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合金材料 > 合金新艦需要多少電池

合金新艦需要多少電池

發布時間:2023-02-27 04:43:23

❶ 如果,用鈦合金造一搜12萬噸的航母長370米艦寬65米的航母要花費多少錢

鋼的密度為7854kg/m^3鈦合金為4500kg每立方米以尼米茲核動力航母為例僅是鈦合金價格(350元左右每千克)為3、6×10的11次方元(360000000000)航母上先進的設備和是不是鈦合金無關(許多設備不是材料價格可以衡量的你總不至於用鈦合金這種垃圾來造核反應爐)所以航母基本造價在40億美元左右加上360000000000等於3640億可以造90多艘非鈦合金的航母所以根本沒有實用性價格太高了。沒有必要整艘航母用鈦合金打造而且防護能力並不必合金鋼材好多少最多耐高溫吧了

❷ 求大和戰列艦的資料等

20世紀30年代,隨著世界局勢的日趨動盪,日本國內政治形勢也在不斷惡化,其右翼勢力為了轉嫁國內矛盾,極力推行對外擴張政策,日本與美國由此在太平洋地區產生激烈利益沖突。1934年1月,日本在新的《帝國國防方針》中,正式將美國視為假想敵,並判定日美兩國海軍將在可預見的未來以太平洋為戰場展開決戰。


就在日本提出《方針》的同時,1922年於華盛頓簽署的《限制海軍軍備條約》即將於1936年12月31日到期。按該條約規定,美、英、日、意、法五國主力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總排水量之比為5:5:3:1.75:1.75,單艦排水量不得超過35,000噸,火炮口徑不得超過406毫米,而一旦條約失效,上述限制即不復存在。面對這樣的形勢,日本一方面在談判桌上與美、英等國為制定新的軍備條約討價還價,一方面暗自籌備建造新型戰列艦。


作為一個工業基礎相對西方列強薄弱、資源又匱乏的國家,日本在戰艦數量上根本無法與實力雄厚的美國競爭。對此,日本也早有覺悟,但是為了與對手爭奪亞太利益,實現軍國主義野心,仍然依照明治時代以來奉行的「數量不足,質量彌補」的海軍發展思路,寄望依靠單艦的質量優勢抵消對方的數量優勢。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日本海軍開始為建造搭載460毫米口徑主炮的超級戰列艦未雨綢繆。


按照他們的估計,美國海軍當時只有建造406毫米口徑艦炮的經驗,且由於巴拿馬運河的限制,其艦艇寬度不能超過33米,因而即使造出更大的重炮,也沒有合適的平台搭載。相形之下,日本早在1916年已經試制過1 門460毫米口徑艦炮,1920年又製造過480毫米口徑火炮,積累了此類超級火炮的生產經驗。日軍相信,一旦建造出搭載460毫米主炮的戰列艦,其海軍將足以獲得壓倒對手的絕對優勢,從而將美國海軍逐出西太平洋。

設計定型


1934年10月,日本海軍軍令部對海軍艦政本部正式下達新型戰列艦的設計任務,要求新艦裝備460毫米口徑主炮8門以上、155毫米副炮12門(4座三聯裝)或200毫米副炮8門(4座雙聯裝),最高航速30節以上,艦體防禦能夠承受自身主炮在 20,000~35,000米距離的打擊。艦政本部接到命令後,以其第4部基本計劃主任福田啟二大佐負責整體設計,日本艦艇設計權威平賀讓造船中將在技術上加以指導,從1935年3月10日~1936年7月20日,先後提出了23個設計方案,分別編號為A-140~A-140F5。


