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鋁的導熱系數
所謂熱導系數是指熱能傳導的意思,你說的氣體的導熱系數比金屬大,如果用一把火放在一個房間內跟用火考金屬那麼這個忙間里的空氣會比金屬快熱到熔點...空氣會把火的熱量一直帶到低溫的空氣中造成室內空氣快速的悶熱;你應該也知道拿這一隻鐵棒的時候另外一端用火考這時拿另外一端的手會開始慢慢的感覺到熱度。
金屬中金、銀、銅的導熱系數在330~360之間,鋁的導熱系數是200左右,都是熱的良導體。作為熱的絕緣體的非金屬材料中棉花、塑膠、石棉、混凝土導熱系數都在1以下。液體的導熱系數是0.07左右,氣體的導熱系數在0.005~0.5..
㈡ 鋰鎂合金導熱系數,鎂合金導熱系數,鋁合金導熱系數是多少
你好材料名
密度(g/cm3)
熔點(℃)
導熱系數(W/Mk)
抗拉強度(MPa)
屈服點(MPa)
延伸率(%)
比強度
楊氏模量(GPa)
鎂合金(觸變成形)
AZ91
1.82
596
72
280
160
8
154
45
AM60
1.79
615
62
270
140
15
151
45
鋁合金
(壓鑄成形)
380
2.70
595
100
315
160
3
117
71
鋼鐵
碳素鋼
7.86
1520
42
517
400
22
66
200
塑料
ABS
1.03
90(Tg)
0.2
35
*
40
34
2.1
PC
1.23
160(Tg)
0.2
104
*
3
85
6.7
鋰鎂合金的我也不清楚,以上資料提供你參考
㈢ 各種型材鋁的導熱系數,擠壓鋁材的導熱系數
1070鋁合金 226
1050鋁合金 209
6061鋁合金 155
6063鋁合金 201
壓鑄鋁 ADC12, A360, A380的導熱系數分別為:96.2/113/96.2(W/m.K)
㈣ 鋁合金、鎂鋁合金導熱系數
鋁合金的導熱系數:25攝氏度時,鋁合金1070的導熱率:1070 236W/(m*k)、20攝氏度時,鋁合金1050的導熱率:1050A 231W/(m*k)。 不同物質導熱系數各不相同;相同物質的導熱系數與其的結構、密度、濕度、溫度、壓力等因素有關。同一物質的含水率...
㈤ 各型號鋁合金的導熱系數
各型號鋁合金的導熱系數:
1、鋁合金1070的導熱率:1070 236W/(m*k)25攝氏度時。
2、鋁合金1050的導熱率1050A 231W/(m*k)20攝氏度時。
3、鋁合金1060的導熱率1060 234W/(m*k)25攝氏度時。
導熱系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在1秒內(1s),通過1平方米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為瓦/米·度 (W/(m·K),此處為K可用℃代替)。
導熱系數僅針對存在導熱的傳熱形式,當存在其他形式的熱傳遞形式時,如輻射、對流和傳質等多種傳熱形式時的復合傳熱關系,該性質通常被稱為表觀導熱系數、顯性導熱系數或有效導熱系數(thermal transmissivity of material)。
導熱系數是針對均質材料而言的,實際情況下,還存在有多孔、多層、多結構、各向異性材料,此種材料獲得的導熱系數實際上是一種綜合導熱性能的表現,也稱之為平均導熱系數。
(5)dc01鋁合金導熱系數多少擴展閱讀:
1、不同物質導熱系數各不相同;相同物質的導熱系數與其的結構、密度、濕度、溫度、壓力等因素有關。同一物質的含水率低、溫度較低時,導熱系數較小。
2、固體的熱導率比液體的大,而液體的又要比氣體的大。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這兩種狀態分子間距不同所導致。現在工程計算上用的系數值都是由專門試驗測定出來的。
3、隨著溫度的升高或含濕量的增大,所測5種典型建築材料的導熱系數都呈增大的趨勢。下面從微觀機理上對此加以分析。對多孔材料而言,當其受潮後,液態水會替代微孔中原有的空氣。
