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說吧,10毫米可以允許最大11毫米最小9毫米,3毫米厚的就是最後3.3毫米,最薄2.7毫米
『貳』 國標鍍鋅管壁厚規格誤差最大值是多少
《GB/T 3091-2015 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規定,壁厚允許誤差為壁厚的±10%。見下圖:
『叄』 鍍鋅鋼管壁厚允許偏差是多少
DN20 標准壁厚2.75 允許偏差是+12%-15%
DN32 標准壁厚2.75 允許版偏差權是+12%-15%
DN40 標准壁厚3.5 允許偏差是+12%-15%
DN50 標准壁厚3.5 允許偏差是+12%-15%
DN70 標准壁厚3.75 允許偏差是+12%-15%
DN80 標准壁厚4 允許偏差是+12%-15%
『肆』 鍍鋅鋼管壁厚的允許偏差是什麼規范
鍍鋅鋼管壁厚的允許偏差是國標《GBT 3091-2015 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其允許偏差值為壁厚的10%,見下圖:
『伍』 通風管道國標厚度規范有允許誤差嗎
《通風與空調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沒有負偏差要求,只有最小板材厚度規定
『陸』 50*50方鋼管國標厚度是多少,厚度偏差是多少
1、國標GB/T6728-2002結構用冷彎空心型鋼規定:50*50方鋼的壁厚分別為1.5、1.75、2.0、2.5、3.0、4.0,允許偏差為±0.50。
2、國標GB/T3094-2000 冷拔異型鋼管規定:50*50方鋼的壁厚分別為4、5、6、7、8,允許偏差為壁厚的±10%。
拓展內容:
鋼管相關術語
尺寸:
A、公稱尺寸:是標准中規定的名義尺寸,是用戶和生產企業希望得到的理想尺寸,也是合同中註明的訂貨尺寸。
B、實際尺寸:是生產過程中所得到的實際尺寸,該尺寸往往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這種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的現象稱為偏差。
C、米重: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偏差和公差:
A、偏差:在生產過程中,由於實際尺寸難於達到公稱尺寸要求,即往往大於或小於公稱尺寸,所以標准中規定了實際尺寸與公稱尺寸之間允許有一差值。差值為正值的叫正偏差,差值為負值的叫負偏差。
B、公差:標准中規定的正、負偏差值絕對值之和叫做公差,亦叫"公差帶"。
偏差是有方向性的,即以"正"或"負"表示;公差是沒有方向性的,因此,把偏差值稱為"正公差"或"負公差"的叫法是錯誤的。
交貨長度:
交貨長度又稱用戶要求長度或合同長度。標准中對交貨長度有以下幾種規定:
A、通常長度(又稱非定尺長度):凡長度在標准規定的長度范圍內而且無固定長度要求的,均稱為通常長度。例如結構管標准規定:熱軋(擠壓、擴)鋼管3000mm~12000mm;冷拔(軋)鋼管2000mmm~10500mm。
B、定尺長度:定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是合同中要求的某一固定長度尺寸。但實際操作中都切出絕對定尺長度是不大可能的,因此標准中對定尺長度規定了允許的正偏差值。
以結構管標准為:生產定尺長度管比通常長度管的成材率下降幅度較大,生產企業提出加價要求是合理的。加價幅度各企業不盡一致,一般為基價基礎上加價10%左右。
C、倍尺長度:倍尺長度應在通常長度范圍內,合同中應註明單倍尺長度及構成總長度的倍數(例如3000mm×3,即3000mm的3倍數,總長為9000mm)。實際操作中,應在總長度的基礎上加上允許正偏差20mm,再加上每個單倍尺長度應留切口餘量。以結構管為例,規定留切口餘量:外徑≤159mm為5~10mm;外徑>159mm為10~15mm。
若標准中無倍尺長度偏差及切割餘量規定時,應由供需雙方協商並在合同中註明。倍尺長度同定尺長度一樣,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大幅度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合理的,其加價幅度同定尺長度加價幅度基本相同。
D、范圍長度:范圍長度在通常長度范圍內,當用戶要求其中某一固定范圍長度時,需在合同中註明。
例如:通常長度為3000~12000mm,而范圍定尺長度為6000~8000mm或8000~10000mm。可見,范圍長度比定尺和倍尺長度要求寬松,但比通常長度加嚴很多,也會給生產企業帶來成材率的降低。因此生產企業提出加價是有道理的,其加價幅度一般在基價上加價4%左右。
