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熱鍍鋅的 鋅與鎳合金的配比是多少
熱鍍鋅的鋅與鎳合金的配比在87:13.
在鋅基合金中,鋅鎳合金鍍層是一種新型的優良防護性鍍層,適用於在惡劣的工業大氣和嚴酷的海洋環境中使用。鎳含量7~9%的鋅鎳合金耐蝕性是鋅鍍層的3倍以上;含鎳量13%左右的鋅鎳合金鍍層耐蝕性是鋅鍍層的5倍以上,它具有最好的耐蝕性。
由於鋅鎳合金具有高耐蝕性、低氫脆性、可焊性和可機械加工性等優良特性,早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鋅鎳合金鍍層的熔點高,適用於汽車發動機零部件電鍍;氫脆小,適用於高強度鋼上電鍍;可作為代鎘鍍層,多用於軍品。
鋅鎳合金鍍液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弱酸性體系,該類型鍍液成分簡單、陰極電流效率高(一般在95%以上)鍍液穩定,容易操作。另一種是鹼性鋅酸鹽鍍液,其主要優點是:鍍液分散能力好,在寬電流密度范圍內鍍層合金成分比例較均勻,鍍層厚度也均勻,對設備和工件腐蝕小,工藝操作容易,工藝穩定,成本較低等。
鋅鎳合金鍍層與鍍鋅層比較:
1.耐蝕性。鍍鋅和鋅鎳合金作為功能性鍍層,鋅鎳合金在耐蝕性上遠優於鍍鋅,這也是研究者花大量時間精力開發鋅鎳合金的主要原因。鋅鎳合金鍍層經過彩色鈍化處理後在中性鹽霧下很容易通過1000小時無白銹,而鍍鋅層經彩色鈍化後能通過120小時的都不多。鋅鎳合金鍍層經過白色鈍化處理後在中性鹽霧下很能通過400小時無白銹,而鍍鋅層經藍白鈍化後能通過96小時的都不多。
2.外觀。一般情況下鋅鎳合金彩色鈍化層不如鍍鋅層鮮艷,特別時合金鍍層中鎳含量偏高時更是如此;鋅鎳合金白色鈍化顏色不如鍍鋅層白鈍白凈。需要說明的時,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往往是先入為主的,對產品的顏色也是如此。隨著市場上鋅鎳合金產品的增多,人們已經能夠接受鋅鎳合金鈍化層與鍍鋅鈍化層顏色上的差別。
3.生產成本。由於鋅鎳合金鍍層中含有13%左右的金屬鎳,鎳的價格遠高於鋅(鎳:191000元/噸,鋅18000元/噸),因而電鍍鋅鎳合金要比電鍍鋅生產成本高得多。
4.工藝維護。鹼性鋅酸鹽鍍鋅現在已被市場廣泛接受,而鋅鎳合金工藝作為「新」的電鍍工藝目前尚未廣泛普及,知者有限。其實,鋅鎳合金在市場應用已有二十餘年的時間,且發展迅猛。現在該工藝已經相當成熟,穩定性甚至超過鍍鋅。
⑵ 酸鋅(氯化鉀)和鹼鋅(鋅酸鹽)有什麼不同,它們各自的優點是什麼缺點是什麼
鹼性鍍鋅工藝適用於掛鍍鋅和滾鍍鋅生產中,鍍層柔軟,光亮度高,容易版進行鉻酸鹽鈍化。
酸性鍍權鋅:氯化鍍鋅鍍層結晶細致,鍍層光澤美觀,分散能和深鍍能力好,適合於復雜零件的電鍍。電流效率高,氫脆性較小,可直接鍍在高強度鋼、鑄件、鍛件、粉末冶金等特種材上。
⑶ 使用鹼性滾鍍鋅光亮劑生產過程中工件鍍層容易發霧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有 在使用比格萊的鹼性滾鍍鋅光亮劑,一般鍍鋅生產過程中,工件鍍層容易出現回發霧現象的答原因主要有這6種情況:
1、工件前處理不幹凈。
2、鍍液主鹽鋅高鹼低。
3、鍍液溫度過高。
4、鍍液中雜質含量較高。
5、鍍鋅光亮劑的問題。
6、後處理不良。
⑷ 電渡鋅的葯液怎麼配比
1. 氰化物鍍鋅:
由於(CN)屬劇毒,所以環境保護對電鍍鋅中使用氰化物提出了嚴格限制,不斷促進減少氰化物和取代氰化物電鍍鋅鍍液體系的發展.要求使用低氰(微氰)電鍍液.
