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響液體金屬材料的流動性因素有哪些
影響流動性的因素主要是合金的種類與化學成分以及澆注工藝條件。
1、合金的種類與化學成分
不同種類的合金具有不同的流動性,根據流動性試驗測得的螺旋線長度可知,常用鑄造合金中,灰鑄鐵的流動性較好,硅黃銅、鋁硅合金次之,而鑄鋼的流動性較差。
同類合金中,化學成分不同,合金的結晶特點不同,其流動性也不一樣。一般合金的結晶是在一個溫度區問內完成,結晶時先形成的初晶會阻礙金屬液的流動;而共晶合金是在恆溫下結晶,無初品形成,對金屬液的阻力較小,另外共晶合金的熔點低,在同樣的澆注溫度下,共晶合金結晶前有足夠的時間充滿鑄型的型腔,所以共晶合金的鑄造性能優良。合金的成分越遠離共晶點,結晶溫度范圍越寬,其流動性越差。因此在滿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鑄造合金應盡量選用共晶合金或接近共品成分的合金。
2、澆注工藝條件
提高澆注溫度可改善金屬的流動性。澆注溫度越高,金屬保持液態的時間越長,其黏度也越小,所以流動性也就越好。因此適當提高澆注溫度是改善流動性的工藝措施之一。另外鑄型材料的導熱性、鑄型內腔的形狀和尺寸等因素劃』流動性也有影響。
液體金屬材料充滿鑄型型腔,獲得輪廓清晰、形狀完整的優質鑄件的能力,稱為液體合金的流動性。流動性主要受化學成分、澆注溫度以及鑄型等因素影響,流動性好的材料容易充滿型腔,從而獲得外形完整、尺寸精確和輪廓清晰的鑄件。
金屬的流動性可用螺旋線長度來測定。將金屬液澆注入螺旋形鑄型中,在相同的鑄造條件下,獲得的螺旋線越長,表明金屬液的流動性越好。
B. 金屬的鑄造性能主要用什麼衡量它們對鑄件質量有何影響
金屬的鑄造性能一般用流動性和收縮性來衡量。
合金的鑄造性能表示合金鑄造成型獲得優質鑄件的能力。
金屬的鑄造性能包括:合金的流動性、凝固特性、收縮性、吸氣性。
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液態合金本身的流動(充型)能力。
流動性好的合金:
a、易於澆注出輪廓清晰、薄而復雜的鑄件;
b、有利於非金屬夾雜物和氣體的上浮和排除;
c、易於補縮和熱裂紋的彌合。
合金的流動性是以螺旋形流動試樣的長度來衡量。試樣越長,流動性越好。
向左轉|向右轉
常用合金的流動性(砂性,試樣截面8×8mm)
向左轉|向右轉
影響合金流動性因素:
a、合金性質方面
純金屬、共晶合金流動性好;亞、過共晶合金流動性差。
b、鑄型和澆注條件
提高流動性措施:
。提高鑄型透氣性,降低導熱系數;
。確定合理的澆注溫度;
。提高金屬液的壓頭;
。澆注系統結構簡單。
c、鑄件結構
鑄件壁厚>最小允許壁厚
2.收縮性
收縮是鑄件中的縮孔、縮松、變形和變裂等缺陷產生的原因。
收縮三個階段:液態收縮、凝固收縮、固態收縮
液態收縮、凝固收縮(形成縮孔、縮松---體收縮率)、
固態收縮(產生變形和變裂---線收縮率)
幾種鐵碳合金的體積收縮率
向左轉|向右轉
鑄件的縮孔和縮松
向左轉|向右轉
縮孔和縮松的防止
向左轉|向右轉
縮孔位置的確定
向左轉|向右轉
C. 鑄造性能最好的是
