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鐵碳合金相圖中五星是哪些
題主是否想詢問「鐵碳合金相圖中五棚卜螞個相區是哪些」?L、δ、F、A、Fe3C。鐵碳合金鏈埋相圖是鐵-碳二元合金系統的相圖。相圖中有五個基本相,對應著五個單相區,分別是L、δ、F、A、Fe3C。弊緩其中Fe3C相區因具有固定的化學成分,是一條垂直線DFK。
⑵ 鐵碳三相圖這么樣理解
鐵碳三相圖它以溫度為縱坐標,碳含量為橫坐標,表示在接近平衡條件(鐵-石墨)和亞穩條件(鐵-碳化鐵)下(或極緩慢的冷卻條件下)以鐵、碳為組元的二元合金在不同溫度下所呈現的相和這些相之間的平衡關系。純鐵有兩種同素異構體,在912℃以下為體心立方的α-Fe;在912~1394℃為面心立方的γ-Fe;在1394~1538℃(熔點)又呈體心立方結構,即δ-Fe。當碳溶於α-Fe時形成的固溶體稱鐵素體(F)、溶於γ-Fe時形成的固溶體稱奧氏體(A),碳含量超過鐵的溶解度後,剩餘的碳可能以穩定態石墨形式存在,也可能以亞穩態滲碳體(Fe3C)形式存在。Fe3C有可能分解成鐵和石墨穩定相。但這過程在室溫下是極其緩慢的;即使加熱到700℃,Fe3C分解成穩定相也需幾年(合金中含有硅等促進石墨化元素時,Fe3C穩定性減弱),石墨雖然在鑄鐵(2~4%C)中大量存在,但在一般鋼(0.03~1.5%C)中卻較難形成這種穩定相。Fe-Fe3C平衡圖有重要的意義並得到廣泛的應用。圖1中的實線繪出亞穩的 Fe-Fe3C系;虛線和相應的一部分實線表示穩定的Fe-C(石墨)系;平衡圖中絕大多數線是根據實驗測得的數據繪制的;有些線,如Fe3C的液相線,石墨在奧氏體中溶解度等是由熱力學計算得出的。
Fe-Fe3C平滑悄衡圖由包晶、共晶、共析三個基本反應組成(見相圖)。
① 在1495℃(HJB線)發生包晶反應,LB+δH匊AJ。此時液相LB(0.53%C),δ鐵素體δH(0.09%C),奧氏體AJ(0.17%C)三相共存。冷凝時反應的結果形成奧氏體。
② 在1148℃(ECF線)發生共晶反應,LC匊AE+Fe3C。此時液相LC(4.30%C),奧氏體AE(2.11%C)。滲碳體(6.69%C)三相共存。冷凝時反應的結果形成了奧氏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通稱為萊氏體。
③ 在727℃(PSK線)發生共析反應,AS匊FP+Fe3C,此時奧氏體As(0.77%C),鐵素體FP(0.0218%C),滲碳體(6.69%C)三相共存。冷卻時反應的結果形成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混合物,通稱珠光體。共析反應溫度常標為A1溫度。
其他幾條線的含義如下:①GS線,奧氏體中開始析出鐵素體或鐵素體全部信枝渣溶入奧氏體的轉變線,稱A3溫度。②ES線,碳在奧氏體中的溶解限度線,稱Acm溫度。在1148℃時,碳在奧氏體中的最大溶解度為2.11%,而在727℃時只為0.77%。所以凡是碳含量大於0.77%的鐵碳合金,在Acm溫度以下時,奧氏體中將析出滲碳體,稱為二次滲碳體,以區別於從液態中析出的一次滲碳體。③PQ線,碳在鐵素體中的溶解限度線。在727℃時,碳在鐵素體中最大溶搭此解度為0.0218%,600℃時為0.0057%,400℃時為0.00023%,200℃以下時小於0.0000007%。碳含量大於0.0218%的合金,在PQ線以下均有析出滲碳體的可能性。通常稱此類滲碳體為三次滲碳體。④NJ線,奧氏體轉變為δ鐵素體,稱A4溫度,純鐵為1394℃,隨碳含量增加而提高。⑤ABCD線,合金的液相線。⑥AHJE線,合金的固相線。
⑶ 鐵碳合金的基本相有哪些個用什麼符號表示
鐵碳合金的基本相有三個即:
1、鐵素體:代表符號握褲F,即碳在體心立方晶格"爾發"鐵中形成的固段或簡溶體。
2、奧氏體:代表符號A,即碳在面心立方晶格"伽馬"鐵中形成的固溶體。
3、滲碳體:代表符號Cem,即碳與鐵形團老成的化合物Fe3C。
⑷ 鐵碳合金平衡相圖上的三相平衡反應包括哪些
在鐵碳合金平衡結晶過程中,只有成分為 4.3%的鐵碳合金液體才能發生共晶反應,說:「只有成分為 4.3%的鐵碳合金液體才能發生共析反應」當然是錯的了,共晶反應與共析反應是兩回事啊!!
