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鐵是不是晶體
鐵這個字的含義是它是純鐵,純鐵是晶體912度以下體心立方晶格,物理上把原子、離子或分子在三維空間上規則排列的的物體都是晶體
鋼材鑒別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斷口鑒別法
把需要鑒別的鋼鐵材料,先用鑿或鋸開一個缺口,然後墊空敲斷,用肉眼觀察斷口的方法來鑒別材料。通過觀察斷口的形狀來判斷金屬內部結構和材質是一種最簡易而又實際可行的方法之一。
金屬的破斷及其斷面情況比較復雜,此處只簡單介紹一下常用材料的斷口特徵。
1 灰口鑄鐵:在敲擊時容易折斷,斷口呈暗灰色,結晶顆粒粗大。
2 白口鑄鐵:在敲擊時灰口鑄鐵更容易折斷,斷口呈白亮色,結晶顆粒較灰口鑄鐵細。
3 低碳鋼:因為塑料較好,必須先開缺口,敲擊時不易折斷,斷裂後在斷口附近有塑性變形現象,斷口呈銀白色,能清晰看到均勻的結晶顆粒。
4 中碳鋼:在折斷時塑性變形現象不如低碳鋼那麼明顯,斷口的結晶顆粒比低碳鋼細致。
5 高碳鋼:在折斷時塑性變形現象不明顯,甚至沒有變形現象,斷口的結晶顆粒很細密
敲擊音鑒別法
該法主要用於鑒別灰鑄鐵和鋼。灰鑄鐵被敲擊所發出的聲音沙啞,無餘音;同樣形狀的鋼被敲擊時,聲音清脆,常有悅耳餘音。這主要是因為灰鑄鐵中的石墨常呈條狀,好似有許多裂紋的鋼,敲擊當然聲音沙啞;同時,這也使它具有優良的吸振性。
磁性鑒別法
磁性鑒別法主要用於鑒別奧氏體不銹鋼。按組織形態,不銹鋼大致分為 4 種,即奧氏全不銹鋼、鐵素體不銹鋼、馬氏體不銹鋼和雙相不銹鋼。這 4 種不銹鋼中,只有奧氏體不銹鋼無磁性,其餘三種不銹鋼均有磁性。反過來,只要確定一種材料是鐵基金屬(不是有色金屬),表面銀白光亮,且無磁性,則必為奧氏體不銹鋼
金相鑒別法
在金相顯微鏡下,鐵素體、珠光體、滲碳體三者的比例反映了碳素鋼含碳量的高低;灰鑄鐵內含石墨,且石墨常呈灰色條狀,球墨鑄鐵中石墨則呈球粒狀。其他合金也各自具有自己獨特的光學特性,參見有關金相學書籍。
點試鑒別法
點試鑒別法是一種簡易、定性的快速化驗法,但其能鑒別的元素種類有限,以下是常用的鑒別合金是否含有鉻和鎳的方法。
a. 將稀鹽酸和濃磷酸按 1 : 1 混合,然後將制備好的試劑點在銼光的金屬面上,待 1h 後,如有鉻,被試劑點的部位會變綠。
b. 在 600ml 80% 的乙酸液中混合二甲基乙二醛肟 1g ,再加入 30ml 濃氫氧化銨和 10g 檸檬酸銨,製成試劑後,將其點在銼光的金屬面上 3~5min 後,如有鎳,被試劑點的部位會變紅。
前幾種鑒別鋼鐵材質的方法雖然簡單可行,但大多為定性估計,在工業生產中尚遠遠滿足不了鋼鐵業對廢鋼鐵成份進行快速、准確、定量分選的要求。在鋼鐵企業,現在普遍採用光譜分選儀、無損分選儀等設備,對各種牌號鋼鐵進行分選和鑒別。光譜分選儀的原理是根據每一種元素特有的特徵譜線(包括發射光譜和吸收光譜)來鑒別物質和確定它的化學組成,其具有靈敏度高、檢測速度快、准確率高的優點。無損分選儀的原理是根據具有不同導磁性、不同的硬度值的材料以及不同的缺陷(如裂紋、氣孔、夾雜等)均對磁場具有不同的影響。當將被測物件放入均勻分布著磁場的探頭時,就會產生一個變化的磁場量,該變化的磁場量通過探頭傳送給儀器,經儀器處理後便可直接顯示材料的品種,從而實現對工件材質的快速鑒別和區分。