採用此工藝電鍍後,產品質量好,特別是彩鍍,經鈍化後色彩保持好.
2. 鋅酸鹽鍍鋅:
此工藝是由氰化物鍍鋅演化而來的.目前國內形成兩大派系,分別為:
a) 武漢材保所的」DPE」系列
b) 廣電所的」DE」系列.
都屬於鹼性添加劑的鋅酸鹽鍍鋅;PH值為12.5~13.
採用此工藝,鍍層晶格結構為柱狀,耐腐蝕性好,適合彩色鍍鋅.
典型配方:
NaOH-------------110~120g/l
ZnO---------------11~12g/l
94------------------5~7g/l
94為產品代號是」DPE-Ⅱ」和乙醇胺的結合物.
注意:產品出槽後—>水洗—>出光(硝酸+鹽酸) —>水洗—>鈍化—>水洗—>水洗—>燙干—>烘乾—>老化處理(烘箱內80~90ºC).
3. 氯化物鍍鋅
此工藝在電鍍行業應用比較廣泛,所佔比例高達40%.
鈍化後(蘭白)可以鋅代鉻(與鍍鉻相媲美),特別是在外加水溶性清漆後,外行人是很難辯認出是鍍鋅還是鍍鉻的.
此工藝適合於白色鈍化(蘭白,銀白).在客戶無特殊要求時,最好是選擇銀白鈍化(色澤保持較穩定).
典型配方:
KCl----------------------180~220g/l
ZnCl---------------------65~75g/l
H3BO3-------------------25~30g/l(緩沖劑). PH值:5~5.5
CI-87--------------------15~20g/l(光亮劑).
4. 硫酸鹽鍍鋅
此工藝適合於連續鍍(線材、帶材、簡單、粗大型零、部件)。成本低廉.
典型配方:
ZnSO4----------------------300~500g/l
H3BO3---------------------25~30g/l. PH值:4.5~5.5
硫鋅--------------------15~20g/l(光亮劑).
⑸ 鹼性鍍鋅和酸性鍍鋅效果有何差別
鹼性鍍鋅:
工藝特點
適用於掛鍍鋅和滾鍍鋅生產中
鍍層柔軟,光亮度高,容易進行鉻酸鹽鈍化
在寬廣的電流密度范圍內都可以得到光亮的鍍鋅層
適用於低氰化物鍍鋅,減少環境污染
工藝范圍廣,容易操作控制
大部分氰化鍍鋅工藝可直接補充此光亮劑,進行轉缸
環保與安全
為了避免產品對人及環境的危害,獲得產品的安全說明書及環境保護說明書是必要的。本公司產品的安全技術說明書(MSDS)包含了這些說明。
質保
我公司為產品質量提供在有效的法律范圍內的責任擔保。
客戶對產品進行再包裝後的產品質量不在我公司的質保范圍內。
在使用時,無論用戶有任何問題,本公司技術服務人員將隨時解答。
酸性鍍鋅:氯化鍍鋅鍍層結晶細致,鍍層光澤美觀,分散能和深鍍能力好,適合於復雜零件的電鍍。電流效率高,氫脆性較小,可直接鍍在高強度鋼、鑄件、鍛件、粉末冶金等特種材上。
該工藝曾在我國普遍應用。但早期的添加劑是海鷗洗滌劑型的,生產中發現該類鍍液存在鈍化膜易變色;鍍液腐蝕性大;廢水中重金屬難處理,氨對魚類有毒等題。20世紀70年代
期逐漸被鹼性無氰鍍鋅所取代
⑹ 鹼性鍍鋅池液體的各項含量是多少
鍍液配方及操作條件:氫氧化鈉100-120g/L,氧化鋅8-12g/L,三乙醇胺20-30mL/L,光亮劑適量(按光亮劑使用專說明書進行),溫屬度10-40度,電流密度1-2.5A/平方分米。配製:將各成分加水溶解,加鋅粉1-2/L,攪拌1-2小時除鉛等雜質,加光亮劑即可試鍍
⑺ 電鍍 加熱和降溫
需要加溫的鍍種:
鋅-鎳:18-22度
瓦特鎳: 55-60度
半亮鎳: 55-65度
光亮鎳: 55-65度
鎳封:55-65度
鍍硬鉻:52-58度
鍍裝飾鉻:30-35度
鹼鋅:18-22度
酸鋅:20-25度
酸銅:18-20度
化學鎳(高溫鹼性):30-40度
化學鎳(高溫酸性):85-95度
加熱方式:
1、管式加熱(不銹鋼管、鈦管、無縫鋼管等),熱源----蒸汽
2、管式加熱(不銹鋼管、鈦管、鐵氟龍、聚四氟等),熱源----電
3、水域加熱,熱源-----蒸汽、電
加熱目的:
1、保證槽液溫度在電鍍參數范圍之內
2、提高電流效率
降溫鍍種:
滾鍍鋅鎳、掛鍍鋅鎳、酸銅、酸鋅、鹼鋅、鍍鉻
降溫方式一般有兩種:管式直降(槽液直接通過冷水機降溫)、管式水降(冷水機先把冷卻水降溫,低溫冷卻水通過管道循環降低槽液溫度)。
降溫目的:如果槽液溫度過高,鍍層很容易燒焦甚至電鍍不上鍍層。
