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加工中心的冷卻使用什麼比較好
要看加個什麼材質的工件 ,一般用水溶性切削液經濟實惠。防銹周期長的話用油性切削液。
㈡ 碳鋼淬火的冷卻速度是否越快越好,為什麼
所謂緩冷和快冷實現對於特定鋼種而言。 一般油冷慢於水冷,快於空冷。對於高合金鋼,油冷都算快冷,而碳鋼和低合金鋼油冷只能算慢冷卻,一般的緩冷指在爐子里隨爐冷卻,冷卻速度比空冷還慢。
㈢ 請問,碳鋼切削,用哪種切削液效果會好一點呢
碳鋼是近代工業中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本材料。世界各工業國家,在努力增加低合金高強度鋼和合金鋼產量的同時,也非常注意改進碳鋼質量,擴大品種和使用范圍。目前碳鋼的產量在各國鋼總產量中的比重,約保持在80%左右,它不僅廣泛應用於建築、橋梁、鐵道、車輛、船舶和各種機械製造工業,而且在近代的石油化學工業、海洋開發等方面,也得到大量使用。對於碳鋼產品質量的不斷提高,所以對於碳鋼的切削加工變得重視起來,使用碳鋼切削液,是對碳鋼加工的負責。
1.碳鋼的切削特點
鋼的含碳量對切削加工性能有一定的影響。
(1)低碳鋼中的鐵素體較多,塑性韌性好,切削加工時產生的切削熱較大,容易粘刀,而且切屑不易折斷,影響表面粗糙度,因此切削加工性能不好。
(2)高碳鋼中滲碳體多,硬度較高,嚴重磨損刀具,切削性能也差。
(3)中碳鋼中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比例適當,硬度和塑性也比較適中,其切削加工性能較好。一般認為,鋼的硬度大致為240HB 時切削加工性能較好。
2.鑽削的工藝特點
(1) 鑽削屬於內表面加工,鑽頭的切削部分始終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切屑難以排出,而加工產生的熱量又不能及時散發,導致切削區溫度很高。
(2)澆注碳鋼切削液雖然可以使切削條件有所改善。
(3)鑽頭的直徑尺寸被加工工件的孔徑所限制,為了便於排屑,一般在其上面開出兩條較寬的螺旋槽,因此導致鑽頭本身的強度及剛度都比較差,而橫刃的存在,使鑽頭定心性差,易引偏,孔徑容易擴大,且加工後的表面質量差,生產效率低。
所以選擇碳鋼切削液,可以達到良好的冷卻、潤滑的效果,同時可以幫助排屑,增加加工精度,延長刀具使用壽命。
㈣ 1、對於低、中碳鋼的小型鍛件,常用的冷卻方法是[ ]。
D A D C
經驗回答,不一定都對
㈤ 為什麼一般碳鋼回火冷卻方式不限
碳鋼復回火方式的不同,是由制於碳鋼所含碳量的不同、使用目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回火方式;一般的來說,碳素工具鋼、低合金鋼製作的工具、模具、滲碳或者表面淬火零件,採用的是低溫回火,其目的是在保持高硬度的情況下降低鋼的淬火應力和脆性;一般的彈性元件為了得到高的彈性和屈服極限,和較好的韌性,採用的是中溫回火;高溫回火的零件可以得到優良的綜合力學性能,多用於結構零件淬火後的回火,如連桿、螺栓、齒輪、軸。淬火後的高溫回火稱為調質。
㈥ 碳素鋼零件淬火後用什麼冷卻
碳素鋼零件淬火後用什麼冷卻?淬火時根據情況可以用各種水劑或油劑淬火液,淬火後用空氣冷就行了。
㈦ 碳素鋼淬火應選擇什麼作冷卻介質
可以用水和油。
水
水是冷卻能力較強的淬火介質。來源廣、價格低、成分穩定不易變質。缺點是在C曲線的「鼻子」區(500~600℃左右),水處於蒸汽膜階段,冷卻不夠快,會形成「軟點」;而在馬氏體轉變溫度區(300~100℃),水處於沸騰階段,冷卻太快,易使馬氏體轉變速度過快而產生很大的內應力,致使工件變形甚至開裂。當水溫升高,水中含有較多氣體或水中混入不溶雜質(如油、肥皂、泥漿等),均會顯著降低其冷卻能力。因此水適用於截面尺寸不大、形狀簡單的碳素鋼工件的淬火冷卻。
鹽水和鹼水