按照最初的A-140方案,新戰列艦標准排水量69,500噸、長294米、寬42.4米、吃水10.4米、主機功率20萬軸馬力、最高航速31節、續航力8000海里/18節、裝備460毫米主炮9門。照此方案,新艦的3座三聯裝主炮將和英國的納爾遜級戰列艦一樣,集中配置於前甲板。其優點在於戰斗中便於集中火力射擊,缺點是一旦單座炮塔被擊中,極有可能殃及另外2座炮塔,造成整體戰鬥力的喪失。對此,日本海軍考慮再三,在前後否定了其他6種主炮布局後,最終採用2座三聯裝炮塔配置於前甲板,1座三聯裝炮塔居於後甲板的設計。這種方案在集中火力,節省重量,以及防護效果上取得了均衡,相同設計也出現在同期建造的美國海軍最後一代戰列艦(北卡羅來納級、南達科它級和衣阿華級)和義大利海軍的維內托級戰列艦上,被公認為戰列艦主炮最佳布局。新艦的460毫米口徑主炮有兩種身管設計方案,一種採用45倍徑身管,另一種採用50倍徑身管。盡管在射程、炮口初速和彈丸重量等方面,50倍徑艦炮的性能均高於45倍徑艦炮,但由於其尺寸過大,最終還是選擇了後者。


在設計中,另一個讓日本人很費心思的地方便是動力裝置。按A-140方案,新戰列艦將採用傳統的蒸汽輪機,但受到德國海軍德意志級袖珍戰列艦以柴油機動力獲得18,000海里/15節的驚人續航力刺激,日本計劃在A-140A到A-140F4方案中,都採用蒸汽輪機和柴油機並用的混合動力方式。不過,後來由於安裝柴油機的日本海軍「大鯨」號潛艇母艦的故障率頗高,日方不得不放棄了這一構思,依然回到蒸汽輪機的動力模式中。

就在日本秘密設計超級戰列艦的同時,其與英、美在倫敦海軍會議上的談判正在逐漸趨向破裂。1936年,日本拒絕在《倫敦海軍條約》上簽字,同年,日本海軍提出了對美截擊戰略,設想先以潛艇和航空兵對遠道而來的美國艦隊進行消耗戰,然後於小笠原群島以西海域,依靠以新型超級戰列艦為核心的打擊艦隊,通過艦炮決戰殲滅美國艦隊。在該戰略的指導下,日本海軍在1937年制定了軍備補充計劃(即所謂「03造船計劃」),正式決定建造2艘A-140F5號方案艦(當時稱為1號艦和2號艦)。1937年11月4日,1號艦開始在吳海軍工廠動工建造。

技術變通


自明治維新以來,日本通過向西方不斷學習,積累了相當的造船經驗和技術,到昭和時代,已經成為世界造船大國之一,技術水平與西方不分伯仲。盡管如此,作為一個國土面積狹小且常年處於戰爭條件下的島國,建造排水量超過條約型戰列艦近一倍的巨型戰列艦,無疑是國家整體實力難以承受的舉動,其中的技術難度也不易克服。然而,在急劇膨脹的擴張慾望驅動下,日本決心不惜代價完成此級空前強大的戰列艦,為此動用了包括十餘萬噸優質鋼材在內的大量戰略物資,耗巨資為造船工業增添大量設備,並特意將吳海軍工廠的船塢加深了1米。在「大和」的整個建造過程中,日本前後花費 1,500億日元(戰後價格),平均每噸排水量需要200萬日元——這是傾舉國之力來建造的2艘巨艦。


戰列艦需要大量的優質特種鋼板,特別是裝甲鋼,此前,日本的裝甲鋼無論在材質還是加工工藝上均不如西方,因此,在新艦的建造過程中,如何開發新型裝甲鋼成為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日本海軍舊有的戰艦舷側裝甲鋼主要採用滲碳表面硬化的鎳鉻合金鋼(戰列艦舷側裝甲一般都採用表面硬化鋼,而甲板裝甲則採用均質鋼),即所謂VC鋼(維氏滲碳鋼)。這種鋼材有兩個缺點,一是表面硬化工藝使鋼材失去韌性而變脆,容易被對方穿甲彈擊碎;另一方面,進行滲碳處理需要花費4~5個晝夜的時間,再加上煅燒時間,製造一塊鋼板需要一個月——對需要約2萬噸舷側裝甲鋼的2條在建新艦來說,如此速度不能接受。考慮到上述情況,日本開發出另外一套加工技術,即不再對材料表面進行滲碳處理,而是直接運用鍛燒以及熱處理方法對鋼材進行硬化,生產出一種被稱為VH鋼(維氏硬化鋼)的新裝甲鋼。這種鋼材在增強硬度的前提下,依然保持相當的韌性,根據實驗測算,VH鋼與 VC鋼相比,抗沖擊值有很大提高,其餘性能則基本一致。此外,製造一塊VH鋼的時間只需要10天,是VC鋼的1/3。由於具有上述兩大優點,新鋼材被1號艦用作舷側及主炮炮塔正面裝甲用材。