4.3%的鐵碳合金液體發生共晶反應!
0.77%的鐵碳合金才發生共析反應!說共晶反應也不對,在鐵碳合金相圖中,凡是在EF線上的都能夠發生共晶反應。也就是含碳量在2.11%~6.69%的鐵碳合金都能夠發生共晶反應,只不過恰好在含碳量4.30%的鐵碳合金發生的是100%的共晶反應。
⑸ 鐵碳合金相圖的具體分析過程
一丶鐵碳合金相圖分析如下:
Fe—Fe3C相圖看起 來比較復雜,但它仍然是由一些基本相圖組成的,我們可以將Fe—Fe3C相圖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來分析.
1.【共晶轉變】
(1)在1148℃,2.11%C的液相發生共晶轉變:Lc (AE+Fe3C),
(2)轉變的產物稱為萊氏體,用符號Ld表示.
(3)存在於1148℃~727℃之間的萊氏體稱為高溫萊氏體,用符號Ld表示,組織由奧氏體和滲碳體組成;存在於727℃以下的萊氏體稱為變態萊氏體或稱低溫萊氏體,用符號Ldˊ表示,組織由滲碳體和珠光體組成.
(4)低溫萊氏體是由珠光體,Fe3CⅡ和共晶Fe3C組成的機械混合物.經4%硝酸酒精溶液浸蝕後在顯微鏡下觀察,其中珠光體呈黑色顆粒狀或短棒狀分布在Fe3C基體上,Fe3CⅡ和共晶Fe3C交織在一起,一般無法分辨.
2.【共析轉變】
(1)在727℃,0.77%的奧氏體發生共析轉變:AS (F+Fe3C),轉變的產物稱為珠光體.
(2)共析轉變與共晶轉變的區別是轉變物是固體而非液體.
3.【特徵點】
(1)相圖中應該掌握的特徵點有:A,D,E,C,G(A3點),S(A1點),它們的含義一定要搞清楚.根據相圖分析如下點:
(2)相圖中重要的點(14個):
1.組元的熔點: A (0, 1538) 鐵的熔點;D (6.69, 1227) Fe3C的熔點
2.同素異構轉變點:N(0, 1394)δ-Fe γ-Fe;G(0, 912)γ-Fe α-Fe
相圖
3.碳在鐵中最大溶解度點:
P(0.0218,727),碳在α-Fe 中的最大溶解度;E(2.11,1148),碳在γ-Fe 中的最大溶解度
H (0.09,1495),碳在δ-Fe中的最大溶解度;Q(0.0008,RT),室溫下碳在α-Fe 中的溶解度
4.【三相共存點】
S(共析點,0.77,727),(A+F +Fe3C);C(共晶點,4.3,1148),( A+L +Fe3C)
J(包晶點,0.17,1495)( δ+ A+L )
5.【其它點】
B(0.53,1495),發生包晶反應時液相的成分;F(6.69,1148 ) , 滲碳體;K (6.69,727 ) , 滲碳體
6.【特性線】
(1)相圖中的一些線應該掌握的線有:ECF線,PSK線(A1線),GS線(A3線),ES線(ACM線)
(2)水平線ECF為共晶反應線.
(3)碳質量分數在2.11%~6.69%之間的鐵碳合金, 在平衡結晶過程中均發生共晶反應.
(4)水平線PSK為共析反應線
(5)碳質量分數為0.0218%~6.69%的鐵碳合金, 在平衡結晶過程中均發生共析反應.PSK線亦稱A1線.
(6)GS線是合金冷卻時自A中開始析出F的臨界溫度線, 通常稱A3線.
