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鋒范底盤怎麼升高
有以下方法:
汽車底盤升高注意事項,很多人對升高越野車車身已經不陌生,但現在市場上能見到的產品一般也就是彈簧、鋼板和減震器等。車身一旦升高後,會影響到方方面面,比如前輪前束、轉向系統、後傳動軸角度和傳動軸長度等。
車身升高後消除對車輛的不利影響
車身升高後,直接影響到的是車輛穩定性及轉向系統,一般來說,受到影響的穩定性是可以通過矯正車輪定位得到改善的。
大部分前橋結構因車身升高後會改變轉向主銷角度和前束角,獨立懸掛會直接影響到車輪外傾角,解決上述問題可以通過更換上、下支臂和前輪定位來調整。升高會使轉向拉桿角度變大,使車輛在大起伏路面行駛變得不容易控制,需更換轉向拉桿和轉向搖臂。在越野時發揮車輛升高優勢同時保證車輛在公路上的穩定性而出現的特製平衡桿連接裝置,可以由使用者自行連接。
改裝後車輛重心升高會影響車輛行駛的穩定性,這種問題可以通過外接法蘭盤解決。
後懸掛較容易遇到的問題是傳動軸角度因升高而變大,一旦突破廠家規定的合理角度後,容易產生雜訊和震動甚至容易產生斷裂,需要通過降低分動箱和改變後橋輸入軸角度來解決。
為了能發揮車身升高性能,需要配合鋼板採用更長的吊耳或可折疊吊耳,但這些產品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車輛在公路上的行駛穩定性能。升高後可能需要更長的傳動軸甚至完全改變傳動軸和分動箱出口連接方式,保證改裝的牢固性。
2. 汽車底盤可以升高嗎
汽車底盤是可以升高的,但是在升高時要注意一些問題。
3. 利用減震器升高車身要注意哪些問題
●大部分改裝件需要進口 ●不同品牌減振器適合不同改裝需求
很多人對升高越野車車身已經不陌生,但現在市場上能見到的產品一般也就是彈簧、鋼板和減振器等。車身一旦升高後,會影響到很多方方面面,比如前輪前束、轉向系統、後傳動軸角度和傳動軸長度等。
現在比較普遍的進口車身升高產品價格在8000-10000元,使用部分國產替代產品後價格會在6000-7000元之間,這部分產品只能初步將車輛高度提高2-3英寸,而對車輛的其他性能基本沒有改善,或因為升高而影響到車輛其他性能沒有任何矯正。
車身升高後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1.簡單地說車身升高後,直接影響到的是車輛穩定性及轉向系統,大部分受到影響的穩定性是可以通過矯正車輪定位得到改善的。
2.大部分前橋結構因車身升高後會改變轉向主銷角度和前束角,獨立懸掛會直接影響到車輪外傾角,解決上述問題可以通過更換上、下支臂和前輪定位來調整。
3.升高會使轉向拉桿角度變大,使車輛在大起伏路面行駛變得不容易控制,須更換轉向拉桿和轉向搖臂。為了在越野時發揮車輛升高優勢同時保證車輛在公路上的穩定性而出現的特製平衡桿連接裝置,可以由使用者自行連接/解除。
4.改裝後車輛重心升高會影響車輛行駛穩定性,這種問題可以通過外接法蘭盤解決。
5.後懸掛比較容易遇到的問題是傳動軸角度因升高而變大,一旦突破廠家規定的合理角度後,容易產生噪音和震動甚至容易產生斷裂,需要通過降低分動箱和改變後橋輸入軸角度來解決。
6.為了能發揮車身升高性能,需要配合鋼板採用更長的吊耳或可折疊吊耳,但這些產品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車輛在公路上的行駛穩定性能。升高後可能需要更長的傳動軸甚至完全改變傳動軸和分動箱出口連接方式保證改裝的牢固性。
