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集裝箱進行裝修時(辦公用),電纜敷設用的鍍鋅鋼管進行保護,請問鋼管是否需要進行接地,如何接地
當然要接地,否則用電不安全,可在末端固定蝶形螺母,當集裝箱移動落位時,在地面打膨脹螺栓,然後將螺母旋入膨脹螺栓中,如此能可靠接地。
② 採用-40*4鍍鋅扁鋼如何做接地極
採用-40*4鍍鋅扁鋼做接地抄極,需要與引下線焊接做水平接地極。
埋入大地以便與大地連接的導體或幾個導體的組合稱為接地極。接地極就是與大地充分接觸,實現與大地連接的電極,在電氣工程中接地極是用多條2.5M長,45X45mm鍍鋅角鋼,釘於800mm深的溝底,再用引出線引出。
③ 接地干線安裝方法是什麼有網友知道嗎
一、施工准備(一)作業條件1、接地體安裝:(1)人工接地體:設計位置的場地沒被佔用,且已經清理好。(2)自然接地極:利用底板鋼盤或深基礎做接地體:底板盤與柱筋連接處已綁扎完。2、接地干線安裝:(1)支架安裝完畢。(2)土建抹灰已完成。(3)穿牆保護管已預埋。3、支架安裝:(1)各種支架已運到現場。(2)結構工作已經完成。(3)室外必須有腳手架或爬梯。4、防雷引下線暗敷設:(1)建築物有有腳手架或爬梯,達到能上人操作的條件。(2)利用主筋作引下線時,鋼筋綁扎完畢。5、避雷引下線明敷設(1)支架安裝完畢。(2)建築物有腳手架或爬梯,達到能上人操作的條件。(3)土建外裝修完畢。6、避雷網安裝:(1)支架安裝完畢。(2)具備調直場地和垂直運輸條件。(3)接地體與引下線必須做完。7、避雷針安裝:(1)接地體及引下線必須安裝完畢。(2)需要腳手架處,腳手架搭設完畢。(3)土建結構工程已完成,並隨結構施工做完預埋件。(二)材料要求1、防雷及接地裝置所有部件均應採用鍍鋅材料,並有出廠合格證和鍍鋅質量證明書。在施工過程中應注意保護鍍鋅層。其主要鍍鋅材料有:扁鋼、角鋼、圓鋼、鋼管、鉛絲、螺栓、墊圈、彈簧墊圈、U形螺栓、元寶螺栓、支架等。2、電焊條、氧氣、乙炔、瀝青油、混凝土支座、預埋鐵件、小線、防腐油、銀粉、黑色油漆等。(三)主要機具1、常用電工工具:手錘、鋼據、壓力案子、大錘等。2、線墜、捲尺、大繩、粉線袋、絞磨(或倒鏈)、緊線器、電錘、沖擊鑽、電焊機、氣焊工具等。二、質量要求質量要求符合《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的規定。項序檢查項目允許偏差或允許差三、工藝流程接地體→接地干線→支架→引下線明敷→避雷針→避雷網→避雷帶或均壓環四、操作工藝(一)接地體的安裝1、接地體的安裝有關規定:(1)接地體頂面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無要求時,不應小於0.6m。角鋼及鋼管接地體應垂直配置。除接地體外,接地體引出線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裝置焊接部位應防腐處理;在作防腐處理前,表面必須除銹並去掉焊接處殘留的焊葯。(2)垂直接地體的間距不應小於其長度的3~5倍。水平接地體的間距應符合設計規定。當無設計規定時不宜小於5m。(3)除環形接地體外,接地體埋設位置應在距建築物3m以外。距建築物出入口或人行道也應大於3m,如小於3m時,應採用均壓帶做法或在接地裝置上面敷設50~90mm厚度的瀝青層,其寬度應超過接地裝置2m。(4)接地體敷設完畢,基坑回填土內不應夾有石塊和建築垃圾等。(5)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較強的腐蝕性;在回填土時應分層夯實。(6)接地裝置由多個分接地裝置部分組成時,應按設計要求設置便於分開的斷接卡。自然接地體與人工接地體連接處應有便於分開的斷接卡,斷接卡應有保護措施。