在水中加入適量的食鹽和鹼,使高溫工件浸入該冷卻介質後,在蒸汽膜階段析出鹽和鹼的晶體並立即爆裂,將蒸汽膜破壞,工件表面的氧化皮也被炸碎,這樣可以提高介質在高溫區的冷卻能力。其缺點是介質的腐蝕性大。一般情況下,鹽水的濃度為10%,苛性鈉水溶液的濃度為10%~15%。可用作碳鋼及低合金結構鋼工件的淬火介質,使用溫度不應超過60℃,淬火後應及時清洗並進行防銹處理。
油
冷卻介質一般採用礦物質油(礦物油)。如機油、變壓器油和柴油等。機油一般採用10號、20號、30號機油,油的號越大,黏度越大,閃點越高,冷卻能力越低,使用溫度相應提高。
目前使用的新型淬火油主要有高速淬火油、光亮淬火油和真空淬火油三種。
高速淬火油是在高溫區冷卻速度得到提高的淬火油。獲得高速淬火油的基本途徑有兩種,一種是選取不同類型和不同黏度的礦物油,以適當的配比相互混合,通過提高特性溫度來提高高溫區冷卻能力;另一種是在普通淬火油中加入添加劑,在油中形成粉灰狀浮游物。添加劑游磺酸的鋇鹽、鈉鹽、鈣鹽以及磷酸鹽、硬脂酸鹽等。生產實踐表明,高速淬火油在過冷奧氏體不穩定區冷卻速度明顯高於普通淬火油,而在低溫馬氏體轉變區冷速與普通淬火油相接近。這樣既可得到較高的淬透性和淬硬性,又大大減少了變形,適用於形狀復雜的合金鋼工件的淬火。
光亮淬火油能使工件在淬火後保持光亮表面。在礦物油中加入不同性質的高分子添加物,可獲得不同冷卻速度的光亮淬火油。這些添加物的主要成分是光亮劑,其作用是將不溶解於油的老化產物懸浮起來,防止在工件上積聚和沉澱。另外,光亮淬火油添加劑中還含有抗氧化劑、表面活性劑和催冷劑等。
真空淬火油是用於真空熱處理淬火的冷卻介質。真空淬火油必須具備低的飽和蒸汽壓,較高而穩定的冷卻能力以及良好的光亮性和熱穩定性,否則會影響真空熱處理的效果。
2.加熱溫度 以鋼的相變臨界點為依據,加熱時要形成細小、均勻奧氏體晶粒,淬火後獲得細小馬氏體組織。碳素鋼的淬火加熱溫度范圍如圖1所示。由本圖示出的淬火溫度選擇原則也適用於大多數合金鋼,尤其低合金鋼。亞共析鋼加熱溫度為Ac3溫度以上30~50℃。
3.金屬熱處理是機械製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通過改變工件內部的顯微組織,或改變工件表面的化學成分,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其特點是改善工件的內在質量,而這一般不是肉眼所能看到的。
㈧ 機械加工的冷卻方法,是用油好呢還是用冷卻液好
看你是做什麼材質的工件!不過…因油冷成本高,用的還是少!
㈨ 鍛造常用的冷卻方法有哪幾種各試用於何種情況
一. 常見鍛件成形後的冷卻方式
1. 高碳鋼和高合金鋼,為了防止表面開裂回,需要鍛後堆冷、爐冷、埋沙答冷或爐前烘烤緩冷,然後及時進行熱處理。
2. 奧氏體不銹鋼需要鍛後立即入水。目的是盡快保持住其現有晶粒尺寸,不要發生長大。同時,也不希望有更多的內部組織或質點析出,然後再固溶處理。
3. 所有其它常規的中低碳鋼和中低合金鋼鍛件,鍛後必須墊起空冷。目的是使其冷卻均勻、組織均勻和性能均勻,防止晶粒長大和出現混晶,便於書寫標識。黑色金屬鍛件入爐熱處理前的表面溫度不能小於50℃,防止出現白點。
二. 常規中低碳鋼、合金鋼鍛件的冷卻要求
1. 大型鍛件(通常重量大於500kg或平面尺寸大於300mm),一般都不允許直接放在地面上冷卻,因為會產生上下兩面冷卻不均勻、組織性能不均勻。
2. 對於常規大型鍛件的鍛後冷卻,合理的方法有下列三種:①墊起空冷;②搭起空冷,比如搭在墊鐵上或先前鍛造的較冷鍛件上;③摞放時上下層間要墊起,通常按10%高度計算,即1000mm截面要墊高100,2000mm墊高200等。
㈩ 45號鋼熱處理用什麼冷卻介質最好呢
水溫影響非常大。我是做淬火冷卻液的
45鋼可以用鹽水。但其他鋼材就不適用了。
所以現在有種高分子的新型無機淬火劑濃縮液。按配方加水,結合熱處理工藝問題。水溫30到80度使用沒有問題,可以適用大多材料在 同一濃度下進行淬火。包括碳鋼,合金結構鋼,部分高合金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