進口中檔減振器價格在800元-1000元
升高後必須更換的是減振器,因為原廠減振器無論從性能和長度都已經無法提供升高2-3英寸後的使用強度。目前市場能見到的比較適合升高改裝的減振器有Rancho、Ome、Procomp等一些國外中檔價位產品,它們的價格一般在800元-1000元,基本都可以符合升高要求。
這類產品適合不同駕駛習慣的改裝,Ome一般偏軟適合大多數使用者對舒適度的要求,Rancho和Procomp偏硬,比較適合對性能要求高的使用者的口味,而且Rancho和Procomp部分產品更有多段軟硬可調節功能,為使用者根據道路需求提供軟硬調節功能,尤其是Rancho還可以通過選裝裝置在車內即完成上述調節。
還有其他一些品牌目前也悄悄進入國內,像Koni、Edelbrook等,但都因進口量太少缺乏售後服務保證而沒有得到大量普及。
■鏈接
選擇減振器注意事項
首先,該產品是否提供2-3英寸升高要求,部分產品只提供2英寸升高,勉強使用到3英寸升高後很容易在越野中拉到極限造成破壞。其次,減振器中心伸縮桿直徑是否能達到16毫米以上,這是強度的一個基本指標。第三,減振器上下連接套是否為高強度聚胺脂套,這也是能否保證長時間高強度使用的一個重要依據,因為普通橡膠很難在高強度下長時間使用。
4. 汽車的懸掛該如何調整
.鋼板彈簧的維護與調整
汽車每行駛3000km時,應對前、後鋼板彈簧銷加註潤滑脂,並在鋼板彈簧後端與滑板之間塗一些潤滑脂(包括副鋼板彈簧兩端與支架接觸處),以減少滑板與鋼板彈簧端部的磨損。
汽車每行駛12000km時,應檢查前、後鋼板彈簧U形螺栓是否松動,如松動應在重載之下及時擰緊,否則容易造成鋼板彈簧在中部折斷,中心螺栓折斷,車架與前軸、後橋錯位。前鋼板彈簧U 形螺栓擰緊力矩為200-25ON " m,後鋼板彈簧U形螺栓擰緊力矩為300--350N"m,應以專用套筒扳手交叉均勻擰緊。
注意前、後鋼板彈簧U形螺栓必須在汽車重載下按規定力矩擰緊,並需在每間隔200一300km、左右再擰緊二、三次,才能真正擰緊。
汽車每行駛120001an時,還應檢查後鋼板彈簧的裝配式吊耳,檢查吊耳前端緊固螺栓和後端小U形螺栓是否松動。正確的調整方法是在汽車空載情況下進行,先以140一20ON"m的力矩擰緊前緊固螺栓的第一個螺母,然後用工具將它固定,再用同樣的力矩擰緊第二個螺母,將它們並緊。小U形螺栓先用55一7ON " m的力矩擰緊第一個螺母(若擰緊力矩過大,在使用中會出現U形螺栓被剪斷的現象),然後用工具將它固定,再用140-200N"m的力矩擰緊第二個螺母,將它們並緊。
汽車位行駛48000km時,鋼板彈簧應從車上拆下,解體,並用鐵刷刷去鐵銹,清洗之後在片間塗抹石墨潤滑脂之後裝復。同時還應檢查後鋼板彈簧銷套的磨損情況,必要時更換。
汽車每行駛80000km時,拆掉前、後鋼板彈簧,更換前、後鋼板彈簧銷套。
2.減振器的維護與調整
減振器不需特殊維護,如損壞或失效,應更換總成或修理。檢查方法是觀察減振器外部有無滲油現象,如有油跡出現,可用專用扳手以110N"m左右的力矩擰緊頂蓋。如油跡嚴重或感到汽車振動加劇,應拆下減振器檢查,檢查方法是:在儲油筒下吊圈內穿一桿件,用兩腳踩住桿件,向上拉減振器應有沉重的阻力。如阻力輕微或消失,則表明減振器已失效,若根本拉不動,則減振器已卡死。若僅因漏油而失效,可送汽車修理廠加油。
汽車每行駛3000km時,應檢查減振器上支架緊固螺栓,螺栓擰緊力矩為55一70N-m.