2、人工接地體安裝:(1)接地體加工:根據設計要求的數量、材料、規格進行加工,材料一般採用鋼管和角鋼切割,長度不應小於2.5m。如採用鋼管打入地下應根據土質加工成一定的形狀遇松軟土壤時,可切成斜面形,為了避免打入時受力不均使管子歪斜,也可以加工成扁尖形;遇土質很硬時,可將尖端加工成圓錐形。如選用角鋼時,應採用不小於40mm*40mm*4mm的角鋼,切割長度不應小於2.5m,角鋼的一端應加工成尖頭形狀。(2)溝槽開挖:根據設計圖要求,對接地體(網)的線路進行測量彈線,在此線路上挖掘深為0.8~1m,寬為0.5m的構槽,溝頂部稍寬,底部漸窄,溝底如有石子應清除。(3)安裝接地體(極):構槽開挖後應立即安裝接地體和敷設接地扁鋼,防止土方倒塌。先將接地體放在溝槽的中心線上,打入地下。一般採用大錘打入,一人扶著接地體,一人用大錘敲打接地體頂部。使用大錘敲打接地體時要平穩,錘擊接地體正中,不得打偏,應與地面保持垂直,當接地體頂端距離地面600mm時停止打入。(4)接地體間扁鋼敷設:扁鋼敷設前應調直,然後將扁鋼放置於溝內,依次將扁鋼與接地體用電(氣)焊焊接。扁鋼應側放而不可放平,側放時散流電阻較小。扁鋼與鋼管連接的位置距接地體最高點約100mm。焊接時應將扁鋼拉直,焊後清除葯皮,刷瀝青做防腐處理,並將接地線引出至需要的位置,留有足夠的連接長度,以待使用。3、自然基礎接地體安裝:(1)利用底板鋼筋或深基礎做接地體:按設計圖尺寸位置要求,標好位置,將底板鋼盤搭接焊好,再將柱主筋(不少於2根)底部與底板筋搭接焊,並在室外地面以下將主筋焊接連接板,清除葯皮,並將兩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標記,以便引出和檢查。(2)利用柱形樁基及平台鋼筋做接地體:按設計圖尺寸位置,找好樁基組數位置,把每組樁基四角鋼盤搭接封焊,再與柱主筋(不少於2根)焊好,並在室外地面以下將主筋焊接連接板,清除葯皮,並將兩根主筋用色漆做好標記,以便引出和檢查。4、接地體核驗:接地體安裝完畢後,應及時請監理單位進行隱檢核驗(簽署審核意見,並下審核結論),接地體材質、位置、焊接質量等均應符合施工規范要求。接地電陰應及時進行測試,當利用自然接地體作為接地裝置時,應在底板鋼筋綁扎完畢後進行測試;當利用人工接地體作為接地裝置時,應在回填土之前進行測試;若阻值達不到設計、規范要求時應補做人工接地極。接地電阻測試須形成記錄。5、成品保護:(1)其他工種在開挖土方時,注意不要損壞接地體。(2)安裝接地體時,不得破壞散水和外牆壁裝修。(3)不得隨意移動已經綁扎完的結構鋼筋。(二)接地干線安裝1、接地干線安裝的有關規定:(1)接地干線在穿過牆壁、樓板和地坪處應加裝鋼管或其他堅固的保護套;有化學腐蝕的部位還應採取防腐措施。在跨越建築物伸縮縫、沉降縫處,應設置補償器,補償器可用接地線本身彎成弧狀代替。(2)接地干線應設有測量接地電阻而預備的斷接卡子。一般採用暗盒裝入,同時加裝盒蓋並做上拉地標記。(3)接地干線應設有測量接地電阻而預備的斷接卡子。一般採用暗盒裝入,同時加裝盒蓋並做上接地標記。(4)每個電氣裝置的接地應以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干線相連接,不得在一個接地線中串聯幾個需要接地的電氣裝置。2、接地干線明敷時的有關規定:(1)應便於檢查。(2)敷設位置不應妨礙設備的拆卸與檢修。(3)支持件間的距離,在水平直線部分應為0.5~1.5m,垂直部分應為1.5~3m,轉彎部分應為0.3~0.5m。(4)接地干線沿建築物牆壁水平敷設時,離地面距離應為250~300mm,與建築物牆壁間的間隙應為10~15m。(5)接地干線應按水平或垂直敷設,亦可與建築物傾斜結構平行敷設,在直線段上不應有高低起伏及彎曲等情況。