C. 鋼和鐵晶體結構的差別
鋼和鐵的區別
鐵是一種化學元素,是地球上最常見到的一種物質。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純粹意義的的「鐵」我們幾乎是看不到的。我們平時說的鐵一般包括生鐵和熟鐵,嚴格說,它們都不是純粹意義上的「鐵」,都是以鐵元素為主的合金。鋼也是以鐵元素為主合金,鋼與鐵的主要區別是含碳量不同。
人們由鐵礦中提取鐵,將礦石、焦炭和石灰石(助熔劑)在高爐中冶煉,使氧化鐵還原成生鐵(或鑄鐵)。所得生鐵一般含鐵90%~95%,碳3%~4.5%和少量的硅、錳、硫、磷等。生鐵是煉鋼或熟鐵(鍛鐵)的原料,含碳量在0.2%~2.1%之間的鐵合金稱為鋼。生鐵在平爐、轉爐或電爐中進一步冶煉除去碳、硅、磷等雜質,可得各種組成的鋼。鋼加上其他金屬元素,還可以構成不同的 合金鋼,如日常的 不銹鋼就是含有鉻,鎳等其他元素的 合金鋼。 鋼材就是含碳量大於0.025%,小於0.2%的鐵碳合金。鐵是大自然賞賜給人內的恩物,將開採的鐵礦石放入高爐中冶煉後即得到生鐵,生鐵按不同冶煉工藝和用途可分為煉鋼生鐵和鑄造生鐵。煉鋼生鐵是一種含碳量>2%的鐵碳合金,同時也含有少量的硅,錳,硫,磷等元素,其中硅和錳是有利元素,按一定比例存在於鋼鐵中可以顯著提高材料的強度.硬度和耐腐耐磨性,而硫和磷則有害,會分別造成鋼鐵的熱脆性和冷脆性,降低材料性能。 把煉鋼用生鐵放入煉鋼爐中按一定比例熔煉,將得到的鋼液澆鑄成型,冷卻後即得到鋼錠或鑄坯,供軋製成各種型材,為了獲得不同性能的鋼材,還會在熔煉過程中加入鉻.鎳.鉬.鎢.釩等微量元素,
而這些化學成分決定了鋼材的不同特性。其中「鉻」可以增加鋼材的耐腐蝕性,通常國際上把含鉻量大於13%的鋼材稱為 不銹鋼。 鎳可以增加鋼材的強度和韌性 鉬可以防止鋼材變脆, 鎢可增加鋼材的耐磨損性
別看鎢的硬度較低,只有大約40s,但它們的抗磨損能力非常高, 釩可增加鋼材的抗磨損性和延展性。
低碳鋼-含碳量小於0.25% 碳素結構鋼-含碳量大多在0.7%以下
中碳鋼-含碳量在0.25~0.6% 碳素工具鋼-含碳量一般在0.65~1.35% 高碳鋼-含碳量大於0.60%
不銹 彈簧鋼-含碳量一般在0.45~0.7%,含鉻量大於13% 滾動軸承不銹鋼-含碳量一般在1%,含鉻量大於13%
高速鋼-又稱鋒鋼,含碳量一般在0.7~1.65%,含鎢5.5~19%,600攝氏度下工作時,硬度能保持在HRC60以上。
D. 鐵素體是什麼晶體結構
鐵素體是體心立方晶格結構。
這部分鐵素體稱為先共析鐵素體或組織上自由的鐵素體。隨形成條件不同,先共析鐵素體具有不同形態,如等軸形、沿晶形、紡錘形、鋸齒形和針狀等。鐵素體還是珠光體組織的基體。在碳鋼和低合金鋼的熱軋(正火)和退火組織中,鐵素體是主要組成相;鐵素體的成分和組織對鋼的工藝性能有重要影響,在某些場合下對鋼的使用性能也有影響。
碳溶入δ-Fe中形成間隙固溶體,呈體心立方晶格結構,因存在的溫度較高,故稱高溫鐵素體或δ固溶體,用δ表示,在1394℃以上存在,