為了能夠保質保量的製造出合適的鋼材以供新艦建造之用,日本還耗費巨資從德國購進了15,000噸水壓機(一說16,000噸)以及3台70噸酸性平爐(據資料,這些設備一共花費1,000萬美元),從而保障了製造包括650毫米厚VH鋼板(「大和」主炮炮塔使用)在內的大型鍛壓件。


戰後,美國根據弗吉尼亞海軍測試中心對繳獲的大和級3號艦「信濃」(該艦後來改為航空母艦,因此部分裝甲鋼沒有安裝)的剩餘VH鋼板進行測試,宣稱日本戰列艦的裝甲鋼抗彈性只相當於美國產品的83.9%。但客觀分析,作為日本海軍「04造船計劃」組成部分的「信濃」號,由於在建期間戰爭形勢開始惡化,原材料缺乏(特別是製造優質裝甲鋼所必需的鎳和鉻),對裝甲鋼進行表面熱處理的熟練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很多有經驗的技工被徵兵),導致其建造質量極為低劣,以至命中4條魚雷便告沉沒(「大和」號被擊中10條魚雷、炸彈24顆,「武藏」號被擊中19條魚雷、炸彈 17顆,當然,「信濃」的沉沒與沒有關閉水密門、艦上人員素質低下等因素也有很大關系,而且潛射魚雷的威力也比航空魚雷大)。以這樣的裝甲鋼與戰前不惜工本、充分保證原材料供應和工藝質量造出來的「大和」號裝甲相比,顯然是不妥的。後來,美國人測試過另外一塊183毫米厚VH鋼,結論則是品質與美國裝甲鋼同樣優良。


在主炮製造上,日本遇到一個重大難題是如何保證高膛壓條件下主炮炮身具備足夠強度?過去他們試制的 480毫米艦炮便是由於強度不足而在試射中報廢。為此,吳海軍工廠艦炮部採用了新的火炮自緊技術。以往戰列艦的主炮炮身製造均採用套筒的方法,將2個或多個管子套在一起,經加熱和冷處理後,使管子壓縮在一起。而自緊工藝則是使用一根內徑比所需口徑小一些的鋼管,在高壓下擴展其內膛,使製成後的身管可以通過自身金屬的內壓消除炮管內層表面的小裂縫,藉以增強炮身強度。採用此法製造出來的炮身在試射中取得成功,身管壽命達200~250發。

生不逢時


1號艦的建造雖然遇到了不少困難,但總體上比較順利。1939年5月~10月,該艦鍋爐安裝完畢,9~11月,主機上艦。1940年7月15日,1號艦被命名為「大和」號——這個名字來自日本古代的大和國,也是日本人對自身民族的稱呼,以此命名該艦,可見對其寄予的厚望。但在當年8月8日舉行的下水儀式上,由於負責宣讀艦名的吳鎮守府長官的嗓音太低,在場的很多人根本不能聽清艦名,而在事後猜測該艦艦名為「亞細亞」,有人甚至還進一步推測說2號艦將被命名為「東亞」。下水後的「大和」號開始了緊張的舾裝工程,到1941年7月,該艦主炮已經安裝完畢。從10月16日起,「大和」號開始試航,10月22日,這艘7萬噸的巨艦在宿毛灣以153,553軸馬力達到了27.46節的高速,試航獲得成功。11月1日,「大和」 號首任艦長高柳儀八海軍大佐到任。12月7日,這艘巨型戰列艦在試航中進行首次主炮射擊,9門460毫米艦炮指向一舷,伴隨震耳欲聾的巨響(聲音連海邊城市裡的居民都聽到了)9枚重1,460公斤的巨型炮彈打向2萬米外,9門主炮齊射產生的後坐力高達8000餘噸。