(6)明敷接地線表面應塗15~100mm寬度相等的綠色和黃色相間的條紋。在每個導體的全部長度上或只在每個區間或每個可接觸到的部位上應作出標志。當使用膠帶時,應使用雙色膠帶。3、室外接地干線敷設:(1)首先進行接地干線的調直、測位、打眼、煨彎,並安裝斷接卡子及接地端子。(2)敷設前按設計要求的尺寸位置先開挖溝槽,然後將扁鋼側放埋入。回填土應壓實,接地干線末端露出地面應不超過0.5m,以便接引地線。2、室內接地干線敷設:室內接地干線多為明敷設,但部分設備連接的支線需經這地面也可以埋設在混凝土內,具體做法如下:(1)預留孔:按設計要求尺寸位置,預留出接地線孔,預留孔的大小應比敷設接地干線的厚度、寬度各大出6mm以上,其方法有三種:第一種:施工時可按上述要求尺寸截一段扁鋼預埋在牆壁內,當混凝土還未凝固時,抽動扁鋼以便凝固後易於抽出。第二種:將扁鋼上包一層油毛氈或幾層牛皮紙後埋設在牆壁內,預留孔距牆壁表面應為15~20mm。第三種:保護套可用厚1mm以上的鐵皮做成方形或圓形,大小應使接地線穿入時,每邊有6mm以上的空隙。(2)支持件的固定:支持件應採用40*40mm的扁鋼,尾端應製成燕尾狀,入孔深度與寬度各為50mm,總長度為70mm。其具體固定方法如下:磚牆、加氣混凝土牆、空磚牆上固定:根據設計要求先在牆上確定軸線位置,然後隨砌牆將預製成50mm*50mm的方木樣板放入牆內,等牆砌好後將方木樣板剔除,然後將支持件放入孔內,同時灑水淋濕孔洞,再用水泥砂漿將支持件埋牢,等凝固後使用。現澆混凝土牆上固定:先根據設計圖要求彈線定位、鑽孔,支架做燕尾埋入孔中,調平正,用水泥砂將進行固定。(3)明敷接地線安裝:當支持件埋設完畢,水泥砂漿凝固後,可敷設牆上的接地線。將接地扁鋼沿牆吊起,在支持件一端用卡子將扁鋼固定,經過隔牆壁時穿跨預留孔,接地干線連接處應焊接牢固。末端預留或連接應符合設計要求。3、成品保護:(1)電氣施工時,不得磕碰及弄臟牆面。(2)焊接時注意保護牆面。(3)在土建噴漿前,必須先將接地干線用紙包紮。(4)拆除腳手架或搬運物件時不得碰壞接地干線。(三)支架安裝1、支架安裝的有關規定:(1)支架應有燕尾,角鋼支架埋注深度不小於100mm,扁鋼和鋼支架埋深入不小於90mm。(2)防雷裝置的各種支架頂部應距建築物表面100mm;接地干線支架的端應距牆面20mm。(3)支架水平間距不大於是1m(混凝土支座不大於2m);垂直間距不大於1.5m,各間距應均勻,允許偏差30mm。轉角處兩邊的支架距轉角中心不大於250mm。(4)埋設支架所用的水泥砂漿,其配合比不應低於1:2。2、支架安裝:(1)應盡可能隨結構施工預埋支架或鐵件。(2)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彈線及分檔定位。(3)用手錘
④ 鍍鋅穿線管的接地方法
一、分散接地方式
分散接地就是將通信大樓的防雷接地、電源系統接地、通訊設備的各類接地以及其他設備的接地分別接入相互分離的接地系統,由於地線系統不斷增多,地線間潛在的耦合影響往往難以避免,分散接地反而容易引起干擾。
同時主體建築物的高度不斷增加,其接地方式所帶的不安全因素也越來越大。當某一設施被雷擊中,容易形成地下反擊,損壞其他設備。
二、聯合接地方式
聯合接地方式也稱單點接地方式,即所有接地系統共用一個共同的「地」。聯合接地有以下一些特點:
(1)整個大樓的接地系統組成一個籠式均壓體,對於直擊雷,樓內同一層各點位比較均勻;對於感應雷,籠式均壓體和大樓的框架式結構對外來電磁場干擾也可提供10-40dB的屏蔽效果;
(2)一般聯合接地方式接地電阻非常小,不存在各種接地體之間的耦合影響,有利於減少干擾;
(3)可以節省金屬材料,佔地少。
由上不難看出,採用聯合接地方式可以有效抑制外部高壓輸電線路的干擾。
防靜電接地的接地線應串聯一個1兆歐的限流電阻,即通過限流電阻與接地裝置相連。