(7)ES線是碳在A中的固溶線, 通常叫做Acm線.由於在1148℃時A中溶碳量最大可 達2.11%, 而在727℃時僅為0.77%, 因此碳質量分數大於0.77%的鐵碳合金自1148℃冷至727℃的過程中, 將從A中析出Fe3C.析出的滲碳體稱為二次滲碳體(Fe3CII). Acm線亦為從A中開始析出Fe3CII的臨界溫度線.
(8)PQ線是碳在F中固溶線.在727℃時F中溶碳量最大可達0.0218%, 室溫時僅為0.0008%, 因此碳質量分數大於0.0008%的鐵碳合金自727℃冷至室溫的過程中, 將從F中析出Fe3C.析出的滲碳體稱為三次滲碳體(Fe3CIII).PQ線亦為從F中開始析出Fe3CIII的臨界溫度線.Fe3CIII數量極少,往往予以忽略.
(9)Ac1— 在加熱過程中,奧氏體開始形成的溫度。
(10)Ac3— 在加熱過程中,奧氏體完全形成的溫度
(11)Ar1— 在冷卻過程中奧氏體完全轉變為鐵素體或鐵素體加滲碳體的溫度
(12)Ar3— 在冷卻過程中奧氏體開始轉變為鐵素的溫度
(13)Arcm— 在過共析鋼冷卻過程中滲碳體開始沉澱的溫度,
·(14)Accm— 在過共析鋼加熱過程中,滲碳體完全轉化為奧氏體的溫度。
6.【相圖相區】
1.單相區(4個+1個): L,δ,A,F ,(+ Fe3C)
2.兩相區(7個):L + δ,L + Fe3C,L + A, δ+ A ,A + F ,A + Fe3C ,F + Fe3C.
⑹ 如何記憶鐵碳相圖各相區組織和相組成
鐵碳合金相圖實際上是Fe-Fe3C相圖,鐵碳源知合金的基本組元也應該罩彎是純鐵和Fe3C。鐵存在著同素異晶轉變,即在固態下有不同的結構。不同結構的鐵與碳可以形成不同的固溶體,Fe—Fe3C相圖上物裂悶的固溶體都是間隙固溶體。由於α-Fe和γ-Fe晶格中的孔隙特點不同,因而兩者的溶碳能力也不同。
⑺ 鐵碳合金相圖幾個單相區間有幾個兩相區間和三想區間
一個單相區鐵素體,兩個兩相區珠光體,奧式體,其餘的是三相區
⑻ 鐵碳合金相圖中如何區分相和組織
相組分是成分相同,結構相同,且與其他部分具有界面分開的均勻部分,組織可由多個相組成,既相組分是組成組織的基礎
⑼ 鐵碳相圖各點及各線的含義
1、鐵碳相圖各點的含義如圖:
Fe-C合金相圖實際上是Fe-Fe3C相圖,鐵碳合金的基本組元也應該是純鐵和Fe3C。
鐵碳相圖中的相有:
鐵素體:碳溶解於α-Fe中形成的固溶體,用α或F表示;
高溫鐵素體(δ-鐵素體) :由於δ-Fe是高溫相,因此碳溶解於δ-Fe中形成的固溶體也稱為高溫鐵素體,用δ表示。
奧氏體:碳溶解於g-Fe中形成的固溶體,用g或A表示。
滲碳體:鐵和碳形成的化合物,含碳量為6.69%,用Fe3C或Cm表示。
⑽ 如何看懂鐵碳相圖
簡單的說,看鐵碳相圖首先找到5個基本相,即液相(L),α-鐵素體F,δ-鐵素體δ,奧氏體A,和滲碳體C;其次了解A、B、C、D、E、F、G、H、J、K、M、N、O、P、Q、S特性點和AB、BC、CD、AH、JE、HN、JN、坦培或GP特性線的含義,例如S點,溫度727度含碳量0.77是共析點,另外根據鐵碳相圖區分鐵碳合金即工業純鐵、鋼和白口鐵,其中鋼根據S點為界分為亞共析鋼0.0218~0.77%,共析鋼0.77%,過共析讓伍鋼0.77~2.11%等等,鐵中嫌碳相圖是熱處理工作者入門的基礎,應該背下來,我們上學時老師要求我們不看書就能准確把相圖畫出來。到現在我還記得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