以上簡單回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⑻ 怎麼分析鹼性無氰鍍鋅鍍液中氫氧化鈉和鋅的含量
金屬鋅的分析
1、 用移液管吸取2ml鍍液
2、 加入50ml純水。
3、 加入40ml pH=5.5
4、 加入數滴二甲專酚橙
5、 用屬0.05mol/L的EDTA標准液滴定,終點顏色:紅紫色→黃色。
6、 計算:金屬鋅(g/L)=32.7×C1 V1
式中:C1――滴定用EDTA標准溶液的濃度(mol/L);
V1――滴定消耗EDTA標准溶液的毫升數(mL);
⑼ 鹼性鍍鋅溶液的配方
鍍液配方及操作條件:氫氧化鈉100-120g/L,氧化鋅8-12g/L,三乙醇胺20-30mL/L,光亮劑適量專(按光亮劑使用說明書進行),屬溫度10-40度,電流密度1-2.5A/平方分米。配製:將各成分加水溶解,加鋅粉1-2/L,攪拌1-2小時除鉛等雜質,加光亮劑即可試鍍。
附:
注意事項:
鹼性鍍鋅要注意鋅和氫氧化鈉含量在工藝范圍內,鋅含量偏低,鍍速慢,分散能力低,含量高,鍍層粗糙;氫氧化鈉含量低,鍍層粗糙,鍍速慢,含量太高,電流效率低。還有光亮劑要控制好,含量低,鍍層不光亮,含量高,鍍層發脆。
參考資料: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221/16/7399262_339031819.shtml
⑽ 鍍鋅的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鍍鋅層的特性及其應用
1.2 常規的氰化鍍鋅
1.2.1 氰化鍍鋅的配方及工藝條件
1.2.2 氰化物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
1.2.3 電鍍鋅與清潔生產的關系
1.3 無氰鍍鋅的類型
1.3.1 酸性氯化鉀(或氯化鈉)鍍鋅
1.3.2 鹼性鋅酸鹽鍍鋅
1.3.3 銨鹽鍍鋅
1.3.4 硫酸鹽鍍鋅
第2章 氯化物鍍鋅
2.1 氯化物鍍鋅工藝流程
2.2 氯化物鍍鋅的工藝配方
2.3 氯化物鍍鋅液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合理選用
2.3.1 氯化鉀
2.3.2 氯化鋅
2.3.3 硼酸
2.3.4 光亮劑
2.4 氯化物鍍鋅的工藝條件及其控制原則
.2.4.1 pH
2.4.2 溫度
2.4.3 電流密度
2.5 氯化物鍍鋅溶液的配製
2.6 氯化物鍍鋅溶液的維護
2.6.1 鍍液的日常維護
2.6.2 雜質的處理
2.7 氯化物鍍鋅工藝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2.8 氯化物鍍鋅工藝對設備的要求
第3章 鋅酸鹽鍍鋅
3.1 鋅酸鹽鍍鋅工藝流程
3.1.1 鋅酸鹽鍍鋅的工藝特點
3.1.2 鋅酸鹽鍍鋅的工藝流程
3.2 鋅酸鹽鍍鋅的工藝規范
3.3 鋅酸鹽鍍鋅液的配製
3.3.1 配製原理
3.3.2 配製方法
3.4 鋅酸鹽鍍鋅各成分的作用及合理選用
3.4.1 氧化鋅
3.4.2 氫氧化鈉
3.4.3 主添加劑
3.4.4 光亮劑
3.5 操作條件及其影響
3.5.1 槽溫
3.5.2 電流密度
3.5.3 陰陽極極間距離及面積比
3.6 不溶性陽極的選擇
3.7 復雜零件的工裝設計
3.7.1 短管狀通孔零件
3.7.2 長管狀通孔零件
3.7.3 深盲孔零件
3.8 鍍鋅液的維護
3.8.1 鋅鹼比例的控制
3.8.2 主添加劑的控制
3.8.3 光亮劑的控制
3.8.4 鍍液定期過濾處理
3.8.5 碳酸鹽的去除
3.9 鋅酸鹽鍍鋅常見質量故障及解決方法
3.9.1 鋅層起泡、起皮
3.9.2 陰陽面
3.9.3 除氫件變色
3.10 鍍液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法
3.11 不合格鍍鋅層的退除
3.11.1 鋼鐵基體零件鍍鋅層的退除
3.11.2 鋁基體零件鍍鋅層的退除
3.11.3 彈性零件和高強度鋼基體零件鍍鋅層的退除
3.12 鋅酸鹽鍍鋅中對設備的要求
3.12.1 鍍槽的要求
3.12.2 鍍鋅線上的清洗方式
3.12.3 直線式電鍍自動生產線
3.12.4 整流電源
3.12.5 過濾設備
第4章 硫酸鹽鍍鋅
4.1 硫酸鹽鍍鋅工藝流程
4.2 鍍鋅溶液的配方及操作條件..