計算機接地是以接地電流易於流動為目標,要求接地電阻越小越好。計算中心的接地應盡量減少噪音引起的電位變動,同時應注意信號電路與電源電路、高電平電路與低電平電路不能使用同一共地迴路。
對傳輸帶寬要求較高的網路布線,應採用隔離式屏蔽接地,以防止靜電感應產生干擾。在設計上力求簡單、經濟和實效接地如能和屏蔽有效地結合起來,將能更好地解決干擾,抑制噪音。
(4)熱鍍鋅鋼管明敷接地怎麼做擴展閱讀
使用維護
使用攜帶型短路接地線前,應先驗電確認已停電,在設備上確認無電壓後進行。先將接地線夾連接在接地網或扁鐵件上,然後用接地操作棒分別將導線端線類擰緊在設備導線上。拆除短路接地線時,順序正好與上述相反。
裝設的短路接地線,它和帶電設備的距離,考慮到接地線擺的影響,其安全距離應不小於《電力安全工作規程》新規定的數值。
嚴禁不用線夾而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短路。
懸掛點如有接地點,應用接地線夾或專用銅棒作接地連接;如無固定接地點可利用;則可用臨時接地點,接地極埋入地下深度應不小於0.6m。
攜帶型短路接地線應妥善保管。每次使用前,均應仔細檢查其是否完好,軟銅線無祼露,螺母不松脫,否則不得使用。
攜帶型短路接地線檢驗周期為每五年一次,檢驗項目同出廠檢驗。經試驗合格的攜帶型短路接地線在經受短路後,應根據經受短路電流大小和外觀檢驗判斷,一般應予報廢
注意事項
1、工作之前必須檢查接地線。軟銅線是否斷頭,螺絲連接處有無松動,線鉤的彈力是否正常,不符合要求應及時調換或修好後再使用。
2、掛接地線前必須先驗電,未驗電掛接地線是基層中較普遍的習慣性違章行為,在懸掛時接地線道體不能和身體接觸。
3、在工作地點兩段兩端懸掛接地線,以免用戶倒送電、感應電的可能,深受其害的例子不少。
4、在打接地樁時,要撥能借地體能快速疏通事故大電流,保證接地質量。
5、要愛護接地線。接地線在使用過程中不得扭花,不用時應將軟銅線盤好,接地線在拆除後,不得從空中丟下或隨地亂摔,要用繩索傳遞,注意接地線的清潔工作。
6、新工作人員必須經過對接地線使用的培訓、學習,考核合格後,方能單獨從事接地線操作或使用工作。
7、按不同電壓等級選用對應規格的接地線。
8、嚴禁使用其它金屬線代替接地線。
9、現場工作不得少掛接地線或者擅自變更掛接地線地點。
10、接地線具有雙面性,它具有安全的作用,使用不當也會產生破壞效應,所以工作完畢要及時拆除接地線。帶接地線合開關會損壞電氣設備和破壞電網的穩定,會導致嚴重的惡性電氣事故[3]。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接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接地線
⑤ 鍍鋅鋼管可以做接地連接體不用作設備接地,從鍍鋅鋼管上連接銅接地線至設備
《GB 50169-2006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中3.2.8條:不要求敷設專用接地引下版線的電氣設備,它權的接地線可利用金屬構件、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的鋼筋、穿線的鋼管等。利用以上設施作接地線時,應保證其全長為完好的電氣通路。
可見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鍍鋅鋼管還是可以作為接地線使用的。
⑥ 消防預埋線管用熱鍍鋅鋼管時怎麼連接
一般採用絲扣連接,但需要連接跨接地線。 一般大於50的鍍鋅管不宜用作絲扣連接,實在沒有辦法只能焊接,但是焊口處需要做好防腐處理。
⑦ 消防弱電預埋用熱鍍鋅鋼管怎樣連接,是焊接,絲接
