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氧化性和還原性是什麼意思
氧化性和還原性是對物質的是電力能力的描述
1、氧化性是指物質得電子的能力,常見的處於高價態的物質和活潑非金屬單質的一般具有氧化性。
2、還原性是指在化學反應中原子、分子或離子失去電子的能力,常見的物質處於低價態的一般具有還原性。
(1)什麼是合金的氧化性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變價元素位於最高價態時只有氧化性,處於最低價態時只有還原性,處於中間價態時,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
一般處於最高價態時,氧化性最強,隨著化合價降低,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但也存在反例,例如:酸性水溶液中,0到最高價,氯硫磷氧化性隨化合價下降反而而增強。
⑵ 什麼是氧化性
氧化性是指物質得電子的能力。
處於高價態的物質一般具有氧化性。
如部分非金屬單質:O2,Cl2或部
分金屬陽離子:Fe3+,MnO4-(Mn7+)等等。
處於低價態的物質一般具有還原性。
如部分金屬單質:Cu,Ag或部分
非金屬陰離子:Br-,I-等等。
氧化性,還原性強弱的判斷方法
(一)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
(1)氧化劑(氧化性)+還原劑(還原性)===還原產物+氧化產物
氧化劑----還原產物
得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
還原劑---氧化產物
失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2)可根據同一個反應中的氧化劑,還原劑判斷
氧化性:氧化劑>還原劑
還原性:還原劑>氧化劑
(二)根據物質活動性順序比較
(1)對於金屬還原劑來說,金屬單質的還原性強弱一般與金屬活動性順序相一致,即越位於後面的金屬,越不容易失電子,還原性越弱。
還原性:K>Ca>Na>Mg>Al>Mn>Zn>Cr>Fe>Ni>Sn>Pb>(H)>Cu>Ag>Pt>Au
(2)金屬陽離子氧化性的順序
K+<Ca2+<Na+<Mg2+<Al3+<Mn2+<Zn2+<Cr3+<Fe2+<Ni2+<Sn2+<Pb2+<(H+)<Cu2+<Ag+<Pt2+<Au2+
注意Fe2+、Sn2+、Pb2+,不是Fe3+、Sn4+、Pb4+
(3)非金屬活動性順序(常見元素)
F---Cl---Br---I---S
原子(或單質)氧化性逐漸減弱,對應陰離子還原性增強
(三)根據反應條件判斷,當不同氧化劑分別於同一還原劑反應時,如果氧化產物價態相同,可根據反應條件的難易來判斷。反應越容易,該氧化劑氧化性就強。
如:16HCl(濃)+2KMnO4==2KCl+2MnCl2+8H2O+5Cl2(氣)
4HCl(濃)+MnO2===(加熱)MnCl2+2H2O+Cl2(氣)
4HCl(濃)+O2==(加熱,CuCl2催化劑)2H2O+2Cl2(氣)
氧化性:KMnO4>MnO2>O2
(四)根據氧化產物的價態高低來判斷
當含有變價元素的還原劑在相似的條件下作用於不同的氧化劑時,可根據氧化產物價態的高低來判斷氧化劑氧化性強弱。如:
2Fe+3Cl2==(點燃)2FeCl3
Fe+S==(加熱)FeS
氧化性:Cl2>S
(五)根據元素周期表判斷
(1)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
非金屬原子(或單質)氧化性逐漸減弱,對應陰離子還原性逐漸增強。
金屬原子還原性逐漸增強,對應陽離子氧化性逐漸減弱
(2)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
單質還原性逐漸增強,氧化性逐漸增強
陽離子氧化性逐漸增強,陰離子還原性逐漸減弱。
(六)根據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鹼性強弱比較
酸性越強,對應元素氧化性越強
鹼性越強,對應元素還原性越強
(七)根據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判斷
兩種不同的金屬構成的原電池的兩極。負極金屬是電子流出的極,正極金屬是電子流入的極。
其還原性:負極金屬>正極金屬
(八)根據物質的濃度大小判斷
具有氧化性(或還原性)的物質濃度越大,其氧化性(或還原性)越強,反之則越弱。
(九)根據元素化合價價態高低判斷
一般來說,變價元素位於最高價態時只有氧化性,處於最低價態時只有還原性,處於中間價態時,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一般處於最高價態時,氧化性最強,隨著化合價降低,氧化性減弱還原性增強。
硼氫化鈉還原性相似的產品:Na,H2,CO,C等
⑶ 鋁合金和鎂合金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鋁合金和鎂合金最本質的區別:
1、鋁合金耐腐蝕,鎂合金不耐腐蝕,這是鋁合金的優點,
2、鎂合金密度小,比鋁合金輕1/3,這是鎂合金的優點,
從性能上面看,鎂合金是可以部分替代鋁合金6系,主要用於輕量化需求。
鎂合金和鋁合金的性能區別有哪些?