4、在常溫常壓下,液態水的導熱系數(約為0.59W/(m·K))遠大於空氣的導熱系數(約為0.026W/(m·K)),因此,含濕材料的導熱系數會大於乾燥材料的導熱系數,且含濕量越高,導熱系數也越大。
㈥ 鋰鎂合金導熱系數,鎂合金導熱系數,鋁合金導熱系數是多少
你好材料名 密度(g/cm3) 熔點(℃) 導熱系數(W/Mk) 抗拉強度(MPa) 屈服點(MPa) 延伸率(%) 比強度 楊氏模量(GPa)
鎂合金(觸變成形)
AZ91 1.82 596 72 280 160 8 154 45
AM60 1.79 615 62 270 140 15 151 45
鋁合金
(壓鑄成形) 380 2.70 595 100 315 160 3 117 71
鋼鐵 碳素鋼 7.86 1520 42 517 400 22 66 200
塑料 ABS 1.03 90(Tg) 0.2 35 * 40 34 2.1
PC 1.23 160(Tg) 0.2 104 * 3 85 6.7
鋰鎂合金的我也不清楚,以上資料提供你參考
㈦ 鋁的熱導率是多少
固態鋁導熱率237W/mK
常用材料導熱系數:
材料 導熱系數(W/mk)
純鋁 217.7
鋁合金 121-151
純銅 376.8
黃銅 92.1
鑄鐵 54.4
白鐵皮 62.8
鋼 58.6—41.9
(7)dc01鋁合金導熱系數多少擴展閱讀:
熱導率,又稱導熱系數,是指當溫度垂直向下梯度為1℃/m時,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水平截面積所傳遞的熱量,反映物質的熱傳導能力。符號為λ或K。各種物質的熱導率數值主要靠實驗測定,其理論估算是近代物理和物理化學中一個活躍的課題。熱導率一般與壓力關系不大,但受溫度的影響很大。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分子材料和納米材料不斷涌現出來。而對於各種新物質新材料的熱導率實驗測定,將開啟一個全新與未知的領域,這必然會帶動現代物理學科的一次新飛躍。同時也將為新型導熱材料和新型隔熱材料的開發與研究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㈧ 幾種常用金屬的熱導率是多少
常用金屬的熱導率:銀:429;銅 401;金:317;鋁:237;鐵:80;錫 67;鉛:34.8。
導熱系數(k)是熱能在材料內部流動能力的度量。材料內的熱能流(q)用單位時間(s)流過的熱能(Q)表示:q=Q/s。單位面積(A)的熱能流與溫度梯度成比例。
鐵的導熱系數是40×1.163W/m·℃ ,1200度時,純鐵導熱系數為36,熟鐵0.5%,碳為33,鋼1.5%碳為29,1.0%碳為29,0.5%碳為31,單位均為國標單位w/m·度。
含義:
熱導率λ很大的物體是優良的熱導體;而熱導率小的是熱的不良導體或為熱絕緣體。λ值受溫度影響,隨溫度增高而稍有增加。若物質各部之間溫度差不很大時,在實用上對整個物質可視λ為一常數。晶體冷卻時,它的熱導率增加極快。
各種物質的熱導率數值主要靠實驗測定,其理論估算是近代物理和物理化學中一個活躍的課題。熱導率一般與壓力關系不大,但受溫度的影響很大。純金屬和大多數液體的熱導率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水例外;非金屬和氣體的熱導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熱導率
㈨ 鋁合金 為什麼導熱性很強
純鋁的導熱性能優於鋁合金,但純鋁的硬度較低,容易發生變形從而影響散熱甚至是使用壽命。在滿足散熱性能下,選取鋁合金可以提高散熱件的強度(純鋁在大氣環境中長期使用容易氧化,有的鋁合金可以有效抵制氧化)。
鋁合金的傳熱性能比不銹鋼好,傳熱性能的好壞跟導熱系數大小成正比。