消防報警預埋採用鍍鋅鋼管的時候是採用螺紋連接,管道連接採用管箍,進接線盒採用內外根母固定的,連接管箍的就近設置接地卡子,跨接接地線
箱體內外管口均採用螺紋根母
⑧ 熱鍍鋅鋼管作為電管該怎麼施工
熱鍍鋅管是使熔融金屬與鐵基體反應而產生合金層,從而使基體和鍍層二者相結版合。熱鍍鋅是先將鋼管進行酸權洗,為了去除鋼管表面的氧化鐵,酸洗後,通過氯化銨或氯化鋅水溶液或氯化銨和氯化鋅混合水溶液槽中進行清洗,然後送入熱浸鍍槽中。熱鍍鋅具有鍍層均勻,附著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鋼管基體與熔融的鍍液發生復雜的物理、化學反應,形成耐腐蝕的結構緊密的鋅一鐵合金層。合金層與純鋅層、鋼管基體融為一體。故其耐腐蝕能力強。
⑨ 鍍鋅電線管連接方式
採用管箍和專抄用分線盒。注意鍍鋅管要接地和管口要配管護口,防止割破電線絕緣層或漏電。
鍍鋅管,又稱鍍鋅鋼管,分熱鍍鋅和電鍍鋅兩種,熱鍍鋅鍍鋅層厚,具有鍍層均勻,附著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點。電鍍鋅成本低,表面不是很光滑,其本身的耐腐蝕性比熱鍍鋅管差很多。
⑩ 明敷接地引下線的安裝符合哪些要求
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 GB 50169—92
第一章 總則
第1.0.1條 為保證接地裝置安裝工程的施工質量、促進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的提高,確保接地裝置安全運行,制定本規范。
第1.0.2條 本規范適用於電氣裝置的接地裝置安裝工程的施工及驗收。
第1.0.3條 接地裝置的安裝應按已批準的設計進行施工。
第1.0.4條 採用的器材應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準的規定,井應有合格證件。
第1.0.5條 施工中的安全技術措施,應符合本規范和現行有關安全技術標準的規定。
第1.0.6條 接地裝置的安裝應配合建築工程的施工,隱蔽部分必須在覆蓋前會同有關單位做好中間檢查及驗收記錄。
第1.0.7條 接地裝置的施工及驗收,除按本規范的規定執行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的有關標准、規范的規定。
第二章 電氣裝置的接地
第一節 一般規定
第2.1.l條 電氣裝置的下列金屬部分。均應接地或與PEN線相接:
一、電機、變壓器、電器、手攜式或移動式用電器具等的金屬底座和外殼。
二、電氣設備的傳動裝置。
三、屋內外配電裝置的金屬或鋼筋混凝土構架以及靠近帶電部分的金屬遮欄和金屬門。
四、配電、控制、保護用的屏(櫃、箱)及操作台等的金屬框架和底座。
五、交、直流電力電纜的接頭盒、終端頭和膨脹器的金屬外殼和電纜的金屬護層、可觸及的電纜金屬保護管和穿線的鋼管。
六、電纜橋架、支架和井架。
七、裝有避雷線的電力線路桿塔。
八、裝在配電線路桿下的電力設備。
九、在非瀝青地面的居民區內,無避雷線的小接地電流架空電力線路的金屬桿塔和鋼筋混凝土桿塔。
十、電除塵器的構架。
十一、封閉母線的外殼及其他裸露的金屬部分。
十二、六氟化硫封閉式組合電器和箱式變電站的金屬箱體。
十三、電熱設備的金屬外殼。
十四、控制電纜的金屬護層。
第2.1.2條 電氣裝置的下列金屬部分可不接地或不與PEN線相接:
一、在木質、瀝青等不良導電地面的乾燥房間內,交流額定電壓為380V及以下或直流額定電壓為44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的外殼;但當有可能同時觸及上述電氣設備外殼和已接地的其他物體時,則仍應接地。