壁厚不均:
鋼管壁厚不可能各處相同,在其橫截面及縱向管體上客觀存在壁厚不等現象,即壁厚不均。為了控制這種不均勻性,在有的鋼管標准中規定了壁厚不均的允許指標,一般規定不超過壁厚公差的80%(經供需雙方協商後執行)。
橢圓度:
在圓形鋼管的橫截面上存在著外徑不等的現象,即存在著不一定互相垂直的最大外徑和最小外徑,則最大外徑與最小外徑之差即為橢圓度(或不圓度)。為了控制橢圓度,有的鋼管標准中規定了橢圓度的允許指標,一般規定為不超過外徑公差的80%(經供需雙方協商後執行)。
彎曲度:
鋼管在長度方向上呈曲線狀,用數字表示出其曲線度即叫彎曲度。標准中規定的彎曲度一般分為如下兩種:
A、局部彎曲度:用一米長直尺靠量在鋼管的最大彎曲處,測其弦高(mm),即為局部彎曲度數值,其單位為mm/m,表示方法如2.5mm/m。此種方法也適用於管端部彎曲度。
B、全長總彎曲度:用一根細繩,從管的兩端拉緊,測量鋼管彎曲處最大弦高(mm),然後換算成長度(以米計)的百分數,即為鋼管長度方向的全長彎曲度。例如:鋼管長度為8m,測得最大弦高30mm,則該管全長彎曲度應為:0.03÷8m×100%=0.375%
網路:鋼管
『柒』 鋼管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差多少
理論重量(theoretical weight):從商品的規格中推算出的重量。件重量乘以件數得出總重專量,只要用於某些屬有固定和統一規格的貨物,其形狀規則,密度均勻,每一件的重量大致相同,如鋼板,馬口鐵等。
鋼材的銷售都是以重量來計算,而在交易前供貨商需根據客戶需求報出理論重量,以便客戶根據單價核實成本:
常見鋼材理論重量計算
重量=體積*密度
圓棒:KG=π(3.14)*r(半徑)*r(半徑)*L(長)/1000000(單位)*ρ(密度)
板料:KG=L(長)*W(寬)*H(高)/1000000(單位)*ρ(密度)
圓鋼:KG=π(3.14)*T壁厚*(D外徑-T壁厚)*L(管長)/1000000(單位)*ρ(密度)
以下為常用型材簡化公式(密度以7.85 cm/g*3)計算
角鋼:每米重量=0.00785*(邊寬+邊寬-邊厚)*邊厚
圓鋼:每米重量=0.00617*直徑*直徑(螺紋鋼和圓鋼相同)
扁鋼:每米重量=0.00785*厚度*邊寬
鋼管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每噸差30公斤左右。
『捌』 40*60的方鋼,壁厚國標是多少允許誤差是多少
GB/T6728-2002,
壁厚2.5mm3.0mm4.0mm
長、寬的允許誤差是:1.2或0.6,精度等級不同
『玖』 方管壁厚允許偏差
中國國家標准中規定壓力容器用低合金鋼鋼板一般厚度負偏差為-0.3mm,碳鋼為-0.8mm,高合金鋼熱軋厚鋼板厚度負偏差為-0.3mm,高合金鋼熱軋鋼板及鋼帶則隨鋼板厚度和精度等級有所不同,但最高不大於-0.3mm。
鋼材厚度允許偏差在有的鋼材中只有厚度負偏差,有的既有上偏差也有下偏差(如《GB24511-2009承壓設備用不銹鋼鋼板及鋼帶》中同時規定了不銹鋼熱軋厚鋼板、熱軋鋼板及鋼帶的正負偏差)。其數值不同標准體系中會有所不同,同一體系的標准中,隨著標準的更新也會有變化。
鋼管的厚度負偏差則一般用標准規格厚度的百分數表示。需要注意的是,隨著鋼板軋制技術的進步,標准會隨之更新,並縮小這個值。所以,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9)鍍鋅鋼管壁厚的偏差值是多少擴展閱讀:
工藝分類
方管按生產工藝分:熱軋無縫方管、冷拔無縫方管、擠壓無縫方管、焊接方管。
其中焊接方管又分為:
(a)按工藝分——電弧焊方管、電阻焊方管(高頻、低頻)、氣焊方管、爐焊方管
(b)按焊縫分——直縫焊方管、螺旋焊方管
材質分類
方管按材質分: 普碳鋼方管、低合金方管。普碳鋼分為:Q195、Q215、Q235、SS400、20#鋼、45#鋼等;低合金鋼分為Q345、16Mn、Q390、ST52-3等。
生產標准分類
方管按生產標准分:國標方管,日標方管,英制方管,美標方管,歐標方管,非標方管。
斷面形狀分類
方管按斷面形狀分類:
(1)簡單斷面方管——方形方管、矩形方管
(2)復雜斷面方管——花形方管、開口形方管、波紋形方管、異型方管
表面處理分類
方管按表面處理分: 熱鍍鋅方管、 電鍍鋅方管、塗油方管、酸洗方管
用途分類
方管按用途分類——裝飾用方管、機床設備用方管、機械工業用方管、化工用方管、鋼結構用方管、造船用方管、汽車用方管、鋼樑柱用方管、特殊用途方管
壁厚分類
方管按壁厚分類—— 超厚壁方管、厚壁方管和薄壁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