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蔽工程檢查記錄為通用施工記錄,適用於各專業。按規范規定須進行隱檢的項目,施工單位應填報《隱蔽工程檢查記錄》。
主要隱檢項目及內容如下:
1 .地基基礎工程與主體結構工程隱檢
①土方工程:基槽、房心回填前檢查基底清理、基底標高情況等。
②支護工程:檢查錨桿、土釘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插入長度、深底、垂直度,鋼筋籠規格、位置、槽底清理、沉渣厚度等。
③樁基工程:檢查鋼筋籠規格、尺寸、沉渣厚度、清孔情況等。
④地下防水工程:檢查混凝土變形縫、施工縫、後澆帶、穿牆套管、埋設件等設置的形式和構造。人防出口止水做法。防水層基層、防水材料規格、厚度、鋪設方式、陰陽角處理、搭接密封處理等。
⑤預應力工程:檢查預留孔道的規格、數量、位置、形狀、端部預埋墊板;預應力筋下料長度、切斷方法、豎向位置偏差、固定、護套的完整性;錨具、夾具、連接點組裝等。
⑥鋼結構工程:檢查地腳螺栓規格、位置、埋設方法、緊固等。
⑦外牆內、外保溫構造節點做法。
2 .建築裝飾裝修工程隱檢
①地面工程:檢查各基層(墊層、找平層、隔離層、防水層、填充層、地龍骨)材料品種、規格、鋪設厚度、方式、坡度、標高、表面情況、密封處理、粘結情況等。
②抹灰工程:具有加強措施的抹灰應檢查其加強構造的材料規格、鋪設、固定、搭接等。
③門窗工程:檢查預埋件和錨固件、螺栓等的規格、數量、位置、間距、埋設方式、與框的連接方式、防腐處理、縫隙的嵌填、密封材料的粘結等。
④吊頂工程:檢查吊頂龍骨及吊件材質、規格、間距、連接方式、固定方法、表面防火、防腐處理、處理情況、接縫和連縫情況、填充和吸聲材料的品種、規格、鋪設、固定情況等。
⑤輕質隔牆工程:檢查預埋件、連接件、拉結筋的規格、位置、數量、連接方式、與周邊牆體及頂棚的連接、龍骨連接、間距、防火、防腐處理、填充材料設置等。
⑥飾面板(磚)工程:檢查預埋件、後置埋件、連接件規格、數量、位置、連接方式、防腐處理等。有防水構造的部位應檢查找平層、防水層的構造做法,同地面工程檢查。
⑦幕牆工程:檢查構件之間以及構件與主體結構的連接節點的安裝及防腐處理;幕牆四周、幕牆與主體結構之間間隙節點的處理、封口的安裝;幕牆伸縮縫、沉降縫、防震縫及牆面轉角節點的安裝;幕牆防雷接地節點的安裝等。
3.建築屋面工程隱檢
檢查基層、找平層、保溫層、防水層、隔離層材料的品種、規格、厚度、鋪貼方式、搭接寬度、接縫處理、粘結情況;附加層、天溝、檐溝、泛水和變形縫伸出屋面的管道防水細部做法,隔離層設置、密封處理部位等。
2. 隱蔽工程檢查驗收記錄怎麼寫
傳力桿、拉桿安裝情況隱蔽
3. 安裝工程隱蔽資料有哪些
基礎施工抄時,主要是配合土襲建預埋及安裝接地裝置,資料主要有:
1、材料進場報驗:扁鋼,圓鋼,焊條等
2、隱蔽工程報審表,(接地裝置)隱蔽工程驗收記錄,接地電阻測試記錄:分防雷接地,保護接地.
分項工程驗收報審表,接地裝置分項工程驗收記錄表,接地裝置檢驗批.
電氣接地裝置隱蔽記錄是指人工接地極,基礎施工時是沒有的.
3、如基礎施工時有水管道及電氣導管預埋,則做好相應的隱記及報審表,水管道尚應有按設計或規范的灌水或水壓試驗記錄表.
4、反正你在基礎中做了什麼,就要報什麼.
4. 配線敷設施工隱蔽驗收記錄怎麼填寫
1、線管敷設需要:電氣工程報驗申請表+電線導管、電纜導管和線槽敷設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隱蔽工程驗收單。
2、配線敷設方式有五種 :
(1)隧道式
優點:運行維護和檢修方便。缺點:需要大量資金、材料來建設堅固的地下隧道和足夠的管道布置空間,建設投資費用較高。這種方式不適合居民生活小區內採用。
(2)纜溝式(明溝式)
優點:電纜運行維護和檢修方便。缺點:纜溝建設的投資較大,影響小區內整體布置,而且需要有可靠的排水系統和設備,維護費用較高。纜溝式電纜敷設方式若用於生活小區或人員集中的場所,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需要注意:
1.必須有專用的排水系統,且常年處於良好狀態,如多數小區採用明溝方式,排水設備運行維護費用將很高;2.纜溝密封不嚴,易遭受小動物損壞;3.因住宅區內車輛、人員集中纜溝蓋板易損壞;4.如該纜溝屬電力部門專用纜溝因蓋板的丟失、損壞而導致人身傷害事故,易產生法律糾紛。
(3)穿管式
優點:容易於施工,遇到交叉管道時,靈活性較高,不影響小區內景觀和整體布置,所需費用較低。缺點:這種方式需要在電纜敷設拐彎處增設檢修井,存在不安全因素。穿管式電纜敷設方式需注意以下問題:
1.大截面電纜穿管困難及彎曲半徑不易保證;2.管內電纜一旦有損壞,必須整根更換。3.須增加多根備用穿管。
(4)溝槽式(暗溝式)
優點:無積水問題,電纜走徑有明顯標示,溝槽方向具有隨意性,不影響小區內景觀。缺點:溝槽式電纜敷設方式不適合用於道路和硬化地面處。
(5)直埋式
優點:便於施工,不影響整個小區的環境美觀、投資少、工期短。缺點:電纜運行中出現故障檢修維護困難,運行維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