二、在乾燥場所,交流額定電壓為127V及以下或直流額定電壓為110V及以下的電氣設備的外殼(該款系沿用《電氣安裝施工及驗收規范》GBJ232-82中條文)。
三、安裝在配電屏、控制屏和配電裝置上的電氣測量儀表、繼電器和其他低壓電器等的外殼,以及當發生絕緣損壞時,在支持物上不會引起危險電壓的絕緣子的金屬底座等。
四、安裝在已接地金屬構架上的設備,如穿牆套管等。
五、額定電壓為220V及以下的蓄電化室內的金屬支架。
六、由發電廠、變電所和工業、企業區域內引出的鐵路軌道。
七、與已接地的機床、機座之間有可靠電氣接觸的電動機和電器的外殼。
第2.1.3條 需要接地的直流系統的接地裝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與地構成閉合迴路且經常流過電流的接地線應沿絕緣墊板敷設,不得與金屬管道、建築物和設備的構件有金屬的連接。
二、在土壤中含有在電解時能產生腐蝕性物質的地方,不宜敷設按地裝置,必要時可採取外引式接地裝置或改良土壤的措施。
三、直流電力迴路專用的中性線和直流兩線制正極的接地體、接地線不得與自然接地體有金屬連接;當無絕緣隔離裝置時,相互間的距離不應小於1m。
四、三線制直流迴路的中性線宜直接接地。
第2.l.4條 按地線不應作其他用途。
第二節 接地裝置的選擇
第2.2.1條 交流電氣設備的接地可以利用下列自然接地體;
一、埋設在地下的金屬管道,但不包括有可燃或有爆炸物質的管道。
二、金屬井管。
三、與大地有可靠連接的建築物的金屬結構。
四、水工構築物及其類似的構築物的金屬管、樁。
第2.2.2條 交流電氣設備的接地線可利用行列接地體接地:
一、建築物的金屬結構(梁、柱等)及設計規定的混凝土結構內部的鋼筋。
二、生產用的起重機的軌道、配電裝置的外殼、走廊、平台、電梯豎井、起重機與升降機的構架、運輸皮帶的鋼梁、電除塵器的構架等金屬結構。
三、配線的鋼管。
第2.2.3條 接地裝置宜採用鋼材。接地裝置的導體截面應符合熱穩定和機械強度的要求,但不應小於表2.2.3所列規格。大中型發電廠、110kV及以上變電所或腐蝕性較強場所的接地裝置應採用熱鍍鋅鋼材,或適當加大截面。
第2.2.4條 低壓電氣設備地l扯L外露的銅和鋁按地線的最小截面應符合表2.2.4的規定。
表2.2.4 低壓電氣設備地面上外露的銅和鋁接地線的最小截面
名 稱
銅(mm²)
鋁(mm²)
明敷的裸導體
4
6
絕緣導體
1.5
2.5
電纜的接地芯或與相線包在同一
保護外殼內的多芯導線的接地芯
1
1.5
第2.2.5條 在地下不得採用裸鋁導體作為接地體或接地線。
第2.2.6條 利用化學方法降低土壤電阻率時,採用的降阻劑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材料的選擇應符合設計要求。
二、使用的材料必須符合國家現行技術標准。並有合格證件。
三、嚴格按照生產廠家使用說明書規定的操作工藝施工。
第2.2.7條 不得利用蛇皮管、管道保溫層的金屬外皮或金屬網以及電纜金屬護層作接地線。
第三節 接地裝置的敷設
第2.3.l條 接地體頂面埋設深度應符合設計規定。當無規定時。不宜小於0.6m。角鋼及鋼管接地體應垂直配置。除接地體外,接地體引出線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裝置焊接部位應作防腐處理;在作防腐處理前,表面必須除銹並去掉焊接處殘留的焊葯。
第2.3.2條 垂直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於其長度的2倍。水平接地體的問距應符合設計規定。當無設計規定時不宜小於5m。
第2.3.3條 接地線應防止發生機械損傷和化學腐蝕。在與公路、鐵路或管道等交叉及其他可能使接地處遭受損傷處,均應用管子或角鋼等加以保護。接地線在穿過牆壁、樓板和地坪處應加裝鋼管或其他堅固的保護套,有化學腐蝕的部位還應採取防腐措施。