4.3 鍍液中各組分的作用及合理選用
4.3.1 硫酸鋅
4.3.2 硫酸亞鐵、硫酸鋁
4.3.3 硼酸
4.3.4 氯化銨、氯化鉀
4.3.5 硫酸鎂
4.3.6 光亮劑
4.4 硫酸鹽鍍鋅操作條件及控制原則
4.4.1 鐵絲鍍鋅線的技術參數
4.4.2 電流
4.4.3 pH
4.4.4 液溫
4.4.5 陰陽極面積比和陽極放置的方式
4.5 鍍槽結構及其輔助設備
4.5.1 一般概況
4.5.2 分槽結構上的弊病及其改進措施
4.5.3 鍍槽及其輔助設備在改進時應遵循的原則
4.6 鍍鋅液的配製
4.7 鍍鋅液維護
4.8 硫酸鹽鍍鋅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
4.9 鍍鋅鐵絲電流(I)的確定
4.9.1 正確確定電流的經濟意義
4.9.2 單根鐵絲鍍鋅的I值確定
4.9.3 多根鐵絲鍍鋅的I值確定
第5章 鍍鋅的後處理
5.1 除氫處理
5.2 出光處理
5.3 鈍化處理
5.3.1 鈍化膜形成原理
5.3.2 彩虹色鈍化處理
5.3.3 軍綠色鈍化處理
5.3.4 白色、藍白色鈍化處理
5.3.5 黑色鈍化
5.3.6 三價鉻鈍化
5.4 著色、染色處理
5.4.1 鍍鋅層的著色處理
5.4.2 鍍鋅層的染色處理
第6章 鋅基合金電鍍
6.1 鋅鎳合金電鍍
6.1.1 氯化物鋅鎳合金電鍍
6.1.2 硫酸鹽鋅鎳合金電鍍
6,1.3 硫酸鹽一氯化物鋅鎳合金電鍍
6.1.4 鹼性鋅酸鹽及其他鋅鎳合金電鍍
6.1.5 鋅鎳合金的鈍化處理
6.2 鋅鐵合金電鍍
6.2.1 硫酸鹽鋅鐵合金電鍍
6.2.2 氯化物鋅鐵合金電鍍
6.2.3 鹼性鋅鐵合金電鍍
6.2.4 鋅鐵合金鈍化工藝
6.2.5 鋅鐵合金電鍍的應用
6.3 鋅基合金電鍍的發展前景
第7章 鍍鋅液的化學分析
7.1 氯化鉀鍍鋅液分析
7.1.1 氯化鋅的測定
7.1.2 氯化鉀的測定
7.1.3 硼酸的測定
7.2 鋅酸鹽鍍鋅液的分析
7.2.1 氧化鋅的測定
7.2.2 氫氧化鈉的測定
7.3 硫酸鹽鍍鋅液分析
7.3.1 鋅的測定
7.3.2 鋁的測定
7.3.3 鋅、鋁的聯合測定
7.3.4 鐵的測定
7.4 鋅基合金鍍液的分析
7.4.1 酸性鋅鎳合金溶液的分析
7.4.2 鹼性鋅鎳合金鍍液的分析
7.4.3 鋅鐵合金鍍液分析
7.5 鈍化液的分析
7.5.1 硝酸、鉻酐、三價鉻的連續測定
7.5.2 硫酸的測定
7.5.3 錳的測定
7.5.4 低鉻酸鈍化(彩色)溶液的快速分析
7.6 試劑制備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