在1495℃時溶碳量最大。碳的質量分數為0.09%。
(4)碳鋼是什麼晶體擴展閱讀
純鐵素體組織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韌性,但強度和硬度都很低;冷加工硬化緩慢,可以承受較大減面率拉拔,但成品鋼絲抗拉強度很難超過1200MPa。由於鐵素體含碳量很低,其性能與純鐵相似,塑性、韌性很好,伸長率δ=45%~50%。強度、硬度較低,σb≈250MPa,而HBS=80。
純鐵在912℃以下為具有體心立方晶格。碳溶於α-Fe中的間隙固溶體稱為鐵素體,以符號F表示。由於α-Fe是體心立方晶格結構,它的晶格間隙很小,因而溶碳能力極差,在727℃時溶碳量最大,可達0.0218%,隨著溫度的下降溶碳量逐漸減小,在600℃時溶碳量約為0.0057%,在室溫時溶碳量約為0.0008%。因此其性能幾乎和純鐵相同,其機械性能如下:
抗拉強度:180—280MN/平方米。
屈服強度:100—170MN/平方米。
鐵素體的顯微組織與純鐵相同,呈明亮的多邊形晶粒組織,有時由於各晶粒位向不同,受腐蝕程度略有差異,因而稍顯明暗不同。
鐵素體在770℃以下具有鐵磁性,在770℃以上則失去鐵磁性。
E. 何謂碳鋼中的奧氏體,鐵素體,滲碳體
鐵素體即α-Fe和以它為基礎的固溶體,具有體心立方點陣。亞共析成分的奧氏體通過先共析析出形成鐵素體。這部分鐵素體稱為先共析鐵素體或組織上自由的鐵素體。隨形成條件不同, 先共析鐵素體具有不同形態,如等軸形、沿晶形、紡錘形、鋸齒形和針狀等。鐵素體還是珠光體組織的基體。在碳鋼和低合金鋼的熱軋(正火)和退火組織中,鐵素體是主要組成相;鐵素體的成分和組織對鋼的工藝性能有重要影響,在某些場合下對鋼的使用性能也有影響。
奧氏體簡介英文名稱:austenite
晶體結構:面心立方(fcc)
字母代號:A、γ
定 義:碳及各種化學元素在γ-Fe中形成的固溶體
命名:為紀念英國冶金學家羅伯茨-奧斯汀(1843~1902)對金屬科學中的貢獻而命名。
微觀表述:γ-Fe為面心立方晶體,其最大空隙為0.51×10-8cm,略小於碳原子半徑,因而它的溶碳能力比α-Fe大,在1148℃時,γ-Fe最大溶碳量為2.11%,隨著溫度下降,溶碳能力逐漸減小,在727℃時其溶碳量為0.77%。
性能特點:奧氏體是一種塑性很好,強度較低的固溶體,具有一定韌性。不具有鐵磁性。因此,分辨奧氏體不銹鋼刀具(常見的18-8型不銹鋼)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磁鐵來看刀具是否具有磁性。
滲碳體(cementite)——鐵碳合金按亞穩定平衡系統凝固和冷卻轉變時析出的Fe3C型碳化物。
分為一次滲碳體(從液體相中析出)、二次滲碳體(從奧氏體中析出)和三次滲碳體(從鐵素體中析出)。
滲碳體:晶體點陣為正交點陣,化學式近似於碳化三鐵的一種間隙式化合物。
F. 碳素鋼和合金鋼有什麼區別啊老是搞混
鋼是泛指鐵碳合金,或者叫做碳元素在晶體鐵中的固溶體.
所謂碳素鋼,即除了鐵元素外,材料中一般只回有碳硅錳磷硫這五大天然元素,而再沒有添加其他合金元素.