第2.3.4條 接地干線應在不同的兩點及以上與接地網相連。自然接地體應在不同的兩點及以上與接地干線或接地網相連接。
第2.3.5條 每個電氣裝置的接地應以單獨的接地線與接地干線相連接,不得在一個接地線中串接幾個需要接地的電氣裝置。
第2.3.6條 接地體敷設完後的土溝其回填土內不應夾有石塊和建築垃圾等;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較強的腐蝕性;在回填土時應分層夯實。
第2.3.7條 明敷接地線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應便於檢查。
二、敷設位置不應妨礙設備的拆卸與檢修。
三、支持件間的距離,在水平直線部分宜為0.5~1.5m;垂直部分宜為1.5~3m;;轉彎部分宜為0.3~0.5m。
四、接地線應按水平或垂直敷設,亦可與建築物傾斜結構平行敷設;在直線段上,不應有高低起伏及彎曲等情況。
五、接地線沿建築物牆壁水平敷設時,離地面距離宜為250~300mm;接地線與建築物牆壁間的間隙宜為10~15mm。
六、在接地線跨越建築物伸縮縫、沉降縫處時,應設置補償器。補償器可用接地線本身彎成弧狀代替。
第2.3.8條 明敷接地線的表面應塗以用15~100mm寬度相等的綠色和黃色相間的條紋。在每個導體的全部長度上或只在每個區間或每個可接觸到的部位上宜作出標志。當使用膠帶時,應使用雙色膠帶。中性線宜塗淡藍色標志。
第2.3.9條 在接地線引向建築物的入口處和在檢修用臨時接地點處,均應刷白色底漆並標以黑色記號,其代號為「〨」(接地)。
第2.3.10條 進行檢修時,在斷路器室、配電間、母線分段處、發電機引出線等需臨時接地的地方,應引入接地干線,並應設有專供連接臨時接地線使用的接線板和螺栓。
第2.3.11條 當電纜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時,電纜頭的接地線應通過零序電流互感器後接地;由電纜頭至穿過零序電流互感器的一段電纜金屬護層和接地線應對地絕緣。
第2.3.12條 直接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變壓器、旋轉電機的中性點與接地體或接地干線的連接,應採用單獨的接地線。
第2.3.13條 變電所、配電所的避雷器應用最短的接地線與主接地網連接。
第2.3.14條 全封閉組合電器的外殼應按製造廠規定按地;法蘭片問應採用跨接線連接,並應保證良好的電氣通路。
第2.3.15條 高壓配電間隔和靜止補償裝置的柵欄門鉸鏈處應用軟銅線連接,以保持良好接地。
第2.3.16條 高頻感應電熱裝置的屏蔽網、濾波器、電源裝置的金屬屏蔽外殼,高頻迴路中外露導體和電氣設備的所有屏蔽部分和與其連接的金屬管道均應接地,並宜與接地干線連接。
第2.3.17條 接地裝置由多個分接地裝置部分組成時,應按設計要求設置便於分開的斷接卡。自然接地體與人工接地體連接處應有便於分斷的斷接卡。斷接卡應有保護措施。
第四節 接地體(線)的連接
第2.4.l條 接地體(線)的連接應採用焊接,焊接必須牢固無虛焊。接至電氣設備上的接地線,應用鍍鋅螺栓連接;有色金屬接地線不能採用焊接時,可用螺栓連接。螺栓連接處的接觸面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母線裝置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處理。
第2.4.2條 接地體(線)的焊接應採用搭接焊,其搭接長度必須符合下列規定:
一、鋼為其寬度的2倍(且至少3個棱邊焊接)。
二、圓鋼為其直徑的6倍。