灰鑄鐵的組織可看成是碳鋼基體和片狀石墨組成。由於石墨的存在,使鑄鐵具有良好的減振性、減摩性、低的缺口敏感性、優良的鑄造性和切削加工性。
球墨鑄鐵球墨鑄鐵是力學性能最好的鑄鐵,由於石墨呈球狀,大大減少了對基體的割裂和尖口作用,力學性能比灰鑄鐵要高很多,強度與鋼接近,仍有灰鑄鐵的一些優點,如較好的減振性、減摩性、低的缺口敏感性、優良的鑄造性和優良的切削加工性。缺點是收縮率較大,白口傾向大,流動性較差,對原材料和熔煉、鑄造工藝的要求要比灰鑄鐵高。
可鍛鑄鐵可鍛鑄鐵是將白口鑄鐵通過石墨化或氧化脫碳退火處理,改變其金相組織或成分而獲得的有較高韌性的鑄鐵。由於石墨呈團絮狀,對基體的割裂和尖口作用減輕,故可鍛鑄鐵的強度、人性比灰鑄鐵提高不少。
蠕墨鑄鐵蠕墨鑄鐵的力學性能介於灰鑄鐵和球墨鑄鐵之間。與球墨鑄鐵相比,有較好的鑄造性、良好的熱導性、較低的熱膨脹系數。
總之,我覺得灰鑄鐵更適合做承重鑄件,球墨鑄鐵更適合做殼類鑄件。
了解球墨鑄鐵用增碳劑可以看下文。
嘉碳球墨鑄鐵專用增碳劑
球墨鑄鐵的力學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球化率。球化率級別越高,性能相對優越。風電鑄件球化率為90%以上,增碳劑的質量好壞決定了鐵液質量的好壞,也決定了石墨化效果,能夠減少鐵液收縮,因此球墨鑄鐵的增碳劑的選擇很重要。
1、經過3000℃高溫石墨化的增碳劑,碳原子由原來的無序排列變成片狀排列,石墨晶體結構好,片狀石墨才能成為石墨形核的最好核心,提高原鐵液的行核能力,增加球墨鑄鐵的球墨數量,改善組織結構。
2、高碳,低硫、氮、氫等有害元素,能有效防止鑄件產生氮氣孔,減少缺陷產生。
3、針對不同的熔煉方式、爐型以及熔煉爐尺寸,選擇合適的顆粒度,顆粒大小適中,可有效提高鐵液對增碳劑的吸收率和速溶度,避免因顆粒度過小而易氧化燒損。
4、高超強通,高孔隙度,吸收速度塊,溶解速率高。
5、經嚴格的產品細分技術,產品的碳含量、硫含量可精確到0.01%,性能穩定。
編
D. 合金流動性決定於哪些合金的固有性質
液態合金在確定的鑄型條件、澆注條件和鑄件結構條件下,充填鑄型的能力,稱為合金的流動性。合金的種類不同,其流動性不同。同類合金的流動性,主要取決於化學成分,共晶成分和近共晶成分台金流動性好。
合金流動性好,其充填鑄型能力就強,容易獲得形狀完整、輪廓清晰的鑄件,包括薄壁及小尺寸邊角。同一成分的台金,澆注溫度高,澆注壓頭大,澆注速度快,可以增強其充型能力,獲得好的澆注效果。改善型腔表面的光滑程度,降低流動阻力,是對於流動性較差的合金充型能力的彌補。
參考資料:http://www.zz361.com/information_content.php?id=10011951
E. 鑄造中 影響合金的流動性的因素有哪些
首先取決於金屬液體本身的流動能力(即流動性),同時又受鑄造工藝隱身(如:鑄型性質、澆築條件及鑄件結構等)的影響。合金的流動性好,充型能力強,容易獲得形狀完整、輪廊清晰的鑄件,有利於鑄造出薄壁活形狀復雜的鑄件;金屬液中的氣體、非金屬夾雜物容易上浮和排除,也容易對合金冷凝過程中的收縮進行補縮,有利於獲得優質鑄件。反之,合金的流動性不好,充型能力差,鑄件易產生澆不到、冷隔、氣孔、夾雜物和縮孔等缺陷。合金的流動性是合金重要的鑄造性能之一。