更多鎂合金信息,大家可以關注百業網路
⑷ 合金的定義。 如何證明Cl>Br>I氧化性 如何檢驗Mg2+,(SO3)2-,OH-急急急急急!
合金,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與非金屬經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
在碘化鉀溶液中加入溴水,充分反應後加入四氯化碳萃取,發現下層液體顯紫色,說明溴能氧化碘離子為碘單質,推出氧化性Br2>I2。
在溴化鈉溶液中加入氯水,充分反應後加入四氯化碳萃取,發現下層液體顯橙色,說明氯能氧化溴離子為溴單質,推出氧化性Cl2>Br2。
由以上兩點得知氧化性Cl2>Br2>I2。
Mg2+的檢驗:
方法一:加入有機鎂試劑(1-對硝基苯偶氮-2-萘酚),再用NaOH鹼化,若有鎂離子存在,則出現藍色。
方法二:在NH3·H2O和NH4Cl存在的條件下,於含有Mg2+的溶液中加入Na2HPO4,緩慢生成大顆粒白色晶體MgNH4PO4。
HPO42- + Mg2+ + NH3·H2O = H2O + MgNH4PO4↓
SO3 2-的檢驗:
亞硫酸鹽遇強酸就放出SO2氣體,使硝酸亞汞試紙變黑。
SO32- + 2H+ = H2O + SO2↑
SO2 + (Hg2)2+ + 2H2O = 2Hg + SO42- + 4H+
OH-的檢驗:
實際上一切水溶液中都含有OH-離子,只是量多量少。氫氧根的量濃度等於10^(PH-14) mol/L
⑸ 什麼是氧化性 詳細點!
氧化性是指原子或原子團能夠得電子的性質。氧化性大小反映了得電子能力的大小。比如:Cl和H化合,生成HCl,Cl得電子,變成負一價氯離子,體現的就是氧化性。H原子體現了還原性。
希望我的解釋夠清楚,呵呵~
⑹ 什麼是氧化性什麼是還原性
氧化性是指物質得電子的能力。處於高價態的物質和活潑非金屬單質(如:氟、氯、氧等)一般具有氧化性,而處於低價態的物質一般具有還原性。
還原性是指在化學反應中原子、分子或離子失去電子的能力。物質含有的粒子失電子能力越強,物質本身的還原性就越強;反之越弱,而其還原性就越弱。
(6)什麼是合金的氧化性擴展閱讀:
一、氧化性物質
氧化性物質,是指本身未必燃燒,但可釋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質燃燒的一種化學性質比較活潑的物質。常指在無機化合物中含有高價態原子結構的物質和含有雙氧結構的物質。其本身一般不會燃燒。
但如果遇到酸或受潮濕、強熱,或與其他還原性物質、易燃物質接觸,即能進行氧化分解反應,放出熱量和氧氣,引起可燃物質的燃燒,有時還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將氧化性物質列為第5.1類危險貨物。
二、判斷方法
1、氧化劑(氧化性)+還原劑(還原性)→還原產物+氧化產物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這條規則對於任何環境下的任何ΔG<0的反應(即在該環境下可自發進行的反應)都成立,沒有任何例外的情況。
氧化劑--得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還原產物
還原劑--失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氧化產物
2、不可根據同一個反應中的氧化劑,還原劑判斷
自發進行的反應中氧化劑的氧化性可以弱於甚至是遠弱於還原劑(中學認為氧化劑氧化性一定強於還原劑,然而這種認知實際上完全錯誤,氧化劑氧化性與還原劑的氧化性無任何關系)
⑺ 氧化性是什麼性質
是化學性質氧化性就是在氧化還原反應中化合價降低 也就是得電子 也就是被還原 也就是能夠讓還原劑化合價升高的嗯 也就是搶別人電子的性質氧化性強也就是搶別人電子能力強 相對的就是還原性也就是送別人電子的熱情。。。 這個到選修三會講周期表電負性就更清楚了
⑻ 定義:什麼是氧化性
老師告訴我們:物質提供氧的性質叫氧化性
水,H2O,裡面有氧元素,但是它就不具有氧化性
氧氣,O2,裡面有氧元素,但是它就具有氧化性
氧化銅,CuO,裡面有氧元素,但是它就具有氧化性
⑼ 鋁合金和鎂合金在金屬氧化性方面的區別和差異是什麼
金屬氧化性說明:元素周期表上就明確顯示,鎂合金比鋁合金更容易被氧化腐蝕。
⑽ 什麼是氧化性
就是在化學反應中,得失電子的能力。
得電子,是還原反應,是氧化劑,具有氧化性。
失電子,是氧化反應,是還原劑,具有還原性。
高一第一節內容哦``
開始改正
氧化反應 物質得氧的反應
還原反應 物質失氧的反應
氧化劑 在反應中,得氧的物質
還原劑 在反應中,失氧的物質
H2+CuO加熱=H2O+Cu 是還原反應
Fe+O2點燃=Fe3O4 是氧化反應
按初三的方式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