汽車每行駛80000kn、時,應檢查減振器的作用,對已衰退失效的,應送專業修理部門修理。
5. 鋼板彈簧懸架
如果是板簧的零件圖,得畫成直的。零件圖是生產用的,直的有利於標注尺寸。彎的沒法標。
如果是裝配圖就得化成彎的,裝配結果應與裝配圖吻合。這個涉及到懸架的撓度。
6. 汽車底盤怎麼升高。
7. 汽車底盤可以升高嗎
汽車底盤升高注意事項,很多人對升高越野車車身已經不陌生,回但現在市場上能見到的產品一答般也就是彈簧、鋼板和減震器等。車身一旦升高後,會影響到方方面面,比如前輪前束、轉向系統、後傳動軸角度和傳動軸長度等。
車身升高後消除對車輛的不利影響
車身升高後,直接影響到的是車輛穩定性及轉向系統,一般來說,受到影響的穩定性是可以通過矯正車輪定位得到改善的。
大部分前橋結構因車身升高後會改變轉向主銷角度和前束角,獨立懸掛會直接影響到車輪外傾角,解決上述問題可以通過更換上、下支臂和前輪定位來調整。升高會使轉向拉桿角度變大,使車輛在大起伏路面行駛變得不容易控制,需更換轉向拉桿和轉向搖臂。在越野時發揮車輛升高優勢同時保證車輛在公路上的穩定性而出現的特製平衡桿連接裝置,可以由使用者自行連接。
改裝後車輛重心升高會影響車輛行駛的穩定性,這種問題可以通過外接法蘭盤解決。
後懸掛較容易遇到的問題是傳動軸角度因升高而變大,一旦突破廠家規定的合理角度後,容易產生雜訊和震動甚至容易產生斷裂,需要通過降低分動箱和改變後橋輸入軸角度來解決。
8. 途達改裝懸掛升高要注意什麼
1.簡單地說車抄身升高後,直接影響到的是車輛穩定性及轉向系統,大部分受到影響的穩定性是可以通過矯正車輪定位得到改善的。
2.大部分前橋結構因車身升高後會改變轉向主銷角度和前束角,獨立懸掛會直接影響到車輪外傾角,解決上述問題可以通過更換上、下支臂和前輪定位來調整。
3.升高會使轉向拉桿角度變大,使車輛在大起伏路面行駛變得不容易控制,須更換轉向拉桿和轉向搖臂。為了在越野時發揮車輛升高優勢同時保證車輛在公路上的穩定性而出現的特製平衡桿連接裝置,可以由使用者自行連接/解除。
4.改裝後車輛重心升高會影響車輛行駛穩定性,這種問題可以通過外接法蘭盤解決。
5.後懸掛比較容易遇到的問題是傳動軸角度因升高而變大,一旦突破廠家規定的合理角度後,容易產生噪音和震動甚至容易產生斷裂,需要通過降低分動箱和改變後橋輸入軸角度來解決。
6.為了能發揮車身升高性能,需要配合鋼板採用更長的吊耳或可折疊吊耳,但這些產品都會或多或少地影響車輛在公路上的行駛穩定性能。升高後可能需要更長的傳動軸甚至完全改變傳動軸和分動箱出口連接方式保證改裝的牢固性。
9. 半掛上鋼板懸掛比空氣懸掛重多少
常見的懸掛有麥弗遜式懸掛、雙叉臂式懸掛、多連桿懸掛等等,它們的結構是怎樣的?對汽車操控性能又有著怎樣的影響?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 懸掛的作用 汽車懸掛是連接車輪與車身的機構,對車身起支撐和減振的作用。主要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車架之間的力,並且緩沖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沖擊力,衰減由此引起的震動,以保證汽車能平順地行駛。 典型的懸掛系統結構主要包括彈性元件、導向機構以及減震器等部分。彈性元件又有鋼板彈簧、空氣彈簧、螺旋彈簧以及扭桿彈簧等形式,而現代轎車懸掛系統多採用螺旋彈簧和扭桿彈簧,個別高級轎車則使用空氣彈簧。 ● 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的區別 汽車懸掛可以按多種形式來劃分,總體上主要分為兩大類,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那怎麼來區分獨立懸掛和非獨立懸掛呢? 獨立懸掛可以簡單理解為,左右兩個車輪間沒有硬軸進行剛性連接,一側車輪的懸掛部件全部都只與車身相連。而非獨立懸掛兩個車輪間不是相互獨立的,之間有硬軸進行剛性連接。 從結構上看,獨立懸掛由於兩個車輪間沒有干涉,可以有更好的舒適性和操控性。而非獨立懸掛兩個車輪間有硬性連接物,會發生相互干涉,但其結構簡單,有更好的剛性和通過性。 ● 麥弗遜式懸掛 麥弗遜懸掛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懸掛,主要有A型叉臂和減振機構組成。叉臂與車輪相連,主要承受車輪下端的橫向力和縱向力。減振機構的上部與車身相連,下部與叉臂相連,承擔減振和支持車身的任務,同時還要承受車輪上端的橫向力。 麥弗遜的設計特點是結構簡單,懸掛重量輕和佔用空間小,響應速度和回彈速度就會越快,所以懸掛的減震能力也相對較強。然而麥弗遜結構結構簡單、質量輕,那麼抗側傾和制動點頭能力弱,穩定性較差。目前麥弗遜懸掛多用於家用轎車的前懸掛。 ● 雙叉臂式懸掛 雙叉臂式懸掛(雙A臂、雙橫臂式懸掛),其結構可以理解為在麥弗遜式懸掛基礎上多加一支叉臂。車輪上部叉臂,與車身相連,車輪的橫向力和縱向力都是由叉臂承受,而這時的減振機構只負責支撐車體和減振的任務。 由於車輪的橫向力和縱向力都由兩組叉臂來承受,雙叉臂式懸掛的強度和耐沖擊力比麥弗遜式懸掛要強很多,而且在車輛轉彎時能很好的抑制側傾和制動點頭等問題。 雙叉臂式懸掛通常採用上下不等長叉臂(上短下長),讓車輪在上下運動時能自動改變外傾角並且減小輪距變化減小輪胎磨損,並且能自適應路面,輪胎接地面積大,貼地性好。由於雙叉臂式懸掛比麥佛遜式懸掛雙叉臂多了一個上搖臂,需要佔用較大的空間,而且定位參數較難確定,因此小型轎車的前橋出於空間和成本考慮較少採用此種懸掛。 ● 多連桿懸掛 多連桿懸掛,就是通過各種連桿配置把車輪與車身相連的一套懸掛機構,其連桿數比普通的懸掛要多一些,一般把連桿數為三或以上的懸掛稱為多連桿懸掛。目前主流的連桿數為4或5根連桿。前懸掛一般為3連桿或4連桿式獨立懸掛後懸掛則一般為4連桿或5連桿式後懸掛。 多連桿懸掛通過對連接運動點的約束角度設計使得懸掛在壓縮時能主動調整車輪定位,使得車輪與地面盡可能保持垂直、貼地性,具有非常出色的操控性。多連桿懸掛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輪胎抓地力從而提高整車的操控極限,是所有懸掛設計中最好的,不過結構復雜,製造成本也高。一般中小型轎車車出於成本和空間考慮很少使用這種懸掛。 ● 空氣懸掛 空氣懸掛是指採用空氣減振器的懸掛,主要是通過空氣泵來調整空氣減振器的空氣量和壓力,可改變空氣減振器的硬度和彈性系數。通過調節泵入的空氣量,可以調節空氣減振器的行程和長度,可以實現底盤的升高或降低。 空氣懸掛相對於傳統的鋼制懸掛系統來說,具有很多優勢。如車輛高速行駛時,懸掛可以變硬,以提高車身穩定性而低速或顛簸路面行駛時,懸掛可以變軟來提高舒適性。 