液態合金的流動性以螺旋形試樣的長度來衡量.在相同的澆築條件下,所澆出的試樣越長,合金的流動性就越好。 試驗得知:灰鑄鐵,澆築溫度1300攝氏度,試樣長度1800mm;鑄鋼,澆築溫度1600攝氏度,試樣長度100mm。在常用鑄造合金中,灰鑄鐵、硅黃銅的流動性最好,鑄鋼的流動性最差。
決定合金流動性的因素主要有:合金的種類、合金的成分、雜質與含氣量等。合金的熔點、導熱系數、合金液的黏度等物理性能都影響合金的流動性。鑄鋼的熔點高,在鑄型中散熱快,凝固快,流動性差;鋁合金導熱性能好,流動性較差。同種合金中,成分不同時,流動性也不同,共晶成分合金的流動性較好。
F. 金屬的鑄造性能用什麼衡量對鑄件的質量有何影響
金屬的鑄造性能一般用流動性和收縮性來衡量。
合金的鑄造性能表示合金鑄造成型獲得優質鑄件的能力。
G. 什麼是合金的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合金液體充填鑄型的能力。流動性的大小決定合金能否鑄造復雜的鑄件。
換句話說,制定工藝時要考慮流動性對鑄模復雜程度的影響。
澆鑄溫度高,則流動性好;提高模樣的厚度,則流動性增加;降低塗料的厚度和密度,則流動性增加。
H. 何謂合金的流動性影響合金的流動性的因素有哪些
流動性是指合金液體充填鑄型的能力。流動性的大小決定合金能否鑄造復雜的鑄件。澆鑄溫度高,則流動性好;提高模樣的厚度,則流動性增加;降低塗料的厚度和密度,則流動性增加。
影響合金的流動性的因素:
1、合金的種類 :不同種類的合金,具有不同的螺旋線長度,即具有不同的流動性。其中灰鑄鐵的流動性最好,硅黃銅、鋁硅合金次之,而鑄鋼的流動性最差。
2、化學成分 :合金的化學成分不同,它們的熔點及結晶溫度范圍不同,其流動性不同。
3、合金的溫度: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液態合金的流動性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大幅增加,但如果液態合金的溫度過高,會造成液態合金的氧化、吸氣非常嚴重,易使鑄件產生氣孔、夾雜、粘砂、縮松、縮孔等鑄造缺陷。因此液態合金的澆注溫度必須合理。
(8)液態合金流動性以什麼衡量擴展閱讀
影響合金流動性的其他因素:
(1)澆注溫度:
澆注溫度愈高,合金的粘度下降,且因過熱度大,合金在鑄型中保持流動時間長,故充型能力強。反之充型能力差。
(2) 充型壓力:
液態合金在流動方向上所受的壓力愈大,則充型能力愈好。在離心鑄造時,液態合金受到了離心力的作用,充型能力較強。
(3)鑄型條件:
液態合金充型時,鑄型的阻力將影響合金的流動速度;鑄型的導熱速度也將影響合金的充型能力。鑄型型腔復雜、導熱速度快,均會降低液態合金的充型能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鑄造合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金
I. 衡量材料鑄造性能的指標有哪些
合金的鑄造性能
合金在鑄造過程中所呈現出的工藝性能,稱為鑄造性能。
一、合金的流動性:液態金屬的流動能力
1、
對鑄件質量的影響
1)
流動性好的合金,容易獲得形狀完整、尺寸精確、輪廓清晰的鑄件。