三、圓鋼與扁鋼連接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
四、扁納與鋼管、扁鋼與角鋼焊接時,為了連接可靠,除應在其接觸部位兩側進行焊接外。並應焊以由鋼帶彎成的弧形(或直角形)卡子或直接由鋼帶本身彎成弧形(或直角形)與鋼管(或角鋼)焊接。
第2.4.3條 利用本規范第2.2.2條所述的各種金屬構件、金屬管道等作為接地線時,應保證其全長為完好的電氣通路。利用串聯的金屬構件、金屬管道作接地線時,應在其串接部位焊接金屬跨接線。
第五節 避雷針(線、帶、網)的接地
第2.5.l條 避雷針(線、帶、網)的接地除應符合本章上述有關規定外,尚應遵守下列規定:
一、避雷針(帶)與引下線之間的連接應採用焊接。
二、避雷針(帶)的引下線及接地裝置使用的緊固件均應使用鍍鋅製品。當採用沒有鍍鋅的地腳螺栓時,應採取防腐措施。
三、建築物L的防雷設施採用多根引下線時,宜在各引下線距地面的1.5~1.8m處設置斷接卡,斷接卡應加保護措施。
四、裝有避雷針的金屬筒體,當其厚度不小於4mm時,可作避雷針的引下線。筒體底部應有兩處與接地體對稱連接。
五、獨立避雷針及其接地裝置與道路或建築物的出入口等的距離應大於3m。當小於3m時,應採取均壓措施或鋪設卵石或瀝青地面。
六、獨立避雷針(線)應設置獨立的集中接地裝置。當有困難時,該接地裝置可與接地網連接,但避雷針與主接地網的地下連接點至35kV及以下設備與主接地網的地下連接點,沿接地體的長度不得小於15m。
七、獨立避雷針的接地裝置與接地網的地中距離不應小於3m。
八、配電裝置的架構或屋頂上的避雷針應與接地網連接,並應在其附近裝設集中接地裝置。
第2.5.2條 建築物上的避雷針或防雷金屬網應和建築物頂部的其他金屬物體連接成一個整體。
第2.5.3條 裝有避雷針和避雷線的構架上的照明燈電源線.必須採用直埋於土壤中的帶金屬護層的電纜或穿入金屬管的針線。電纜的金屬護層或金屬管必須接地,埋入土壤中的長度應在10m以上,方可與配電裝置的接地網相連或與電源線、低壓配電裝置相連接。
第2.5.4條 發電廠和變電所的避雷線線檔內不應有接頭。
第2.5.5條 避雷針(網、帶)及其接地裝置,應採取自下而上的施工程序。首先安裝集中接地裝置,後安裝引下線,最後安裝接閃器。
第六節 手攜式和移動式電氣設備的接地
第2.6.l條 手攜式電氣設備應用專用芯線接地,嚴禁利用其他用電設備的PEN線接地;PEN線和接地線應分別與接地裝置相連接。
第2.6.2條 手攜式電氣設備的接地線應採用軟銅絞線,其截面不小於1.5mm²。
第2.6.3條 由固定的電源或由移動式發電設備供電的移動式機械的金屬外殼或底座,應和這些供電電源的接地裝置有金屬的連接;在中性點不接地的電網中,可在移動式機械附近裝設接地裝置,以代替敷設接地線,並應首先利用附近的自然接地體。
第2.6.4條 移動式電氣設備和機械的接地應符合固定式電氣設備接地的規定,但下列情況可不接地:
一、移動式機械自用的發電設備直接放在機械的同一金屬框架上,又不供給其他設備用電。
二、當機械由專用的移動式發電設備供電,機械數量不超過2台,機械距移動式發電設備不超過50m,且發電設備和機械的外殼之間有可靠的金屬連接。
第三章 工程交接驗收
第3.0.1條 在驗收時應按下列要求進行檢查:
一、整個接地網外露部分的連接可靠,接地線規格正確,防腐層完好,標志齊全明顯。
二、避雷針(帶)的安裝位置及高度符合設計要求。
三、供連接臨時接地線用的連接板的數量和位置符合設計要求。
四、工頻接地電阻值及設計要求的其他測試參數符合設計規定,雨後不應立即測量按地電阻。
第3.0.2條 在驗收時,應提交下列資料和文件:
一、實際施工的竣工圖。
二、變更設計的證明文件。
三、安裝技術記錄(包括隱蔽工程記錄等)。
四、測試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