倒車時需要注意的盲區 無論是三廂轎車還是兩廂SUV,在倒車時都有幾大盲區: 1、盲區:車頭 因為倒車時車頭所劃過的區域要比車身佔用的面積大很多,所以在注意車後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對左右兩端車頭的觀察,特別是此時走過車前的行人。 2、盲區:近車側面的區域 貼近車兩側的區域是看不到的,而且打方向時,前輪的軌跡是弧線,並與後輪存在輪差,所以在倒車時可能會發生剮蹭。 3、盲區:後風擋以下部分 在沒有安裝輔助設備的情況下,這個區域在倒車時是完全看不見的相反,如果有倒車雷達,當遇到一些低矮障礙物時倒車雷達也不能保證完全判斷正確。 4、盲區:車身右側靠後的區域 這是距離駕駛員最遠的區域,也是觀察最困難的區域,因為經常會被C柱擋住(外形越流線的車這個盲區越嚴重)且處於車輛後部,所以稍有不慎就會造成碰撞。 安全倒車的方法 如果打算倒車,那麼在上車前要繞車一周,除檢查車況外,就是看看周圍有無障礙物躲在盲區里。不管車後視鏡有多大,不管倒車雷達有多少個,也不管倒車影像范圍有多廣,自己親身觀察來得穩妥。尤其是大型的越野SUV車型,更要養成這一習慣。 不少人喜歡將汽車座椅調成半躺式,認為這樣舒服,但這樣的姿勢會大幅降低前方視野,所以倒車時要保證座椅處於合理位置。正確做法是將坐姿抬高,能看到發動機蓋的前方邊沿,靠背呈合理的角度,不能太斜,但也不必太直。 座椅調整完畢後,要調整後視鏡。另外,通過後視鏡進行觀察、倒車時,不要回過頭去,比較容易兼顧車頭的動態,不容易發生車頭剮蹭障礙物的情況。 點亮大燈或是剎車燈對判斷與障礙物的距離有幫助,通常在被照物上留下的光斑越小說明車輛距離障礙物越近。 停放時與旁邊的車輛保持一致的方向能降低車輛被碰壞的幾率。如果地方局促,車兩邊都有障礙物(如停有車),往左後倒時,盡可能讓車身貼左,反之貼右,這樣可以提前打把轉向,縮短倒車距離。 倒車時車速切記要緩慢,以防突發情況。同時,不要原地打輪,這樣不但損車,而且此時的方向助力也變得很沉。 ● 扭轉梁式懸掛 扭轉梁式懸掛的結構中,兩個車輪之間沒有硬軸直接相連,而是通過一根扭轉梁進行連接,扭轉梁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扭轉。但如果一個車輪遇到非平整路面時,之間的扭轉梁仍然會對另一側車輪產生一定的干涉的,嚴格上說,扭轉梁式懸掛屬於半獨立式懸掛。 扭力梁式懸掛相對於獨立式懸掛來說舒適性要差一些,不過結構簡單可靠,也不佔空間,而且維修費用也比獨立懸掛低,所以扭力梁懸掛多用在小型車和緊湊型車的後橋上。 ● 穩定桿的作用 穩定桿也叫平衡桿,主要是防止車身側傾,保持車身平衡。穩定桿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左右懸架上,當汽車轉彎時,外側懸掛會壓向穩定桿,穩定桿發生彎曲,由於變形產生的彈力可防止車輪抬起,從而使車身盡量保持平衡。 ● 彈簧和減震器 在懸掛的減振機構中,除了減振器還會有根彈簧。有了減振器為什麼還要彈簧呢?其實需要它們的合作,才能完成減振的任務。 當車輛行駛在不平路面時,彈簧受到地面沖擊後發生形變,而彈簧需要恢復原型會出現來回震動的現象,這樣顯然會影響汽車的操控性和舒適性。而減振器起到對彈簧起到阻尼的作用,抑制彈簧來回擺動。這樣在汽車通過不平路段時,才不至於不停的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