2)
流動性好的合金,容易使其中的氣體逸出及浮在液面上的夾雜物受到阻隔。
3)
流動性好的合金,能在液態合金在凝固收縮時及時的補縮。
2、
影響流動性的因素
1)
合金的成分的影響
共晶成分的結晶比亞共晶好
2)
澆注條件的影響
溫度越高,保持液態的時間越長,液態合金的充型能力越強。
3)
鑄型的影響
形狀越復雜、壁厚越小,則液態合金流動時的阻力越大。
二、合金的收縮性:鑄件在凝固和冷卻至室溫的進程中,其體積和尺寸減小的現象
三種收縮
液態收縮、凝固收縮、(體收縮)
固態收縮(線收縮)
。
1、
影響收縮性的因素
1)
合金成分的影響
2)
澆注溫度的影響
3)
鑄型的影響
2、
收縮性與鑄件質量的關系
1)
縮孔與縮松
2)
變形與開裂
四、常用合金的鑄造性能
1、
鑄鐵的鑄造性能
(1)
灰鑄鐵:
灰鑄鐵中碳的質量分數接近共晶成分,熔點較低,凝固溫度范圍小,流動好,可以澆注形狀復雜和壁厚較小的鑄件。其鑄造性能是各類鑄鐵中最好的,因此應用廣泛。
(2)
球墨鑄鐵:
中碳的質量分數也接近於共晶成分,但是由於鐵液出爐後要進行球化處理,因此澆注時的溫度較低,流動性較差,容易使鑄件產生冷隔、澆不到等缺陷。鑄造性能比灰鑄鐵差一些。
(3)
蠕墨鑄鐵:
是高碳低硫鐵液經蠕化處理得到的一種高強度鑄鐵。碳的質量分數接近於共晶成分,加之鐵液又經蠕化劑凈化,因此其流動性較好,接近於灰鑄鐵。
(4)
可鍛鑄鐵:
碳的質量分數較低,因此它的熔點較高,結晶時凝固溫度范圍較大,這就使其流動性較差,體收縮率較大。其鑄造性能比以上三種鑄鐵都差。
2、
碳鋼的鑄造性能
熔點高、流動性差、收縮率大,其鑄造性能不如鑄鐵。
3、
鋁合金的鑄造性能
應用最廣泛的鑄造鋁合金是鋁硅合金,其合金成分在共晶點附近,加之熔點較低,所以流動性能很好,可以鑄造出最小壁厚為
2.5mm、形狀很復雜的鑄件。
4、
銅合金的鑄造性能
鑄造銅合金有黃銅和青銅兩大類。加入硅、錳、鋁等合金元素的黃銅,稱為特殊黃銅。鑄造黃銅大多是特殊黃銅。特殊黃銅的凝固溫度范圍很小,因此流動性良好。但是,黃銅的收縮率較大,鑄年中容易產生縮孔。生產中常採用冒口進行補縮。
應用廣泛的錫青銅,其凝固溫度范圍很寬,流動性差,補縮比較困難,鑄件中容易產生縮孔,鑄件的氣密性較差。鋁青銅的凝固溫度范圍較小,流動性較好。但是鋁青銅容易氧化,收縮率也大。
J. 金屬的鑄造性能用什麼來衡量
金屬的鑄造性能一般用流動性和收縮性來衡量。
合金的鑄造性能表示合金鑄造成型獲得優質鑄件的能力。
金屬的鑄造性能包括:合金的流動性、凝固特性、收縮性、吸氣性。
流動性
流動性是指液態合金本身的流動(充型)能力。
流動性好的合金:
a、易於澆注出輪廓清晰、薄而復雜的鑄件;
b、有利於非金屬夾雜物和氣體的上浮和排除;
c、易於補縮和熱裂紋的彌合。
合金的流動性是以螺旋形流動試樣的長度來衡量。試樣越長,流動性越好。
其餘2個特性,見參考網址:
參考1:http://wenku..com/view/04447df804a1b0717fd5ddaa.html
參考2:http://wenku..com/view/f456b1b169dc5022aaea00a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