就在「大和」號顯示威力的同時,一支龐大的日本艦隊正向夏威夷進發,其核心是聯合艦隊最強大的6艘航空母艦。1941年12月8日凌晨(當地時間為12月7日),從6艘航母上起飛的上百架艦載機偷襲了珍珠港基地,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群。這一行動在宣告太平洋戰爭爆發的同時,也確立了海上新霸主——航空母艦的地位,巨炮厚甲的戰列艦在它面前顯得黯然失色,一個全新的海空時代到來了。


我們現在無從得知在珍珠港偷襲成功的消息傳來後,「大和」號建造設計者們的心情,只知道在這一天,該艦結束了試航。8天後,即1941年12月16日,「大和」號正式竣工,入吳鎮守府船籍,並被編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從此開始了它的海軍服役生涯。

特色艦體


為盡可能縮短裝甲帶並為主炮射擊提供穩定的平台,排水量近73,000噸的「大和」號艦體設計得十分粗短,長寬比為6.76:1。若想以這樣的艦形憑借15萬軸馬力(只相當於一艘日本重型巡洋艦的最大輸出功率)的動力獲得27節的高速,其難度可想而知。為此日本海軍艦政本部從1935年開始,經過長期水池試驗,先後提出40多個不同的線型,最終確定了「大和」號極富特色的艦體特徵。


「大和」號艦艏水線以上部分明顯向外前傾,艦艏前端成半圓形,兩舷大幅度外張,藉以減少艦艏上浪。艦艏水線以下部分採用當時極為新穎的球鼻艏。其位置在水線下約3米處,和尖削形艦艏相比,新構型可以減少8%的興波阻力,同時減少約3米的水線長度,節省了 30噸左右的排水量。在球鼻艏內裝有「零」式水下聽音器,可以探測敵方潛艇的活動。有人認為這種艦艏和美國衣阿華級戰列艦艦艏很相似,但實際上兩者之間是有差異的。從側面看,「大和」的球鼻艏向前突出成一個球形,而衣阿華級則與水線以下艦艏保持平齊。相比之下,「大和」的球鼻艏外觀更接近於現代形式,而效能也更為明顯。


世界上大多數戰列艦的艦體內側曲線呈外張的弧形,而「大和」號艏內側的細腰部卻呈內凹的弧形——減阻性能更為優良。這種外形和衣阿華級非常相似,不同點在於,美艦艦艏的內側曲線延伸到艦體中部以後就變平直了,而「大和」號的內側曲線則呈弧線一直延伸到艦艉,看上去非常流暢,實際減阻效能也更為優越。之所以出現以上差異,並不是因為美國人在艦體設計上比日本差,實在是受限於巴拿馬運河的寬度限制,只好用舯部平直舷牆彌補其艦寬的不足。

「大和」號另一個有特色的地方就是其作戰指揮中心所在的艦橋。該艦橋從龍骨處算起高達45米,相當於15層樓房,從遠處看去宛如一座高塔。在其頂部裝有主炮觀測所(內置98式指揮儀,可以旋迴)和15米大型測距儀,向下依次為防空指揮所、晝戰艦橋、作戰室、艦長休息室、羅經艦橋(夜戰艦橋)、第二海圖室和司令塔等,艦橋內部裝有直通式電梯。從外形看,「大和」號艦橋側面積310平方米,正面面積卻只有159平方米,僅相當於側面積的一半,其迎風阻力自然也就比較小。

「大和」號艦艉同樣與眾不同。與高達8.6米的舯部舷牆相比(水線以上),其艦艉僅有6.4米高,低陷下去一塊,由此可以通往艦載機機庫,艦載機在吊裝之前也暫時停放在這里。在「大和」號的艦艉處安裝有前後配置的半平衡舵,其主舵面積為46平方米,副舵面積為 16.5平方米,兩舵之間距離15米,副舵對主舵起輔助作用。一般來說,戰列艦大多採用的是兩舵並列的平衡舵,一旦被魚雷命中,容易同時損壞,為此「大和」號才採用了上述設計。值得注意的是,「大和」號的舵效非常明顯,在航速26節狀態下,戰術迴旋直徑僅為640米,幾乎可以算為世界上轉彎性能最好的戰列艦——這一優勢對在戰列艦炮戰中對佔領有利陣位有著很大作用,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戰術迴旋直徑比航速更為重要。