合金鋼,是鋼中除了鐵和五大天然元素以外,還人為添加了另外的合金元素,以改變或者提高鋼的某些特性.如CrNiMnMoWVB等。
可以理解為,碳素鋼不含有其他合金元素;含有其他合金元素的鋼即答是合金鋼。
G. 用專業術語分析碳鋼的結晶過程,求高手解答,謝謝
碳素鋼的冶煉通常在轉爐、平爐中進行。轉爐一般冶煉普通碳素鋼,而 平爐可以冶煉各種優質鋼。氧氣頂吹轉爐煉鋼技術發展很快,有趨勢可代替平爐煉鋼。將煉好的鋼液注入鋼錠模,就得到各種鋼錠。鋼錠經過鍛壓或軋制後便加工成鋼板、鋼帶、鋼條和各種斷面形狀的型鋼。碳鋼一般在熱軋狀態下直接使用。當用於製造工具和各種機器零件時,則需要根據使用要求進行熱處理;至於鑄鋼件,絕大多數都要進行熱處理。經過熱加工,鋼錠中的小氣泡、疏鬆等缺陷被焊合起來,使鋼的組織緻密。同時,熱加工可破壞鑄態組織、細化晶粒。使鍛軋的鋼材比鑄態具有更好的力學性能。經冷加工的鋼,隨著冷塑性變形程度增大,強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韌性降低。為提高成材率,廣泛應用連續鑄鋼工藝。碳素鋼的性能主要取決於鋼的含碳量和顯微組織。在退火或熱軋狀態下,隨含碳量的增加,鋼的強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沖擊韌性下降。
合金元素的作用
a。合金元素與鐵的作用:合金元素加入鋼中,首先溶於鐵形成固溶體,超過溶解度極限時與碳形成化合物。合金元素溶與鐵,形成合金鐵素體或合金奧氏體。合金元素溶於鐵素體會使鋼的室溫強度提高,這種作用稱為固溶強化。 b。合金元素與碳的作用:對於與碳的親和力較弱的合金元素,不與碳發生作用,只溶於鐵素體或奧氏體中;對於與碳的親和力較強的合金元素,當質量分數較低時,與鐵一起形成合金滲碳體,當質量分數較高時,形成合金碳化物。
H. 碳素鋼和合金鋼有什麼區別
沒有特殊要求,一般用碳素鋼,容易采購,成本低,製造工藝簡單。合金鋼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版最常用的權方法有按鋼中合金元素總量進行分類和按鋼的用途進行分類的兩種方法,按鋼中合金鋼元素總量分的話有低合金鋼、中合金鋼和高合金鋼。按鋼的用途分可以分為結構鋼、工具鋼、模具鋼、不銹鋼、耐酸鋼等等。這里你應該是指低合金鋼吧?如q345(16mn),它強度比普通碳素鋼高,如果是需要增加強度減輕重量,可以選用低合金鋼。至於其他合金鋼根據名稱就知道干什麼用,建議你查一查機械手冊,上面都有詳細說明。
I. 碳鋼材料退火後晶體粗大是什麼
碳鋼材料退火後晶體粗大是什麼
具有與硅膠相同的良好物理性質,也專能耐較大的pH范圍。它也是屬剛性的,不會在溶劑中收縮或膨脹。但與硅膠不同的是,氧化鋁鍵合相在水性流動相中不穩定。不過現在已經出現了在水相中穩定的氧化鋁鍵合相,並顯示出優秀的pH穩定性。
以高交聯度的苯乙烯-二乙烯苯或聚甲基丙烯酸酯為基質的填料是用於普通壓力下的HPLC,它們的壓力限度比無機填料低。苯乙烯-二乙烯苯基質疏水性強。使用任何流動相,在整個pH范圍內穩定,可以用NaOH或強鹼來清洗色譜柱。甲基丙烯酸酯基質本質上比苯乙烯-二乙烯苯疏水性更強,但它可以通過適當的功能基修飾變成親水性的。這種基質不如苯乙烯-二乙烯苯那樣耐酸鹼,但也可以承受在pH13下反復沖洗。
J. 碳鋼材料晶體粗大是什麼
碳鋼材料晶體粗大是什麼
在化學鍵合相色譜法中,溶劑的洗脫能力直接與它的回極性相關。在正答相色譜中,溶劑的強度隨極性的增強而增加;在反相色譜中,溶劑的強度隨極性的增強而減弱。
正相色譜的流動相通常採用烷烴加適量極性調整劑。
反相色譜的流動相通常以水作基礎溶劑,再加入一定量的能與水互溶的極性調整劑,如甲醇、乙腈、四氫呋喃等。極性調整劑的性質及其所佔比例對溶質的保留值和分離選擇性有顯著影響。一般情況下,甲醇-水系統已能滿足多數樣品的分離要求,且流動相粘度小、價格低,是反相色譜最常用的流動相。但Snyder則推薦採用乙腈-水系統做初始實驗,因為與甲醇相比,乙腈的溶劑強度較高且粘度較小,並可滿足在紫外185~205nm處檢測的要求,因此,綜合來看,乙腈-水系統要優於甲醇-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