鋁的導熱系數是204/W·(m·k),而不銹鋼的導熱系數只有14 /W·(m·k),所以鋁合金傳熱性能比不銹鋼好。
導熱系數是指在穩定傳熱條件下,1m厚的材料,兩側表面的溫差為1度(K,℃),在1秒鍾內(1S),通過1平方米面積傳遞的熱量,單位為瓦/米·度 (W/(m·K),此處為K可用℃代替)。
(9)dc01鋁合金導熱系數多少擴展閱讀
熱傳導簡稱導熱。兩個相互接觸且溫度不同的物體,或同物體的各不同溫度部分間在不發生相對宏觀位移的情況下所進行的熱量傳遞過程稱為導熱。物質傳導熱量的性能稱為物體的導熱性。
密實固體內部和靜止流體中的熱量傳遞都是純導熱在起作用。導熱部分參與了在運動流體中的熱量傳遞。
影響因素
導熱是依靠材料中的電子、原子、分子和晶格熱運動來傳遞熱量 。但材料性質不同,其主要導熱機理不同,效果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金屬的熱導率大於非金屬,純金屬熱導率大於合金。物質三態中,固態熱導率最大,液態次之,氣態最小。例如:標准大氣壓下0℃時的冰、水和水蒸氣的熱導率分別為2.22W/(m·K)、0.55W/(m・K)和0.183W/(m・K)。
金屬導熱主要依靠自由電子的熱運動,導電性能好的金屬材料其熱導率也大。金屬熱導率范圍在2.3~420W/(m・K),銀是420W/(m·K)。但純金屬內加入其他元素成為合金後,由於這些元素的嵌入,嚴重阻礙自由電子的運動,使熱導率大大下降。例如純銅的λ=398W/(m・K),加人30%的鋅後純銅變成黃銅,λ僅為109W(m・K)。
非金屬材料導熱主要依靠晶格結構振動產生彈性波的方式來傳遞能量。物理學中稱它為聲子傳遞能量。在傳遞過程中,若存在聲子散射的因素,如晶體缺隙、裂紋,熱導率會顯著下降。液體的熱導率在0.07-0.7W/(m・K)的范圍內,液體的導熱機理比較復雜。氣體的導熱是依靠分子熱運動,高溫區分子的速度高於低溫區,通過分子碰撞把能量傳給低溫區分子。
氣體熱導率在0.006-0.7W/(m・K)范圍。氣體分子對熱導率影響較大,分子量越小、重量越輕、運動速度越快,熱導率就越大。電廠發電機採用氫氣冷卻代替空氣冷卻,冷卻效果較好就是這個道理。
從微觀角度看,導熱是依靠組成物質的微粒的熱運動傳遞熱量的。溫度較高時有較高的能量。這些微粒和低溫部分較低能量的微粒相互作用(碰撤、擴散等)就形成了導熱。正是原子和分子的這些運動維持著熱傳導的進行。可以認為,熱傳導是由於物質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而導致的從高能級粒子向低能級粒子的能量傳輸。
用熱力學中所熟惡的概念來研究一種氣體中的熱傳導,就很容易解釋這種傳熱方式的物理機理。試考察一種內部存在溫度梯度,但沒有宏觀運動的氣體,這種氣體充滿了保持不同溫度的兩個表面之間的空間。把任一點的溫度與該點附近氣體分子所具有的能量聯系起來,發現分子的能量與分子的隨機運動有關,也與分子內部的自旋及振動有關。
且溫度高的分子所具有的分子能量也大。由於分子之間經常不斷地發生碰撞,所以當鄰近的分子相撞時,能量大的分子就必然把能量傳遞給能量較小的分子。因此,存在溫度梯度的情況下,在沿溫度降低的方向上必然產生熱傳導。圖2清楚地表示了這個傳熱過程。
由於分子的隨機運動,有些分子將不斷地從上方和下方穿過假想的平面。但由於在面以上的分子溫度比在面以下的分子溫度高,所以沿x軸正方向上必然有凈能量傳遞。由於熱傳導與分子的隨機運動有關,所以可把這種傳熱方式稱為能量擴放。
在液體中的熱傳導情況也一樣,不過其分子間距離更小、分子的相互作用更強,也更頻繁罷了。同樣地,固體中的熱傳導也可以歸之於體現為晶格振動形式的分子運動。一種現代觀點認為:固體中的能量傳遞歸之於由原子運動引起的晶格運動。非導體完全靠這種晶格波動來傳遞能量;而在導體中,還存在自由電子遷移引起的能量傳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導熱性