火力優勢


「大和」號的主炮為3座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注2],出於保密考慮,日本海軍將其稱為400毫米艦炮。該炮由吳海軍工廠艦炮部研製,火炮炮身長21.3米,單具炮管重165噸,1座炮塔內3門火炮全系統總重為1,720噸,加上790 噸炮塔裝甲和彈葯,總重達2,774噸(有些資料稱「大和」炮塔重2,510噸,系指不計算彈葯時的重量)。該炮俯仰角為+45°~ -5°,裝彈時固定在+3°位置。主炮炮身的俯仰和炮塔的轉動均採用液壓驅動,俯仰速度8°/秒,炮塔旋迴一周需3分鍾。炮彈採用機械裝填,其揚彈速度為 10發/分。主炮塔後部裝有世界最大的93式15米基線測距儀(帶電羅經,可在航行時保持穩定),另附有98式射擊儀和98式方位瞄準儀。通過這些裝置,保證了94式艦炮在遠程炮戰中的射擊精度。94式主炮的射速較低,為1.8發/分。「大和」號的460毫米火炮配有3種炮彈,分別為91式460毫米穿甲彈、三式對空彈和高爆彈。91式穿甲彈彈重1,460公斤,內置炸葯33.85公斤,彈長1,953毫米,發射葯重330公斤(分別由6個各重55公斤葯筒組成),發射時膛壓32公斤/ 平方毫米,炮口初速785米/秒。45°仰角最大射程42,050米,仰角40°時射程為40,700米,30°時為35,826米,20°時為 27,916米,10°時為16,843米。3式對空彈和高爆彈重量均為1,360公斤,炮口初速也相同,為805米/秒,前者用於對空射擊,最大射高 11,900米。後者裝填有63.5公斤炸葯,用於打擊無裝甲的目標和執行岸轟任務。「大和」號每門主炮配有120發炮彈,其中100發為穿甲彈。


一般來說,三聯裝艦炮齊射時發射出去的彈丸在飛行中往往互相干擾而影響射擊精度,以往解決之道便讓中間的火炮與兩側的2門火炮交替發射。「大和」號則在主炮上安裝有火炮發射延遲裝置,使中炮的發射時間比2門側炮延遲3/1,000~5/1,000秒,從而保證3門主炮能夠齊射,提高了瞬時火力強度。


「大和」裝備的這種94式460毫米口徑主炮是人類歷史上威力最大的艦炮,與處於第二位的衣阿華級戰列艦配備的Mk7型406毫米口徑50倍徑艦炮相比,94式在口徑、穿甲彈重量、炮口初速和射程上均處於優勢地位。眾所周知,戰列艦主炮是一種遠程拋射型火炮,其炮彈穿甲威力取決於彈丸的重量、下落前的彈道頂點(這兩點保證了炮彈的勢能和著艦動能)以及著艦角度,而射程遠的火炮其彈道頂點通常較高。彈丸越重、射程越遠的火炮穿甲威力就越大(額外還應考慮彈丸的外形、彈體材料和工藝等次要因素),同時具備這兩個優勢的「大和」號主炮無疑比衣阿華級主炮擁有更強的穿甲力。戰後美國發表的資料也證實了這一點。(參見附表)


單純從數據來看,這種優勢似乎並不明顯,但如果同時考慮雙方的裝甲防護水平,我們便會發現,「大和」號在20000~30000米距離(這是戰列艦一般採用的遠程炮戰距離)已經可以貫穿衣阿華級的主裝甲帶(也可以擊穿世界上其他任何戰列艦的主裝甲帶),而後者的主炮卻無法做到這一點。有人認為「大和」主炮的射擊精度較差,射速也較Mk7低,因而懷疑94式艦炮的實戰效能,關於此精度問題,筆者並未找到證明其很差的可靠證據。就「大和」的94式主炮本身來說,其身管壽命200~250發,而火炮膛壓小得多的衣阿華級的Mk7型主炮身管壽命也只有 290~350發,這說明94式的身管強度並不差。另外還有一個影響戰列艦火炮射擊的問題往往被人們所忽視——在波濤洶涌的海上,戰列艦艦體的穩定性實際對主炮射擊精度影響非常大,而艦體粗短的「大和」無疑比艦體細長的衣阿華級擁有著更好的縱向穩定性。

