0.25毫米或0.01寸。有時亦會以升每平方米 (1 L m-2 = 1 mm)表示。
雨量怎麼計算的?
雨量等級劃分
(本日8時至次日8時)
小 雨:日降雨量小於10毫米。
中 雨:日降雨量10~25毫米。
大 雨:日降雨量25~50毫米。
暴 雨:日降雨量50~100毫米。
特大暴雨: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
雨量等級標准(單位:mm)
下雨量是如何計算的?
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徑一般為20厘米,內裝一個漏斗和一個瓶子。量杯的直徑為4厘米,它與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降雨量了。
此外,也可以自製雨量筒測定降雨量:
取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紙制碗(可選用大小合適的方便麵紙碗),在其底部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後將碗放在一個無蓋的罐子上。罐內有一玻璃瓶,瓶口與碗底的小洞相接。簡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簡易雨量筒做好後,便可將它放在離地70厘米高處(筒口距地面的距離)承接雨水。雨腕,用秤稱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當於1毫米的降雨量。
降雨量的多少是怎樣計算的
降雨量(以毫米為單位),可以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徑一般為20厘米,內裝一個漏斗和一個瓶子.量杯的直徑為4厘米,它與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降雨量了.
中國氣象局規定:24小時內的降雨量稱之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稱為小雨,10.0-24.9毫米為中雨,25.0-49.9毫米為大雨,暴雨為50.0-99.9毫米,大暴雨為100.0-250.0毫米,超過25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少數地區根據本省具體情況另有規定.例如,多雨的廣東,日雨量80毫米以上稱暴雨;少雨的陝西延安地區,日雨量達到30毫米以上就稱為暴雨.
降水量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降水量計算:
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徑一般為20厘米,內裝一個漏斗和一個瓶子。量杯的直徑為4厘米,它與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降雨量了。
下雨量多少毫米是怎麼算的?
降雨量 從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經蒸發、滲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積聚的水層深度,我們稱為降雨量(以毫米為單位),它可以直觀地表示降雨的多少。目前,測定降雨量常用的儀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徑一般為20厘米,內裝一個漏斗和一個瓶子。量杯的直徑為4厘米,它與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測量時,將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據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當天的降雨量了。 中國氣象局規定:24小時內的降雨量稱之為日降雨量,凡是日雨量在10毫米以下稱為小雨,10.0-24.9毫米為中雨,25.0-49.9毫米為大雨,暴雨為50.0-99.9毫米,大暴雨為100.0-250.0毫米,超過250.0毫米的稱為特大暴雨。
如何根據雨量器的刻度計算降雨量
雨量器的使用方法: 在一定時段內,從雲中降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液態或固態(經融化後)降水,在無滲透、蒸發、流失情況下積聚的水層深度,稱為該地該時段內的降水量,單位為毫米。在氣象上通常用某一段時間內降水量的多少來劃分降水強度。最常用的對降雨的分類方法是按降水量的多少來劃分降雨的等級。根據國家氣象部門規定的降水量標准,降雨可分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六種,同樣雪的大小也按降水量分類. 雪可分為小雪,中雪和大雪三類。 雨量器是用於測量一段時間內累積降水量的儀器。外殼是金屬圓筒分上下兩節,上節是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盛水漏斗,為防止雨水濺失,保持器口面積和形狀,筒口用堅硬銅質做成內直外斜的刀刃狀;下節筒內放一個儲水瓶用來收集雨水。測量時,將雨水倒入特製的雨量杯內讀取降水量毫米數。降雪季節將儲水瓶取出,換上不帶漏斗的筒口,雪花可直接收集在雨量筒內,待雪融化後再讀數,也可將雪秤出重量然後根據筒口面積換算成毫米數。 如果你手邊沒有雨量筒,那也不用擔心,利用一些常見的器皿,你完全可以自製一個,效果也相當不錯。取一個口徑為20厘米的一次性塑料或紙制碗(可選用大小合適的方便麵紙碗),在其底部鑿一比玉米粒稍大的小洞,然後將碗放在一個無蓋的罐子上。罐內有一玻璃瓶,瓶口與碗底的小洞相接。簡易雨量筒就做好了。簡易雨量筒做好後,便可將它放在離地70厘米高處(筒口距地面的距離)承接雨水。雨停後,用秤稱出瓶中的水重,30克水即相當於1毫米的降雨量。
Ⅶ 每一公里鐵路需要多少鋼材
首先應該知抄道有關鐵路鋼軌的相關常識襲
鋼軌的種類及強度以kg/m表示。每米越重的鋼軌所能承受的重量亦越大。現在歐洲的鐵路常見的鋼軌有以下多種重量:
40kg/m
50kg/m
60kg/m
中國則有:
50kg/m
60kg/m
75kg/m
主要線路使用的是60kg/m 或75kg/m的鋼軌
美國使用的鋼軌更重,某些運煤線路可重達77kg/m
這種表示方式已經表明不同型號的鋼軌的每公里用鋼量是不同的,在加上不同廠家生產的鋼軌成分也不同,一般都會適量加入鉬,釩等金屬以確保其強度,再者,不同的自然環境對鋼軌的要求也不一樣,所須的鋼軌規格也會稍有不同,因此不同地區鐵軌的鋼含量也不會有個固定的數值,所以要根據實際情況計算.
Ⅷ 一汽需要鋼材多少噸
9-10噸
從用鋼量來看,不同車型的用鋼量差別較大。重型商用車的單車用鋼量較大,一般在9-10噸左右。小微型車的用鋼量相對較低,一般在1噸左右。以製造1輛小型家用轎車為例,需要使用鋼板約700kg、優質鋼約400kg、帶鋼約90kg、型材約80kg、鋼管約40kg,以及其他類別的金屬製品約10kg。
Ⅸ 鋼鐵戰爭金屬暴雨怎麼打
鋼鐵戰爭新手攻略之戰斗篇 在戰斗場面的右下角的四個技能。是隨著主基地的武裝指揮部的等級解鎖的。如圖:技能詳細說明:1.殲滅機。初始指揮點3。新手攻城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