「大和」的副炮採用從「最上」級巡洋艦上拆卸下來的3年式60倍徑155毫米艦炮12門(4座三聯裝),其炮身長9,615毫米,單炮重12.7噸,整座炮塔重150噸,設有25毫米裝甲板。該炮使用55.87公斤重穿甲彈(其它類型炮彈重量相同),火炮俯仰角+55°~-10°,炮口初速980米/秒,45°仰角時的最大射程為27,400米,最大射高12,600米(和460毫米主炮一樣,該副炮也可以用於對空射擊),射速5~7發/分。每門3年式副炮備彈150發,採用基線8米的測距儀。


副炮的配置頗有特色,其4座炮塔中的2座被安裝在艦體中心線上,分別位於2、3號主炮塔後部,另外2座安裝於上層建築的兩側(這2座炮塔後來被拆除,以騰出空間安裝高射炮)。這種設計可以保證「大和」的全部4座副炮炮塔中的3座同時指向一舷,而大多數戰列艦只能保證一半副炮同時指向一舷。如前文所述,「大和」的主、副炮都能對空射擊,但它們畢竟不是專門設計的高射炮,移動緩慢而跟隨精度較差,對空射擊只能起到干擾來襲飛機的恐嚇作用。該艦的防空任務主要由127毫米和25毫米高射炮承擔。


「大和」建成時裝備有12門89式40倍徑127毫米口徑高射炮(6座雙聯裝,均帶有防盾),後來在改裝中增至24門(12座雙聯裝,一半帶有防盾)。該炮俯仰角為+90°~-8°,所用炮彈重23.5公斤。火炮初速725米/秒,最大射程14,800 米,最大射高9,400米,射速14發/分,身管壽命800~1500發。


「大和」建成時另裝備24門96式60倍徑25毫米口徑高射炮(8座三聯裝,均帶有防盾),後來陸續加裝,最終總數達到152門(三聯裝50座,單裝2座)。該炮俯仰角+90°~-10°,彈重250克,火炮初速900米/秒,最大射程6,800米,最大射高5,000米,射速220發/分。


「大和」號的這兩型高炮於太平洋戰爭中被廣泛用於艦艇防空。在戰爭初期算得上兩種性能優秀的高炮,但到了戰爭後期,隨著美國飛機的性能和飛行員水平的大幅提高,日方的25毫米高炮與美國配備近炸引信的40毫米高炮相比,顯得威力不足。加上高炮射擊指揮系統的落後,使得「大和」上高炮數量不斷增加,但防空能力卻沒有顯著提高。

防護特徵


「大和」號是一艘極為重視防護的巨型戰列艦,按照設計要求,該艦的裝甲應該能夠承受自身460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離上的打擊(炮彈著艦速度500米/秒左右),中甲板還能抵禦從3,900米高度投下的800公斤重型航空炸彈。為實現上述要求,「大和」一共安裝了22,895噸裝甲和防禦板,佔全艦正常排水量的33%。該艦彈葯艙,主機和鍋爐艙等要害部位被集中布置在艦體中部,有厚重的裝甲帶加以重點防禦(從前主炮前端一直延伸到後主炮後端)。防禦區劃的舷側裝甲從戰艦舯部水線處一直延伸至戰艦底部,其上端水線處的主裝甲帶厚達410毫米,採用VH裝甲鋼,主裝甲帶以下的舷側列板厚度為200~75毫米(由上至下遞減)。防禦區劃頂部的裝甲敷設在戰艦的中甲板處,厚度為200~230毫米,採用加入鉬的均質鎳鉻合金鋼。防禦區劃的前後兩端則由270~350毫米厚的裝甲橫隔壁防護。在「大和」號的主防禦區劃以外的舵機艙也敷設了厚甲,其主、副舵機艙頂部裝甲均為200毫米,主舵機艙艙壁裝甲厚350~360毫米,副舵機艙裝甲厚 250~300毫米。

作為操舵室和重要的通信樞紐,位於艦橋處的司令塔也是一個重點防護區域。其側壁及頂部裝甲厚達500毫米,而從司令塔向下延伸至主防禦區的通信線路則被300毫米厚的重裝甲保護起來。


「大和」號主炮炮塔是全艦防護最為堅固的地方,其炮塔正面裝甲厚達650毫米,帶有45°傾角,側面 250毫米,後部190毫米,頂部270毫米。必須指出的是,當時歐美在設計戰列艦主炮炮塔時,側、後部的裝甲一般比頂部厚很多,而「大和」號卻恰恰相反,其原因除了日本海軍對遠程炮戰中垂直落下的炮彈更加警惕外,恐怕也與其海軍內部航空制勝論者在該艦建造過程中施加的壓力不無關系。


「大和」號主炮底座的前部和側部裝甲厚度均為560毫米,後部裝甲則為380~440毫米。為了加強主炮彈葯庫的防護,日本人還在主炮前的主甲板處敷設了35~50毫米厚的合金銅護板,可抵禦俯沖轟炸機投下的250公斤炸彈。為減輕重量,以保證炮塔的轉動速度,該艦副炮的防禦較為薄弱,其炮塔裝甲僅為25毫米,只能抵禦彈片和近失彈殺傷,但其炮塔底座卻採用75毫米厚的合金銅裝甲以保護通向彈葯庫的通道。


「大和」號煙囪的下部設有50毫米裝甲,而位於中甲板煙囪開口處則裝有一塊非常獨特的「蜂窩」裝甲板,厚度達380毫米,板面上布滿直徑180毫米的小孔。這樣既可以保證排煙順暢,又使這一區域獲得了有效保護。


「大和」號是最後一代戰列艦中裝甲最厚重的一艘,事實上也是整個戰列艦發展史上最厚重的一艘。不僅如此,該艦的裝甲帶還具有良好的防彈外形,其舷側410毫米裝甲向內傾斜20°,是最後一代戰列艦中傾角最大的舷側裝甲(其次為美國的衣阿華級和南達科它級,舷側傾角19°)。而「大和」號中甲板邊緣處的230毫米裝甲也帶有7°的傾角,在最後一代戰列艦中,只有該型艦採用這種傾斜式裝甲甲板。在水下防護方面,設計要求「大和」的防雷隔艙能夠承受400公斤TNT的爆炸當量(美國最後一代戰列艦要求能抗擊320公斤TNT打擊,德國的「俾麥斯」級要求抗擊250公斤TNT),在被擊中2~3發魚雷的情況下,戰鬥力不受影響。為防水雷,艦底採用3層底,同時為了提高抗沉性,全艦被劃分出1,147個水密隔艙。但作為一艘以炮戰為主要任務、強調集中防禦的戰列艦,「大和」號的水下防護系統總長只佔全艦長度的40%,這顯然不利於防禦魚雷攻擊。

閱讀全文

與合金新艦需要多少電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s50c是什麼材質的鋼材 瀏覽:652
鋼材報審需要什麼 瀏覽:212
鋅錫合金是什麼材料 瀏覽:481
加裝電梯用什麼鋼管 瀏覽:156
單層鋼化和雙層玻璃區別 瀏覽:839
管帽瑪鋼管件的代號是什麼 瀏覽:114
製作模型倒在模具里的是什麼 瀏覽:382
焊接煙塵去除率如何計算 瀏覽:213
鋼管如何製作刀劍鞘 瀏覽:638
濟陽哪裡有賣不銹鋼管 瀏覽:889
銀行第三方存管協議 瀏覽:890
二手鋼構怎麼做 瀏覽:905
不銹鋼保溫桶從蓋子漏水怎麼辦 瀏覽:769
焊接費入什麼科目 瀏覽:380
為什麼焊縫電泳不到 瀏覽:140
不銹鋼鍋燉肉怎麼好吃 瀏覽:340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片頭主題曲 瀏覽:840
鋼鐵廠安裝新大扎是什麼意思 瀏覽:248
焊管的要求 瀏覽:954
鋼板間距多少點焊怎麼表示 瀏覽: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